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城的日頭剛爬過城樓,就被一層詭異的紅光染得發暗。
不是朝霞的暖紅,是像血淬過的冷光,順著日光往下淌,落在人臉上,皮膚立刻泛起細密的紅疹,癢得鑽心。李長生正在農田裏查看新抽的稻芽,就聽見城裏傳來哭喊——個挑水的婦人捂著眼睛倒在地上,眼白翻得全是紅血絲,眼角滲著血珠,手裏的水桶滾倒,清水被紅光照得發渾,竟慢慢變成了暗紅色,像摻了血。
“是‘怨毒目’!”玄誠子舉著羅盤擋在眼前,針身被紅光熏得發紅,“焚天宮用百隻挖來的活人眼,嵌在邪陣裏煉的凶物,目光能化血煞,人畜被照到輕則失明,重則七竅流血而亡,連地脈靈氣都能被它吸成死脈!”
他說得沒錯。城牆上的士兵紛紛倒地,有的捂著眼睛慘叫,有的拔出刀胡亂揮舞,顯然是被紅光攪亂了心神;藥鋪的銅鏡全裂了縫,鏡麵映出的紅光裏,竟浮著無數雙怨毒的眼睛,死死盯著鏡外的人;更可怕的是,紅光穿透了護城陣的光幕,光紋被蝕得像蛛網,邊緣的金光一點點被染紅,眼看就要崩碎。
“用盾牌擋!”趙將軍舉著玄鐵盾想護住士兵,可紅光穿透盾牌,在盾麵烙出一個個眼形的焦痕,“這邪光能透鐵器!尋常遮擋根本沒用!”
李長生沒躲。他盯著紅光來的方向——城西的焚天宮陣眼處,隱約能看見個黑木架,架上嵌著密密麻麻的眼球,每個眼球都在轉動,瞳孔裏淌著血,紅光就是從那裏射出來的。他突然想起三爺爺在桑田峪防日頭的法子——“毒日頭得用厚油布傘,傘骨裹著艾草繩,再刷層桐油,既能遮陽,又能擋山裏的瘴氣”。他瞥見雜貨鋪門口掛著的油紙傘,是漁民出海擋雨的,竹骨結實,傘麵塗著厚厚的桐油,有的還畫著避水的符咒,傘沿垂著防水的布簾。
“阿木,把那些油紙傘都搬來!”李長生的聲音壓過了哭喊,“再備些朱砂、地脈金砂和艾草繩!”
阿木立刻扛著油紙傘跑過來。這些傘有大有小,最大的那把傘麵足有桌麵寬,是老掌櫃特意留的,說“海上的毒日頭,就得靠這厚油布擋”。李長生往傘麵刷了層混著朱砂的桐油,又在地脈金砂裏浸了艾草繩,纏在傘骨上,繩頭係上小塊隕鐵,讓傘骨更穩,哪怕被狂風吹也不會散架。
“看好了,怎麽讓邪光變老實。”李長生撐開最大的那把傘,對著紅光最烈的方向舉去——傘麵的桐油朱砂突然亮起金光,艾草繩發出淡淡的青霧,紅光撞在傘麵上,竟像被無形的牆擋住,順著傘沿滑落在地,在青磚上蝕出細小的坑,卻傷不到傘後的人。
那個倒在地上的婦人被阿木拖到傘下,不過片刻,她眼角的血就止住了,雖然還在發抖,卻能勉強睜開眼,模糊地看見傘麵的金光,“不疼了……這傘能擋光!”
“有用!”阿木看得眼睛發亮,也撐開傘,跑到城牆下護住倒地的士兵,少年的動作又快又穩,傘麵正好罩住三個人,紅光被擋在傘外,士兵們臉上的紅疹漸漸消退,“師父,這油布傘能遮怨毒目!”
“不是傘能遮,是桐油的厚、朱砂的煞和艾草的氣能擋煞光。”李長生邊教阿木調整傘的角度,邊往傘骨裏塞地脈金砂,“怨毒目靠血煞聚光,金砂能散煞,艾草能淨氣,這傘麵就像層密不透風的繭,把邪光全擋在外麵。”
怨毒目顯然被激怒了。城西的黑木架突然劇烈晃動,架上的眼球集體轉向,紅光瞬間變粗,像無數把血箭,射向望海城的各處,有的撞在屋頂,瓦片立刻碎裂,露出的椽子被照得發黑;有的射向水井,井水“咕嘟”冒泡,竟從井底浮起層血沫,腥臭難聞。
“把傘連成陣!”李長生讓士兵和百姓們撐開改造過的太陽傘,在街道上排成列,傘麵交錯,金光和青霧織成一張巨大的網,“護住糧庫和水井!那裏是根本!”
阿木立刻帶著人往糧庫跑,少年的傘總擋在最前麵,紅光撞在傘麵上,發出“劈啪”的聲響,傘骨微微震顫,卻始終沒被穿透。有個孩子被紅光嚇得哭,阿木把傘往他頭頂一罩,笑著說:“別怕,這傘比娘的懷抱還安全。”孩子看著傘麵的金光,果然不哭了,伸手去摸艾草繩,繩上的青霧沾在手上,涼絲絲的很舒服。
最險的是護城陣的光幕裂口。那裏的紅光最濃,已經蝕穿了半道光紋,黑木架上的眼球正死死盯著裂口,顯然想從這裏徹底衝破防線。李長生抓起三把傘,用隕鐵鏈串在一起,讓阿木在後麵拉住,自己則頂著傘往前衝,在裂口徹底崩碎前,將串傘狠狠插進光幕的縫隙——
“哢!”
傘串卡住了裂口,朱砂桐油的金光順著光幕蔓延,竟將蝕穿的地方慢慢補合,紅光被擋在傘外,黑木架上的眼球發出刺耳的尖嘯,像是被燙到的野獸。
日頭爬到正中時,紅光漸漸淡了。望海城的街道上,撐開的太陽傘像一片金色的花海,傘下的百姓互相攙扶著站起來,有的還在揉眼睛,卻都露出了劫後餘生的笑。李長生讓人往黑木架的方向扔燃燒的艾草捆,濃煙升起,遮住了邪目的視線,紅光徹底消散,城西的黑木架在煙霧中搖晃了幾下,竟從根部斷裂,架上的眼球滾落,摔在地上化作一灘灘血泥。
“這油布傘……比盾牌還結實。”雜貨鋪的老掌櫃摸著傘麵的焦痕,那裏的朱砂被紅光灼得發亮,“哪怕日頭再毒,有這傘擋著,心裏就踏實。”
“傘是死的,撐傘的人是活的。”李長生往傘骨裏添了些金砂,讓金光更穩,“就像桑田峪的農人,夏日常備著傘,不是怕日頭曬,是怕突如其來的毒瘴,早做準備,才不會手忙腳亂。”
玄誠子走過來,羅盤的指針在傘陣上空平穩轉動,針身的紅色徹底褪去:“焚天宮想用怨毒目瞎了咱們的眼,卻忘了過日子的人,最懂‘遮風擋雨’的理。這傘上的光,不隻是擋住了邪光,更是護住了人心的清明。”
趙將軍讓人把改造過的太陽傘分發給家家戶戶,說要讓望海城的每個角落都有傘能擋光,“以後哪怕紅光再射,也照不進咱們的城!”他拍著阿木的肩膀,眼裏的讚許藏不住,“小師父撐傘護孩子的樣子,比鎧甲還讓人安心!”
阿木正幫著修補被紅光蝕壞的傘麵,少年的手指被桐油染得發亮,卻把補丁縫得格外牢。他突然覺得,這帶著艾草香和朱砂紅的油布傘,比任何鋒利的兵器都讓人踏實。
李長生望著城西黑木架倒塌的方向,日頭重新變得清亮,陽光透過傘陣的縫隙灑下來,落在地上,像無數顆跳動的金斑。他知道,焚天宮想用怨毒目瞎了望海城的眼,卻忘了這城裏的人,早就把“防備”的道理織進了日子裏。
因為油布能擋光,朱砂能鎮煞,艾草能淨氣,更有無數願意為彼此撐傘的人。
阿木突然指著天空,那裏的紅光徹底散盡,露出了原本的湛藍:“師父,太陽出來了。”
李長生笑著點頭,把最大的那把傘遞給阿木。少年接過傘,撐開時,金光在他身後鋪開,像一片小小的晴空。
風穿過望海城的街巷,帶著桐油的香和艾草的清,像一聲溫柔的絮語。守護望海城的光,靠的不隻是堅固的陣,更是這些能遮風擋雨的傘,和一顆顆願意為他人撐起晴空的心。
戰鬥,仍在繼續。而那些藏在光裏的怨毒,終究敵不過這一把把撐開的傘,和傘下那片踏實的陰涼。
不是朝霞的暖紅,是像血淬過的冷光,順著日光往下淌,落在人臉上,皮膚立刻泛起細密的紅疹,癢得鑽心。李長生正在農田裏查看新抽的稻芽,就聽見城裏傳來哭喊——個挑水的婦人捂著眼睛倒在地上,眼白翻得全是紅血絲,眼角滲著血珠,手裏的水桶滾倒,清水被紅光照得發渾,竟慢慢變成了暗紅色,像摻了血。
“是‘怨毒目’!”玄誠子舉著羅盤擋在眼前,針身被紅光熏得發紅,“焚天宮用百隻挖來的活人眼,嵌在邪陣裏煉的凶物,目光能化血煞,人畜被照到輕則失明,重則七竅流血而亡,連地脈靈氣都能被它吸成死脈!”
他說得沒錯。城牆上的士兵紛紛倒地,有的捂著眼睛慘叫,有的拔出刀胡亂揮舞,顯然是被紅光攪亂了心神;藥鋪的銅鏡全裂了縫,鏡麵映出的紅光裏,竟浮著無數雙怨毒的眼睛,死死盯著鏡外的人;更可怕的是,紅光穿透了護城陣的光幕,光紋被蝕得像蛛網,邊緣的金光一點點被染紅,眼看就要崩碎。
“用盾牌擋!”趙將軍舉著玄鐵盾想護住士兵,可紅光穿透盾牌,在盾麵烙出一個個眼形的焦痕,“這邪光能透鐵器!尋常遮擋根本沒用!”
李長生沒躲。他盯著紅光來的方向——城西的焚天宮陣眼處,隱約能看見個黑木架,架上嵌著密密麻麻的眼球,每個眼球都在轉動,瞳孔裏淌著血,紅光就是從那裏射出來的。他突然想起三爺爺在桑田峪防日頭的法子——“毒日頭得用厚油布傘,傘骨裹著艾草繩,再刷層桐油,既能遮陽,又能擋山裏的瘴氣”。他瞥見雜貨鋪門口掛著的油紙傘,是漁民出海擋雨的,竹骨結實,傘麵塗著厚厚的桐油,有的還畫著避水的符咒,傘沿垂著防水的布簾。
“阿木,把那些油紙傘都搬來!”李長生的聲音壓過了哭喊,“再備些朱砂、地脈金砂和艾草繩!”
阿木立刻扛著油紙傘跑過來。這些傘有大有小,最大的那把傘麵足有桌麵寬,是老掌櫃特意留的,說“海上的毒日頭,就得靠這厚油布擋”。李長生往傘麵刷了層混著朱砂的桐油,又在地脈金砂裏浸了艾草繩,纏在傘骨上,繩頭係上小塊隕鐵,讓傘骨更穩,哪怕被狂風吹也不會散架。
“看好了,怎麽讓邪光變老實。”李長生撐開最大的那把傘,對著紅光最烈的方向舉去——傘麵的桐油朱砂突然亮起金光,艾草繩發出淡淡的青霧,紅光撞在傘麵上,竟像被無形的牆擋住,順著傘沿滑落在地,在青磚上蝕出細小的坑,卻傷不到傘後的人。
那個倒在地上的婦人被阿木拖到傘下,不過片刻,她眼角的血就止住了,雖然還在發抖,卻能勉強睜開眼,模糊地看見傘麵的金光,“不疼了……這傘能擋光!”
“有用!”阿木看得眼睛發亮,也撐開傘,跑到城牆下護住倒地的士兵,少年的動作又快又穩,傘麵正好罩住三個人,紅光被擋在傘外,士兵們臉上的紅疹漸漸消退,“師父,這油布傘能遮怨毒目!”
“不是傘能遮,是桐油的厚、朱砂的煞和艾草的氣能擋煞光。”李長生邊教阿木調整傘的角度,邊往傘骨裏塞地脈金砂,“怨毒目靠血煞聚光,金砂能散煞,艾草能淨氣,這傘麵就像層密不透風的繭,把邪光全擋在外麵。”
怨毒目顯然被激怒了。城西的黑木架突然劇烈晃動,架上的眼球集體轉向,紅光瞬間變粗,像無數把血箭,射向望海城的各處,有的撞在屋頂,瓦片立刻碎裂,露出的椽子被照得發黑;有的射向水井,井水“咕嘟”冒泡,竟從井底浮起層血沫,腥臭難聞。
“把傘連成陣!”李長生讓士兵和百姓們撐開改造過的太陽傘,在街道上排成列,傘麵交錯,金光和青霧織成一張巨大的網,“護住糧庫和水井!那裏是根本!”
阿木立刻帶著人往糧庫跑,少年的傘總擋在最前麵,紅光撞在傘麵上,發出“劈啪”的聲響,傘骨微微震顫,卻始終沒被穿透。有個孩子被紅光嚇得哭,阿木把傘往他頭頂一罩,笑著說:“別怕,這傘比娘的懷抱還安全。”孩子看著傘麵的金光,果然不哭了,伸手去摸艾草繩,繩上的青霧沾在手上,涼絲絲的很舒服。
最險的是護城陣的光幕裂口。那裏的紅光最濃,已經蝕穿了半道光紋,黑木架上的眼球正死死盯著裂口,顯然想從這裏徹底衝破防線。李長生抓起三把傘,用隕鐵鏈串在一起,讓阿木在後麵拉住,自己則頂著傘往前衝,在裂口徹底崩碎前,將串傘狠狠插進光幕的縫隙——
“哢!”
傘串卡住了裂口,朱砂桐油的金光順著光幕蔓延,竟將蝕穿的地方慢慢補合,紅光被擋在傘外,黑木架上的眼球發出刺耳的尖嘯,像是被燙到的野獸。
日頭爬到正中時,紅光漸漸淡了。望海城的街道上,撐開的太陽傘像一片金色的花海,傘下的百姓互相攙扶著站起來,有的還在揉眼睛,卻都露出了劫後餘生的笑。李長生讓人往黑木架的方向扔燃燒的艾草捆,濃煙升起,遮住了邪目的視線,紅光徹底消散,城西的黑木架在煙霧中搖晃了幾下,竟從根部斷裂,架上的眼球滾落,摔在地上化作一灘灘血泥。
“這油布傘……比盾牌還結實。”雜貨鋪的老掌櫃摸著傘麵的焦痕,那裏的朱砂被紅光灼得發亮,“哪怕日頭再毒,有這傘擋著,心裏就踏實。”
“傘是死的,撐傘的人是活的。”李長生往傘骨裏添了些金砂,讓金光更穩,“就像桑田峪的農人,夏日常備著傘,不是怕日頭曬,是怕突如其來的毒瘴,早做準備,才不會手忙腳亂。”
玄誠子走過來,羅盤的指針在傘陣上空平穩轉動,針身的紅色徹底褪去:“焚天宮想用怨毒目瞎了咱們的眼,卻忘了過日子的人,最懂‘遮風擋雨’的理。這傘上的光,不隻是擋住了邪光,更是護住了人心的清明。”
趙將軍讓人把改造過的太陽傘分發給家家戶戶,說要讓望海城的每個角落都有傘能擋光,“以後哪怕紅光再射,也照不進咱們的城!”他拍著阿木的肩膀,眼裏的讚許藏不住,“小師父撐傘護孩子的樣子,比鎧甲還讓人安心!”
阿木正幫著修補被紅光蝕壞的傘麵,少年的手指被桐油染得發亮,卻把補丁縫得格外牢。他突然覺得,這帶著艾草香和朱砂紅的油布傘,比任何鋒利的兵器都讓人踏實。
李長生望著城西黑木架倒塌的方向,日頭重新變得清亮,陽光透過傘陣的縫隙灑下來,落在地上,像無數顆跳動的金斑。他知道,焚天宮想用怨毒目瞎了望海城的眼,卻忘了這城裏的人,早就把“防備”的道理織進了日子裏。
因為油布能擋光,朱砂能鎮煞,艾草能淨氣,更有無數願意為彼此撐傘的人。
阿木突然指著天空,那裏的紅光徹底散盡,露出了原本的湛藍:“師父,太陽出來了。”
李長生笑著點頭,把最大的那把傘遞給阿木。少年接過傘,撐開時,金光在他身後鋪開,像一片小小的晴空。
風穿過望海城的街巷,帶著桐油的香和艾草的清,像一聲溫柔的絮語。守護望海城的光,靠的不隻是堅固的陣,更是這些能遮風擋雨的傘,和一顆顆願意為他人撐起晴空的心。
戰鬥,仍在繼續。而那些藏在光裏的怨毒,終究敵不過這一把把撐開的傘,和傘下那片踏實的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