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影片結束後,到處都是關於開幕影片的討論。


    埃迪看完,一直在捋劇情,任何一個細節都在腦海中回憶,這種相當具有惡趣味性質的電影,在他心目中,非常精彩,他不願意承認這是爛片。


    終於。


    在回酒店的路上,他把整個劇情故事捋順暢。


    “原來是這樣!”


    埃迪恍然大悟,路朝林真不愧是我的偶像,這就是水平!


    在腦海中,《環形小說》的故事,不以劇情發展的先後展示,而是有著一條線,從故事的開端,一直發展到故事最後,全部串聯起來。


    “路導牛逼!”


    埃迪情難自已,在出租車上大吼兩句,司機轉頭看了眼。


    司機的雙目之中,倒是沒有多少的詫異之色。


    因為這不是他載的,從戛納電影節散場後的明星。


    雖然他也不知道,這屆電影節,為什麽這麽多人選擇坐出租離開,而不是自己有專車,但是,他載過的人,絕大多數有個共同點。


    像埃迪這般,時不時的從嘴巴裏麵冒出兩句突兀的話。


    比如——


    “路導永遠的神!”


    “路導太炸了!”


    “路導我愛你!”


    司機不知道他們口中的路導是誰,但擁有這麽高的人氣,被口口相傳,以後,勢必會走出一條不平凡的路,青雲直上。


    巴頓在離場後,約自己電影的男主角卡彭,一起去酒吧喝酒。


    卡彭沒看《環形小說》,而是選擇的《星芒》。


    他完全被影片中的重口味給整暈了,不想去酒吧,但巴頓導演的邀請,他又不好拒絕,在酒吧的時候,沒幾杯就不勝酒力,差點喝吐。


    當談及《星芒》好不好看的問題時,卡彭愣是沒有給好評。


    重口味也是要有限度的,《星芒》仿佛是力求突破極限。


    不管網上有多少的好評和喜歡,反正卡彭很不喜歡。


    巴頓哈哈一笑:“那你該跟我一起去看環形小說的。它當得上震古爍今,名留影史,那隻是基本操作,路朝林,沒有讓我失望。”


    這麽高的評價!


    卡彭的懊悔之心澎湃跳動,以巴頓的導演年齡,閱曆和觀影數量,什麽樣的電影沒見過,多麽炸裂,多麽不平凡,到巴頓那裏也隻是稀鬆平常。


    但是,也有意外。


    上一次巴頓給出高評價是《小醜》,而這一次的高評價,源自《環形小說》,這兩部電影,有個很大的共同點,導演全都是一個人,路朝林!


    卡彭道:“害,去星芒遭罪,不如看環形小說享受!”


    “沒事,以後首映的時候,有的是機會。”巴頓笑容和藹。


    其實,在看完《環形小說》後,巴頓心中就有一個想法,緩緩的縈繞成形,雖然他的電影入圍了主競賽單元,也有機會拿金棕櫚,但知道路朝林新作,《環形小說》的全貌,他不覺得自己有資格競爭,想退出電影節。


    他的新作,《藍紅雙色》,在《環形小說》麵前,小巫見大巫。


    不值一提。


    巴頓也不清楚,《環形小說》能否最終拿下金棕櫚,但他明白,《環形小說》比他的參賽電影優秀多了,而且,那種炸裂程度,他看的頭皮發麻。


    《環形小說》的後勁,沒有《小醜》大。


    但在觀影時,流露出來的那種趣味性,要強得多。


    第二天。


    一則重磅消息,席卷戛納電影節,八方媒體震驚。


    《巴頓宣布,退出戛納電影節,不參與金棕櫚競爭!》


    《在巴頓心中,他的電影,已經輸給了路朝林!》


    《環形小說強勢崛起,巴頓不戰而退,恐怖如斯!》


    “巴頓退出了戛納電影節?”


    “怎麽可能,按照排片場次,今天就是他的電影放映。”


    “我遠渡重洋,為了就是巴頓的新作,可惡啊。”


    “巴頓自主退出,電影節也沒辦法阻攔吧。這是多好的機會,全球每年報名參賽的電影,沒有八百,也有一千,隻有24部電影能入圍主競賽單元,這樣的幾率,該是多小,而在這麽寶貴的機會麵前,卻甘願主動退出。”


    “這是搞什麽?”


    “巴頓,你欠我兩張飛機票!不對,應該路朝林,你欠我太多!”


    “如果沒有你的環形小說,巴頓看了後,也不會有退賽的想法!”


    “可惡,太可惡了!”


    “路朝林啊,你強任你強,但你不要傷害到我的偶像啊!”


    “嗚嗚嗚,好傷心,好難過,好想哭,好想打人!”


    按照這個世界的戛納電影節規則,參賽人員,在任何環節都具備退賽的資格。


    但戛納電影節圓滿舉辦了三十屆,每一屆,幾乎都形成了一種哄搶之勢,大家的目標都是為了金棕櫚,不惜全力以赴,從來就沒人退賽。


    可今年。


    這是怎麽了?


    巴頓居然退賽,戛納電影節有史以來的第一人。


    連入圍的主競賽單元,都可以看的如此之輕,如此不在乎,恐怕除了巴頓這麽佛係的人,也找不出其他導演了。


    說起來,巴頓參加戛納電影節,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路朝林。


    因他參賽,因他退賽。


    “也算是圓滿了!”巴頓成功退出主競賽單元,鬆了口氣。


    但他並沒有就此飛回好萊塢,而是在這裏等著,他倒是想看看,今年強者如雲的戛納電影節,那至高的金棕櫚,究竟會花落誰家。


    “巴頓退賽了!”塗嶽把消息傳達給路朝林。


    路朝林點點頭:“他是不是看過環形小說?”


    “看過。”


    “那不就對了!”


    “什麽?”


    “被我的環形小說嚇破了膽,主動退賽是很明智的。或許,在多年以後,大家提及本屆戛納電影節我的名字,大家還會想到巴頓。因為他的退賽,由我而起,他這波熱度蹭的很好,我是他的話,也會這樣做。”


    塗嶽服了,路朝林這臉皮厚度,城牆也比之不及。


    巴頓那種咖位的導演,會因為《環形小說》而退賽。


    這個說法,塗嶽是不信的,他一直以為這是媒體的炒作,直到多年後,他和巴頓有過合作,提起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他才知道,那就是真的。


    巴頓因為路朝林而退賽,時隔多年,塗嶽依然震驚不已。


    電影界的前輩,看了電影界後輩的電影,就這麽退賽了……


    南希和馬克斯等《環形小說》的主演,在得知巴頓退賽的消息,臉上依然是寫滿了震驚,大導演巴頓主動退賽,原因居然是因為路朝林!


    雖然他們的腦子轉的慢,沒有完全看懂《環形小說》,但從這件事情上,他們還是可以感覺到,自己似乎是演了部了不起的神作電影。


    可以把大導演逼到退賽,這在戛納的曆史上,第一次發生。


    他們素聞路朝林所過之處,遍地紀錄,多年之後就是傳說。


    現在看來,一點不假。


    戛納電影節的第一個紀錄是逆向紅毯,第二個就是大導演巴頓看完《環形小說》,主動退賽,戛納電影節還未結束,不知道能否有第三個紀錄。


    因為巴頓的退賽,戛納電影節內部,以及外界,大家對《環形小說》的關注度更高,在網上掀起的討論,一浪更要高過一浪,嚇到大導演退賽。


    路朝林這十二天,在戛納閑得無聊,倒是去看了不少的電影。


    他並沒有抱著什麽期待,隻是純粹的無聊,打發時間,但是當他看完電影出來,整個人都不好了,這屆戛納電影節,不愧是大神雲集。


    他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多瑙河的羈絆》,講述了一個女人,從底層,一路成長,最終成為皇帝背後的女人,並且手握絕對的權利。


    那種心理成長的曲線刻畫,入木三分,一個女人,從善良被人欺負,通過事件不斷的改變,善良一點點褪去,狠辣和決然取而代之。


    通過打扮,通過三寸不爛之舌,她就把男人迷得神魂顛倒。


    最讓路朝林震驚的是,最後電影結束,她的第一次都還在。


    借由女人的視覺,把一段陰暗的曆史歲月,揭示在陽光下。


    權傾天下,皇帝最後都淪落成一具傀儡。


    雖然有一定的戲劇誇張,但那種戲劇性被擺放在路朝林麵前,卻又顯得如此的真實可行,讓路朝林下意識的就認為,這是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不管是演員的演技,還是服化道,就連地上的泥濘,都仿佛夾雜了歲月的痕跡,好像是穿越時空,從那個年代搬運過來一般,透著腐朽的味道。


    “壓力真大啊!”


    路朝林從影廳出來,這部電影,在他的觀影水平,可以給到8.6分,就好像是一副非常完美的藝術品,隻是仔細看去,略微存在一些瑕疵。


    《多瑙河的羈絆》的導演,也和路朝林一樣,算是新人,黑馬。


    路朝林離開後不久,康拉德從同一個影廳出來,忍不住感慨:“壓力真大啊!這屆戛納電影節都是些什麽怪物,先有環形小說,後又《多瑙河的羈絆》,而且都是這種強得沒邊的導演,這是要聯手狙殺我的《康城山》?”


    這屆戛納電影節,強者如林,真能夠殺出一條血路,走出去,那是實力。


    不要說金棕櫚,就算在主競賽單元,隨便拿下一個獎項,都很不錯。


    路朝林還看了幾部品質相當不錯的電影,其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電影,莫過於《藍色紛擾》,這部電影,結局有點狗血,但還是很炸。


    通過兩個時空,平行敘事,母親的視角,女兒的視角。


    開篇母親在泳池死亡,留下一堆信物,然後叫雙胞胎兒女去律師哪裏領取遺物,母親留了一筆錢,但也留了一條線索,要拿錢,必須先揭秘線索。


    兒子很暴躁,覺得拿錢就行了,搞這麽多幺蛾子幹嘛。


    女兒則心思細膩,性情平靜,剛開始也沒有馬上去揭秘線索,而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呆了幾天,無法放下母親的事情,遂踏上揭秘線索之路。


    她遠渡重洋去到母親的家鄉,經過一係列的事情,順藤摸瓜,漸漸的接近真相,越接近,她越是不敢相信,那個結果是母親留給他們的真相。


    母親在自己未離開家鄉之前,其實結過一次婚,生下了一個小孩,因為信仰不同,小孩被遺棄,在遺棄前,她在小孩腳後留下一個刺青。


    方便日後尋找。


    這意味著,女兒多了位哥哥。


    母親生活在一個戰亂歲月。


    然後她知道,母親因為刺殺特工的身份,被關進監獄,想要從母親這裏找到一些特工的真相,然後就派了個性情殘暴的人,對母親進行逼供。


    監獄,無監控,逼供的時候,當然是什麽事情都幹得出來。


    性情殘暴的人,當然沒少幹最容易想到的那些男女事情。


    戰亂結束,母親被救出來,鏡頭來到泳池,母親看到一個絡腮胡的男子,麵色駭然,這個男人,她怎麽也忘不了,那是監獄中的惡魔。


    然後,最讓她震驚的是,這個男人腳後跟有個刺青!


    麻蛋,太狗血了!


    母親失足摔倒,進入醫院,沒多久就死了。


    女兒也明白了全部真相,她知道了母親的全部過去。


    揭秘了線索,叫來弟弟,告訴了他真相。


    女兒真的不知道。


    對自己那位多出來的大哥,叫爸爸還是叫哥哥?


    還是各論各的?


    她的心都亂了。


    這都是什麽糟心事情啊。


    這還沒完,最絕的是,母親留下了一封信,讓他們轉交給大哥。


    有兩個版本。


    一個版本是給監獄中的惡魔。


    一個版本是給兒子。


    對前者,母親的態度是無法原諒,一輩子的痛;對後者,母親的態度,依然溫和,畢竟,再怎麽說,那也是自己的兒子,是她當初拋棄了他,如果她有能力,沒有拋棄,他也不會學壞,是她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兒子。


    “我尼瑪,這和維倫紐瓦的《焦土之城》太像了,隻是在劇情上的處理和畫麵調度能力,比起偶像維倫紐瓦,還差了不小的距離……”


    路朝林因為《藍色紛擾》,肩上的壓力再度變重了。


    為期十二天的影展,路朝林看到太多優秀的電影,太多的電影可以給他製造壓力,第31屆戛納電影節,絕對是路朝林有史以來壓力最大的電影節。


    連低配版的維倫紐瓦都來了,還見到了低配版的黑澤明。


    還有低配版的賈樟柯,刁亦男,婁燁,是枝裕和,楊德昌……


    無形之中。


    壓力值,拉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現在開始拍電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白天不睡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白天不睡覺並收藏從現在開始拍電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