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鐮刀,在申時突然生出黑鏽。
村西頭的老秦家鐮刀最是邪門,原本鋒利的鐵鐮,刃口竟覆上一層暗褐色的鏽跡,鏽跡裏嵌著極細的戰魂碎片,碎片沾著稻殼,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每揮動一下,鐮刃就發出“咯吱”的刮響,響聲響徹稻田,混著歸墟裂隙的呼嘯,聽得割稻的村民心裏發緊。更詭異的是,鏽跡在鐮刃凝成半幅戰陣殘圖——圖中歸墟裂隙的黑氣正順著刃口往禾稈裏鑽,守燈人的舊稻穗在田壟上凍結,穗尖的“守”字被鏽跡割裂,每裂一道,割過的稻稈就枯萎一分,稈縫裏印著玄淵道袍的虛影,虛影對著稻根冷笑。
“鐮刀咋鏽成這樣了?”老秦剛要割稻,鐮刃剛觸到禾稈,就被一股巨力往回扯,他死死攥著鐮柄,掌心瞬間泛起青痕,痕裏滲出的冰碴順著手臂往上爬,凍得他直甩手。他低頭看向鐮刃的缺口,原本光滑的刃麵竟嵌著半片骨渣,骨渣上的紋路與葬土帶回的斷劍嚴絲合縫,割過的稻茬裏,剛成熟的稻粒接觸到煞氣,瞬間幹癟發黑,殼裂處露出的不是米仁,是細小的戰旗虛影,旗麵繡的“歸墟”二字在土下發亮。
阿木趕來時,村西的稻田已有五六把鐮刀生了黑鏽,最嚴重的劉嬸家鐮刀,鏽跡竟順著鐮柄爬滿了整根木杆,木杆的紋路被鏽跡覆蓋,化作戰陣的溝壑,溝壑裏流淌著暗褐色的煞氣,像極了昆侖戰陣的血河,割過的稻壟成片枯萎,金黃的稻穗在煞氣中垂頭,穗尖的穀粒簌簌掉落,落地即化作戰魂碎片,在空中盤旋悲鳴。
他蹲在老秦家的田埂旁,胸前的玉佩突然發燙,青光罩住鐮刀,鏽跡在青光中發出“劈啪”的脆響,鏽紋裏浮現出爺爺的身影:這鐮刀是爺爺用昆侖“靈鋒鐵”鍛的,鐵心藏著山澗靈脈的禾精,當年用來收割戰陣的靈禾,每割一茬稻,就能淨化一分煞氣,靈禾的穀粒順著地脈流進山澗,滋養著守燈人的靈草;玄淵舉劍劈向鐮刀,靈鋒開裂,護禾咒潰散,爺爺用新鐵補全刃口,將鐮刀藏在農家柴房,鐮柄的咒文卻被煞氣侵蝕,隻留下個“護”字。
“是歸墟的禾煞順著鐮刀的禾精根須纏上來了。”李長生站在鐮刀旁,青銅酒壺的光在鏽跡上流轉,壺中酒液映出鐮刃深處的景象:玄淵的道袍殘魂正站在歸墟裂隙邊,將戰魂的怨寒注入地脈,煞氣順著禾精根須纏上鐮刀,鏽跡裏的戰陣殘圖是用煞氣凝的“斷禾符”,符轉得越快,禾魂就斷得越狠,最後會把稻田的生機全化作戰煞,連陽光都照不暖枯稈。
話音未落,鐮刀的鏽跡突然暴漲,化作鏽鏈纏向稻叢,稻稈“哢嚓”斷裂,斷口滲出淡紫色的煞氣,煞氣中浮著守燈人的舊稻籃虛影,籃底的“守”字被鏽鏈勒斷,每斷一截,籃裏的稻粒就化作更多戰魂碎片,碎片聚成玄淵道袍的虛影,虛影對著稻田冷笑:“割得斷稻稈,割不斷歸墟的寒……”
“用新布擦鐮,用陽血固鋒!”阿木突然想起爺爺說的“鐮刀喜新布,煞鏽怕活氣”,他從柴房取來塊沾著灶煙的舊布,往鐮刃上擦拭,舊布接觸到鏽跡,竟泛出淡淡的金光,金光與鏽跡碰撞,“劈啪”作響,暗褐色的鏽屑簌簌掉落,露出底下的銀白刃麵,“舊布沾著煙火氣,能磨煞鏽!”
王屠戶扛著殺豬刀趕來,見鐮刀異象,幹脆將指尖的陽血抹在鐮刃上,血珠入鐵,“滋啦”一聲冒起白煙,鏽鏈的增長瞬間停止,鐮刃的缺口竟緩緩合攏,“老子的血是活氣,靈鋒鐵認這個!”他邊說邊用刀背輕拍鐮柄,刀風卷起的陽血像雨般落在稻茬裏,斷裂的稻稈根部冒出細小的綠芽,枯萎的稻穗重新挺直了腰。
張大爺提著捆剛從山澗采的靈草趕來,靈草帶著濕潤的露水,他將靈草捆在鐮柄上,握著鐮刀輕割稻稈,靈草的露水順著鐮柄滴在刃口,鏽跡遇到露水,竟化作細小的禾苗,禾苗紮根在稻茬裏,迅速生長,“山靈草接禾精,能續斷魂!”禾苗纏繞的地方,稻田的煞氣在清香中化作淡霧,霧裏飄出稻穀的甜香,割過的稻茬滲出清澈的水珠,水珠裏映出爺爺割稻的身影。
李長生舉起青銅酒壺,壺中酒液化作一道金光,注入鐮刃的紋路,“這鐮刀的靈鋒鐵裏藏著守燈人的‘護禾咒’,當年你爺爺鍛鐮時,以山澗靈泥為引,將咒文刻於鐵心——‘鐮過禾生,煞來斷塵;煙火暖,歸墟沉’。玄淵隻知用鏽斷禾,卻忘了鐮刀記收割暖,禾魂認人間煙火。”他對著鐮刀輕喝,“三萬年前的護禾靈,該醒了!這鐮割的是人間穀,不是歸墟煞!”
阿木握緊胸前的玉佩,將青光注入鐮柄的裂紋,他的識海裏湧入爺爺的記憶:爺爺在昆侖戰陣的靈田割稻,用的正是這把鐮刀,鐮刃的金光隨收割閃動,每割一茬稻,煞氣就淡一分;玄淵的煞氣襲來時,爺爺將半塊“禾魂玉”嵌進鐮柄,玉光與咒文共鳴,鐮刀割稻的聲響化作“護禾咒”,煞氣被震得寸步難行——而老秦家的這把鐮刀,正是當年嵌著玉片的那隻。
“爺爺用鐮刀護過禾魂!”阿木的聲音帶著力量,玉佩的青光與鐮刀的金光共振,鐮刀突然發出“錚”的脆響,響聲響徹稻田,暗褐色的鏽鏈瞬間崩裂,化作無數光點融入稻叢,鏽跡徹底消退,露出銀亮的刃麵,鐮刃的“護禾咒”紋路在金光中發亮,斷裂的稻稈重新抽出嫩芽,枯萎的稻穗泛出金黃,穀粒飽滿,穗尖的露珠滾落,映出爺爺收割的身影。
玄淵的道袍殘魂在最後一縷煞氣中怒吼,虛影被暖光與綠光夾擊,寸寸消散,隻留下句怨毒的回響:“斷不了禾魂又如何?歸墟開時,連禾帶田一起掀!”聲音消散在稻葉摩擦的輕響裏,再無蹤跡。
日頭西斜,老秦家的鐮刀已恢複原狀,鐮刃在夕陽下閃閃發亮,稻田的禾苗上掛著露珠,露珠裏映出金黃的稻穗。老秦握著鐮刀繼續割稻,刃過之處,稻稈整齊倒下,穀粒飽滿沉重,他笑著說:“還是咱村的鐮刀實在,割得動稻,護得住魂。”
阿木站在田埂上,看著村民們陸續揮鐮收割,夕陽中的稻浪泛著金光,與炊煙、露水、穀香交織成網,網住了稻田,也網住了那些被煞氣侵擾的禾魂。他突然明白“鐮刀凝鏽”的真意——稻穀從不怕煞,怕的是沒有收割的暖去滋養;鐮刀從不怕鏽,怕的是沒有守燈人的念去喚醒。爺爺藏在鐮刀裏的不隻是玉片,是“一鐮一禾,皆係生機”的傳承,藏在年年歲歲的收割、晾曬、歸倉裏,讓每株稻禾都成了“煞來禾擋,暖護民安”的底氣。
李長生收起青銅酒壺,壺中酒液映出歸墟裂隙的虛影,玄淵的殘魂正對著一片金黃的稻田冷笑,田中的鐮刀纏滿黑鏽,煞氣翻湧如潮,“他還在找能斷盡天下禾魂的‘終禾煞’。”李長生望著虛影,“但他忘了,青石村的稻田早就證明:煞鏽能纏鐮,纏不住收割的暖;歸墟再凶,也敵不過稻浪的金黃、鐮刀的鋒、炊煙的香——因為禾魂在,煙火就不會斷,守護的根就永遠紮在這方沃土上。”
暮色漸濃,稻田裏響起鐮刀割稻的“沙沙”聲,混著村民的笑語、穀香的清甜、靈草的濕潤,在夕陽中蔓延。沒人再提凝鏽的凶險,隻覺得這鐮刀比往日更鋒利,割下的稻穗帶著股子“割得斷煞、護得住暖”的韌勁兒,隻等穀倉堆滿,將守護的暖意,藏進每一粒飽滿的穀粒裏,歲歲豐登。
村西頭的老秦家鐮刀最是邪門,原本鋒利的鐵鐮,刃口竟覆上一層暗褐色的鏽跡,鏽跡裏嵌著極細的戰魂碎片,碎片沾著稻殼,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每揮動一下,鐮刃就發出“咯吱”的刮響,響聲響徹稻田,混著歸墟裂隙的呼嘯,聽得割稻的村民心裏發緊。更詭異的是,鏽跡在鐮刃凝成半幅戰陣殘圖——圖中歸墟裂隙的黑氣正順著刃口往禾稈裏鑽,守燈人的舊稻穗在田壟上凍結,穗尖的“守”字被鏽跡割裂,每裂一道,割過的稻稈就枯萎一分,稈縫裏印著玄淵道袍的虛影,虛影對著稻根冷笑。
“鐮刀咋鏽成這樣了?”老秦剛要割稻,鐮刃剛觸到禾稈,就被一股巨力往回扯,他死死攥著鐮柄,掌心瞬間泛起青痕,痕裏滲出的冰碴順著手臂往上爬,凍得他直甩手。他低頭看向鐮刃的缺口,原本光滑的刃麵竟嵌著半片骨渣,骨渣上的紋路與葬土帶回的斷劍嚴絲合縫,割過的稻茬裏,剛成熟的稻粒接觸到煞氣,瞬間幹癟發黑,殼裂處露出的不是米仁,是細小的戰旗虛影,旗麵繡的“歸墟”二字在土下發亮。
阿木趕來時,村西的稻田已有五六把鐮刀生了黑鏽,最嚴重的劉嬸家鐮刀,鏽跡竟順著鐮柄爬滿了整根木杆,木杆的紋路被鏽跡覆蓋,化作戰陣的溝壑,溝壑裏流淌著暗褐色的煞氣,像極了昆侖戰陣的血河,割過的稻壟成片枯萎,金黃的稻穗在煞氣中垂頭,穗尖的穀粒簌簌掉落,落地即化作戰魂碎片,在空中盤旋悲鳴。
他蹲在老秦家的田埂旁,胸前的玉佩突然發燙,青光罩住鐮刀,鏽跡在青光中發出“劈啪”的脆響,鏽紋裏浮現出爺爺的身影:這鐮刀是爺爺用昆侖“靈鋒鐵”鍛的,鐵心藏著山澗靈脈的禾精,當年用來收割戰陣的靈禾,每割一茬稻,就能淨化一分煞氣,靈禾的穀粒順著地脈流進山澗,滋養著守燈人的靈草;玄淵舉劍劈向鐮刀,靈鋒開裂,護禾咒潰散,爺爺用新鐵補全刃口,將鐮刀藏在農家柴房,鐮柄的咒文卻被煞氣侵蝕,隻留下個“護”字。
“是歸墟的禾煞順著鐮刀的禾精根須纏上來了。”李長生站在鐮刀旁,青銅酒壺的光在鏽跡上流轉,壺中酒液映出鐮刃深處的景象:玄淵的道袍殘魂正站在歸墟裂隙邊,將戰魂的怨寒注入地脈,煞氣順著禾精根須纏上鐮刀,鏽跡裏的戰陣殘圖是用煞氣凝的“斷禾符”,符轉得越快,禾魂就斷得越狠,最後會把稻田的生機全化作戰煞,連陽光都照不暖枯稈。
話音未落,鐮刀的鏽跡突然暴漲,化作鏽鏈纏向稻叢,稻稈“哢嚓”斷裂,斷口滲出淡紫色的煞氣,煞氣中浮著守燈人的舊稻籃虛影,籃底的“守”字被鏽鏈勒斷,每斷一截,籃裏的稻粒就化作更多戰魂碎片,碎片聚成玄淵道袍的虛影,虛影對著稻田冷笑:“割得斷稻稈,割不斷歸墟的寒……”
“用新布擦鐮,用陽血固鋒!”阿木突然想起爺爺說的“鐮刀喜新布,煞鏽怕活氣”,他從柴房取來塊沾著灶煙的舊布,往鐮刃上擦拭,舊布接觸到鏽跡,竟泛出淡淡的金光,金光與鏽跡碰撞,“劈啪”作響,暗褐色的鏽屑簌簌掉落,露出底下的銀白刃麵,“舊布沾著煙火氣,能磨煞鏽!”
王屠戶扛著殺豬刀趕來,見鐮刀異象,幹脆將指尖的陽血抹在鐮刃上,血珠入鐵,“滋啦”一聲冒起白煙,鏽鏈的增長瞬間停止,鐮刃的缺口竟緩緩合攏,“老子的血是活氣,靈鋒鐵認這個!”他邊說邊用刀背輕拍鐮柄,刀風卷起的陽血像雨般落在稻茬裏,斷裂的稻稈根部冒出細小的綠芽,枯萎的稻穗重新挺直了腰。
張大爺提著捆剛從山澗采的靈草趕來,靈草帶著濕潤的露水,他將靈草捆在鐮柄上,握著鐮刀輕割稻稈,靈草的露水順著鐮柄滴在刃口,鏽跡遇到露水,竟化作細小的禾苗,禾苗紮根在稻茬裏,迅速生長,“山靈草接禾精,能續斷魂!”禾苗纏繞的地方,稻田的煞氣在清香中化作淡霧,霧裏飄出稻穀的甜香,割過的稻茬滲出清澈的水珠,水珠裏映出爺爺割稻的身影。
李長生舉起青銅酒壺,壺中酒液化作一道金光,注入鐮刃的紋路,“這鐮刀的靈鋒鐵裏藏著守燈人的‘護禾咒’,當年你爺爺鍛鐮時,以山澗靈泥為引,將咒文刻於鐵心——‘鐮過禾生,煞來斷塵;煙火暖,歸墟沉’。玄淵隻知用鏽斷禾,卻忘了鐮刀記收割暖,禾魂認人間煙火。”他對著鐮刀輕喝,“三萬年前的護禾靈,該醒了!這鐮割的是人間穀,不是歸墟煞!”
阿木握緊胸前的玉佩,將青光注入鐮柄的裂紋,他的識海裏湧入爺爺的記憶:爺爺在昆侖戰陣的靈田割稻,用的正是這把鐮刀,鐮刃的金光隨收割閃動,每割一茬稻,煞氣就淡一分;玄淵的煞氣襲來時,爺爺將半塊“禾魂玉”嵌進鐮柄,玉光與咒文共鳴,鐮刀割稻的聲響化作“護禾咒”,煞氣被震得寸步難行——而老秦家的這把鐮刀,正是當年嵌著玉片的那隻。
“爺爺用鐮刀護過禾魂!”阿木的聲音帶著力量,玉佩的青光與鐮刀的金光共振,鐮刀突然發出“錚”的脆響,響聲響徹稻田,暗褐色的鏽鏈瞬間崩裂,化作無數光點融入稻叢,鏽跡徹底消退,露出銀亮的刃麵,鐮刃的“護禾咒”紋路在金光中發亮,斷裂的稻稈重新抽出嫩芽,枯萎的稻穗泛出金黃,穀粒飽滿,穗尖的露珠滾落,映出爺爺收割的身影。
玄淵的道袍殘魂在最後一縷煞氣中怒吼,虛影被暖光與綠光夾擊,寸寸消散,隻留下句怨毒的回響:“斷不了禾魂又如何?歸墟開時,連禾帶田一起掀!”聲音消散在稻葉摩擦的輕響裏,再無蹤跡。
日頭西斜,老秦家的鐮刀已恢複原狀,鐮刃在夕陽下閃閃發亮,稻田的禾苗上掛著露珠,露珠裏映出金黃的稻穗。老秦握著鐮刀繼續割稻,刃過之處,稻稈整齊倒下,穀粒飽滿沉重,他笑著說:“還是咱村的鐮刀實在,割得動稻,護得住魂。”
阿木站在田埂上,看著村民們陸續揮鐮收割,夕陽中的稻浪泛著金光,與炊煙、露水、穀香交織成網,網住了稻田,也網住了那些被煞氣侵擾的禾魂。他突然明白“鐮刀凝鏽”的真意——稻穀從不怕煞,怕的是沒有收割的暖去滋養;鐮刀從不怕鏽,怕的是沒有守燈人的念去喚醒。爺爺藏在鐮刀裏的不隻是玉片,是“一鐮一禾,皆係生機”的傳承,藏在年年歲歲的收割、晾曬、歸倉裏,讓每株稻禾都成了“煞來禾擋,暖護民安”的底氣。
李長生收起青銅酒壺,壺中酒液映出歸墟裂隙的虛影,玄淵的殘魂正對著一片金黃的稻田冷笑,田中的鐮刀纏滿黑鏽,煞氣翻湧如潮,“他還在找能斷盡天下禾魂的‘終禾煞’。”李長生望著虛影,“但他忘了,青石村的稻田早就證明:煞鏽能纏鐮,纏不住收割的暖;歸墟再凶,也敵不過稻浪的金黃、鐮刀的鋒、炊煙的香——因為禾魂在,煙火就不會斷,守護的根就永遠紮在這方沃土上。”
暮色漸濃,稻田裏響起鐮刀割稻的“沙沙”聲,混著村民的笑語、穀香的清甜、靈草的濕潤,在夕陽中蔓延。沒人再提凝鏽的凶險,隻覺得這鐮刀比往日更鋒利,割下的稻穗帶著股子“割得斷煞、護得住暖”的韌勁兒,隻等穀倉堆滿,將守護的暖意,藏進每一粒飽滿的穀粒裏,歲歲豐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