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劍隻幫忙規劃好沒有標尺的氣動外形,就把設計工作都交給劉工先做著,自己跑去鑽進經閣翻閱製造局成立後新入手的萬魔吞天相關藏書。


    要改變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萬魔吞天是繞不過去的坎,或者說過了這個坎,才有後話可言,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過坎。


    這次是兩套藏書,和玉劍山的原有藏書相比隻多幾本,可能還是有所保留,也不算大問題。


    整套藏書的比例,魔月曆的占六成,古陽曆的占差不多四層,仙陽曆的隻有兩冊。


    看完跟故事書一般的藏書,整理完,沈文劍又發現一處原來沒有注意到的關鍵問題。


    魔物的繁殖力與適應力。


    他之前以為隻要熬過降臨日,劃塊據點清理下周邊魔物可以安心種田,最多還要防備後續的幸存者魔化,可事實並非如此。


    依據一本名為《仙陽終時》的日記式藏書所述,仙陽曆萬魔吞天時,著書人所屬的天劍領當時規模不大,降臨日後剩了十多人。


    由於那時天劍領還沒有浮空山,十幾人毫無負擔,找了塊易守難攻的山頭定居下來,接下來幾年日日夜夜有魔物偷襲,幾乎每天都有那麽一兩隻,多時三、四十。


    十幾人的修為都不低,最差都是金丹後期,普通魔物對他們的威脅其實並不大。


    然而,還是產生了減員,罪魁禍首是魔音。


    從沈文劍的認知來看這個故事,罪魁禍首還不是魔音,而是環境、氣氛、魔物們造成的心理壓力堆積,最終給了魔音可趁之機。


    幾年後隻剩下八個人,實在受不住,跑了。


    接下來在一處臨山的小池塘邊,開了個出入都要下水的山洞,安穩了好些年。


    好景不長,幾年後有魔物在小池塘邊築巢,滅掉,這下捅了馬蜂窩。每天都有十幾隻同類的魔物來搜人,幹掉之後隔幾天又有。


    幾個人被折騰的夠嗆,可是因為裏麵沒有陣法師,無法讓魔物在近距離完全感應不到他們,所以也不敢放魔物太靠近洞穴,必須要出去打。


    折騰了大半年,都是同一種魔物,幾人終於察覺到問題不單純。


    行險數次,幾人終於跟著魔物來的方向,找到源頭,原來這些魔物都是從一顆“樹”上長出來的!


    因為這個發現,在仙陽曆萬魔吞天剩餘的時間裏,幾人每次搬家都會刻意去尋找這些有強大繁殖能力的樹形魔物。


    慢慢的他們發現同一種“樹”,在不同地方結果子生出的魔物還不太一樣。


    追蹤數十年,被他們發現個大秘密:果子魔死的越多,果樹魔生下的果子魔越厲害。


    更可怕的,進化不是發生在單一果樹魔上,它會傳染,一旦有一株果樹魔進化,很快周邊幾百裏地的果樹魔都會進化!


    《仙陽終時》所描述的果樹魔,在古陽曆、魔月曆萬魔吞天中都沒有出現,但是可以相信一定會有魔物有類似的功能。


    活下來的人越來越少,魔物卻越來越強,而且總數量可能並不會減少,就比較難受了。


    浮空山無需麵對地上的魔物,本身又不需要靈石提供浮力,肯定是比較安全的。可是浮空山的容量還是太低了些,若要收容普通人,還是需要地麵或地下據點。


    魔物這麽霸道,選一處好地方做地麵或地下據點變得更難了。


    長期對抗魔物的物資損耗,肯定需要有礦產的幫助,據點包含普通人,說不定還需要無土人工光源栽培技術。


    全部藏書看過沈文劍幹脆把提前建立地下據點的事給拋開來。


    放棄提前建設據點,還是魔音造的孽。


    為了有個安全的可供普通人生活甚至放鬆的環境,沈文劍認為據點具備抵抗魔音的能力才是最可靠的。現在還不知道魔音是個什麽狀況,提前建設據點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就像他以前麵對天災時的態度一樣,玉劍山或者整個修士群體現在做了什麽都不作數,很多事非要等到降臨日後才能想辦法,現在頂多是讓普通人的世界多穩定幾年。


    還有一個疑問在得到整整兩套藏書後已經可以確認答案了。


    《仙陽終時》中的人,在了解到魔物來源的秘密之後,終於能有計劃的清理出較為不受威脅的固定駐地,最後一段的文字就變得十分敷衍。


    不止這本書,還有好幾本來源於出租充能器渠道的書也是如此。


    再通過非萬魔吞天期的雜記了解到相應門派後續的情況時,就會發現那個門派已經有了浮空山!


    浮空山的來源,沒有任何的文字記錄下來。


    可是從一個個故事與其他文獻相證可以知道,浮空山不是正常期產生的,正常期隻能通過搶才能獲得浮空山。


    至於為什麽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載,沈文劍對此有個推測。


    首先,是否由一代代掌門口授機宜或各家有專門的信物記錄此事。


    答案是可能性很小。


    參考玉劍山此時全部萬魔吞天藏書可知,魔物會徹底摧毀無人駐守的浮空山。所以幸存者恰好能拿下幾個原主人死絕的,也隻能是偶發事件,不可能剛好全部的山頭都有人接手。


    每次萬魔吞天都會有大量擁有浮空山的門派被淘汰,浮空山的總量卻沒有明顯的減少,古陽曆時反而比仙陽曆增加了一倍左右。


    如此就說明有大量的門派,在沒有麵授機宜或信物之類的情況下,就擁有了自己的浮空山。


    所以不管本質是魔物骸骨也好,萬魔吞天帶來的材料性質變化也罷,浮空山的基材應該不是什麽罕見的東西,甚至把它們捏合在一起都不是太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另一個世界裏,一噸礦石幾克含量的東西,都能幾萬噸幾十萬噸的產出,如果有合適的手段,是不是可以考慮浮空大陸的事呢?


    可惜的是沈文劍到此為止,還不知道把浮空山固定在地麵,到底在吸取什麽樣的力量,是不是靈氣都不知道。


    浮空基材捏的太大個,能不能降到接近地麵,還得到時候再研究研究。


    又給自己增加了憂慮和期待,回到科研部。


    看過劉工的進度,沈文劍幹脆提了幾句鈦合金螺旋槳,免得一個個去試,不然時間拖久了,製造局的其他人員也太悠閑。


    為配合劉工的工作,又跑了趟製造局,增加鈦礦砂的提取工作占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屠魔工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杯中的胖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杯中的胖子並收藏屠魔工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