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每天都在為了成為寵妃而奮鬥 作者:暗月MOON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翠紅瑟瑟發抖,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兒。明明之前她還在花房裏麵當差,一群凶神惡煞的千牛衛,卻突然衝了進來,隻說皇上有話要問,便押著她上了殿來。
一入殿,看著台上坐著的三尊大佛,四周落座的各位妃嬪娘娘們。翠紅的心情更是緊張萬分,她艱難的吞咽了一口口水,嚇得雙股顫顫。
如果是平日裏,她有幸能來這麽大的宴會,想必她一定會很是好奇的東張西望。可如今,在對未知的迷茫恐懼之下,她低下了自己的頭顱,雙眼下垂落在了自己的腳尖上,她不自在的動了動自己的腳尖,聽著自己的心跳,咚咚咚的,就似鼓錘一般。
就算平日裏她頗為膽大和潑辣,但充其量不過是個丫鬟罷了。真到了這樣的大場合上麵,就怕像那煮漏了的湯圓一般,漏了餡兒了。
看著前麵兩個千牛衛大人行了禮,她也忙不迭的跪在了地上,重重的行了一禮。
她跪在地上,許久都沒有聽見有人喚起的聲音,無聲的寂靜在整個大殿蔓延著,讓翠紅的心內不由的更加的惶恐。
她整個人抖如篩糠,明明現在天氣已經微涼,她卻汗如雨下,渾身上下冷汗涔涔。“啪嗒”從她的額頭上麵,一滴汗水摔落在了地上。
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全部聚集在了翠紅的身上。
“你就是翠紅?”大概過了一柱香的時間,蕭藺懶洋洋的說道。
“是,奴婢就是翠紅。”長久的寂靜之後,終於迎來了一聲問話。翠紅忙不迭的答道,隻覺得心裏那塊石頭突然就落了地。
還是那句話,最讓人恐懼的東西,其實是未知。因為沒有人可以預料到,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
就如同翠紅剛才的狀態一般,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所以她心裏麵,始終是有一把刀在上麵懸著的。特別是之後迎接著她的又是漫長的寂靜,所以在現在蕭藺突然開口之後,她的心裏反而踏實了起來。
“你之前是在陳才人身邊伺候的?”問完第一句話之後,蕭藺便懶得開口了。示意了一個眼神給崔光來,崔廣來自然是懂得蕭藺的意思的,隨主動開口問道。
“是,奴婢之前在陳才人身邊伺候了兩年多。”突然提起陳才人,翠紅心裏有點發懵,心想好好的怎麽提起了陳才人。顯然翠紅此時還是沒有反應過來,這次千牛衛召她過來,就是因為這陳才人。
實在是陳才人平日裏太過於與世無爭了,再加上她纏綿病榻,平日裏連門都不出。在翠紅心裏麵,陳才人就是一個溫和的老好人,這樣一個老好人,能犯出什麽樣的事情來?
翠紅簡直不敢想象。
“既然伺候了兩年多,怎麽你突然就背棄了舊主,費了那麽大的功夫,調到花房去?”崔廣來地聲音四平八穩,又繼續問道。
“這……”翠紅低著頭,不安的動了動身子,麵上的表情掙紮。若是照實了說,那未免說的自己太過於薄涼了。但不照實說,若是卷進什麽亂子裏了,可不就得不償失了。而且……
翠紅偷偷瞟了一眼,在她左右兩方站著的兩道鐵塔似的身影。這千牛衛如此能耐,她這點事兒可不是輕輕就查了出來了。
在這一關頭,名聲與性命起來,就太不值得一提了。若是犯了欺君之罪,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啊!
“嗯……”因為翠紅的一陣遲疑,蕭藺不耐煩的嗯了一聲,崔廣來馬上又是一聲大喝:“還不速速回答,若是不想回答,哼!那咱家也不讓你答了,就依同黨罪論處囉!”
崔廣來的話,連嚇帶喝,讓翠紅心神欲裂,哪裏還有閑心去想別的什麽東西?她猛地一抬頭,一張臉上目眥欲裂,涕泗橫流,麵容都有了幾分扭曲。
“奴婢說,奴婢是見陳才人哪裏是個冷灶,平日裏又不得皇上的恩寵。在宮裏妃嬪們不受寵這日子不好過,還帶累著奴婢們這些伺候的人,處處也要低人一等。奴婢……奴婢伺候了陳才人兩年多了,實在是看不到希望了。奴婢又不想一直這麽下去,所以奴婢才想法設法調到了花房。皇上明鑒啊!”翠紅說道最後,嚇得手腳癱軟,不住的往地上磕著頭。
“奴婢雖然是虛榮……但,奴婢在伺候陳才人的時候也是盡心盡力的,不曾有過半分懈怠的,皇上明鑒啊!”
“好了,咱家不是問你這些。”崔廣來看蕭藺皺了眉頭,眼中都是不耐煩的神色,知道蕭藺不耐煩聽這些,他連忙喝止了翠紅,又挑了其他重點的話,大聲的責問道。
“你跟著陳才人的時候,可看到過陳才人有什麽異常的舉動,可有單獨一個人出過門,或者是過多長得時間出一次門?”
翠紅聽了崔廣來的問話,又穩下心神,絞盡腦汁的想了一會兒。今日裏來殿上,皇上問的基本上都是陳才人的事兒。翠紅隻要不是傻的,便明白此次被傳到殿上來都是因為陳才人。
雖然翠紅心裏也很狐疑,不知道陳才人犯了什麽事兒,但更大的便是求生的本能,她一心隻想和陳才人撇清關係,絞盡腦汁巴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陳才人的情況給說的一清二楚,生怕一不小心就沾到了自己的身上。
想了一會兒,翠紅急急開口道:“沒有,沒有什麽異常的舉動,奴婢伺候陳才人這兩年多以來,從來沒有看見過陳才人有什麽異常的舉動。而且因為生病,陳才人每日裏大半的時間都是躺在床上的,連門也很少出。隻偶爾在天氣晴朗之時,出門去禦花園裏走走,但她身子弱,每次來回加上也才半個多時辰,而且因為體弱,她身邊從來是離不得人的。”
聽了翠紅的話,崔廣來倒不知道如何接口了。看樣子,這個翠紅對於陳才人的事兒,真的是一點也不知道。
而且聽了這幾個丫鬟,加上千牛衛的調查,陳才人應該是一個溫和嫻靜的女子,進宮三年雖然不得寵,但知足常樂。變故應該還是在那個名叫綠蘿的宮女身上,因為她的死刺激到了陳才人,陳才人在悲憤之下才選擇報複鄭寶林,釀成了這一起的悲劇。
這一樁事兒,自然不可能是陳才人一個人能完成的。可惜,隨著陳才人的這一死,這毒藥的來源倒成了一個迷。
在場的人想明白這件事的,都忍不住歎了一口氣。這件事情的源頭,還不是在於鄭寶林的囂張跋扈,若是鄭寶林平日裏便對於丫鬟多加的約束,那綠蘿的慘劇,便不會發生。
陳才人若是有綠蘿的陪伴,想必此時還是一個溫柔又嫻靜的女子,哪怕是不得寵愛,物資匱乏,但依舊能關起門來,過她知足常樂的小日子。
還有秋水,本該是鄭寶林的心腹,卻因為她的殘忍歹毒而選擇背叛,給了鄭寶林重重的一擊。讓她中了奇毒,今後也隻能苟延殘喘,而且就是這苟且的活著,也不知道還能有幾天?
在這一次事件中,最可憐的便是鄭寶林所出的小皇子,才將將出生六天,卻因為後宮中的鬥爭而死去了。
在這一場禍事之中,沒有贏家。眾人心內都是唏噓不已,為著局中的每一個人歎了口氣。
而最不能接受一切的便是鄭寶林了,她呆呆的聽著皇上大聲的再台上說道,此事倒此為止,追封二皇子蕭熙為康王,以親王爵位下葬。
按道理來說,在大雍朝早夭的小孩子,都是草草葬入皇陵便了事,連名字都沒有,更別說是這封號了。康王還是第一個出生才六天,便有了親王爵位的皇子,還是第一個在本朝早夭還停靈大辦的皇子。
但誰叫康王死的實在是太特殊了些呢!他還是第一個死在了蕭藺懷抱裏的孩子,以至於在往後的日子裏,蕭藺隻要想起他的名字,心都會微微的痛了起來。
不得不說,鄭寶林這一局棋還是走對了的。康王確實因為這件事兒,在蕭藺的心裏有了不一樣的地位。可造化弄人,人算不如天算,鄭寶林機關算盡,怎麽想都想不到。她早就是別人棋盤上的棋子,還是被棄掉的一顆。
她然機關算盡,卻沒有命可以去享這一切。
所以說,天道好輪回呢!
蘇晚棠走在路上,抬頭看了一眼天,天空中一排排的候鳥飛過,發出一聲聲的鳴叫。
“天涼了呢!”蘇晚棠輕輕說出一句,伸手感受了一下風中微涼的氣息。
“是啊,這天氣是一日比一日涼了,小主可要注意著添衣了。”綠枝也隨著蘇晚棠一起抬頭看了看天。
“今日的事,真是曲折離奇。鄭寶林也算是惡有惡報了,落到了這個下場,也算是咎由自取了。隻是不知道她帶著這一身的毒,還能活多久!”燕草心思單純,頗有幾分嫉惡如仇,她想起今日裏所聽所見,頗有幾分不平之意。
特別是對於陳才人,她是滿心的惋惜與同情。而對造成這一切的鄭寶林,自然就是深惡痛絕了。
“就是可惜了陳才人主仆,還有二皇子了。要說來,陳才人也是棋差一招,誰會想到謝太醫竟然識的這奇毒呢!”燕草又是一聲歎息,話語裏麵唏噓一片。提起謝太醫,燕草心裏麵不知怎的,砰砰亂跳,就如同小鹿亂撞一般。想起謝太醫,燕草就不自在極了,臉兒也不由紅了一點,就好像連手腳都不是自己的一般。
自己這是怎麽了呢?心也跳的快了,連臉頰上也像是紅燒一般,還有這手這腳,走起路來都不協調。燕草有些苦惱,莫不是病了吧?!
一個念頭忽然浮現在了燕草的腦海裏麵,她所有的疑問一瞬之間,都隨著這個答案迎刃而解了。
對啊!她一定是病了。所以才會有上述的一係列症狀。
“是啊,這大概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了。這陳才人都拿出來了,這樣的奇毒了。按理說這鄭寶林和二皇子,本該是死的不知不覺的,大概陳才人也沒有料到這謝太醫居然偶然見過這種毒。”綠枝也接嘴道,對於今日裏所有的事兒,她也是感觸頗深的。
聽著兩名丫鬟的談論,蘇晚棠微微一笑,哪有什麽天理昭彰啊!不過都是人為設計罷了。
本來小皇子出生三天就該毒發夭亡的。可不知鄭寶林用了什麽法子,生生的讓小皇子又多在這世上苟延殘喘了三天。又恰巧遇到了這樣的一個時機,順著實時,策劃了這麽一件兒事兒。
讓小皇子以那樣的一個方式,死在了蕭藺的懷裏,果然是讓蕭藺刻骨銘心,想必畢生再也不能忘懷了。
想起鄭寶林偷雞不成,反蝕把米。蘇晚棠心裏快活極了,枉她機關算盡太聰明,最後倒反誤了卿卿性命。
若不是中毒的一事兒,事發了。想必鄭寶林這一計,想必也是成功了的。借著此事,鄭寶林一定會得到蕭藺的無限憐惜與容忍。
隻要蕭藺一想起小皇子,便會想起他的生母———鄭寶林了。說不得鄭寶林還真能,重獲往日裏的風光。
……………
王府
王徐氏坐在黃花梨木做流的貴妃椅上,身後一個小丫鬟替她輕輕的揉掐著頭部。那小丫鬟顯然是做慣了的,力度適中,掐的王徐氏舒服的眯起眼睛來。
這一陣子,王翀都很少去長樂公主府。讓王徐氏心裏大樂,連帶著人也年輕了幾歲一般。
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突然門簾被掀了起來,一個五十歲出頭的老嬤嬤走了進來。她就是王徐氏的陪房丫鬟,王徐氏的心腹———徐嬤嬤。
“夫人,莊子上麵來信了。今兒一大早,阿忠家的送來的。”徐嬤嬤一進屋,忙不迭的說道。
聽到是莊子上的事兒,王徐氏一下子就睜開了眼睛。雨蝶當初可就是被打發到了莊子上的,算一算時間,也已經有了一個月有餘了。
莫不是……
王徐氏心裏狠狠的跳了兩下,忙不迭的把徐嬤嬤喚了過來。
一入殿,看著台上坐著的三尊大佛,四周落座的各位妃嬪娘娘們。翠紅的心情更是緊張萬分,她艱難的吞咽了一口口水,嚇得雙股顫顫。
如果是平日裏,她有幸能來這麽大的宴會,想必她一定會很是好奇的東張西望。可如今,在對未知的迷茫恐懼之下,她低下了自己的頭顱,雙眼下垂落在了自己的腳尖上,她不自在的動了動自己的腳尖,聽著自己的心跳,咚咚咚的,就似鼓錘一般。
就算平日裏她頗為膽大和潑辣,但充其量不過是個丫鬟罷了。真到了這樣的大場合上麵,就怕像那煮漏了的湯圓一般,漏了餡兒了。
看著前麵兩個千牛衛大人行了禮,她也忙不迭的跪在了地上,重重的行了一禮。
她跪在地上,許久都沒有聽見有人喚起的聲音,無聲的寂靜在整個大殿蔓延著,讓翠紅的心內不由的更加的惶恐。
她整個人抖如篩糠,明明現在天氣已經微涼,她卻汗如雨下,渾身上下冷汗涔涔。“啪嗒”從她的額頭上麵,一滴汗水摔落在了地上。
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全部聚集在了翠紅的身上。
“你就是翠紅?”大概過了一柱香的時間,蕭藺懶洋洋的說道。
“是,奴婢就是翠紅。”長久的寂靜之後,終於迎來了一聲問話。翠紅忙不迭的答道,隻覺得心裏那塊石頭突然就落了地。
還是那句話,最讓人恐懼的東西,其實是未知。因為沒有人可以預料到,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
就如同翠紅剛才的狀態一般,因為不知道,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所以她心裏麵,始終是有一把刀在上麵懸著的。特別是之後迎接著她的又是漫長的寂靜,所以在現在蕭藺突然開口之後,她的心裏反而踏實了起來。
“你之前是在陳才人身邊伺候的?”問完第一句話之後,蕭藺便懶得開口了。示意了一個眼神給崔光來,崔廣來自然是懂得蕭藺的意思的,隨主動開口問道。
“是,奴婢之前在陳才人身邊伺候了兩年多。”突然提起陳才人,翠紅心裏有點發懵,心想好好的怎麽提起了陳才人。顯然翠紅此時還是沒有反應過來,這次千牛衛召她過來,就是因為這陳才人。
實在是陳才人平日裏太過於與世無爭了,再加上她纏綿病榻,平日裏連門都不出。在翠紅心裏麵,陳才人就是一個溫和的老好人,這樣一個老好人,能犯出什麽樣的事情來?
翠紅簡直不敢想象。
“既然伺候了兩年多,怎麽你突然就背棄了舊主,費了那麽大的功夫,調到花房去?”崔廣來地聲音四平八穩,又繼續問道。
“這……”翠紅低著頭,不安的動了動身子,麵上的表情掙紮。若是照實了說,那未免說的自己太過於薄涼了。但不照實說,若是卷進什麽亂子裏了,可不就得不償失了。而且……
翠紅偷偷瞟了一眼,在她左右兩方站著的兩道鐵塔似的身影。這千牛衛如此能耐,她這點事兒可不是輕輕就查了出來了。
在這一關頭,名聲與性命起來,就太不值得一提了。若是犯了欺君之罪,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啊!
“嗯……”因為翠紅的一陣遲疑,蕭藺不耐煩的嗯了一聲,崔廣來馬上又是一聲大喝:“還不速速回答,若是不想回答,哼!那咱家也不讓你答了,就依同黨罪論處囉!”
崔廣來的話,連嚇帶喝,讓翠紅心神欲裂,哪裏還有閑心去想別的什麽東西?她猛地一抬頭,一張臉上目眥欲裂,涕泗橫流,麵容都有了幾分扭曲。
“奴婢說,奴婢是見陳才人哪裏是個冷灶,平日裏又不得皇上的恩寵。在宮裏妃嬪們不受寵這日子不好過,還帶累著奴婢們這些伺候的人,處處也要低人一等。奴婢……奴婢伺候了陳才人兩年多了,實在是看不到希望了。奴婢又不想一直這麽下去,所以奴婢才想法設法調到了花房。皇上明鑒啊!”翠紅說道最後,嚇得手腳癱軟,不住的往地上磕著頭。
“奴婢雖然是虛榮……但,奴婢在伺候陳才人的時候也是盡心盡力的,不曾有過半分懈怠的,皇上明鑒啊!”
“好了,咱家不是問你這些。”崔廣來看蕭藺皺了眉頭,眼中都是不耐煩的神色,知道蕭藺不耐煩聽這些,他連忙喝止了翠紅,又挑了其他重點的話,大聲的責問道。
“你跟著陳才人的時候,可看到過陳才人有什麽異常的舉動,可有單獨一個人出過門,或者是過多長得時間出一次門?”
翠紅聽了崔廣來的問話,又穩下心神,絞盡腦汁的想了一會兒。今日裏來殿上,皇上問的基本上都是陳才人的事兒。翠紅隻要不是傻的,便明白此次被傳到殿上來都是因為陳才人。
雖然翠紅心裏也很狐疑,不知道陳才人犯了什麽事兒,但更大的便是求生的本能,她一心隻想和陳才人撇清關係,絞盡腦汁巴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陳才人的情況給說的一清二楚,生怕一不小心就沾到了自己的身上。
想了一會兒,翠紅急急開口道:“沒有,沒有什麽異常的舉動,奴婢伺候陳才人這兩年多以來,從來沒有看見過陳才人有什麽異常的舉動。而且因為生病,陳才人每日裏大半的時間都是躺在床上的,連門也很少出。隻偶爾在天氣晴朗之時,出門去禦花園裏走走,但她身子弱,每次來回加上也才半個多時辰,而且因為體弱,她身邊從來是離不得人的。”
聽了翠紅的話,崔廣來倒不知道如何接口了。看樣子,這個翠紅對於陳才人的事兒,真的是一點也不知道。
而且聽了這幾個丫鬟,加上千牛衛的調查,陳才人應該是一個溫和嫻靜的女子,進宮三年雖然不得寵,但知足常樂。變故應該還是在那個名叫綠蘿的宮女身上,因為她的死刺激到了陳才人,陳才人在悲憤之下才選擇報複鄭寶林,釀成了這一起的悲劇。
這一樁事兒,自然不可能是陳才人一個人能完成的。可惜,隨著陳才人的這一死,這毒藥的來源倒成了一個迷。
在場的人想明白這件事的,都忍不住歎了一口氣。這件事情的源頭,還不是在於鄭寶林的囂張跋扈,若是鄭寶林平日裏便對於丫鬟多加的約束,那綠蘿的慘劇,便不會發生。
陳才人若是有綠蘿的陪伴,想必此時還是一個溫柔又嫻靜的女子,哪怕是不得寵愛,物資匱乏,但依舊能關起門來,過她知足常樂的小日子。
還有秋水,本該是鄭寶林的心腹,卻因為她的殘忍歹毒而選擇背叛,給了鄭寶林重重的一擊。讓她中了奇毒,今後也隻能苟延殘喘,而且就是這苟且的活著,也不知道還能有幾天?
在這一次事件中,最可憐的便是鄭寶林所出的小皇子,才將將出生六天,卻因為後宮中的鬥爭而死去了。
在這一場禍事之中,沒有贏家。眾人心內都是唏噓不已,為著局中的每一個人歎了口氣。
而最不能接受一切的便是鄭寶林了,她呆呆的聽著皇上大聲的再台上說道,此事倒此為止,追封二皇子蕭熙為康王,以親王爵位下葬。
按道理來說,在大雍朝早夭的小孩子,都是草草葬入皇陵便了事,連名字都沒有,更別說是這封號了。康王還是第一個出生才六天,便有了親王爵位的皇子,還是第一個在本朝早夭還停靈大辦的皇子。
但誰叫康王死的實在是太特殊了些呢!他還是第一個死在了蕭藺懷抱裏的孩子,以至於在往後的日子裏,蕭藺隻要想起他的名字,心都會微微的痛了起來。
不得不說,鄭寶林這一局棋還是走對了的。康王確實因為這件事兒,在蕭藺的心裏有了不一樣的地位。可造化弄人,人算不如天算,鄭寶林機關算盡,怎麽想都想不到。她早就是別人棋盤上的棋子,還是被棄掉的一顆。
她然機關算盡,卻沒有命可以去享這一切。
所以說,天道好輪回呢!
蘇晚棠走在路上,抬頭看了一眼天,天空中一排排的候鳥飛過,發出一聲聲的鳴叫。
“天涼了呢!”蘇晚棠輕輕說出一句,伸手感受了一下風中微涼的氣息。
“是啊,這天氣是一日比一日涼了,小主可要注意著添衣了。”綠枝也隨著蘇晚棠一起抬頭看了看天。
“今日的事,真是曲折離奇。鄭寶林也算是惡有惡報了,落到了這個下場,也算是咎由自取了。隻是不知道她帶著這一身的毒,還能活多久!”燕草心思單純,頗有幾分嫉惡如仇,她想起今日裏所聽所見,頗有幾分不平之意。
特別是對於陳才人,她是滿心的惋惜與同情。而對造成這一切的鄭寶林,自然就是深惡痛絕了。
“就是可惜了陳才人主仆,還有二皇子了。要說來,陳才人也是棋差一招,誰會想到謝太醫竟然識的這奇毒呢!”燕草又是一聲歎息,話語裏麵唏噓一片。提起謝太醫,燕草心裏麵不知怎的,砰砰亂跳,就如同小鹿亂撞一般。想起謝太醫,燕草就不自在極了,臉兒也不由紅了一點,就好像連手腳都不是自己的一般。
自己這是怎麽了呢?心也跳的快了,連臉頰上也像是紅燒一般,還有這手這腳,走起路來都不協調。燕草有些苦惱,莫不是病了吧?!
一個念頭忽然浮現在了燕草的腦海裏麵,她所有的疑問一瞬之間,都隨著這個答案迎刃而解了。
對啊!她一定是病了。所以才會有上述的一係列症狀。
“是啊,這大概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了。這陳才人都拿出來了,這樣的奇毒了。按理說這鄭寶林和二皇子,本該是死的不知不覺的,大概陳才人也沒有料到這謝太醫居然偶然見過這種毒。”綠枝也接嘴道,對於今日裏所有的事兒,她也是感觸頗深的。
聽著兩名丫鬟的談論,蘇晚棠微微一笑,哪有什麽天理昭彰啊!不過都是人為設計罷了。
本來小皇子出生三天就該毒發夭亡的。可不知鄭寶林用了什麽法子,生生的讓小皇子又多在這世上苟延殘喘了三天。又恰巧遇到了這樣的一個時機,順著實時,策劃了這麽一件兒事兒。
讓小皇子以那樣的一個方式,死在了蕭藺的懷裏,果然是讓蕭藺刻骨銘心,想必畢生再也不能忘懷了。
想起鄭寶林偷雞不成,反蝕把米。蘇晚棠心裏快活極了,枉她機關算盡太聰明,最後倒反誤了卿卿性命。
若不是中毒的一事兒,事發了。想必鄭寶林這一計,想必也是成功了的。借著此事,鄭寶林一定會得到蕭藺的無限憐惜與容忍。
隻要蕭藺一想起小皇子,便會想起他的生母———鄭寶林了。說不得鄭寶林還真能,重獲往日裏的風光。
……………
王府
王徐氏坐在黃花梨木做流的貴妃椅上,身後一個小丫鬟替她輕輕的揉掐著頭部。那小丫鬟顯然是做慣了的,力度適中,掐的王徐氏舒服的眯起眼睛來。
這一陣子,王翀都很少去長樂公主府。讓王徐氏心裏大樂,連帶著人也年輕了幾歲一般。
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突然門簾被掀了起來,一個五十歲出頭的老嬤嬤走了進來。她就是王徐氏的陪房丫鬟,王徐氏的心腹———徐嬤嬤。
“夫人,莊子上麵來信了。今兒一大早,阿忠家的送來的。”徐嬤嬤一進屋,忙不迭的說道。
聽到是莊子上的事兒,王徐氏一下子就睜開了眼睛。雨蝶當初可就是被打發到了莊子上的,算一算時間,也已經有了一個月有餘了。
莫不是……
王徐氏心裏狠狠的跳了兩下,忙不迭的把徐嬤嬤喚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