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自負的後果
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這一百多個士卒盡管堪稱是蒙軍精銳中的精銳趙旉帶到草原上來販售的烈酒用的是大號的酒壇,裝滿烈酒的壇子一個有好幾十斤重,能夠輕鬆地將兩個酒壇抓起扛到肩上帶走,怎麽看也不會是普通人。,卻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便盡數喪生於此。
烈酒燃起的淡藍sè火焰在陽光下幾乎無法用肉眼看到,溫度也不是很高外焰溫度還是有上千度的,但燒酒的酒精度再高也含有不少水分,水分受熱揮發會帶走大量的熱量,有個有趣的實驗,是將一塊浸透燒酒的純棉手帕點燃後,直到火焰熄滅手帕都不會被燒焦,很能說明問題。,但恰恰如此卻更令烈火焚身的蒙古人痛苦不堪,因為這意味著他們要被烈火灼燒更長的時間才能死去,其中有些命硬的居然足足支撐了將近半個時辰才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唯一的好處不過是勉強還算是留了個全屍,而那些燒傷麵積相對較小的蒙古兵縱然僥幸沒被當場燒死,也全變成了廢人,而他們持續不斷的哀嚎則更是令其他的蒙軍膽寒心悸,直到戰鬥結束後,這些生不如死的蒙人都沒能很快得到解脫,因為急於離開這裏的趙旉他們根本沒時間給他們補刀
也速該雖然身經百戰,卻何曾見過如此慘烈的景象?一時之間也不禁有些發懵,而他當回過神來的時候,辛棄疾已經與他麾下的三十六個遊騎兵全部騎上了戰馬、一夾馬背猛地朝也速該這邊衝來。也速該忍不住暗讚一聲,這時的蒙軍因為要讓開一條通道的關係,隊形剛好出現了一點魂亂,而對方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時機,果斷地主動出擊,目標則是現在身邊沒有一開始那麽多人保護的也速該。由於隊形散開、也速該又因貪心作祟而跑到陣前催促那些搬運酒壇的家夥加快動作,原本藏在軍中的他一下子暴露了出來,現在也速該與遊騎兵們之間幾乎沒有一點阻礙,隻要將其擊殺,蒙軍必然大亂,這真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計劃。但洞悉了敵人意圖的也速該卻反而笑了起來,那些家夥居然想要幹掉自己,也不打聽一下自己的“勇士”之名是怎麽來的?
不過,也速該雖然自信,但對於遊騎兵們手中那種能在弓箭射程之外將人打死的神秘金屬管注1,他還是多少有些恐懼,在及時抓住身邊的部下作為盾牌,為自己擋住了又一輪火槍射擊之後,敵人距離也速該已經不足十個馬身了,而他們也紛紛放下手中的古怪金屬管、將戰刀拔出高舉過頭、大聲呐喊著朝著也速該發起了最後的衝刺
雖然遊騎兵們是主動衝鋒的一方,這令反應遲緩的蒙軍較為被動,但也速該深知士氣可鼓不可泄、不但沒有退避,反而率領剛剛趕到自己身邊的數十騎奮勇迎了上去。也速該之所以如此悍勇,除了生xing如此之外,更因為他對自己、以及部屬們的戰鬥力有著十足的信心,那是至少十次以少勝多的戰鬥之後所建立起來的,別說辛棄疾他們隻有區區三十七人,就算是三百七十人,也速該也自認為完全可以隻靠身邊的這點人馬就將其打敗
以也速該身經百戰磨礪出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出那些遊騎兵身上那種少有的氣勢,而領頭的辛棄疾就更是像一隻吊睛白額猛虎一樣威風凜凜,但是長久以來的無數次輝煌勝利令也速該的自信心不斷膨脹,而沒有受過什麽文化教育的他又不懂謙虛謹慎的道理,於是他的自信便漸漸地轉化成了自負。當一個人過於自負的時候,他就會不自覺地無視一些本該是顯而易見的東西,甚至於狂妄到完全失去理xing思維的能力,而現在的也速該就是這樣。對方的氣勢不一般,可我也速該更厲害;他們的戰馬高大雄駿,真是絕佳的戰利品;弓箭射不進他們身上的鎧甲,沒關係,我也速該手裏的鋼刀總能劈開吧?
然而,真的交上手以後,也速該立刻就知道他錯的有多離譜了,由於蒙古騎兵不似女真騎兵那樣喜歡使用狼牙bāng之類的重兵器,他們的刀劍砍在身披犀甲的遊騎兵身上很難造成實質xing的傷害,而缺乏鎧甲防護的蒙軍士卒卻紛紛倒在了遊騎兵們雪亮的刀光之下。更不要說光是失去了衝鋒的先手這一點,就令十數個蒙軍的勇士死不瞑目地倒在了遊騎兵們的馬蹄之下。而局部人數上的劣勢,又令蒙古人擅長的套索神技根本顯不出多少效果,何況遊騎兵們所用的兵刃可都是能夠吹毛斷發的烏茲鋼“神刀”,除了一個倒黴鬼被拖下了馬背,其他蒙古人拋出去的套索都被反應敏捷的遊騎兵揮刀砍斷
幾乎隻是一眨眼的工夫,戰場上的局勢就已經相當明朗,辛棄疾和他的三十六騎將也速該與其他幾個“死剩種”團團困住,但這時外圍的數百蒙軍也陸續集結過來,又將辛棄疾他們圍在其中,形成了反包圍的態勢。不過辛棄疾見狀倒反而心中一鬆,既然敵人都被他吸引了過來,那麽趙旉那裏就安全了。而且隻要能夠迅速格殺也速該,外麵的蒙軍便會立即士氣崩潰,縱然他們人多,也不可能還有勇氣繼續戰鬥下去了,當然,如果能夠生擒,那就更好了
注1:身為蒙古曆史上的英雄,也速該的見識眼光自然要比那些小兵們強得多了,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遊騎兵們手執的火槍。而那些普通的蒙軍士卒則大多還以為他們的那些戰友是死於敵人的妖法,在憤慨之餘不免心生怯意。而也速該並沒有及時察覺到這一點,以致於蒙軍一敗塗地,當然,就算他想到了,以當時還很原始的蒙語,要在幾句話裏將其解釋清楚,也是不可能的
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這一百多個士卒盡管堪稱是蒙軍精銳中的精銳趙旉帶到草原上來販售的烈酒用的是大號的酒壇,裝滿烈酒的壇子一個有好幾十斤重,能夠輕鬆地將兩個酒壇抓起扛到肩上帶走,怎麽看也不會是普通人。,卻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便盡數喪生於此。
烈酒燃起的淡藍sè火焰在陽光下幾乎無法用肉眼看到,溫度也不是很高外焰溫度還是有上千度的,但燒酒的酒精度再高也含有不少水分,水分受熱揮發會帶走大量的熱量,有個有趣的實驗,是將一塊浸透燒酒的純棉手帕點燃後,直到火焰熄滅手帕都不會被燒焦,很能說明問題。,但恰恰如此卻更令烈火焚身的蒙古人痛苦不堪,因為這意味著他們要被烈火灼燒更長的時間才能死去,其中有些命硬的居然足足支撐了將近半個時辰才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唯一的好處不過是勉強還算是留了個全屍,而那些燒傷麵積相對較小的蒙古兵縱然僥幸沒被當場燒死,也全變成了廢人,而他們持續不斷的哀嚎則更是令其他的蒙軍膽寒心悸,直到戰鬥結束後,這些生不如死的蒙人都沒能很快得到解脫,因為急於離開這裏的趙旉他們根本沒時間給他們補刀
也速該雖然身經百戰,卻何曾見過如此慘烈的景象?一時之間也不禁有些發懵,而他當回過神來的時候,辛棄疾已經與他麾下的三十六個遊騎兵全部騎上了戰馬、一夾馬背猛地朝也速該這邊衝來。也速該忍不住暗讚一聲,這時的蒙軍因為要讓開一條通道的關係,隊形剛好出現了一點魂亂,而對方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時機,果斷地主動出擊,目標則是現在身邊沒有一開始那麽多人保護的也速該。由於隊形散開、也速該又因貪心作祟而跑到陣前催促那些搬運酒壇的家夥加快動作,原本藏在軍中的他一下子暴露了出來,現在也速該與遊騎兵們之間幾乎沒有一點阻礙,隻要將其擊殺,蒙軍必然大亂,這真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計劃。但洞悉了敵人意圖的也速該卻反而笑了起來,那些家夥居然想要幹掉自己,也不打聽一下自己的“勇士”之名是怎麽來的?
不過,也速該雖然自信,但對於遊騎兵們手中那種能在弓箭射程之外將人打死的神秘金屬管注1,他還是多少有些恐懼,在及時抓住身邊的部下作為盾牌,為自己擋住了又一輪火槍射擊之後,敵人距離也速該已經不足十個馬身了,而他們也紛紛放下手中的古怪金屬管、將戰刀拔出高舉過頭、大聲呐喊著朝著也速該發起了最後的衝刺
雖然遊騎兵們是主動衝鋒的一方,這令反應遲緩的蒙軍較為被動,但也速該深知士氣可鼓不可泄、不但沒有退避,反而率領剛剛趕到自己身邊的數十騎奮勇迎了上去。也速該之所以如此悍勇,除了生xing如此之外,更因為他對自己、以及部屬們的戰鬥力有著十足的信心,那是至少十次以少勝多的戰鬥之後所建立起來的,別說辛棄疾他們隻有區區三十七人,就算是三百七十人,也速該也自認為完全可以隻靠身邊的這點人馬就將其打敗
以也速該身經百戰磨礪出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出那些遊騎兵身上那種少有的氣勢,而領頭的辛棄疾就更是像一隻吊睛白額猛虎一樣威風凜凜,但是長久以來的無數次輝煌勝利令也速該的自信心不斷膨脹,而沒有受過什麽文化教育的他又不懂謙虛謹慎的道理,於是他的自信便漸漸地轉化成了自負。當一個人過於自負的時候,他就會不自覺地無視一些本該是顯而易見的東西,甚至於狂妄到完全失去理xing思維的能力,而現在的也速該就是這樣。對方的氣勢不一般,可我也速該更厲害;他們的戰馬高大雄駿,真是絕佳的戰利品;弓箭射不進他們身上的鎧甲,沒關係,我也速該手裏的鋼刀總能劈開吧?
然而,真的交上手以後,也速該立刻就知道他錯的有多離譜了,由於蒙古騎兵不似女真騎兵那樣喜歡使用狼牙bāng之類的重兵器,他們的刀劍砍在身披犀甲的遊騎兵身上很難造成實質xing的傷害,而缺乏鎧甲防護的蒙軍士卒卻紛紛倒在了遊騎兵們雪亮的刀光之下。更不要說光是失去了衝鋒的先手這一點,就令十數個蒙軍的勇士死不瞑目地倒在了遊騎兵們的馬蹄之下。而局部人數上的劣勢,又令蒙古人擅長的套索神技根本顯不出多少效果,何況遊騎兵們所用的兵刃可都是能夠吹毛斷發的烏茲鋼“神刀”,除了一個倒黴鬼被拖下了馬背,其他蒙古人拋出去的套索都被反應敏捷的遊騎兵揮刀砍斷
幾乎隻是一眨眼的工夫,戰場上的局勢就已經相當明朗,辛棄疾和他的三十六騎將也速該與其他幾個“死剩種”團團困住,但這時外圍的數百蒙軍也陸續集結過來,又將辛棄疾他們圍在其中,形成了反包圍的態勢。不過辛棄疾見狀倒反而心中一鬆,既然敵人都被他吸引了過來,那麽趙旉那裏就安全了。而且隻要能夠迅速格殺也速該,外麵的蒙軍便會立即士氣崩潰,縱然他們人多,也不可能還有勇氣繼續戰鬥下去了,當然,如果能夠生擒,那就更好了
注1:身為蒙古曆史上的英雄,也速該的見識眼光自然要比那些小兵們強得多了,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遊騎兵們手執的火槍。而那些普通的蒙軍士卒則大多還以為他們的那些戰友是死於敵人的妖法,在憤慨之餘不免心生怯意。而也速該並沒有及時察覺到這一點,以致於蒙軍一敗塗地,當然,就算他想到了,以當時還很原始的蒙語,要在幾句話裏將其解釋清楚,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