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兵甲之利下


    當遭遇稍強的敵人時,辛棄疾會將握劍的部位由劍柄的末端上移,這樣一來砍殺的力量自然大增,雖然會令敵人獲得攻擊到自己的機會,但如果是麵對有一定實力的敵人,這種些微的風險還是值得冒一下的。


    而如果對手強大到辛棄疾根本沒有必勝的把握,甚至還要強過他一籌的話,辛棄疾就得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覺悟才行。那時他會改單手握劍為雙手握劍,使出用來拚命的刀法,配合“斷刃”的鋒銳與長度,當真稱得上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辛棄疾的雙手劍法說到底隻有一招,那就是淩空下劈,但卻是根本無解的招式。以那一刀幾乎達到人類極限的可怕速度,世界上幾乎沒人可以避開,所以意圖閃避的話肯定是死路一條;而如果出招反擊的話,無論是力量還是速度都不可能與主動攻擊的辛棄疾相比,最大的可能是對方死掉、辛棄疾受傷,如果能夠同歸於盡那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但是怕死是人的本能,能夠在第一時間就悍然拚命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對方本來就失去了主動權,再因為畏懼而出手遲緩,結果如何就不言而喻了,勝算勢必會更加渺茫;而若是對方舉起兵器格擋的話,除非對方手執鐵棍之類的重兵器對方要是用重兵器,辛棄疾也不會愚蠢到還用那一招,反正重兵器影響敏捷,辛棄疾打不過也可以逃,否則的話,結果就會像現在的也速該那樣


    也速該其實從來就沒怕過死,但他在那一瞬間依然做出了保守的決定,而十分冤枉地送掉了xing命。但這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也速該畢竟是蒙古的大汗,不可能放下身段與辛棄疾這個將軍拚命注1,何況真這麽做的話,他也是虧的,因為也速該如果死了,蒙軍就會群龍無首、不戰自潰,而辛棄疾就算死了,宋軍隻不過是士氣會受點影響,趙旉可還活得好好的呢!如果要說也速該哪兒錯了,也許隻能怪他低估了“斷刃”的鋒利,可是對一個幾乎從未離開過草原,又沒受到過半點文化教育的也速該來說,想要確切了解名震西方的大馬士革鋼刀,未免有些強人所難了,何況辛棄疾這把還是終極加強版的


    其實嚴格說來,由於遼軍的騎兵也有少量因為印度烏茲鐵礦的價格被趙旉的瘋狂收購炒得極高,後來更是花費巨資直接買下來了,以遼國有限的財力,很難買到足夠其大量打造大馬士革劍的烏茲鐵礦。的大馬士革鋼刀裝備,所以與他們交戰過多次的也速該還是見過幾次那種寶刀的,但是卻從未見過優質鋼刀也被其輕鬆砍斷的例子,因此自然就出現了思維的盲區,而沒有防範到這種情況的發生。而且辛棄疾與其交手的第一回合在兵刃上似乎也沒占到明顯的便宜,連明顯的缺口都沒砍出來,也速該大意就不足為奇了。但他卻沒想到,騎兵單手執刀的方式在發力時遠不能與剛才辛棄疾雙手執握而舍命劈出的一刀相提並論,而且辛棄疾的第一刀由於握持部位偏下,力量更加難以發揮,這先後兩刀所帶的力量差距何止十倍?也速該為人粗枝大葉,自然不會觀察得那麽細致,於是就悲劇了,細節不但決定成敗,也決定生死啊!


    蒙軍的士卒自然不知道也速該之死有八成功勞都在辛棄疾的那把寶刀上,他們所能知道的,隻是他們的大汗被人一刀連著戰馬一起劈成了兩段,這無疑令他們的士氣受到了毀滅xing的打擊,明明已經將遊騎兵們圍在其中,卻根本不敢逼近。


    “這”,趙旉雖然對辛棄疾的冒進有些不滿,但他也不會放過眼前的戰機,隨著趙旉一聲令下,原本全心護衛在他身邊的shi衛們紛紛解開係住自己戰馬的鐵鏈將戰馬連起來是為了防止敵騎直接衝擊,畢竟趙旉這邊有不少人根本不會武藝,如果讓敵人衝進來,那傷亡就太大了。,而那些騎射手們則更是急不可耐地率先朝著不知所措的蒙軍衝殺過去


    對於那些還未形成國家形態建國早期也常常如此的胡人部族來說,首領往往有身先士卒的習慣,這固然可以ji勵全軍士氣,但也令那些部族對其首領產生了心理上的依賴,首領不衝鋒在前他們就打不了硬仗。因此也速該的死對於蒙軍士卒來說,打擊不是一般地大。而且蒙古各部之間本就矛盾重重,也速該雖然嚴格來說不是一個合格的首領,但至少他有輝煌的戰績與崇高的威望,因此他在的時候雖然蒙古在事實上已經四分五裂,但還不至於互相攻殺。可以後也速該不在了,各部的矛盾勢必會變得表麵化,這些蒙軍士卒分屬不同的部落,自然不願無謂地葬身此地,而令自己所屬的部落在蒙古內部的鬥爭中戰敗,甚至被人吞並。因此剩下的大部分蒙軍隻是進行了象征xing的抵抗之後,便迅速向著老家方向策馬奔逃。然而在逃跑的過程中,蒙古矮種馬速度不足的缺陷卻暴露無疑,這令他們很難擺脫宋軍的追擊,而紛紛被身後打來的槍彈、射來的箭矢以及砍來的刀劍肆意地收割走自己的xing命


    注1:胡人部族的首領是有身先士卒的傳統,但他們對於自己的生命也一樣是十分珍惜的,否則按照小兵和基層軍官的死亡率,曆史上的那些草原霸主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他們之所以衝陣廝殺時無所畏懼,一方麵是因為有親兵隨身保護,另一方麵是因為他們大多都是在砍殺普通的小兵,武力值與他們相比差遠了,其實危險xing並不大。而現在辛棄疾使出了同歸於盡的招式,身為蒙古首領的也速該自然不甘心陪他一起下黃泉了,尤其辛棄疾隻是一個將領,而且戰局對蒙軍有利,也速該自認為沒必要拚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小不會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小不會爬並收藏醫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