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基本上廢了
六零大雜院,我八歲二十年工齡? 作者:蘭若寺小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一章出現了一個bug,應該是全市大隊長開會,寶根當選的是東城區吉祥物,已經改了*
對於寶根的當選,區局領導和各學校的教導主任都表示比較滿意。
因為這個快九歲的孩子在年齡上是個很大的優勢。
比那幾個傲氣十足的十一、二歲的小子姑娘要好哄多了。
他們要的隻是一個規規矩矩的花瓶。
對於小運動員和啦啦隊們的管理自然還是老師們來做,最多讓那些學生幹部組織啦啦隊想新詞、給大會廣播站投稿或者負責端茶送水之類的。
其二麽,這個寶根同學是以成績見長,三年級全市第一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至於最後一點,則是讓領導和老師們最滿意的——寶根同學出身普通基層幹部家庭。
而區裏其他大隊長同學的家庭出身都太好了,不管選了誰其他幾個家庭難保不會有意見。
隻有選了寶根這個不顯山不顯水的,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而寶根正是因為很清楚這幾點,所以才動了這個念頭。
東城區小學運動會幹部會會長。
一個臨時職位。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必須的,老師們也希望這個花瓶多少有點動靜,不然該讓同行們笑話。
隻是幹部會會長的舉措不能搞得太過花哨和複雜,最好是在原來的套路上出一點點新意就行。
“內容麽,主要還是激發現場同學們的熱情,讓其他城區的師生們見識到我們東城學生的精神麵貌!”
“那老師,我們能在後勤補給上幫一些忙麽?”
規規矩矩的會長同學期期艾艾的問。
“幾位大隊長同學都說現在運動員的夥食口糧有些不達標,啦啦隊的同學也有些沒力氣。”
聽到這個話,幾個領導和老師臉色都變得有些不太好。
好在寶根這話隻是鋪墊。
“所以我們想力所能及的發動各學校大隊委員上街向路人募捐一點,主要是把各校大隊部對這次活動支持的決心表現出來。”
“我計劃這個活動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隻搞半天時間,募捐來多少不設要求。”
幾個領導和教導主任老師們這才滿意的點頭。
小孩子也挺會搞麵子工程的嘛!
嗬嗬,不錯,到時候東城代表隊又比其他隊伍多出一個可以報道的熱點,何樂而不為?
“很好,不過細節方麵還是要各校的老師們來把握!”
“至於募集來的那點東西,我看就直接歸你們幹部會管理,讓你們也練練手......。”
在他們的觀念裏,半天時間最多能抽到幾十斤吃的已經很牛逼了!
要是劃到他們這裏來分,一是不夠分的,二是各校意見不見得統一,所以幹脆讓幹部會代管。
可誰知道第二天領導和老師們剛起床就得到了一個讓他們目瞪口呆的消息。
那個小花瓶帶著景川小學的幾個大隊委一大早上街去募捐。
不到二十分鍾,小花瓶一個人就募集到了足足一千公斤糧食!
寶根同學遇到了一位華僑。
那位華僑慷慨的給幹部會捐了一大筆糧食。
更讓人費解的是,隨後外事部門來了電話,說這個糧食是可以收的——這位是愛國華僑。
在電話裏外事部門的辦事人員語氣有些古怪:“這個白先生希望這批糧食能讓孩子們自己來分配使用,他想看看我們國內的孩子持家能力如何?”
“不是,同誌哥,那可是一噸啊!我沒聽錯吧?”
“放心,我們反複和那位白先生確認過的,哎~~,人家現在的情況有些特殊,對孩子的事比較敏感,誰也不好勸。”
“請你們做事小心一些,不要太過插手,出點小紕漏也不要緊的。”
好在寶根報上來的使用計劃很靠譜。
如今是各校內部運動會舉辦的時期,每個進入區隊的隊員每天增加兩個饅頭。
各學校啦啦隊組合成一個大的啦啦隊,在每天下午排練現場發一個饅頭。
饅頭是公家食堂裏的那種饅頭。
他給負責排練和訓練的老師們定的也是一個饅頭,但最後審批下來,被改成了半個。
消息傳開,先不說那些將參加全城比賽的小運動員們如何歡欣鼓舞,就連各校之前隻達到最低人數要求的啦啦隊一日間成為了最香的所在。
每天一個大饅頭!
說什麽也要擠進來。
誰進誰不進的問題讓老師們焦頭爛額。
趁著管事的老師們忙的不亦樂乎,寶根悄悄履行了一下自己的職責。
每天訓練和排練完畢後,會組織啦啦隊的正副隊長、校樂隊的鼓手們和運動員中的幹部代表開會進行“總結”。
這種套路大人們見識多了,根本不放在心上,隻當是寶根他們在玩家家酒。
可他們卻沒有發現開會回來的學生們臉色都有些奇怪,尤其是啦啦隊的隊長何亞麗。
女孩子的表情很古怪,似乎有些氣但又有點想笑。
可寶根的那些“小”提議大家都舉手表決過的,誰要是提前說出去,肯定會被幹部會全體排斥。
於是乎,第二天的運動員訓練和啦啦隊彩排中多了一點小插曲。
現場的文藝老師和體育老師也沒太放在心上,隻當學生們練得太枯燥尋點小開心。
九月十八日,工人體育館。
來自各城區的小學生們把體育館坐得滿滿當當。
鑼鼓喧天中,1960年京城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正式開幕。
體育館的幾個入場口通道裏,來自各區的後勤老師都在忙著給自家的小運動員和啦啦隊員們準備水和食物。
絕大部分區隊的營養餐都是粗糧饃饃,多少都加了一點代食粉子——這是響應號召。
有的菜湯裏還奢侈的放了一點肉沫。
有西城和崇文的老師溜過來看了一眼東城的夥食。
菜湯還有點意思,不光有一點肉絲飄著還有些幹蘑菇。
但東城的主食就有些寒磣了。
好大的一個饅頭,看著唬人,但卻幾乎全是代食粉子做的。
“看來你們東城今年還是比較務實啊~~~。”
東城小學生的田徑水平在前幾年大約在望二保三的位置。
可隻看他們的運動員和啦啦隊的主食,便可得知東城今年怕是沒什麽心力去望二保三了。
消息迅速傳開——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海澱等幾個強隊上,東城基本上廢了!
對於寶根的當選,區局領導和各學校的教導主任都表示比較滿意。
因為這個快九歲的孩子在年齡上是個很大的優勢。
比那幾個傲氣十足的十一、二歲的小子姑娘要好哄多了。
他們要的隻是一個規規矩矩的花瓶。
對於小運動員和啦啦隊們的管理自然還是老師們來做,最多讓那些學生幹部組織啦啦隊想新詞、給大會廣播站投稿或者負責端茶送水之類的。
其二麽,這個寶根同學是以成績見長,三年級全市第一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至於最後一點,則是讓領導和老師們最滿意的——寶根同學出身普通基層幹部家庭。
而區裏其他大隊長同學的家庭出身都太好了,不管選了誰其他幾個家庭難保不會有意見。
隻有選了寶根這個不顯山不顯水的,才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而寶根正是因為很清楚這幾點,所以才動了這個念頭。
東城區小學運動會幹部會會長。
一個臨時職位。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必須的,老師們也希望這個花瓶多少有點動靜,不然該讓同行們笑話。
隻是幹部會會長的舉措不能搞得太過花哨和複雜,最好是在原來的套路上出一點點新意就行。
“內容麽,主要還是激發現場同學們的熱情,讓其他城區的師生們見識到我們東城學生的精神麵貌!”
“那老師,我們能在後勤補給上幫一些忙麽?”
規規矩矩的會長同學期期艾艾的問。
“幾位大隊長同學都說現在運動員的夥食口糧有些不達標,啦啦隊的同學也有些沒力氣。”
聽到這個話,幾個領導和老師臉色都變得有些不太好。
好在寶根這話隻是鋪墊。
“所以我們想力所能及的發動各學校大隊委員上街向路人募捐一點,主要是把各校大隊部對這次活動支持的決心表現出來。”
“我計劃這個活動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隻搞半天時間,募捐來多少不設要求。”
幾個領導和教導主任老師們這才滿意的點頭。
小孩子也挺會搞麵子工程的嘛!
嗬嗬,不錯,到時候東城代表隊又比其他隊伍多出一個可以報道的熱點,何樂而不為?
“很好,不過細節方麵還是要各校的老師們來把握!”
“至於募集來的那點東西,我看就直接歸你們幹部會管理,讓你們也練練手......。”
在他們的觀念裏,半天時間最多能抽到幾十斤吃的已經很牛逼了!
要是劃到他們這裏來分,一是不夠分的,二是各校意見不見得統一,所以幹脆讓幹部會代管。
可誰知道第二天領導和老師們剛起床就得到了一個讓他們目瞪口呆的消息。
那個小花瓶帶著景川小學的幾個大隊委一大早上街去募捐。
不到二十分鍾,小花瓶一個人就募集到了足足一千公斤糧食!
寶根同學遇到了一位華僑。
那位華僑慷慨的給幹部會捐了一大筆糧食。
更讓人費解的是,隨後外事部門來了電話,說這個糧食是可以收的——這位是愛國華僑。
在電話裏外事部門的辦事人員語氣有些古怪:“這個白先生希望這批糧食能讓孩子們自己來分配使用,他想看看我們國內的孩子持家能力如何?”
“不是,同誌哥,那可是一噸啊!我沒聽錯吧?”
“放心,我們反複和那位白先生確認過的,哎~~,人家現在的情況有些特殊,對孩子的事比較敏感,誰也不好勸。”
“請你們做事小心一些,不要太過插手,出點小紕漏也不要緊的。”
好在寶根報上來的使用計劃很靠譜。
如今是各校內部運動會舉辦的時期,每個進入區隊的隊員每天增加兩個饅頭。
各學校啦啦隊組合成一個大的啦啦隊,在每天下午排練現場發一個饅頭。
饅頭是公家食堂裏的那種饅頭。
他給負責排練和訓練的老師們定的也是一個饅頭,但最後審批下來,被改成了半個。
消息傳開,先不說那些將參加全城比賽的小運動員們如何歡欣鼓舞,就連各校之前隻達到最低人數要求的啦啦隊一日間成為了最香的所在。
每天一個大饅頭!
說什麽也要擠進來。
誰進誰不進的問題讓老師們焦頭爛額。
趁著管事的老師們忙的不亦樂乎,寶根悄悄履行了一下自己的職責。
每天訓練和排練完畢後,會組織啦啦隊的正副隊長、校樂隊的鼓手們和運動員中的幹部代表開會進行“總結”。
這種套路大人們見識多了,根本不放在心上,隻當是寶根他們在玩家家酒。
可他們卻沒有發現開會回來的學生們臉色都有些奇怪,尤其是啦啦隊的隊長何亞麗。
女孩子的表情很古怪,似乎有些氣但又有點想笑。
可寶根的那些“小”提議大家都舉手表決過的,誰要是提前說出去,肯定會被幹部會全體排斥。
於是乎,第二天的運動員訓練和啦啦隊彩排中多了一點小插曲。
現場的文藝老師和體育老師也沒太放在心上,隻當學生們練得太枯燥尋點小開心。
九月十八日,工人體育館。
來自各城區的小學生們把體育館坐得滿滿當當。
鑼鼓喧天中,1960年京城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正式開幕。
體育館的幾個入場口通道裏,來自各區的後勤老師都在忙著給自家的小運動員和啦啦隊員們準備水和食物。
絕大部分區隊的營養餐都是粗糧饃饃,多少都加了一點代食粉子——這是響應號召。
有的菜湯裏還奢侈的放了一點肉沫。
有西城和崇文的老師溜過來看了一眼東城的夥食。
菜湯還有點意思,不光有一點肉絲飄著還有些幹蘑菇。
但東城的主食就有些寒磣了。
好大的一個饅頭,看著唬人,但卻幾乎全是代食粉子做的。
“看來你們東城今年還是比較務實啊~~~。”
東城小學生的田徑水平在前幾年大約在望二保三的位置。
可隻看他們的運動員和啦啦隊的主食,便可得知東城今年怕是沒什麽心力去望二保三了。
消息迅速傳開——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海澱等幾個強隊上,東城基本上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