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鄯州到庫山差不多有近四百裏的路程,地形大多為山穀盆地。


    在熟悉地形地一些特戰隊員帶領下,李道宗大軍沿著湟水河穀南岸一帶行進,李業詡部沿著湟水河穀北側走,遙相呼應。一些地段地形不錯,通行速度快,但許多地段地勢險峻,道路崎嶇難行,有不少地方更是要下馬步行才能通過,唐軍行進速度不快。


    一路行來還算順利,近百名的特戰隊員分布在兩支隊伍的前方,他們襲殺或者擒拿了許多吐穀渾派出的斥候探子。


    李道宗也派遣一些斥候在前方探聽消息,並截殺對方的斥候,這些人沒有發現任何可疑情況。不知具體情況的李道宗還在納悶,吐穀渾人怎麽如此大意,得知唐軍已經抵達鄯州一線,竟然不派斥候探聽消息?


    第七天的天黑時分,李道宗的大軍才抵達庫山吐穀渾所築大營近處,在離對方大營二十裏處幾外山穀林地中,馬不卸鞍,人不解甲地休整,補充糧食和飲水,恢複體力。


    同時派出大批斥候偵查情況,伏擊敵方的偵探人員。


    而這時,據守庫山的吐穀渾人還未發現正前方唐軍的行蹤。


    吐穀渾人多次派出的斥候要麽被前方的特戰隊員收拾了,要麽當了俘虜。


    李業詡所率領的三千特衛,在最後一次與李道宗部聯絡後,行程先於李道宗所部一步,在上遊河段淌過湟水,過了吐穀渾大營所處位置約五十裏地,再向西側折回,已經悄悄地抵達目的地附近。


    伴著特衛前行的有近六十多名特戰隊員,在一些對地形較熟悉的隊員帶領下,為特衛的行進掃清了障礙。


    這一帶是赤嶺的西段,一路行來極少遇到行人,偶爾的幾個也都被射殺了。李業詡布置的那些專門射殺遠距離“閑雜人”的強弩,也隻用了少數幾次。


    也沒見到有什麽吐穀渾人的哨卡之類的防衛點,隻是一個山隘處有小股的吐穀渾人駐防,被隊員們輕鬆解決了。


    李業詡率部趁著夜色摸黑前行,從那些小道秘密潛行到吐穀渾人後邊的山頭間。


    道路艱險程度卻比李業詡開始想的要好多了,雖然地形不太好,但也隻是幾處險要路段比較難行,需要牽著馬上山,其他地方都還算平坦。特別是這高原上的山,沒有那些高大的樹林和灌木叢,大多都是連片的野草或者是散亂的磧石,偶爾有一些地方長有灌木類的低矮植物,基本的路段都可以騎在馬上通過。


    官兵一路行來,許多人都有些透不過氣的感覺,一些人感覺到頭暈。


    李業詡出發前,命人準備了一些抗高原反應類的藥,如紅景天之類,每名士兵都有帶在身上,隻是一直沒有用到,今天也剛好派上用場了。


    李業詡明白,這些地方很少有人來,可能是海拔高了,牧草長得並不好,而麵對青海湖方向,又是落差很大的地勢,斷頭路一般,才沒什麽人跡。


    雖然有熟悉地形的特戰隊員引路,但大隊人馬摸黑前行的速度並不快,待所有的人員到達預定位置已經是半夜以後了。


    山頭上有一些吐穀渾哨衛布置著,但都已經被隊員們解決了。


    官兵們在幾個山坳間散布開來,李業詡下令抓緊時間休整,補充食物和飲水。


    連續高強度的行軍,已經讓特衛士兵很是疲憊了,雖然士兵們士氣高昂,但不盡快恢複體力,在接下來的衝擊中很難有強大的戰鬥力。


    身上有汗水,山上的風很大,吹得人有些發冷。


    站在高處,李業詡從望遠鏡裏看去,沒有月亮的黑暗夜幕中,吐穀渾人的大營一片漆黑,看不清楚營內的營帳分布和其他的布置情況。


    隻有不斷的吐穀渾騎兵,舉著火把在那裏來回巡邏,照亮稍許的地方。


    後半夜了,吐穀渾人的巡邏還是挺密集,每隊的士兵人員數量也是很多,但都隻是在營內及大營兩側前方巡邏,後麵這個山頭被他們認為是天然的屏障,根本想不到會有人繞過來從這方向攻擊他們。


    看著望遠鏡裏整片黑漆漆中那些點點的火把亮光,李業詡尋思著,有架紅外望遠鏡該多好,就可以把一切都看清了。


    這樣的黑暗夜晚,是特戰隊員潛伏行動的最好時機。


    特戰隊員一部約四十人,在鄭仁泰和陳雷的帶領下,趁著夜色已經潛入吐穀渾人營地,伺機尋找機會,製造混亂。其餘人在特衛前方與吐穀渾營地的中間地帶潛伏著警戒。


    吐穀渾大營中沒有異常情況出現,這也說明潛進營的特戰隊員並沒有被吐穀渾人發現,讓李業詡放心大半。


    ――――――――――――――――――――――――――――――


    據守庫山的吐穀渾的白蘭王和另兩位名王,在派出了許多的斥候往鄯州方向打探消息,卻沒有一人返回,也知道情況不妙,唐軍可能有所行動了。在繼續派出斥候偵探情報的同時,也是積極布置營中的防備。在麵對唯一一條從鄯州來的道路方向上,加強兵力布置,並派出不少的偵騎,四處遊走。即使是夜間,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員,作戰備值勤,以備唐軍的偷襲,並做好撤離的準備。


    但他們不知道,唐軍行動是如此之快,這樣艱險的地形環境下,有一支近兩萬人的唐軍騎步兵,已經快速突進到離他們的大營不遠,剛好偵騎的遊走範圍之外。還有一支數千人的精銳騎兵隊伍,從他們側邊經過,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他們身後。


    若白蘭王知道這些,恐怕要嚇破了膽。


    ―――――――――――――――――――――――――――――――


    天色越來越暗,連近在身前的人都看不太清楚了,有幾陣大風吹過來,吸入鼻中的,似有水氣的味道,好像是有一些霧氣起來了。


    這是一段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李業詡知道,再過一會,天就會慢慢地放亮,攻擊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


    在一些低沉的口令聲中,特衛中的各隊主官正在喚醒各部的士兵,抓緊時間做好戰鬥準備。


    訓練有素的特衛士兵都從迷糊狀態中醒過來,沒有發出異樣的聲響,身邊的戰馬也都束著口,不讓其發出聲響。


    休息了一段時間的特衛士兵,已經恢複了大部分的體力,各自跨上戰馬,在原地待命。


    站在高處的李業詡,用望遠鏡觀察著還有一些火把的亮光在移動的吐穀渾大營。


    據事先的情報,吐穀渾所居營地是山間一處稍平坦的山坡地,密密麻麻的都是吐穀渾人的營帳,從山腰處一直綿延向下。附近的幾個山頭上,也有一些吐穀渾人的營帳。


    原來此地隻駐紮著不到一萬人的兵力,在得知唐軍即將進攻後,伏允再增加了兩萬左右的兵力,以致營帳都異常密集。


    該是有好東西送給他們的時候了。


    “準備攻擊,”李業詡用低沉的聲音下達了命令。


    五名士兵手中的煙炮飛上半空,炸了開來,在淩晨黑暗的天空中綻放出美麗的火花,這是開始攻擊的信號。


    煙炮的火花還沒從天空中墜落,馬上吐穀渾大營內傳來連續的爆炸響聲…在火光的映照中,望遠鏡裏看去,有許多東西飛上半空。


    這是特戰隊員把那些個體很大的手雷扔到吐穀渾的一些重要營帳裏。


    曆史會記住這一時刻的,火藥第一次用至戰場上。


    爆炸聲持續響起,一些營帳燃起了大火,接著又有更多處營帳冒出火光。火借著風勢,迅速在營中蔓延開來,照亮了整個大營,也映紅了整片山穀。


    火光的照映下,看到那些正在巡邏的吐穀渾士兵騎的馬匹也受到爆炸聲的驚嚇,把身上的士兵掀在地,在營內狂奔起來,其他地方的馬匹和牲畜也都受驚,不斷地發出異樣的嘶叫聲,一些圈著的馬匹和其他牲畜掙脫出來,在營內亂跑著。


    同樣受到驚嚇的吐穀渾士兵們都在用異樣的聲音大喊著,亂竄著!


    在連續不斷的慘叫和驚叫聲中,許多驚慌失措的吐穀渾人從著了火的營帳內衝出來,在營內抱頭鼠竄,一些人身上還燃著火。這些人撲倒在地上,哀嚎著,翻滾著。


    爆炸聲不斷地在大營內響起,吐穀渾人全都被炸懵了,有些不知所措,被炸處和附近的人已經四下逃竄,他們不知道這些發出巨響,能把人和其他東西炸飛的是何物。也想不明白,自己據險防守嚴密的大營內,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些處於戰備值勤狀態的吐穀渾士兵好不容易製住受到驚嚇的馬匹,在一些頭領模樣的人命令下,也組織起來試圖尋找這些偷襲著,隻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異常驚恐的臉色,在火光中看去更是異常的猙獰。


    在營帳大火燃起的同一時候,跨上戰馬的李業詡揮舞著手中的槍,怒吼著道,“跟著我,全體出擊,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軍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昏前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昏前麵並收藏大唐軍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