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切貪贓枉法永遠一副嫉惡如仇的表現,這似乎已經成為天下人對劉行的共同認定。
然而當劉行說完這些話時,自己的心底裏卻很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反對的,如今自己也在做。
燕通宴,如今眼前自己這場生辰宴,不也是一場燕通宴嗎?
不過這場燕通宴,劉行更加清楚接下去做什麽。隻要自己將接下去的事情做出來、做好了,相信從此後此等宴會之風也會隨之被壓下去。
心中早有數,劉行不再多言。重展出笑顏後,走到了宗澤麵前:“宗帥,其他的事都該簡則簡、能摒除便去摒除。但這個表字之事卻是省不得、去不掉,所以,嘿嘿,還要勞煩您為我正式賜個表字吧!”
表字這種豐富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後來形成了一種製度。
男子成人後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
當然,這種風俗性的製度,在大宋朝已經算是個例外。因為許多平輩人之間,同僚之間相見,是根本不會再去稱呼對方字號、多數時間隻是稱呼名字的。
這是一種起源於亂世、百餘年前的五代十國時期與胡人融合過程中產生簡約化的結果。
然而劉行是漢人,雖然大宋朝百年以來一直也很重視禮儀,並未明令天下必須改回到唐朝之前那種人與人之間稱字為尊、呼名為貶的風俗,但劉行卻想讓漢人的禮儀繁雜去除、簡約留下。
要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
按照唐朝以前的史書所記,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
平輩之間。隻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
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產生了我國特有的“避諱”製度。
為人處事、重禮守真是好的,這種表字的製度與風俗。便是可以留下的那種。劉行的這些想法,早已告知了宗澤、種師中等人。
所以當劉行微笑一語後,宗澤馬上開口也是微笑著道:“小種相公雖是你長輩身份,然則卻也是你的宗門師承傳習之師。故而,我隻想賜你一字,以表汝德。另外一字,還望小種相公為你賜來,才合世禮。”
一個表字,要兩個人來賜給。
宗澤的話說得好像是在避讓種師中,可是劉行與種師中都清楚他深層的用意。是在向天下宣布一件事:劉行的表字是宗澤與種師中兩個人給的,也就是從此以後二人都是劉行的師長。
功勞高過所有人的兩大老帥,同時成為劉行的師長。至少以後天下行伍之人都不會再敢對劉行心生任何忤逆之心。因為一旦他們有了那種心思,種、宗二人登高一呼,再牛的武將都難逃被群起攻之、死無葬身之地的結局……
知其深意,劉行不多言、種師中也不多說,隻是也路出微笑來說道:“好哇,那就請宗帥先賜行兒一字,我後補再賜一字。”
“<說文>曰元,始也。按,當訓首也。<儀禮>言始加元服。<文心雕龍>講人文之元。肇自太極。故而,我為行兒賜之首字、乃為一個‘元’字是也。”
再是行伍多年。宗澤也終歸還是一個苦讀聖賢書多年才走入仕途、踏入行伍之人,所以他隻是一開口便引經據典、看似輕描淡寫。實則用意深長地為劉行取出了第一個字、“元”字來。
“好,這個‘元’字取得好,也貼切。”種師中在宗澤停住話時,馬上也開口笑著道:“當今天下、新法初成,元始創者、乃為行兒。如今世間,功法高深、德法之淵,萬事法度、諸軍百務亦皆行兒元始,這個‘元’字對行兒再是恰當不過。”
言語微微一停,種師中旋即皺眉略作思考後,卻有些怪異地望著劉行一笑接著道:“不過‘邪公子’之名天下皆知,行兒雖有大德卻又諸多離經叛道之舉。既然宗帥先表了你的功德,那我便送你一字以求自律。這個字,唯‘敬’字不可取。望你今日後懂敬老、敬賢、敬能,領我大宋更家富強爾。”
宗澤表字先賜一個元字、種師中守律告誡又送上一個敬字,劉行的表字就此形成、合於一處便是“元敬”。
“行兒謝二位尊長賜字,今日後定將繼往開來、繼續做好新法百業創新事,恪守師叔教諭敬賢良、敬能者、敬尊老。”劉行得到二位老帥如此賜予字號,心存感激卻並且跪拜,隻是在說話時長揖見禮、以示感謝。
一見劉行居然在接下字號時都不去跪拜,站在一旁的那個侍郎立即上前一步。
他拉了拉劉行的後衣襟,輕聲地說道:“太傅,依祖製、世代之禮,您此時當跪才顯尊敬。您快跪謝、快快跪謝,不要使人再得口實以笑您邪狂成性、不守禮法呀!”
耳聽到那侍郎此言,劉行猛一回頭,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接著提高嗓門,大聲說道:“男兒膝下有黃金,世間眾人皆平等。小爺不跪不代表我不尊重二位老帥,小爺不跪隻是不想去做軟膝的男兒。多少年來,這種跪拜禮使我中原男兒失去了大多血性,從這些跪拜開始變得學會卑躬屈膝。所以今日我不會跪拜,從此後我朝之內也不許任何人再行跪拜之禮。”
“啊……”
一聽這番話,那侍郎大驚,滿堂眾臣也是一陣驚呼聲。
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劉行也不回頭看一看臉都黑了的宗澤與種師中,繼續高聲喧道:“我以大宋宰相、當朝太傅、天樞知事、樞密知事之權政令天下,自今日起無論何人見官不跪、見君隻長揖。唯拜祭先祖與父母時,可行跪拜之禮。今日我要我漢家男兒從此後隻是上跪天、下跪地、中間跪父母,做一群頂天立地真漢子!”(未完待續。)
然而當劉行說完這些話時,自己的心底裏卻很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反對的,如今自己也在做。
燕通宴,如今眼前自己這場生辰宴,不也是一場燕通宴嗎?
不過這場燕通宴,劉行更加清楚接下去做什麽。隻要自己將接下去的事情做出來、做好了,相信從此後此等宴會之風也會隨之被壓下去。
心中早有數,劉行不再多言。重展出笑顏後,走到了宗澤麵前:“宗帥,其他的事都該簡則簡、能摒除便去摒除。但這個表字之事卻是省不得、去不掉,所以,嘿嘿,還要勞煩您為我正式賜個表字吧!”
表字這種豐富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後來形成了一種製度。
男子成人後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
當然,這種風俗性的製度,在大宋朝已經算是個例外。因為許多平輩人之間,同僚之間相見,是根本不會再去稱呼對方字號、多數時間隻是稱呼名字的。
這是一種起源於亂世、百餘年前的五代十國時期與胡人融合過程中產生簡約化的結果。
然而劉行是漢人,雖然大宋朝百年以來一直也很重視禮儀,並未明令天下必須改回到唐朝之前那種人與人之間稱字為尊、呼名為貶的風俗,但劉行卻想讓漢人的禮儀繁雜去除、簡約留下。
要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
按照唐朝以前的史書所記,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
平輩之間。隻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
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產生了我國特有的“避諱”製度。
為人處事、重禮守真是好的,這種表字的製度與風俗。便是可以留下的那種。劉行的這些想法,早已告知了宗澤、種師中等人。
所以當劉行微笑一語後,宗澤馬上開口也是微笑著道:“小種相公雖是你長輩身份,然則卻也是你的宗門師承傳習之師。故而,我隻想賜你一字,以表汝德。另外一字,還望小種相公為你賜來,才合世禮。”
一個表字,要兩個人來賜給。
宗澤的話說得好像是在避讓種師中,可是劉行與種師中都清楚他深層的用意。是在向天下宣布一件事:劉行的表字是宗澤與種師中兩個人給的,也就是從此以後二人都是劉行的師長。
功勞高過所有人的兩大老帥,同時成為劉行的師長。至少以後天下行伍之人都不會再敢對劉行心生任何忤逆之心。因為一旦他們有了那種心思,種、宗二人登高一呼,再牛的武將都難逃被群起攻之、死無葬身之地的結局……
知其深意,劉行不多言、種師中也不多說,隻是也路出微笑來說道:“好哇,那就請宗帥先賜行兒一字,我後補再賜一字。”
“<說文>曰元,始也。按,當訓首也。<儀禮>言始加元服。<文心雕龍>講人文之元。肇自太極。故而,我為行兒賜之首字、乃為一個‘元’字是也。”
再是行伍多年。宗澤也終歸還是一個苦讀聖賢書多年才走入仕途、踏入行伍之人,所以他隻是一開口便引經據典、看似輕描淡寫。實則用意深長地為劉行取出了第一個字、“元”字來。
“好,這個‘元’字取得好,也貼切。”種師中在宗澤停住話時,馬上也開口笑著道:“當今天下、新法初成,元始創者、乃為行兒。如今世間,功法高深、德法之淵,萬事法度、諸軍百務亦皆行兒元始,這個‘元’字對行兒再是恰當不過。”
言語微微一停,種師中旋即皺眉略作思考後,卻有些怪異地望著劉行一笑接著道:“不過‘邪公子’之名天下皆知,行兒雖有大德卻又諸多離經叛道之舉。既然宗帥先表了你的功德,那我便送你一字以求自律。這個字,唯‘敬’字不可取。望你今日後懂敬老、敬賢、敬能,領我大宋更家富強爾。”
宗澤表字先賜一個元字、種師中守律告誡又送上一個敬字,劉行的表字就此形成、合於一處便是“元敬”。
“行兒謝二位尊長賜字,今日後定將繼往開來、繼續做好新法百業創新事,恪守師叔教諭敬賢良、敬能者、敬尊老。”劉行得到二位老帥如此賜予字號,心存感激卻並且跪拜,隻是在說話時長揖見禮、以示感謝。
一見劉行居然在接下字號時都不去跪拜,站在一旁的那個侍郎立即上前一步。
他拉了拉劉行的後衣襟,輕聲地說道:“太傅,依祖製、世代之禮,您此時當跪才顯尊敬。您快跪謝、快快跪謝,不要使人再得口實以笑您邪狂成性、不守禮法呀!”
耳聽到那侍郎此言,劉行猛一回頭,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接著提高嗓門,大聲說道:“男兒膝下有黃金,世間眾人皆平等。小爺不跪不代表我不尊重二位老帥,小爺不跪隻是不想去做軟膝的男兒。多少年來,這種跪拜禮使我中原男兒失去了大多血性,從這些跪拜開始變得學會卑躬屈膝。所以今日我不會跪拜,從此後我朝之內也不許任何人再行跪拜之禮。”
“啊……”
一聽這番話,那侍郎大驚,滿堂眾臣也是一陣驚呼聲。
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劉行也不回頭看一看臉都黑了的宗澤與種師中,繼續高聲喧道:“我以大宋宰相、當朝太傅、天樞知事、樞密知事之權政令天下,自今日起無論何人見官不跪、見君隻長揖。唯拜祭先祖與父母時,可行跪拜之禮。今日我要我漢家男兒從此後隻是上跪天、下跪地、中間跪父母,做一群頂天立地真漢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