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此時鎮守長安的是曹軍將領還是袁軍將領?”趙弘問諸葛亮。
諸葛亮答道:“混入長安的細作來派人送來的軍報,守衛長安城的是袁軍將領趙獻。”
“咦,也姓趙。”趙弘笑道:“這是家門打家門啊。”
賈詡拱手笑道:“恭喜渠帥,賀喜渠帥。”
趙弘笑道:“文和先生,我都家門打家門了,那還有什麽喜可賀啊?”
賈詡道:“渠帥姓趙,單名一個弘字,此謂趙渠帥可以弘揚黃巾軍也;而長安守將也姓趙,卻名獻,這不是家門打家門,而是渠帥的家門將向渠帥獻上長安城啊!”
趙弘聽了哈哈大笑,卻不置可否。作為現代人的趙弘肯定是不信這些咬文嚼字的遊戲,或者說是哄鬼的話,但是古人信,並且這些咬文嚼字的遊戲偶爾還能左右天下大勢。比如前文提到的“李繼朱”的那個
讖語,他對李自成推翻明朝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次日,張存民在稟過了趙弘以後,領著斷肆和孟寒瀟往白波穀去了。同時兮雅與楊峰先行去了解良,暗中聯係太平道的信徒,籌集舟楫。
趙弘則在河西城做著各方麵的準備工作,隻要那個白波穀的郭太允許趙弘全軍的家眷進駐白波穀,那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趙弘這一回隻率領騎兵渡河,所有的步兵都留下來,這樣既可以加快行軍的速度,又可以讓步兵護衛家眷,至於誰留下來護衛家眷,這卻成了一個難題。當所有的將佐都
知道黃巾軍的下一步將是攻打長安的時候,都爭著要去。長安是什麽地方?那是前漢的都城。如果能夠領兵殺入長安城,那就可以說是奠定了黃巾軍和各路官軍一爭天下的基礎,同時誰要是能第一個領兵殺入長安,那他就是奠
定黃巾軍爭奪天下基礎的第一人,誰人不想去?誰能不想立功?誰能不想立下奠定黃巾軍根基的第一功!最後趙弘思前想後,他準備留下黃忠、王威、廖化、周倉、黃龍、黑山和裴元紹率領步兵守護家眷。當這些將佐得了這個軍令,頓時都不幹了,他們一起湧到中軍府來找
趙弘說理來了。
對於這些將佐的反對,趙弘是早就預料到了的,當以黃忠、王威為首的諸將到了中軍府以後,趙弘熱情接住,聽了這些將佐的訴求以後,趙弘沉默了良久。
黃忠是個爭強好勝的人,同時又是個急脾氣,他站起身來,道:“渠帥,你倒是說話啊!莫非你覺得我黃忠對黃巾軍,對您渠帥不忠心嗎?”
“不,”趙弘道:“漢升將軍,你是一個忠心不二的將軍。”
“那渠帥覺得我黃忠的武藝不如魏文長嗎?”最讓黃忠覺得不滿的就是比他後入黃巾軍的魏延都被準許去攻打長安了,卻獨獨將他留下了。
趙弘看著黃忠道:“若論武藝,你黃漢升在我黃巾軍中不遜色於任何人,端的是一員虎將!”
黃忠也看著趙弘,急得額頭上都沁出了汗水:“既然我黃漢升對黃巾軍對渠帥忠心不二,武藝又不輸於他魏文長,為何他魏文長可以去攻打長安,獨獨不讓我黃漢升去?”
趙弘以語重心長的語氣道:“正是因為你黃將軍對黃巾軍忠心不二,並且武藝高強,所以隻有黃將軍留下來守衛家眷我趙弘才能放心,此番出擊的將士們才能安心。”
“這……”趙弘一句話說得黃忠啞口無言。
接著,趙弘又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對黃忠鞠躬行禮道:“黃將軍,此番我出征的黃巾軍兄弟能不能毫無後顧之憂的出擊長安,就全憑黃將軍了!”
“這……這……”趙弘的一席話說得留守後方仿佛比出擊長安更為重要了,這越發的讓黃忠有話說不出來。趙弘再進一步道:“黃將軍,我軍的第一軍紀是一切行動聽指揮,黃將軍,如果你不願意留守後方,護衛家眷,這就可真的是讓我趙弘作難了,我日後還如何統帥三軍啊?
”
黃忠再有一肚子的話也說不出來了,隻得拱手道:“屬下遵命!”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麵,賈詡、諸葛亮籌集糧草,呂蒙和魏延負責操練重鎧騎兵;張遼和趙雲負責為所有的騎兵打造馬鐙。
就在一切的準備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的時候,張存民從白波穀回來了。
中軍府的大堂上,趙弘問風塵仆仆的張存民道:“聖女使者,郭太答應了嗎?”
張存民略微顯得有些尷尬的道:“回稟渠帥,他答應是答應了,可是隻答應了一半。”
趙弘問道:“答應了一半是什麽意思?”
兮雅道:“渠帥,我家小姐為了這事,連日的奔波,你也不說讓小姐歇息歇息,喝口水,你就問個不停,好沒道理。”
張存民道:“小雅,別亂說。”
趙弘喊道:“來人,給聖女使者上茶水。”
諸葛若雪端著一個托盤,托盤上放著兩杯茶水。
張存民知道這端茶水上來的是趙弘的一個小妾,行禮之後,接過茶水輕呷了一口。
諸葛若雪又將另一杯茶水遞給兮雅。
張存民吃過了茶水以後,道:“郭太答應渠帥將家眷遷入白波穀,可是他不讓我軍的人馬進入白波穀。”
趙弘沉吟道:“這麽顯而易見的問題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他對一個守門的兵士道:“去請文和先生和諸葛先生過來。”此時賈詡和諸葛亮正在籌集糧草,一聽說張存民回來了,他們知道必有事情要商議,所以趙弘派去尋他的兵士尚未走出中軍府,賈詡和諸葛亮既然進了中軍府的大門。
趙弘對賈詡和諸葛亮說了這些張存民帶回來的情況以後,一慣不喜歡首先發言的賈詡道:“渠帥,現在又兩個辦法。”
“快說。”“第一,不要猶豫,迅速進軍,先占解良,然後迅速渡河,由步兵護送家眷前往解良,隻是就算我軍將家眷遷往解良,也要答應郭太的要求,以防他在半路使壞;第二,答
應郭太,將家眷遷入白波穀,步兵隨騎兵出擊。”
趙弘當下道:“孔明,你去知會呂蒙,命他今天夜裏就率軍突襲解良,務必成功。你隨我一起行動。”
諸葛亮道:“屬下遵命!”
趙弘又對張存民道:“眾義先生,煩勞你不遲辛苦,隨軍行動,以便組織舟楫,運送全軍渡河。”
張存民拱手道:“屬下遵命!”
趙弘對賈詡道:“文和先生,我們隨步兵和家眷行動,前往解良。”賈詡道:“屬下遵命!”
諸葛亮答道:“混入長安的細作來派人送來的軍報,守衛長安城的是袁軍將領趙獻。”
“咦,也姓趙。”趙弘笑道:“這是家門打家門啊。”
賈詡拱手笑道:“恭喜渠帥,賀喜渠帥。”
趙弘笑道:“文和先生,我都家門打家門了,那還有什麽喜可賀啊?”
賈詡道:“渠帥姓趙,單名一個弘字,此謂趙渠帥可以弘揚黃巾軍也;而長安守將也姓趙,卻名獻,這不是家門打家門,而是渠帥的家門將向渠帥獻上長安城啊!”
趙弘聽了哈哈大笑,卻不置可否。作為現代人的趙弘肯定是不信這些咬文嚼字的遊戲,或者說是哄鬼的話,但是古人信,並且這些咬文嚼字的遊戲偶爾還能左右天下大勢。比如前文提到的“李繼朱”的那個
讖語,他對李自成推翻明朝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次日,張存民在稟過了趙弘以後,領著斷肆和孟寒瀟往白波穀去了。同時兮雅與楊峰先行去了解良,暗中聯係太平道的信徒,籌集舟楫。
趙弘則在河西城做著各方麵的準備工作,隻要那個白波穀的郭太允許趙弘全軍的家眷進駐白波穀,那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趙弘這一回隻率領騎兵渡河,所有的步兵都留下來,這樣既可以加快行軍的速度,又可以讓步兵護衛家眷,至於誰留下來護衛家眷,這卻成了一個難題。當所有的將佐都
知道黃巾軍的下一步將是攻打長安的時候,都爭著要去。長安是什麽地方?那是前漢的都城。如果能夠領兵殺入長安城,那就可以說是奠定了黃巾軍和各路官軍一爭天下的基礎,同時誰要是能第一個領兵殺入長安,那他就是奠
定黃巾軍爭奪天下基礎的第一人,誰人不想去?誰能不想立功?誰能不想立下奠定黃巾軍根基的第一功!最後趙弘思前想後,他準備留下黃忠、王威、廖化、周倉、黃龍、黑山和裴元紹率領步兵守護家眷。當這些將佐得了這個軍令,頓時都不幹了,他們一起湧到中軍府來找
趙弘說理來了。
對於這些將佐的反對,趙弘是早就預料到了的,當以黃忠、王威為首的諸將到了中軍府以後,趙弘熱情接住,聽了這些將佐的訴求以後,趙弘沉默了良久。
黃忠是個爭強好勝的人,同時又是個急脾氣,他站起身來,道:“渠帥,你倒是說話啊!莫非你覺得我黃忠對黃巾軍,對您渠帥不忠心嗎?”
“不,”趙弘道:“漢升將軍,你是一個忠心不二的將軍。”
“那渠帥覺得我黃忠的武藝不如魏文長嗎?”最讓黃忠覺得不滿的就是比他後入黃巾軍的魏延都被準許去攻打長安了,卻獨獨將他留下了。
趙弘看著黃忠道:“若論武藝,你黃漢升在我黃巾軍中不遜色於任何人,端的是一員虎將!”
黃忠也看著趙弘,急得額頭上都沁出了汗水:“既然我黃漢升對黃巾軍對渠帥忠心不二,武藝又不輸於他魏文長,為何他魏文長可以去攻打長安,獨獨不讓我黃漢升去?”
趙弘以語重心長的語氣道:“正是因為你黃將軍對黃巾軍忠心不二,並且武藝高強,所以隻有黃將軍留下來守衛家眷我趙弘才能放心,此番出擊的將士們才能安心。”
“這……”趙弘一句話說得黃忠啞口無言。
接著,趙弘又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對黃忠鞠躬行禮道:“黃將軍,此番我出征的黃巾軍兄弟能不能毫無後顧之憂的出擊長安,就全憑黃將軍了!”
“這……這……”趙弘的一席話說得留守後方仿佛比出擊長安更為重要了,這越發的讓黃忠有話說不出來。趙弘再進一步道:“黃將軍,我軍的第一軍紀是一切行動聽指揮,黃將軍,如果你不願意留守後方,護衛家眷,這就可真的是讓我趙弘作難了,我日後還如何統帥三軍啊?
”
黃忠再有一肚子的話也說不出來了,隻得拱手道:“屬下遵命!”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麵,賈詡、諸葛亮籌集糧草,呂蒙和魏延負責操練重鎧騎兵;張遼和趙雲負責為所有的騎兵打造馬鐙。
就在一切的準備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的時候,張存民從白波穀回來了。
中軍府的大堂上,趙弘問風塵仆仆的張存民道:“聖女使者,郭太答應了嗎?”
張存民略微顯得有些尷尬的道:“回稟渠帥,他答應是答應了,可是隻答應了一半。”
趙弘問道:“答應了一半是什麽意思?”
兮雅道:“渠帥,我家小姐為了這事,連日的奔波,你也不說讓小姐歇息歇息,喝口水,你就問個不停,好沒道理。”
張存民道:“小雅,別亂說。”
趙弘喊道:“來人,給聖女使者上茶水。”
諸葛若雪端著一個托盤,托盤上放著兩杯茶水。
張存民知道這端茶水上來的是趙弘的一個小妾,行禮之後,接過茶水輕呷了一口。
諸葛若雪又將另一杯茶水遞給兮雅。
張存民吃過了茶水以後,道:“郭太答應渠帥將家眷遷入白波穀,可是他不讓我軍的人馬進入白波穀。”
趙弘沉吟道:“這麽顯而易見的問題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他對一個守門的兵士道:“去請文和先生和諸葛先生過來。”此時賈詡和諸葛亮正在籌集糧草,一聽說張存民回來了,他們知道必有事情要商議,所以趙弘派去尋他的兵士尚未走出中軍府,賈詡和諸葛亮既然進了中軍府的大門。
趙弘對賈詡和諸葛亮說了這些張存民帶回來的情況以後,一慣不喜歡首先發言的賈詡道:“渠帥,現在又兩個辦法。”
“快說。”“第一,不要猶豫,迅速進軍,先占解良,然後迅速渡河,由步兵護送家眷前往解良,隻是就算我軍將家眷遷往解良,也要答應郭太的要求,以防他在半路使壞;第二,答
應郭太,將家眷遷入白波穀,步兵隨騎兵出擊。”
趙弘當下道:“孔明,你去知會呂蒙,命他今天夜裏就率軍突襲解良,務必成功。你隨我一起行動。”
諸葛亮道:“屬下遵命!”
趙弘又對張存民道:“眾義先生,煩勞你不遲辛苦,隨軍行動,以便組織舟楫,運送全軍渡河。”
張存民拱手道:“屬下遵命!”
趙弘對賈詡道:“文和先生,我們隨步兵和家眷行動,前往解良。”賈詡道:“屬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