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


    “元化,有話就直說,”


    看著一臉“臭小子,拐彎抹角的”的老道,陳元化不賣關子了,趕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師見識廣博,對於天下大勢的分析鞭辟入裏,弟子很是佩服。您老人家懷瑾握瑜,自然是想不到佛門那幫人的想法了。”


    “哦,你小子是從哪裏聽到什麽風聲了?”


    “咦,老師你好像知道什麽?”


    “少套老道的話,你不會是想告訴老道佛門暗中串聯,準備在暗中搞事吧。”


    “老師你真的知道啊!”


    “如果隻是這樣的話,元化你就放心吧。佛門啊,翻不了天。“


    “如果沒發生意外的話,佛門確實翻不了天。”陳元化心中暗歎一聲。


    如果沒有明年發生的那場意外,佛門確實會像王延老道所分析的那樣,佛門翻不了身,會成為北周朝廷所針對的靶子,除了佛門自己,誰都想著從它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佛門最好的結局也就是零星幾個傳人逃到一些窮鄉僻壤、深山老林這種地方,過個幾十,百餘年,等風頭過去以後再露頭。


    結果誰能想到,本身就是宗師高手,正當壯年的北周皇帝宇文邕居然在明年五月征伐突厥時身患重病,一個月的時間裏就突然去世了。本來已經準備狗急跳牆的佛門突然發現最大的敵人沒了!


    而且因為沒料到還能出現這麽突然的事,道門完全來不及準備。最後還是由背後有佛門支持的楊堅取得勝利,順利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在此之後,佛門迎來了又一次大興。


    雖然因為道門的勢力和底蘊,楊堅對道門也采取了一些懷柔的政策,比如建立玄都觀、冊封一些道士,連“開皇”這個年號也是采用了道門中的典籍,但總體而言,道門在隋朝一直被佛門壓製。以至於在雙龍活躍的那個年代裏,很少有活躍的道士。


    但陳元化不可能直接對老道士說他能預知未來,知道明年看上去生龍活虎的宇文邕會突發惡疾死掉。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背鍋俠出場了,那麽,這個背鍋俠是誰呢?


    “老師,你是知道的,我們真傳道在魔門之中還是有點地位的,所以聽到了一點風聲,似乎魔門當中有一位大人物要針對宇文邕。”


    陳元化刻意說的比較模糊,反正老道士也不可能去魔門求證事情的真假,隻需要提前給宇文邕的死找一個借口罷了。


    “魔門?魔門有人針對宇文邕?他們是怎麽想的,對於宇文邕禁止道、佛他們不是一直都很開心麽!不過如果是她的話,那還真的有可能。”


    看到老道士自己陷入了腦補模式,陳元化不敢出聲,生怕老道士問他一些細節的東西。這種東西哪裏好現編,說的越多錯的越多。


    “元化,你之前說佛門的想法,你知道什麽?”老道士腦補了良久,好像終於自己創作出了一個邏輯自洽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嗯,啊,是。”


    “是這樣的,我俗家姓楊,本名楊爽,家兄楊堅,是大周的隨國公。”


    “楊?是隨國公那家麽?”


    “正是,家兄自小在寺院長大,與佛門關係較為親厚。曾經佛門曾派人聯絡過家兄,好像與大周朝堂有關,似乎是想將家兄推到高位,然後讓家兄給與佛門庇護。”


    “大兄,對不起了,把你給賣了,小弟也是沒辦法啊。不過你放心,這次我雖然賣了你,但沒有完全賣,我以後搞事的時候絕對不會涉及到你。”陳元化對於這位記憶中的大兄還是挺有好感的。


    麵對老道士,陳元化也沒有選擇完全說實話,而是選擇了說出部分的事實。他敢保證所說的都是真的,隻是欠缺了那麽一道小小的環節。


    楊堅於佛門的關係並不像陳元化說的那樣隻是普通的相互利用,而是有著更深層的關係。


    楊家從楊堅的父親楊忠開始就是一個堅定的信仰佛教的家庭,楊忠還曾營造過佛寺(棲嚴寺)。楊堅不止是在寺院中長大,還是在寺院中出生,由一位叫智仙的比丘尼撫養成人,楊堅的乳名還是這位比丘尼給取的,叫“那羅延”,意思是金剛力士。


    當楊堅七歲時,智仙曾對他說:“兒當大貴,從東國來,佛法當滅,由兒興之。”


    從始至終,楊堅就是佛門選中的帝釋天。從出生、成長都沒有離開佛門的教導,直到楊堅決定去參軍入伍時才踏出了佛門給他營造的環境。


    “看看人家佛門的眼光,道門實在是有些鹹魚了。”


    “也不對,可能是太平道、天師道的時候武德過於充沛了,現在是在刻意避嫌吧。”


    陳元化在心中對比了佛、道兩家的做法,發現一個過於生猛,一個又太過低調,察覺到一點味道來了。佛門還沒完全脫離魏晉時的野蠻擴張期。


    “老師,為了我道門的未來,我願意回去勸說我家大兄。”


    “不必如此,元化。他們佛門才是北周朝廷的心頭之患,所以想要兵行險著,我道門不用。不過既然魔門那位盯上了宇文邕,佛門又把手伸到了朝堂之中,想來這大周朝廷也長久不了了。”


    “元化,這次你回到家中,替我給你家兄長帶一句話:我道門底蘊不差於佛門,對於土地、廟產也沒那麽大興趣,也不介意和佛門合作。”


    雖然陳元化給出的都是一些籠統的信息,但老道士還是從這些似是而非的信息中推演出了正確的走向。決定通過陳元化為渠道對那位位高權重的隨國公示好,為了表明態度,還主動放低了身段。


    “老師英明!”對於老道的決斷,陳元化很是佩服。


    “少拍馬屁了,你小子啊,我還以為你這位真傳道主是真的來拜訪的呢!原來是來給你自己和你大兄拉關係的。”


    老道人仙風道骨地一拂衣袖,一雙銀眉一皺,下頜白須一抖,似是有幾分惱怒的樣子,但卻並不讓人敬畏,反而帶有一種赤子之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於諸天立玄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謂無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謂無涯並收藏我於諸天立玄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