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男生是張新麵孔,她沒見過,於是,點了點頭問道:“我是趙知潼,你是誰?”
她因為賣小孩的事情,剛哭紅了眼,這時後突然回頭,眼睛裏還含著未散的霧氣,眼圈也是紅紅的。
瞧見這一幕的喬沐辰,便不知所措了,而過來時的那份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也瞬間少了一半:“我,我又沒欺負你,你,你哭什麽。”
趙知潼最是要麵子,當即揉了揉眼睛,站起身來,氣哄哄道:“我剛被迷眼睛了,才沒有哭!”
“那好吧。”喬木辰抿了下嘴,再次挺起了胸脯,雄赳赳的說起自己的來意:“我叫喬沐辰,聽先生說你很厲害,解決了困擾衛伯伯許久的問題,我是來向你挑戰的!”
┈
這事兒吧,就得從趙知潼第一次跟孫梅來學堂時說起了。
當日也如今日這般,晴空萬裏,陽光明媚。
孫梅將趙知潼放在廚房門口,叮囑她別亂跑之後,就進廚房忙了。
趙知潼這隻皮猴子,怎麽可能乖得了,就在廚房門口玩了不到一分鍾,就撒歡了。
碰巧的,她摸到了前院。
學舍被一道院牆隔成了前院和後院,後院是廚房和學子用餐的地方,前院便是學子們讀書的地方。
她誤闖進去時,孟學究正帶領一班的學子們在院子裏,對著衛鄉紳牽來的一頭大黑牛研究。
猛然見到這麽大塊頭的牛,趙知潼眼睛都亮了,很是想上前好好看上幾眼。
這般想著,她也就這麽幹了。
等到她靠近之後,才從他們的對話中,得到了一些信息。
原來這大黑牛,是衛鄉紳想要從一牛販手裏買的,但是,這頭牛品種極好,牛販想自己留著,好來年配種,便不舍得賣。
但是,他又不敢得罪衛鄉紳,於是,便想出了這麽一個注意,這頭牛要按斤來賣。
也就是說,衛鄉紳想買這牛,便要先將稱其重量。但是,他上哪去尋那般大的秤,即便是有這麽大的秤,誰又能將這牛給提起來?
除非是將牛給宰殺,分塊稱之。
但是,先不說殺牛是不被國家允許的,就是他也是舍不得殺啊,這牛的品種極好,他是真的很喜歡。
思索了幾天,都不得其法,今日便牽著牛來到了私塾,找孟學究來想想辦法。
恰好的,今日孟學究在給學生們上算學,有意啟迪學生們,便將其作為了一道考題,讓每個學子都想法子。
彼時,那些學子們都在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的見解。
有學子說,隻要製作一把極大的秤,然後找個上百人來抬,便可以稱其重量。
也有學子,異想天開,說可以先稱前半身,再稱後半身,然後相加的。
……
聽著學子們集思廣益,雖然都是餿主意,但孟學究卻並不生氣,反而摸著胡須,笑得和藹。
“可以用船呀。”
而就在這時,一道還帶著奶音的清脆聲音突然響起,衝破了嘈雜之聲,直接進入了孟學究的耳中。
他的眼睛頓時便是一亮:“是誰說的用船?”
學子們都安靜了下來,麵麵相覷,不知所雲。
“是我說的。”
就在這時,女娃清脆的奶音再次響起,眾人這才發現,他們後麵竟然藏著一個小丫頭。
見所有人望向自己,趙知潼一點不怕人,反而很是開心,還衝著眾人咧嘴直笑。
沒想到說話之人,竟然是一個小丫頭,孟學究也很吃驚,但還是衝她招了招手:“來,你過來。”
這時,學子之中的趙越,看著趙知潼,瞪大了眼睛,這不是那個總偷偷扒他家門,偷聽他讀書的煩人精嗎,當即便衝她呲起了牙。
“略~”趙知潼衝他做了個鬼臉,便高興的朝孟學究走去。
等到趙知潼走近,孟學究這才摸著胡須問道:“來,丫頭,你剛剛說的用船,是何意?”
“回先生,就是將牛趕到一艘船上,等船身在水中穩了之後,在水位處刻下一條記號,再將牛趕下船。
然後就往大船上裝石頭,直到水位到之前刻下的記號處,停止裝石頭,最後,稱得船上石塊的重量,就是牛的重量啦。”
“誒!這個妙啊!”一旁的衛鄉紳是驚喜出聲。
“不錯,不錯。”
孟學究也是連連說了兩個不錯,可見是對趙知潼的回答頗為滿意,點點頭,便對著一眾學子道。
“丫頭的方法很好!相傳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的兒子,曹衝便是用此法,稱了大象的重量,史稱,曹衝稱象,今日,我們便來學習一下這個典故……”
那邊的孟學究已經開始借助這個事件,給學子們講課了,衛鄉紳也不便多待。
反正他已經得到了滿意的解決方案,自是興高采烈的牽著牛離開。
而對於幫他解決了問題的趙知潼,衛鄉紳是多有誇讚的,回去之後,教育孩子時,也是常說起此事,讓他們多跟趙知潼學習。
然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趙知潼就開始往前院跑了,有時會趴在門口旁,偷聽先生講課。
有時會在空間裏白爺爺的啟迪下,去做好事,什麽給先生掃掃地了啊,擦擦桌子啦,幫忙給菜園子澆澆水啦。
有時就安安靜靜的坐在院子裏,等先生下課,然後給先生端去飯菜,就眼巴巴的等著聽先生講好聽的故事了。
於是,這番接觸下來,孟學究對趙知潼就更加滿意了。
他發現這娃娃有時就隻在教室外麵,跟著讀個幾遍,下課後,他遇到她隨意問起時,她便能將其背誦下來!
對於一個教書先生來說,能遇到如此聰明的孩子,他滿意,他驚喜。
但極度的欣喜過後,也都演變成了一句歎息!
“如此聰慧的娃娃,怎得就生了個女兒身!”
這一個感慨,也就不自覺的會在課堂上提起兩句。
至於,怎惹得喬沐辰跑來找趙知潼挑戰,還是因為,當日稱牛一事時,喬沐辰剛巧生病了,並未在學堂。
在家中養病之時,便多有聽衛伯伯誇讚趙知潼,病好來了學堂之後,先生也是多有誇讚。
而對於一向是被誇讚對象的喬沐辰,竟然有一天也聽到別人家的孩子,便對找知潼產生了興趣,這便跑來要一較高下了。
“琴棋書畫,詩詞算學等等,比試的項目,由你來定。”
喬沐辰本著自己是小男子漢的氣度,便很大方的讓趙知潼自己選擇比賽項目。
她因為賣小孩的事情,剛哭紅了眼,這時後突然回頭,眼睛裏還含著未散的霧氣,眼圈也是紅紅的。
瞧見這一幕的喬沐辰,便不知所措了,而過來時的那份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也瞬間少了一半:“我,我又沒欺負你,你,你哭什麽。”
趙知潼最是要麵子,當即揉了揉眼睛,站起身來,氣哄哄道:“我剛被迷眼睛了,才沒有哭!”
“那好吧。”喬木辰抿了下嘴,再次挺起了胸脯,雄赳赳的說起自己的來意:“我叫喬沐辰,聽先生說你很厲害,解決了困擾衛伯伯許久的問題,我是來向你挑戰的!”
┈
這事兒吧,就得從趙知潼第一次跟孫梅來學堂時說起了。
當日也如今日這般,晴空萬裏,陽光明媚。
孫梅將趙知潼放在廚房門口,叮囑她別亂跑之後,就進廚房忙了。
趙知潼這隻皮猴子,怎麽可能乖得了,就在廚房門口玩了不到一分鍾,就撒歡了。
碰巧的,她摸到了前院。
學舍被一道院牆隔成了前院和後院,後院是廚房和學子用餐的地方,前院便是學子們讀書的地方。
她誤闖進去時,孟學究正帶領一班的學子們在院子裏,對著衛鄉紳牽來的一頭大黑牛研究。
猛然見到這麽大塊頭的牛,趙知潼眼睛都亮了,很是想上前好好看上幾眼。
這般想著,她也就這麽幹了。
等到她靠近之後,才從他們的對話中,得到了一些信息。
原來這大黑牛,是衛鄉紳想要從一牛販手裏買的,但是,這頭牛品種極好,牛販想自己留著,好來年配種,便不舍得賣。
但是,他又不敢得罪衛鄉紳,於是,便想出了這麽一個注意,這頭牛要按斤來賣。
也就是說,衛鄉紳想買這牛,便要先將稱其重量。但是,他上哪去尋那般大的秤,即便是有這麽大的秤,誰又能將這牛給提起來?
除非是將牛給宰殺,分塊稱之。
但是,先不說殺牛是不被國家允許的,就是他也是舍不得殺啊,這牛的品種極好,他是真的很喜歡。
思索了幾天,都不得其法,今日便牽著牛來到了私塾,找孟學究來想想辦法。
恰好的,今日孟學究在給學生們上算學,有意啟迪學生們,便將其作為了一道考題,讓每個學子都想法子。
彼時,那些學子們都在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的見解。
有學子說,隻要製作一把極大的秤,然後找個上百人來抬,便可以稱其重量。
也有學子,異想天開,說可以先稱前半身,再稱後半身,然後相加的。
……
聽著學子們集思廣益,雖然都是餿主意,但孟學究卻並不生氣,反而摸著胡須,笑得和藹。
“可以用船呀。”
而就在這時,一道還帶著奶音的清脆聲音突然響起,衝破了嘈雜之聲,直接進入了孟學究的耳中。
他的眼睛頓時便是一亮:“是誰說的用船?”
學子們都安靜了下來,麵麵相覷,不知所雲。
“是我說的。”
就在這時,女娃清脆的奶音再次響起,眾人這才發現,他們後麵竟然藏著一個小丫頭。
見所有人望向自己,趙知潼一點不怕人,反而很是開心,還衝著眾人咧嘴直笑。
沒想到說話之人,竟然是一個小丫頭,孟學究也很吃驚,但還是衝她招了招手:“來,你過來。”
這時,學子之中的趙越,看著趙知潼,瞪大了眼睛,這不是那個總偷偷扒他家門,偷聽他讀書的煩人精嗎,當即便衝她呲起了牙。
“略~”趙知潼衝他做了個鬼臉,便高興的朝孟學究走去。
等到趙知潼走近,孟學究這才摸著胡須問道:“來,丫頭,你剛剛說的用船,是何意?”
“回先生,就是將牛趕到一艘船上,等船身在水中穩了之後,在水位處刻下一條記號,再將牛趕下船。
然後就往大船上裝石頭,直到水位到之前刻下的記號處,停止裝石頭,最後,稱得船上石塊的重量,就是牛的重量啦。”
“誒!這個妙啊!”一旁的衛鄉紳是驚喜出聲。
“不錯,不錯。”
孟學究也是連連說了兩個不錯,可見是對趙知潼的回答頗為滿意,點點頭,便對著一眾學子道。
“丫頭的方法很好!相傳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的兒子,曹衝便是用此法,稱了大象的重量,史稱,曹衝稱象,今日,我們便來學習一下這個典故……”
那邊的孟學究已經開始借助這個事件,給學子們講課了,衛鄉紳也不便多待。
反正他已經得到了滿意的解決方案,自是興高采烈的牽著牛離開。
而對於幫他解決了問題的趙知潼,衛鄉紳是多有誇讚的,回去之後,教育孩子時,也是常說起此事,讓他們多跟趙知潼學習。
然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趙知潼就開始往前院跑了,有時會趴在門口旁,偷聽先生講課。
有時會在空間裏白爺爺的啟迪下,去做好事,什麽給先生掃掃地了啊,擦擦桌子啦,幫忙給菜園子澆澆水啦。
有時就安安靜靜的坐在院子裏,等先生下課,然後給先生端去飯菜,就眼巴巴的等著聽先生講好聽的故事了。
於是,這番接觸下來,孟學究對趙知潼就更加滿意了。
他發現這娃娃有時就隻在教室外麵,跟著讀個幾遍,下課後,他遇到她隨意問起時,她便能將其背誦下來!
對於一個教書先生來說,能遇到如此聰明的孩子,他滿意,他驚喜。
但極度的欣喜過後,也都演變成了一句歎息!
“如此聰慧的娃娃,怎得就生了個女兒身!”
這一個感慨,也就不自覺的會在課堂上提起兩句。
至於,怎惹得喬沐辰跑來找趙知潼挑戰,還是因為,當日稱牛一事時,喬沐辰剛巧生病了,並未在學堂。
在家中養病之時,便多有聽衛伯伯誇讚趙知潼,病好來了學堂之後,先生也是多有誇讚。
而對於一向是被誇讚對象的喬沐辰,竟然有一天也聽到別人家的孩子,便對找知潼產生了興趣,這便跑來要一較高下了。
“琴棋書畫,詩詞算學等等,比試的項目,由你來定。”
喬沐辰本著自己是小男子漢的氣度,便很大方的讓趙知潼自己選擇比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