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掃描儀的黑屏餘韻還在古墓耳室裏未散,考古隊操控的無人機已掠過殉葬穀上空。螺旋槳的嗡鳴聲驚起穀中黑霧,那些黑霧在機身周圍凝成細小的漩渦,無人機的攝像頭突然開始閃爍,屏幕上原本清晰的穀地形貌,漸漸被無數扭曲的人臉覆蓋——這是被“殉葬咒”纏上的現代法器,本該“高空探測,繪地形”的無人機,此刻成了激活殉葬怨氣的鑰匙,飛得越低,黑霧越濃,穀中林立的殉葬俑眼裏亮起紅光,手臂以詭異的角度轉動,像在召喚新的祭品。
“是‘活殉陣’被激活了!”玄誠子望著屏幕上不斷閃現的人臉,羅盤指針在“凶”位劇烈抖動,“這穀裏埋著三千殉葬者,怨氣凝成了‘殉葬煞’,無人機的電波成了引煞的鈴!它把‘探測’變成‘點名’,每掃過一個殉葬俑,就有一個煞靈附在機身上;你拉升高度,煞靈會順著信號爬進操控器,把你的魂魄拽進穀裏當新俑;你關機,穀裏的‘鎖魂碑’會射出黑絲,連機身帶操控者一起拖進地底,永世不得超生!”
話音未落,操控無人機的年輕隊員突然尖叫。他的手指像被黏在操控杆上,屏幕上的人臉突然齊齊轉向他,嘴部開合著發出無聲的嘶吼,隊員的瞳孔裏映出無數紅色的俑眼,脖頸上浮現出青銅色的鎖鏈虛影,正一點點往鎖骨裏陷。
“我…我爺爺參與過兵馬俑發掘…”隊員的聲音發僵,“他說過,千萬別對著俑的眼睛拍照…”
無人機突然失控,像被無形的手拽著往穀底墜,機身的黑霧已凝成半透明的俑形,螺旋槳被紅絲纏住,發出“咯吱”的哀鳴,眼看就要撞在一尊舉著戈的武士俑上,徹底淪為殉葬品。
李長生的目光落在穀口那棵歪脖子老槐上,樹幹上還留著半截腐朽的紅繩——那是他小時候和三奶奶放風箏時,風箏線斷了纏在樹上的,三奶奶當時踮著腳夠了半天,說:“線斷了,風箏就成了野的,得找根線牽著,才能回家。”
他從背包側袋掏出個油紙包,解開時露出團發黃的棉線——線是三奶奶用舊棉襖拆的棉絮撚的,外麵裹著層耐磨的麻線,線頭係著塊小小的桃木片,刻著個模糊的“歸”字,正是當年那隻風箏的線,三奶奶一直收在樟木箱裏,說“留著,說不定哪天能牽回迷路的東西”。
“飛太高,容易忘了回家的路。”李長生捏著線頭,對著失控的無人機輕聲道,“三奶奶放風箏總說‘線得鬆鬆緊緊,太緊會斷,太鬆會飛丟’,她那隻蝴蝶風箏,線頭上綁著塊小石頭,說是‘壓著點,心就穩了’。”
就在無人機即將撞向武士俑的刹那,李長生手腕一抖,棉線如活蛇般飛出,精準地纏上無人機的起落架。
詭異的一幕發生了——那團普通的舊棉線剛觸到機身的黑霧,紅絲像被燙到般縮回,半透明的俑形黑霧“簌簌”掉落,露出原本的塑料機身。屏幕上的人臉瞬間消失,年輕隊員脖頸上的鎖鏈虛影“啪”地斷裂,他猛地鬆手,操控器摔在地上,發出“哐當”的響,眼裏的紅光徹底退去。
“這線…牽的是‘魂’,不是‘機’?”玄誠子盯著棉線末端的桃木片,那木片在風中輕輕轉動,竟帶著種“引路”的溫柔。
李長生沒說話,隻是慢慢收線。他的動作不快,像三奶奶收風箏時那樣,一手握線軸,一手托著線,生怕扯斷了。棉線穿過黑霧時,那些濃得化不開的怨氣竟像被梳開的亂發,順著線的軌跡往兩旁退,露出穀底的真實景象——那些殉葬俑的腳下,都埋著塊小小的木牌,上麵刻著模糊的名字,顯然是當年埋葬者偷偷留下的。
“三奶奶說,殉葬不是‘永遠的困’,是‘沒找到回家的路’。”李長生一邊收線,一邊輕聲道,“她給村裏的孤墳燒紙,總在火堆邊拉根棉線,一頭係著墳頭,一頭係著村口的老槐樹,說‘順著線走,能聞到家裏的飯香’;她撿回受傷的野鳥,傷好後放飛時,會在鳥腿上綁根短線,說‘知道線的另一頭有人等,就不會飛太遠’。”
隨著他的話,棉線的麻線層滲出點淡淡的棉絮,那是三奶奶撚線時,特意多摻的舊棉,帶著“暖”的韌勁;桃木片的“歸”字泛著微光,那是她怕木片開裂,用桐油擦了又擦的痕跡;線頭上的小石頭晃動著,像在說“別慌,我牽著你呢”。
這些氣息順著棉線傳到穀底,殉葬俑眼裏的紅光漸漸熄滅,舉著戈的手臂緩緩垂下,那些刻著名字的木牌突然一起發亮,黑霧從俑身脫離,化作無數半透明的魂影,紛紛抓住棉線,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往上爬。
無人機被穩穩地拉回穀口,機身上的黑霧徹底消散,攝像頭重新亮起,拍下的不再是詭異的人臉,而是魂影們順著棉線走向穀外的畫麵——他們的步伐輕快,像卸下了千年的重負,路過李長生時,都對著那團舊棉線深深一揖。
年輕隊員撿起操控器,屏幕上突然跳出一張模糊的照片:是個穿著粗布衣裳的老婦人,正踮著腳往槐樹上係紅繩,背景裏,一隻蝴蝶風箏正飛向藍天。
“那是…三奶奶?”隊員愣住了,這張照片從未在任何檔案裏出現過。
李長生把無人機收好,將棉線重新纏回線軸,嘟囔道:“線還是有點鬆,回頭找根新棉線,摻點蠶絲,三奶奶說那樣‘又輕又結實,能牽住想回家的東西’。”
玄誠子突然指著穀中最高的那尊俑——它的底座裂開,露出半截青銅簡,上麵的紋路竟與之前的玉印、發丘印隱隱相合,組成一個殘缺的“鎮”字。
“這些殉葬者…好像在守護什麽。”玄誠子聲音發沉,“從碳測儀引怨,到三維掃描曝屍變,再到無人機墜穀,每次現代儀器的探測,都在喚醒一個‘鎮物’的碎片。”
李長生摸著線軸上的桃木片,指尖傳來熟悉的暖意。他想起一路走來遇到的經幡、木魚、念珠,突然明白:這些被邪術利用的現代工具,看似在破壞,實則在“喚醒”——喚醒那些被時光掩埋的守護,喚醒那些藏在舊物裏的“歸”與“牽”。
穀外的陽光穿過黑霧,照在那些走向輪回的魂影身上,泛著金色的光。李長生望著青銅簡的方向,突然覺得那殘缺的“鎮”字,像在等一個用“暖”與“敬”拚成的答案。
他背起背包,棉線軸在包裏輕輕轉動,發出“沙沙”的響,像在說:別急,被牽住的,總會回來;被記著的,終會安寧。
“是‘活殉陣’被激活了!”玄誠子望著屏幕上不斷閃現的人臉,羅盤指針在“凶”位劇烈抖動,“這穀裏埋著三千殉葬者,怨氣凝成了‘殉葬煞’,無人機的電波成了引煞的鈴!它把‘探測’變成‘點名’,每掃過一個殉葬俑,就有一個煞靈附在機身上;你拉升高度,煞靈會順著信號爬進操控器,把你的魂魄拽進穀裏當新俑;你關機,穀裏的‘鎖魂碑’會射出黑絲,連機身帶操控者一起拖進地底,永世不得超生!”
話音未落,操控無人機的年輕隊員突然尖叫。他的手指像被黏在操控杆上,屏幕上的人臉突然齊齊轉向他,嘴部開合著發出無聲的嘶吼,隊員的瞳孔裏映出無數紅色的俑眼,脖頸上浮現出青銅色的鎖鏈虛影,正一點點往鎖骨裏陷。
“我…我爺爺參與過兵馬俑發掘…”隊員的聲音發僵,“他說過,千萬別對著俑的眼睛拍照…”
無人機突然失控,像被無形的手拽著往穀底墜,機身的黑霧已凝成半透明的俑形,螺旋槳被紅絲纏住,發出“咯吱”的哀鳴,眼看就要撞在一尊舉著戈的武士俑上,徹底淪為殉葬品。
李長生的目光落在穀口那棵歪脖子老槐上,樹幹上還留著半截腐朽的紅繩——那是他小時候和三奶奶放風箏時,風箏線斷了纏在樹上的,三奶奶當時踮著腳夠了半天,說:“線斷了,風箏就成了野的,得找根線牽著,才能回家。”
他從背包側袋掏出個油紙包,解開時露出團發黃的棉線——線是三奶奶用舊棉襖拆的棉絮撚的,外麵裹著層耐磨的麻線,線頭係著塊小小的桃木片,刻著個模糊的“歸”字,正是當年那隻風箏的線,三奶奶一直收在樟木箱裏,說“留著,說不定哪天能牽回迷路的東西”。
“飛太高,容易忘了回家的路。”李長生捏著線頭,對著失控的無人機輕聲道,“三奶奶放風箏總說‘線得鬆鬆緊緊,太緊會斷,太鬆會飛丟’,她那隻蝴蝶風箏,線頭上綁著塊小石頭,說是‘壓著點,心就穩了’。”
就在無人機即將撞向武士俑的刹那,李長生手腕一抖,棉線如活蛇般飛出,精準地纏上無人機的起落架。
詭異的一幕發生了——那團普通的舊棉線剛觸到機身的黑霧,紅絲像被燙到般縮回,半透明的俑形黑霧“簌簌”掉落,露出原本的塑料機身。屏幕上的人臉瞬間消失,年輕隊員脖頸上的鎖鏈虛影“啪”地斷裂,他猛地鬆手,操控器摔在地上,發出“哐當”的響,眼裏的紅光徹底退去。
“這線…牽的是‘魂’,不是‘機’?”玄誠子盯著棉線末端的桃木片,那木片在風中輕輕轉動,竟帶著種“引路”的溫柔。
李長生沒說話,隻是慢慢收線。他的動作不快,像三奶奶收風箏時那樣,一手握線軸,一手托著線,生怕扯斷了。棉線穿過黑霧時,那些濃得化不開的怨氣竟像被梳開的亂發,順著線的軌跡往兩旁退,露出穀底的真實景象——那些殉葬俑的腳下,都埋著塊小小的木牌,上麵刻著模糊的名字,顯然是當年埋葬者偷偷留下的。
“三奶奶說,殉葬不是‘永遠的困’,是‘沒找到回家的路’。”李長生一邊收線,一邊輕聲道,“她給村裏的孤墳燒紙,總在火堆邊拉根棉線,一頭係著墳頭,一頭係著村口的老槐樹,說‘順著線走,能聞到家裏的飯香’;她撿回受傷的野鳥,傷好後放飛時,會在鳥腿上綁根短線,說‘知道線的另一頭有人等,就不會飛太遠’。”
隨著他的話,棉線的麻線層滲出點淡淡的棉絮,那是三奶奶撚線時,特意多摻的舊棉,帶著“暖”的韌勁;桃木片的“歸”字泛著微光,那是她怕木片開裂,用桐油擦了又擦的痕跡;線頭上的小石頭晃動著,像在說“別慌,我牽著你呢”。
這些氣息順著棉線傳到穀底,殉葬俑眼裏的紅光漸漸熄滅,舉著戈的手臂緩緩垂下,那些刻著名字的木牌突然一起發亮,黑霧從俑身脫離,化作無數半透明的魂影,紛紛抓住棉線,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往上爬。
無人機被穩穩地拉回穀口,機身上的黑霧徹底消散,攝像頭重新亮起,拍下的不再是詭異的人臉,而是魂影們順著棉線走向穀外的畫麵——他們的步伐輕快,像卸下了千年的重負,路過李長生時,都對著那團舊棉線深深一揖。
年輕隊員撿起操控器,屏幕上突然跳出一張模糊的照片:是個穿著粗布衣裳的老婦人,正踮著腳往槐樹上係紅繩,背景裏,一隻蝴蝶風箏正飛向藍天。
“那是…三奶奶?”隊員愣住了,這張照片從未在任何檔案裏出現過。
李長生把無人機收好,將棉線重新纏回線軸,嘟囔道:“線還是有點鬆,回頭找根新棉線,摻點蠶絲,三奶奶說那樣‘又輕又結實,能牽住想回家的東西’。”
玄誠子突然指著穀中最高的那尊俑——它的底座裂開,露出半截青銅簡,上麵的紋路竟與之前的玉印、發丘印隱隱相合,組成一個殘缺的“鎮”字。
“這些殉葬者…好像在守護什麽。”玄誠子聲音發沉,“從碳測儀引怨,到三維掃描曝屍變,再到無人機墜穀,每次現代儀器的探測,都在喚醒一個‘鎮物’的碎片。”
李長生摸著線軸上的桃木片,指尖傳來熟悉的暖意。他想起一路走來遇到的經幡、木魚、念珠,突然明白:這些被邪術利用的現代工具,看似在破壞,實則在“喚醒”——喚醒那些被時光掩埋的守護,喚醒那些藏在舊物裏的“歸”與“牽”。
穀外的陽光穿過黑霧,照在那些走向輪回的魂影身上,泛著金色的光。李長生望著青銅簡的方向,突然覺得那殘缺的“鎮”字,像在等一個用“暖”與“敬”拚成的答案。
他背起背包,棉線軸在包裏輕輕轉動,發出“沙沙”的響,像在說:別急,被牽住的,總會回來;被記著的,終會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