雙眼緊緊盯著井下,被一個親兵扶著的薛式卻在劉行話音落下時側頭對張繼先道:“仙樂飄渺陣,看來你又得撒符施法、放出夔牛來才能破除此結界。”
“仙樂飄渺陣?”沒等張繼先開口,劉行卻驚愕地望著薛式問道:“難道、難道這是孫登、蘇門先生結出的結界、布下的陣法不成?”
一弦琴音起、世間兩茫茫。蘇門深山處、樂仙自逍遙。
孫登,那是與向秀等人同一個時代、玄真派真正意義上的大宗師。
其人一聲隱世不出,與竹林七賢在混沌亂世中自尋死路去入世不同,孫登一輩子都是一個真正潛心修行的隱士高人。而且也是那個時代裏唯一的一位最終達到真人修為、沒飛升成仙卻做了神人的修行者。
相傳孫登是汲郡共縣人,他孑然一身、沒有家屬,獨自在北山挖掘土窟居住。
他夏天自己編草做衣,冬天便披下長發覆身。平生好讀易經,安閑無事時常彈弦琴自娛。
據說那位蘇門先生性情溫良,從來不發脾氣。
有人故意捉弄他,把他投入水中想要看他發怒的形態。
可是孫登從水中爬起來,卻哈哈大笑、絲毫不介意,直給那些人鬧了個好生無趣、自愧而走。
聽聞他居住在宜陽山的時候,當時當權的司馬昭聞知後命阮籍前往拜訪。
阮籍見到他以後與他談話,他來了個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
嵇康後來又跟隨他遊學三年,問他有何目標抱負,孫登也始終不答。
及至嵇康將離別時,對孫登說:“先生難道竟無臨別贈言嗎?”
孫登說:“火生而有光、如不會用其光,光就形同虛物。重要的是在於能用光。光就能發生作用。人生而有才能、如不會用其才,才能反會召禍。重要的是在於能用才,才就能利益天下。所以用光在於得到薪柴。可保持久的光耀。用才在於認識獲得道德真才,乃可保全其天年。如今你雖多才。可是見識寡淺、深恐難免誤身於當今之世,望你慎重。”
嵇康未能接受,後來果然被司馬昭所害、臨終作幽憤詩,詩中有“昔慚柳下,今愧孫登”那兩句話深表感慨,後悔當初不聽孫登相勸之言所誤。
於是後人眾說紛紜,都覺得孫登那是認為在魏晉之際任職容易被人猜疑,所以才沉默寡言。
事實上人家是不屑與司馬家為伍而一心向道。隻為求仙。最終也終成夙願、飛入神界得了個逍遙萬年塵世間。
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那位蘇門先生曾經不知所終。後來當權派楊駿曾經把孫登請去,但問他什麽他都不回答。
楊駿贈給孫登一件布袍子,孫登要了。但一出門就向人借了把刀,把袍子割成兩半、扔到楊駿的門前,接著又把袍子用刀剁碎了。
楊駿一怒之下把孫登抓了起來,孫登才被抓當天晚上便突然病死。楊駿給了一口棺木,把孫登埋在振橋。可是沒幾天後,人們卻在相距不遠的董馬坡看見了孫登……
真正的隱士高人、而且是飛身進入到神界的人物。他所結出來的結界,讓劉行、種雁翎、雷陣與梁興等人全都是驚愕萬分、懼意心生起來。
然而正當劉行大驚時。張繼先卻對劉行微微一拱手道:“劉太傅,聽聞您太原城上首戰揚威靠的便是雷法之術,是否屬實?”
不明所已然。不知道他為何這樣問,劉行愕然答道:“是呀!我所擅長是雷法之術,怎的了?”
淺淺一笑,張繼先沒有馬上回答劉行的反問,而是側首看向薛式道:“夔牛雖是犀利,然則不好駕馭。我方才剛剛施法放出孽龍一用,如今符籙已不足以確保萬無一失的控馭夔牛。所以薛老怪,你我與劉太傅聯手、合施雷法之術,當應該也可破掉一弦之琴所留仙樂。”
薛式、劉行。乃至此時不在此處的神霄派五老等等,都是當今世上以雷法之術見長的修行者。
當聽到張繼先這番話後。薛式卻是苦笑一下道:“你看看我、哪裏還有法力可與你和劉太傅一起施法去呀!”
身受重傷、薛式的臉上才出現了些血色,卻依然慘白如紙。
張繼先聽其言、知內情。隻好再次回首看向劉行道:“劉太傅,若是無薛老怪相助,你我二人便是耗盡全身功力,怕也難以破掉蘇門先生那一弦之琴所留仙樂……”
言至半句,張繼先忽然停住了話語。
他低頭微微思索,旋即抬頭注視著劉行正色道:“不知太傅可否願意屈尊降貴,隨我學一學我天師道的符籙之法。以你之功力,相信隻要您肯屈尊降貴,便能在幾個時辰內逆天道而書成足以馭夔牛的符籙。如今之計,怕是也隻有此法可破那先月票秒陣了。”
天師道的符籙法,那是多少人想學都學不到的。許多天師道自家的弟子,即便學到符籙之法,大多也都是一般宗派裏的長輩傳授。想要得到天師親傳,那等於是直接被確定為嫡傳正根弟子,未來不是繼承宗主位、至少也是天師道一派的長老。
這樣一個機會,許多人求之不得、劉行卻是不求便可以得到。
深知這些,劉行在張繼先的話說完後卻是詭笑道:“尊是人給的、貴是自己拚的。隻不過我說張天師,你不是想讓我做你的入室弟子吧!你看想好了,我如今已經是神霄派、豹林穀兩個宗派的宗主了。要是你再讓我入天師道,嘿嘿,我可不敢保證能幫你發揚宗派哦。”
“萬法同宗、術數不同。”張繼先眼見劉行那笑容有幾分狡黠,卻仍然正色道:“無論神霄還是豹林,實際上與我天師道本是同根同源。若太傅願意屈尊降貴,我這續命符換來的三年壽命終了時,由你繼承衣缽、那卻是一件美事。”
我了個去!不是吧!這小牛鼻子真是想要收小爺做他的徒弟呀!
耳聽到張繼先的話,再見他說話時絲毫沒有誆騙的狡詐之態,劉行心底先是暗自驚罵後繼爾想到:好嗎!小爺方才還想著奪了他是煉妖壺、然後在做萬法歸流之事。這倒好,不用小爺多費心思了,這小牛鼻子直接要讓小爺繼承他的衣缽了!(未完待續。)
“仙樂飄渺陣?”沒等張繼先開口,劉行卻驚愕地望著薛式問道:“難道、難道這是孫登、蘇門先生結出的結界、布下的陣法不成?”
一弦琴音起、世間兩茫茫。蘇門深山處、樂仙自逍遙。
孫登,那是與向秀等人同一個時代、玄真派真正意義上的大宗師。
其人一聲隱世不出,與竹林七賢在混沌亂世中自尋死路去入世不同,孫登一輩子都是一個真正潛心修行的隱士高人。而且也是那個時代裏唯一的一位最終達到真人修為、沒飛升成仙卻做了神人的修行者。
相傳孫登是汲郡共縣人,他孑然一身、沒有家屬,獨自在北山挖掘土窟居住。
他夏天自己編草做衣,冬天便披下長發覆身。平生好讀易經,安閑無事時常彈弦琴自娛。
據說那位蘇門先生性情溫良,從來不發脾氣。
有人故意捉弄他,把他投入水中想要看他發怒的形態。
可是孫登從水中爬起來,卻哈哈大笑、絲毫不介意,直給那些人鬧了個好生無趣、自愧而走。
聽聞他居住在宜陽山的時候,當時當權的司馬昭聞知後命阮籍前往拜訪。
阮籍見到他以後與他談話,他來了個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
嵇康後來又跟隨他遊學三年,問他有何目標抱負,孫登也始終不答。
及至嵇康將離別時,對孫登說:“先生難道竟無臨別贈言嗎?”
孫登說:“火生而有光、如不會用其光,光就形同虛物。重要的是在於能用光。光就能發生作用。人生而有才能、如不會用其才,才能反會召禍。重要的是在於能用才,才就能利益天下。所以用光在於得到薪柴。可保持久的光耀。用才在於認識獲得道德真才,乃可保全其天年。如今你雖多才。可是見識寡淺、深恐難免誤身於當今之世,望你慎重。”
嵇康未能接受,後來果然被司馬昭所害、臨終作幽憤詩,詩中有“昔慚柳下,今愧孫登”那兩句話深表感慨,後悔當初不聽孫登相勸之言所誤。
於是後人眾說紛紜,都覺得孫登那是認為在魏晉之際任職容易被人猜疑,所以才沉默寡言。
事實上人家是不屑與司馬家為伍而一心向道。隻為求仙。最終也終成夙願、飛入神界得了個逍遙萬年塵世間。
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那位蘇門先生曾經不知所終。後來當權派楊駿曾經把孫登請去,但問他什麽他都不回答。
楊駿贈給孫登一件布袍子,孫登要了。但一出門就向人借了把刀,把袍子割成兩半、扔到楊駿的門前,接著又把袍子用刀剁碎了。
楊駿一怒之下把孫登抓了起來,孫登才被抓當天晚上便突然病死。楊駿給了一口棺木,把孫登埋在振橋。可是沒幾天後,人們卻在相距不遠的董馬坡看見了孫登……
真正的隱士高人、而且是飛身進入到神界的人物。他所結出來的結界,讓劉行、種雁翎、雷陣與梁興等人全都是驚愕萬分、懼意心生起來。
然而正當劉行大驚時。張繼先卻對劉行微微一拱手道:“劉太傅,聽聞您太原城上首戰揚威靠的便是雷法之術,是否屬實?”
不明所已然。不知道他為何這樣問,劉行愕然答道:“是呀!我所擅長是雷法之術,怎的了?”
淺淺一笑,張繼先沒有馬上回答劉行的反問,而是側首看向薛式道:“夔牛雖是犀利,然則不好駕馭。我方才剛剛施法放出孽龍一用,如今符籙已不足以確保萬無一失的控馭夔牛。所以薛老怪,你我與劉太傅聯手、合施雷法之術,當應該也可破掉一弦之琴所留仙樂。”
薛式、劉行。乃至此時不在此處的神霄派五老等等,都是當今世上以雷法之術見長的修行者。
當聽到張繼先這番話後。薛式卻是苦笑一下道:“你看看我、哪裏還有法力可與你和劉太傅一起施法去呀!”
身受重傷、薛式的臉上才出現了些血色,卻依然慘白如紙。
張繼先聽其言、知內情。隻好再次回首看向劉行道:“劉太傅,若是無薛老怪相助,你我二人便是耗盡全身功力,怕也難以破掉蘇門先生那一弦之琴所留仙樂……”
言至半句,張繼先忽然停住了話語。
他低頭微微思索,旋即抬頭注視著劉行正色道:“不知太傅可否願意屈尊降貴,隨我學一學我天師道的符籙之法。以你之功力,相信隻要您肯屈尊降貴,便能在幾個時辰內逆天道而書成足以馭夔牛的符籙。如今之計,怕是也隻有此法可破那先月票秒陣了。”
天師道的符籙法,那是多少人想學都學不到的。許多天師道自家的弟子,即便學到符籙之法,大多也都是一般宗派裏的長輩傳授。想要得到天師親傳,那等於是直接被確定為嫡傳正根弟子,未來不是繼承宗主位、至少也是天師道一派的長老。
這樣一個機會,許多人求之不得、劉行卻是不求便可以得到。
深知這些,劉行在張繼先的話說完後卻是詭笑道:“尊是人給的、貴是自己拚的。隻不過我說張天師,你不是想讓我做你的入室弟子吧!你看想好了,我如今已經是神霄派、豹林穀兩個宗派的宗主了。要是你再讓我入天師道,嘿嘿,我可不敢保證能幫你發揚宗派哦。”
“萬法同宗、術數不同。”張繼先眼見劉行那笑容有幾分狡黠,卻仍然正色道:“無論神霄還是豹林,實際上與我天師道本是同根同源。若太傅願意屈尊降貴,我這續命符換來的三年壽命終了時,由你繼承衣缽、那卻是一件美事。”
我了個去!不是吧!這小牛鼻子真是想要收小爺做他的徒弟呀!
耳聽到張繼先的話,再見他說話時絲毫沒有誆騙的狡詐之態,劉行心底先是暗自驚罵後繼爾想到:好嗎!小爺方才還想著奪了他是煉妖壺、然後在做萬法歸流之事。這倒好,不用小爺多費心思了,這小牛鼻子直接要讓小爺繼承他的衣缽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