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每天都在為了成為寵妃而奮鬥 作者:暗月MOON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心中叫苦不停,誰知道太後待會會出什麽幺蛾子。
“那可真真是太好了,煦兒這幾日正念叨著,說還是皇祖母的點心好吃。臣妾今兒就厚著臉皮給煦兒討一份千層酥了。”淑妃臉上綻開一個笑容,說的話討巧極了。
誰不知道,太後寵愛大皇子甚。
果然,提起大皇子,太後臉上的笑容也真切了幾分,話語裏麵也帶了慈愛:“我這裏做的千層酥,煦兒是極喜愛的。說來,哀家也有兩天沒見到煦兒了,還怪想他的。”
“煦兒也念著娘娘呢!”淑妃捂嘴一笑,說起兒子來神采飛揚,她輕聲道:“說是兩日沒見皇祖母,想皇祖母了。隻是這兩日功課繁忙,每日下了學回來,做功課都要做到亥時。每日裏天不見亮的,又要起床去上學。小小的人兒,是刻苦的很。隻是,這實在是太忙了。他是念著娘娘,又苦於沒有時間。”
“煦兒對哀家是再孝順不過的了。”太後先是一歎,轉頭又擔心道:“用功是好,可也要注意身子。他這麽小小個人兒,怎麽經得住這樣熬?不行,哀家得去問問皇帝,這孩子也不能逼得太緊了,揠苗助長可不好。”
“娘娘放心,臣妾請了太醫給煦兒瞧過的。每日裏還給他燉了一些滋補品。”太後不做偽的關心,讓淑妃臉上的笑意更深,說出的話語更加的溫柔。
“隻是……”淑妃含笑似是無奈搖頭。“隻是他想念娘娘您,您是沒瞧見他那樣。唉~臣妾見了都吃味兒呢!都說是隔輩親,古人誠不欺我。”
太後的臉笑的如同一朵盛放的菊花,對於大皇子把自己看得比淑妃還重要,她心中有那麽一點隱蔽的得意。
她一手帶大的孩子,合該是向著她才對。
她心中得意,對淑妃的態度更是和藹了兩分。畢竟是大皇子的生母,給她體麵就是給大皇子體麵。
“這孩子!”太後高興道:“你叫他跟著太傅好好學,不要老想著哀家,哀家明兒就瞧他去。翡翠,你吩咐下去,叫膳房各色點心都做一些來,特別是千層酥和雲片糕,做好了一會兒讓淑妃帶回去。”
“那臣妾就替煦兒謝娘娘賞了!待會兒煦兒下學回來,看到娘娘賞的點心一定高興。”淑妃笑吟吟道,眉目間淨是喜色。
太後心裏高興,又看向謝修儀,既問了孫子,當然也不能厚此薄彼,忘了孫女。
皇帝就這麽幾滴骨血,哪個她都是疼愛的。
她溫聲道:“小公主,這幾日可好?上次見著已是乖巧又機靈,你是費了些心的。”
太後話裏的讚揚,讓謝修儀受寵若驚。
她笑答道:“娘娘繆讚了,說的臣妾都快不好意思了,不過是臣妾的份內之事罷了。對於孩子,臣妾這個做母親的,自是要多多上心的。小公主這一陣子都還好,隻是前兒天氣炎熱,小公主身上起了些疹子。叫了太醫來看,說是痱子,煎了草藥泡了澡,這幾日倒是好多了。”
謝修儀說起女兒,眼中異彩連連:“不過小公主的身體倒是長好了,前幾日嬪妾發現小公主長出了第一顆牙呢!”
“這夏季裏,日頭長,天兒又熱。小孩子是不好過,謝氏,你多注意著些。”太後輕聲叮囑道,又聽見小公主長了第一顆牙,心中高興,臉上也是笑開了花,瞧著倒是多了幾分慈和。
這時候的太後,倒於平常人家的祖母,是沒什麽區別的。倒看不出平時裏拿副刻薄又刁鑽的模樣。
隻聽太後又笑著道:“小公主都半歲了,身子是一天比一天更好了。也是時候給她排序齒,起個名字了。這都小公主,小公主的叫著,多委屈我們乖乖。”
謝修儀聞言,心中自然是喜悅無比的,生平第一次覺得太後怎麽看怎麽順眼。
她臉上綻開了一個笑容,整個人顯得溫柔至極,她瞧著太後,柔柔道:“娘娘倒是和臣妾想到一處去了。臣妾也想著這公主,一日大過一日,總得是有個名字的。正想著挑個好日子,請了宮中的姐妹們一聚,也請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賞臉。再請了皇上,請他給我們小公主取個名兒。”
“嗯。”太後頜首,她看著謝修儀,又道:“你說的不錯,是該請皇帝給公主取個名兒。順便再把封號定了下來,她姐姐們這麽大的時候。都是有封號的了,可不能委屈我們小乖乖。”
謝修儀聞言,心中的喜悅都快要溢了出來,看太後的眼中,就似開了十級的磨皮濾鏡一般,怎麽看怎麽順眼。
她打蛇隨棍上,又馬上接著道:“那臣妾就拖個大,到時候選好了日子,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可一定要賞個臉。”
事關自己的小孫女,太後哪有不答應的,自然是滿口應下。
太後都表態了,皇後自然是不可能不答應的。再者說了,小公主名義上也是她的女兒,她還擔著個嫡母的名頭呢。
於情於理,她都是要去得。
問了小孫女,另外兩個孫女,自然也是要問問的。
因為楊婕妤位份低微,並沒有資格來給太後請安。其實也不是說楊婕妤沒有資格,大雍建朝最初,五品以前的嬪妃,都是有資格給太後請安的。隻是今上登基後,太後不耐煩見後宮這麽多嬪妃,所以特地將人數縮減為九嬪及九嬪以上的嬪妃。
太後轉頭看向皇後,對於這個自己一向不喜歡的媳婦,太後是很難露出一個好臉色的。
雖然是關心的話,但她還是板著一張臉,說出來的話四平八穩,毫無情緒起伏:“這幾日靜和和安康可還安好?近來天氣炎熱,更要注意一些。靜和身子弱,最是苦夏,一到了夏日裏,是東西都進不了多少。前兒又那麽病了一場,整個人瘦得厲害,一張臉隻剩那麽巴掌點發。你多費點心,她愛吃什麽,你就給她張羅著。”
“哀家記得靜和最愛哀家宮裏的豌豆黃,待會兒叫膳房做了來,你給靜和帶回去。”
“那可真真是太好了,煦兒這幾日正念叨著,說還是皇祖母的點心好吃。臣妾今兒就厚著臉皮給煦兒討一份千層酥了。”淑妃臉上綻開一個笑容,說的話討巧極了。
誰不知道,太後寵愛大皇子甚。
果然,提起大皇子,太後臉上的笑容也真切了幾分,話語裏麵也帶了慈愛:“我這裏做的千層酥,煦兒是極喜愛的。說來,哀家也有兩天沒見到煦兒了,還怪想他的。”
“煦兒也念著娘娘呢!”淑妃捂嘴一笑,說起兒子來神采飛揚,她輕聲道:“說是兩日沒見皇祖母,想皇祖母了。隻是這兩日功課繁忙,每日下了學回來,做功課都要做到亥時。每日裏天不見亮的,又要起床去上學。小小的人兒,是刻苦的很。隻是,這實在是太忙了。他是念著娘娘,又苦於沒有時間。”
“煦兒對哀家是再孝順不過的了。”太後先是一歎,轉頭又擔心道:“用功是好,可也要注意身子。他這麽小小個人兒,怎麽經得住這樣熬?不行,哀家得去問問皇帝,這孩子也不能逼得太緊了,揠苗助長可不好。”
“娘娘放心,臣妾請了太醫給煦兒瞧過的。每日裏還給他燉了一些滋補品。”太後不做偽的關心,讓淑妃臉上的笑意更深,說出的話語更加的溫柔。
“隻是……”淑妃含笑似是無奈搖頭。“隻是他想念娘娘您,您是沒瞧見他那樣。唉~臣妾見了都吃味兒呢!都說是隔輩親,古人誠不欺我。”
太後的臉笑的如同一朵盛放的菊花,對於大皇子把自己看得比淑妃還重要,她心中有那麽一點隱蔽的得意。
她一手帶大的孩子,合該是向著她才對。
她心中得意,對淑妃的態度更是和藹了兩分。畢竟是大皇子的生母,給她體麵就是給大皇子體麵。
“這孩子!”太後高興道:“你叫他跟著太傅好好學,不要老想著哀家,哀家明兒就瞧他去。翡翠,你吩咐下去,叫膳房各色點心都做一些來,特別是千層酥和雲片糕,做好了一會兒讓淑妃帶回去。”
“那臣妾就替煦兒謝娘娘賞了!待會兒煦兒下學回來,看到娘娘賞的點心一定高興。”淑妃笑吟吟道,眉目間淨是喜色。
太後心裏高興,又看向謝修儀,既問了孫子,當然也不能厚此薄彼,忘了孫女。
皇帝就這麽幾滴骨血,哪個她都是疼愛的。
她溫聲道:“小公主,這幾日可好?上次見著已是乖巧又機靈,你是費了些心的。”
太後話裏的讚揚,讓謝修儀受寵若驚。
她笑答道:“娘娘繆讚了,說的臣妾都快不好意思了,不過是臣妾的份內之事罷了。對於孩子,臣妾這個做母親的,自是要多多上心的。小公主這一陣子都還好,隻是前兒天氣炎熱,小公主身上起了些疹子。叫了太醫來看,說是痱子,煎了草藥泡了澡,這幾日倒是好多了。”
謝修儀說起女兒,眼中異彩連連:“不過小公主的身體倒是長好了,前幾日嬪妾發現小公主長出了第一顆牙呢!”
“這夏季裏,日頭長,天兒又熱。小孩子是不好過,謝氏,你多注意著些。”太後輕聲叮囑道,又聽見小公主長了第一顆牙,心中高興,臉上也是笑開了花,瞧著倒是多了幾分慈和。
這時候的太後,倒於平常人家的祖母,是沒什麽區別的。倒看不出平時裏拿副刻薄又刁鑽的模樣。
隻聽太後又笑著道:“小公主都半歲了,身子是一天比一天更好了。也是時候給她排序齒,起個名字了。這都小公主,小公主的叫著,多委屈我們乖乖。”
謝修儀聞言,心中自然是喜悅無比的,生平第一次覺得太後怎麽看怎麽順眼。
她臉上綻開了一個笑容,整個人顯得溫柔至極,她瞧著太後,柔柔道:“娘娘倒是和臣妾想到一處去了。臣妾也想著這公主,一日大過一日,總得是有個名字的。正想著挑個好日子,請了宮中的姐妹們一聚,也請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賞臉。再請了皇上,請他給我們小公主取個名兒。”
“嗯。”太後頜首,她看著謝修儀,又道:“你說的不錯,是該請皇帝給公主取個名兒。順便再把封號定了下來,她姐姐們這麽大的時候。都是有封號的了,可不能委屈我們小乖乖。”
謝修儀聞言,心中的喜悅都快要溢了出來,看太後的眼中,就似開了十級的磨皮濾鏡一般,怎麽看怎麽順眼。
她打蛇隨棍上,又馬上接著道:“那臣妾就拖個大,到時候選好了日子,太後娘娘和皇後娘娘可一定要賞個臉。”
事關自己的小孫女,太後哪有不答應的,自然是滿口應下。
太後都表態了,皇後自然是不可能不答應的。再者說了,小公主名義上也是她的女兒,她還擔著個嫡母的名頭呢。
於情於理,她都是要去得。
問了小孫女,另外兩個孫女,自然也是要問問的。
因為楊婕妤位份低微,並沒有資格來給太後請安。其實也不是說楊婕妤沒有資格,大雍建朝最初,五品以前的嬪妃,都是有資格給太後請安的。隻是今上登基後,太後不耐煩見後宮這麽多嬪妃,所以特地將人數縮減為九嬪及九嬪以上的嬪妃。
太後轉頭看向皇後,對於這個自己一向不喜歡的媳婦,太後是很難露出一個好臉色的。
雖然是關心的話,但她還是板著一張臉,說出來的話四平八穩,毫無情緒起伏:“這幾日靜和和安康可還安好?近來天氣炎熱,更要注意一些。靜和身子弱,最是苦夏,一到了夏日裏,是東西都進不了多少。前兒又那麽病了一場,整個人瘦得厲害,一張臉隻剩那麽巴掌點發。你多費點心,她愛吃什麽,你就給她張羅著。”
“哀家記得靜和最愛哀家宮裏的豌豆黃,待會兒叫膳房做了來,你給靜和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