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海老爺子那裏在跟自己的學生介紹著那些避難的皇帝,張揚這邊也是在試探的一腳踹開另外一個洞口之後,看著明顯變得有點亮堂起來的山洞,重新回到了山洞內,說起了自己的猜測,顯然他也是了解相關曆史的。
“我懷疑這裏就是個避難所,隻不過為什麽沒有發現白骨或者是被冰封住的屍體咱們現在還說不上,不過現在大概可以確認一點,至少看這個山洞的情況,目前來說這裏應該是個避難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這麽一段曆史,公元756年,安祿山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深感長安危在旦夕,便攜皇室成員和文武大臣倉皇西逃,憑借楊國忠在四川擔任過劍南節度使的經驗,輕車熟路總比去往陌生荒蕪的西涼要好,所以,唐玄宗同意宰相楊國忠建議,直奔四川。
……”
大概的介紹了幾個因為避難而來到四川這個地方的皇帝之後,張揚從背包中拿出保溫壺喝了一口溫水用了用喉嚨之後繼續說道。
“而稻城風景區,這座仙乃日雪山就是位於四川境內,至於為什麽有些皇帝喜歡往這個地區來避難,咱們就不得不說一下這個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曆史因素了。
人們常說‘腹背受敵’,表示前後受到了敵人的夾攻,深感處境之危險,大有進退維穀的窘境,但事實上,這種情況的發生僅僅是少數,更多則是單麵遭遇攻擊。
秦川橫貫八百裏,八水環繞的長安城就坐落在秦嶺和黃土高原之間。
這塊狹長的土地作為東連中原廣大腹地,西接關隴乃至遙遠西域的咽喉,在唐朝之前的千百年間,實際上扮演著幾乎唯一通道的角色,這其中,長安城就是整個帝國的樞紐。
安史之亂的時候安祿山自北向南襲來,皇朝起義的時候黃巢由南向北進軍,都在河南轉而向西挺進,在東有叛軍,南北有山脈高原阻擋的‘口袋狀’形勢下,一路向西,逃往富庶的四川這個地區是唐朝皇帝唯一的選擇。
不論是唐玄宗唐僖宗,還是近代的蔣某人,他們的敵患都來自於東方,選擇逃往西部的四川,顯得理所當然,而北疆危急的宋朝,情況卻大有不同。”
看了看時間已經傍晚6點了,張揚幹脆重新回到了自己之前進來的那個洞口坐了下去,從背包中拿出士力架和巧克力一邊解決著晚餐,一邊繼續跟直播間裏的人聊了起來。
“宋朝的時候,受到北方金的頻繁襲擾,宋王朝也曾考慮西遷都城,後來就將目光投向四川,當時的四川可以說是商業繁榮無比了,完全具備建都條件,當趙構談及遷都一事時,不少人卻提出長江以南的江寧是新都的不二選擇。
那個時候的四川手工業和商業繁榮,在北宋時期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按理來說皇帝肯定更喜歡這裏。
而深受皇帝信任的李綱當時卻反對那些同僚說‘晉……遷都建康,從此再也未能返回中原,倘若以避亂為目的,也應當……避亂於西方的蜀地。’
這種意見雖然也有道理,但隨著朝廷內部分化,李綱慘遭彈劾,遷都四川也隨之無人再提,不了了之。
隻不過隨著北方戰事頻繁,金軍如同懸在宋王朝頭上的一把利劍,使宋朝坐臥不安,於是,趙構決定南遷,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
而後來在驚險的逃往曆程中,不斷有危急的戰事從東麵傳來,加之長途跋涉、人困馬乏的同時,處在逃難途中的皇帝深感芒背在刺,這種情況下尋找一個可以依靠自然地勢,易守難攻,而且物產豐富的封閉‘避難所’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而包攬了這些條件的四川,顯然就在眼前,在都江堰滋潤的千百年間,由岷江、沱江、青衣江、大渡河衝積平原組成,總麵積達平方公裏成都平原風調雨順,糧食連年豐產,到唐天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四川人口可是占了全國的22%。
就連大詩人李白也不禁發出‘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間得及此間無’的感歎。
而當時四川的封閉環境,在動亂的局勢中反倒吸引了避難者的目光,北麵是大巴山,南有雲貴高原和大婁山,西麵背靠青藏高原邊緣的邛崍山和大涼山,巫山又是橫在東麵的攔路虎。
你唱罷來我登台,兩千年風雲變化,割據政權在這片稍顯偏僻的土地上頻繁更迭,多少王侯將相紛至遝來,又悄然退去。
這些因素也成為了我懷疑這裏是一處避難所的原因,隻不過這裏雖然有人類活動過的痕跡,但是看那兩處被封住的洞口,應該是那個時候的通風位置吧,但既然被封住了,就說明這裏應該是沒有得到過啟用。”
……
“好,說的好,這小夥子還是很了解那段曆史的嘛,美玲啊,別說是你了,你老說我現在也挺喜歡看這小夥子的直播了,哈哈,要不我也注冊一個賬號注意注意他的直播?是哪一個軟件來著?”
李如海老爺子看著畫麵中張揚那自信的樣子,在聽著他坐在那裏好像很隨意的侃侃而談,忍不住輕輕的抬起手拍了一下書桌,顯然是非常的認同張揚這會說的話。
“沒錯,但是現在看這個山頂山洞裏的情景,這裏應該是一個未啟用的避難所,隻不過其他地方如果有其他發現的話也是有可能扳倒這個猜測的。
不過這裏肯定是有向下的通道,否則當時那些人也沒法上來,這樣,美玲你看一下能不能聯係上這個主播,是叫張揚是吧?
你看看能不能聯係上這個小張,讓他找一下這裏有沒有向下的通道,這樣一來,他應該能順著通道更加安全的離開雪山了。”
……
解決完了晚餐,就好像是隔空聽見到了李如海老爺子在遙遠的地方提出的建議,張揚拍拍手將剛剛擰上壺蓋的保溫壺塞進背包裏,然後重新將背包背在背上站了起來。
“好了,咱們現在得找一下向下的通道在哪裏了,當然通道肯定是存在的,隻不過有可能是被隱藏了起來,還需要咱們好好找一找,這樣一來說不定我能直接從山內部離開這座雪山了。”
“我懷疑這裏就是個避難所,隻不過為什麽沒有發現白骨或者是被冰封住的屍體咱們現在還說不上,不過現在大概可以確認一點,至少看這個山洞的情況,目前來說這裏應該是個避難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這麽一段曆史,公元756年,安祿山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深感長安危在旦夕,便攜皇室成員和文武大臣倉皇西逃,憑借楊國忠在四川擔任過劍南節度使的經驗,輕車熟路總比去往陌生荒蕪的西涼要好,所以,唐玄宗同意宰相楊國忠建議,直奔四川。
……”
大概的介紹了幾個因為避難而來到四川這個地方的皇帝之後,張揚從背包中拿出保溫壺喝了一口溫水用了用喉嚨之後繼續說道。
“而稻城風景區,這座仙乃日雪山就是位於四川境內,至於為什麽有些皇帝喜歡往這個地區來避難,咱們就不得不說一下這個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曆史因素了。
人們常說‘腹背受敵’,表示前後受到了敵人的夾攻,深感處境之危險,大有進退維穀的窘境,但事實上,這種情況的發生僅僅是少數,更多則是單麵遭遇攻擊。
秦川橫貫八百裏,八水環繞的長安城就坐落在秦嶺和黃土高原之間。
這塊狹長的土地作為東連中原廣大腹地,西接關隴乃至遙遠西域的咽喉,在唐朝之前的千百年間,實際上扮演著幾乎唯一通道的角色,這其中,長安城就是整個帝國的樞紐。
安史之亂的時候安祿山自北向南襲來,皇朝起義的時候黃巢由南向北進軍,都在河南轉而向西挺進,在東有叛軍,南北有山脈高原阻擋的‘口袋狀’形勢下,一路向西,逃往富庶的四川這個地區是唐朝皇帝唯一的選擇。
不論是唐玄宗唐僖宗,還是近代的蔣某人,他們的敵患都來自於東方,選擇逃往西部的四川,顯得理所當然,而北疆危急的宋朝,情況卻大有不同。”
看了看時間已經傍晚6點了,張揚幹脆重新回到了自己之前進來的那個洞口坐了下去,從背包中拿出士力架和巧克力一邊解決著晚餐,一邊繼續跟直播間裏的人聊了起來。
“宋朝的時候,受到北方金的頻繁襲擾,宋王朝也曾考慮西遷都城,後來就將目光投向四川,當時的四川可以說是商業繁榮無比了,完全具備建都條件,當趙構談及遷都一事時,不少人卻提出長江以南的江寧是新都的不二選擇。
那個時候的四川手工業和商業繁榮,在北宋時期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按理來說皇帝肯定更喜歡這裏。
而深受皇帝信任的李綱當時卻反對那些同僚說‘晉……遷都建康,從此再也未能返回中原,倘若以避亂為目的,也應當……避亂於西方的蜀地。’
這種意見雖然也有道理,但隨著朝廷內部分化,李綱慘遭彈劾,遷都四川也隨之無人再提,不了了之。
隻不過隨著北方戰事頻繁,金軍如同懸在宋王朝頭上的一把利劍,使宋朝坐臥不安,於是,趙構決定南遷,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
而後來在驚險的逃往曆程中,不斷有危急的戰事從東麵傳來,加之長途跋涉、人困馬乏的同時,處在逃難途中的皇帝深感芒背在刺,這種情況下尋找一個可以依靠自然地勢,易守難攻,而且物產豐富的封閉‘避難所’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而包攬了這些條件的四川,顯然就在眼前,在都江堰滋潤的千百年間,由岷江、沱江、青衣江、大渡河衝積平原組成,總麵積達平方公裏成都平原風調雨順,糧食連年豐產,到唐天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四川人口可是占了全國的22%。
就連大詩人李白也不禁發出‘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間得及此間無’的感歎。
而當時四川的封閉環境,在動亂的局勢中反倒吸引了避難者的目光,北麵是大巴山,南有雲貴高原和大婁山,西麵背靠青藏高原邊緣的邛崍山和大涼山,巫山又是橫在東麵的攔路虎。
你唱罷來我登台,兩千年風雲變化,割據政權在這片稍顯偏僻的土地上頻繁更迭,多少王侯將相紛至遝來,又悄然退去。
這些因素也成為了我懷疑這裏是一處避難所的原因,隻不過這裏雖然有人類活動過的痕跡,但是看那兩處被封住的洞口,應該是那個時候的通風位置吧,但既然被封住了,就說明這裏應該是沒有得到過啟用。”
……
“好,說的好,這小夥子還是很了解那段曆史的嘛,美玲啊,別說是你了,你老說我現在也挺喜歡看這小夥子的直播了,哈哈,要不我也注冊一個賬號注意注意他的直播?是哪一個軟件來著?”
李如海老爺子看著畫麵中張揚那自信的樣子,在聽著他坐在那裏好像很隨意的侃侃而談,忍不住輕輕的抬起手拍了一下書桌,顯然是非常的認同張揚這會說的話。
“沒錯,但是現在看這個山頂山洞裏的情景,這裏應該是一個未啟用的避難所,隻不過其他地方如果有其他發現的話也是有可能扳倒這個猜測的。
不過這裏肯定是有向下的通道,否則當時那些人也沒法上來,這樣,美玲你看一下能不能聯係上這個主播,是叫張揚是吧?
你看看能不能聯係上這個小張,讓他找一下這裏有沒有向下的通道,這樣一來,他應該能順著通道更加安全的離開雪山了。”
……
解決完了晚餐,就好像是隔空聽見到了李如海老爺子在遙遠的地方提出的建議,張揚拍拍手將剛剛擰上壺蓋的保溫壺塞進背包裏,然後重新將背包背在背上站了起來。
“好了,咱們現在得找一下向下的通道在哪裏了,當然通道肯定是存在的,隻不過有可能是被隱藏了起來,還需要咱們好好找一找,這樣一來說不定我能直接從山內部離開這座雪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