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顏良此計不可為不高明:攻打長安太過冒險,攻打潼關才是四兩撥千斤之計。


    但是,顏良能想到的事,賈詡想不到嗎?諸葛亮想不到嗎?楊銘想不到嗎?


    他們都想得到,難道不會有任何防備嗎?


    如果他們想不到,或者說是想到了沒有防備,那就太不科學了。玉壁的呂蒙和長安城中的趙弘、賈詡、諸葛亮約定,如果玉壁城危在旦夕,不能保守,呂蒙就在玉壁城頭點燃三堆烽火,黃河南岸的黃巾軍看了烽火,就會在南岸橋頭準備好火把火箭,既準備迎接從玉壁退下來的敗兵,同時要焚燒浮橋,阻攔敵軍過河;如果敵軍繞過玉壁,企圖偷過黃河,呂蒙就在玉壁城頭點燃一堆烽火,至於黃河南岸的黃巾軍是燒毀浮橋,還是縱敵過河,那就不是呂蒙操心的事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兩堆烽火,這是呂蒙他有主動出擊之意,但是兵力不足,需要長安方麵的黃巾軍援助。如果長安方麵的主將有意協助,那就不用回應,十日之後,雙方同時出兵,內外夾攻。長安方麵之所以有出擊之意不用回應,是怕城下的敵軍有了防備。相反,沒有


    出擊之意就在南岸燃放一堆烽火,如果事時間上要推後,推後幾日就采取一加n堆烽火知會呂蒙。


    呂蒙和黃河南岸的兄弟人馬約定以後,已經演戲數次,不會有誤。所以,在顏良領兵剛剛繞過玉壁的時候,呂蒙就燃放了一堆烽火知會長安。這個時候趙弘正好為了籌辦生豬之事,往來於灞上長安之間。最後趙弘和諸葛亮定了一個引誘


    顏良軍馬過河,困死他們的計謀。同時也派人通知了潼關的賈詡、楊峰和楊銘。黃巾軍的屯田就是將百姓組織成了半軍事化的組織,一旦接到報警,所有的百姓都會動員起來,糧食全部運入長安,老弱病殘孕也全部進入長安,城中隻留一萬人馬守衛


    ,而農軍和護農軍則全部隱蔽在長安城外的山坳樹林之中,最近的一支距離長安三十裏,最遠的一支距離長安五百裏,一般都在七八十裏的距離上埋伏著。


    如果袁軍攻城甚猛,無數支黃巾軍農軍護農軍就會從四麵八方衝殺出來,從反麵包夾袁軍。


    這就是全民皆兵,全民參戰,誓將敵軍消滅幹淨。因為天氣寒冷,土地都被凍住了,挖掘壕溝陷坑,十分得費力,賈詡和諸葛亮都選擇了最簡單的防禦辦法,就是往城牆上潑水。寒冬臘月的,水一潑上城牆,立刻結冰。


    城牆上結了冰,別說是人爬,就是雲梯都在城牆上靠不住,袁軍將士怎麽可能蹬得上城頭呢?


    更兼這潼關隻有三麵城牆,這就更有利於賈詡、楊峰和楊銘守城了。一時間,顏良、蔣奇和蔣義渠所率領的三萬軍馬進入了關中就好比一頭牯牛落進了一口枯井之中,有力無處使,有勁無處用。想攻城,可以呀,隻要你袁軍的雲梯能夠靠上牆來,就算有的雲梯有掛鉤,可以倒掛在城垣上,但是這種雲梯終究數量有限,顏良和韓猛,一個關內,一個關外,猛攻了幾次潼關以後,這樣的雲梯也就消耗殆盡了——賈詡命令守城的黃巾軍首先用滾油將這種雲梯澆一邊,然後用火箭點射,待燒起來以後,再用冷水將火澆滅。雲梯雖然沒有燒毀,但是每一根踏腳的台階都已經非常


    的脆弱,人一踩上去就斷。沒有了倒鉤雲梯,無論是關內還是關外的袁軍,都隻能是望關興歎:賈詡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想搶掠,那是不可能的,完全不可能。各個屯田所得百姓們在從各個屯子裏撤走的時候,連房子都燒了,水井裏麵也都下了由張仲景和華佗專門配製的瀉藥,包喝包瀉,


    不瀉可以免費再喝。水都不給你喝一口,還想搶糧食,做夢去吧。很快,顏良麾下的三萬人馬出現了糧荒。最後顏良和蔣奇、蔣義渠一合計,三十六計,還是走位上計。當他們領兵撤到黃河邊上的時候,發現黃河和黃河最長的支流渭河


    都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諸葛亮已經周倉領著數萬農軍在結了冰的河麵上澆上了火油,一把大火,將浮橋全部燒毀,結冰的河麵,有的地方也已經燒塌。


    顏良、蔣奇和蔣義渠看著火紅的一片火海,心中不禁一齊暗自喊道:“天亡我也!”趙弘哪有功夫去理會顏良?就在顏良被困在關中,暫時無路可逃的時候,趙弘率領著兩萬五千黃巾死騎和虎豹騎的人馬——另有兩千,留在關中,聽候諸葛亮的調遣——


    其中一部分攜帶者漢軍的甲胄,沿著伏牛山脈、熊耳山脈等人跡罕至的一眼望去連綿起伏的山嶺之中,悄悄的往樊城而去。


    這些山嶺一座接一座,高高的,尖尖的,橫著的,豎著的……真是形態各異,有的像駱駝,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蜿蜒的長蛇,有的像奔馳的野馬。騎兵走山路,其艱難是可想而知的,更何況,所有的騎兵,包括趙弘本人,最少的都是牽著兩匹馬,有的還牽著三匹馬,那行進起來就越發的困難了。但是所有的兵將,出了偶爾龐德會嘟囔那麽一兩句,發現沒人符合也就安靜下來以後,整個隊伍中沒有一個人埋怨。因為他們都知道,隻有走山路,才能避開曹軍的耳目,起到對樊城突然


    襲擊的效果。


    拿不下樊城,是不可能迫使曹操放棄對漢中的進攻回救襄陽的,不能將曹阿瞞從漢中“調”回來,那漢中就危險了,關中就危險了,黃巾軍也危險了。在行進的途中,因為山路蜿蜒,崎嶇難行,黃巾軍時常迷路。作為主帥的趙弘為了鼓舞士氣,每每領著斷肆、孟寒瀟、趙雲和張遼在前麵探路。這日早上,趙弘等一行人


    又先行探路,在一個山坳裏發現了一個隻有三戶人家的小村莊。


    趙弘見到這個村莊,如獲至寶。他帶著金銀,提著臘肉,領著趙雲、張遼、斷肆和孟寒瀟,止住人馬,換了便衣,親自去拜訪了這三戶人家。這三戶人家比鄰而居,他們的房屋都是用泥土和石塊壘砌而成。當趙弘等一行人出現在這三戶人家的家門口的時候,這三戶人家男女老幼都從屋裏出來,都瞪著一雙驚恐的雙眼看著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黃巾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皿並收藏三國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