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作戰決心
這個穿越者隻想選最低難度 作者:葉聲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拓跋懋接到命令後,很快和曹政每人點起了一百多兵馬同王東一同出戰,一路上他們安靜前進,同時拓跋懋忍不住悄悄看著王東。
雖然那天在夜裏王東殺那個娘若氏的貴公子時,拓跋懋見識過這位漢人軍官詭異的刀法,知道了王東的身手非常恐怖,但是指揮作戰畢竟和單打獨鬥是不同的,拓跋懋還不知道王東的指揮水平如何,心裏也有幾分好奇。
幾人領著總共兩百多兵馬,來到敵人埋伏的山腳下。王東叫過拓跋懋和曹正,這次他沒有打算藏私,於是蹲在地上,就手在沙地上畫出了附近的地貌,然後指著這幅地圖對兩邊人開始分析局勢,並且告訴他們要如何執行任務。
當王東開始畫圖時,拓跋懋心裏還頗不以為然,覺得漢人就是麻煩,打個仗還要說這麽多,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又怎麽是一張圖可以講得清楚。
可是當王東真正開始為他們兩人講解起來時,拓跋懋卻是越聽越驚訝。
王東先是告訴了拓跋懋和曹正要怎麽分派人手,接著用不同顏色的石子分作他們的人馬和敵人的人馬,在地圖上隨手擺布著,同時說著兩邊開戰之後各種不同的情況,以及麵對不同的戰場局勢自己這邊該如何應對。
在王東的講解之下,拓跋懋和曹政很快驚訝地發現,王東剛才隨口分出的那些兵,其實已經包括了正麵強攻,側麵佯攻,還有預備隊等等編製,而王東同時早已經把各種情形都考慮好了,在他的安排之下,他們發現無論敵人怎麽動作,隻要依照王東所說的方法他們的軍力都可以很輕鬆的在小範圍內對敵人形成以少打多的局麵,而同時因為王東充分利用了地形和兵力合理配備的優勢,被包圍的敵人想要對他們反包圍,甚至隻是集中兵力回過頭來攻擊他們也是非常困難的。
戰鬥規模的決策在此時的指揮中雖然也有,但絕對沒有王東所用的後世現代戰鬥決心圖形式來的這麽直觀和有效率,到了曹政這種小隊級別的軍官或者是拓跋懋這種基本上接觸不到什麽正規軍事理論的少數民族將領,就從沒有聽過像王東此時所說的這般清楚的戰鬥部署。
而當王東對他們把如何作戰這件事情說完之後,兩人驚訝的發現自己心裏居然都已經有了對這場戰鬥該如何進行的大致輪廓,而且思想一番,他們很快發覺,無論敵人怎麽逃跑行動,他們都可以很快按照王東所說的給出對應布置。
兩人聽完不禁都有些敬佩的看向王東。曹政心中對王東的想法自然是:原來王長史比自己想的還要厲害,而拓跋懋則是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他從來沒有想過仗可以這麽打,看著王東,良久,突然有一種非常羨慕的感覺,以前聽那些漢人的故事裏頭說的什麽諸葛亮之類機智百出的謀士對於戰爭非常重要,那時他還沒什麽感受,但此刻才真真正正的感覺到,如果自己的部落中能有王東這麽一個謀士的話,對於他部落的發展,簡直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
這一刻,原本投降大唐隻為掙個身份的拓跋懋,突然真心有點想和大唐多親近親近了,拓跋懋此時以為王東的這些本領都是自然都是大唐教的,那麽自己當了大唐的官兒之後,能不能也派人去大唐學學這種東西?如果能從自己的部落裏送幾個年輕才俊去大唐學習這些軍事理論的話,那麽對於自己部落的未來的意義將是不可估量的。
而王東在說完自己的作戰計劃後,心裏也有點佩服自己。
係統的基礎能力屬性並沒有冷兵器戰鬥指揮這麽一個獨立的選項,所以王東剛開始準備指揮這場作戰時,自己心裏也是沒底的,但仔細一想,他卻發覺自己對於這些方麵的知識儲備居然還頗為不錯,想想也就明白了,雖然係統的基礎能力裏沒有戰鬥指揮,但是有很多能力都是與作戰指揮相關的,比如軍事技能點,領導力技能點等等,而在這些技能點上,王東的水平無一例外的都比普通人高出了一兩倍,相應的腦中也儲備了很多這類雜七雜八的知識,比如他往地上一蹲,自然就按照後世的軍事理論開始構思戰鬥決心圖。這種指揮方式可是比此時大唐將領們用馬鞭一指說:“你往這兒打,你往這兒打,如果敵人出來了,預備隊就跟著我衝……”這樣潦草含糊的指揮來的要詳細可靠的多。
在安排好作戰計劃之後,拓跋茂和曹正都信心滿滿地將自己的隊伍帶往預設地點,同時將王東的命令又一級級傳達下去,精確到每一個十人的小隊,都明白了自己在這場作戰中該幹什麽,聽到了什麽樣的口令,該往哪兒跑為止。
等大家差不多都安排好之後,就聽王東所在的山南一聲鑼響,所有人立刻運動起來。
這一次作戰王東這邊的主力是裝備了短兵器和弓弩的輕步兵,作戰目的是把在山上準備伏擊的敵人打散,最好抓到首領。
但實際作戰開始之後,事情卻進展得比王東的想象還要好的多,在山上伏擊的那些草原部落根本沒想到自己自認為巧妙的伏擊會被發現,而且也沒有想好到底被發現之後要怎麽撤退,當他們看見唐軍和黨項人攻上來時直接就亂了陣腳,有人回頭和敵人廝殺,有人馬上逃跑,還有人則想著整隊之後跟大家一起逃,整個山頂上瞬間亂成一鍋粥。
於是當唐軍和黨項人打了一陣之後,他們發現王東剛才的周妙計劃隻執行了前半部分,後半部分完全就不需要了,因為整場戰鬥直接變成了一場抓俘虜的遊戲。
山頂上的伏軍開始飛快的潰散,王東親眼看著有些人慌不擇路的向山下跑,一著急居然翻過了山脊線,直接沿著山腹在那瞎轉悠,王東都無語了,也許是因為山腹看起來更開闊,所以好跑一點吧,可是這隻是他們自己在山腹上從下往上看的錯覺,這是戈壁灘,所謂的山丘也沒有什麽植被,他們這樣跑什麽遮掩都沒有,在站在山脊上的唐軍看起來簡直就是活靶子。
不過唐軍們也懶得趕盡殺絕,畢竟箭矢也是很值錢的,他們開心的就放兩箭,不開心的索性就看著他們逃跑,反正這些人已經散亂一團,想要跑也跑不了多遠,一會兒還得乖乖回來找大隊,不然自己跑到隔壁攤上隨時就被餓死了。
王東看了一會兒之後便和眾人走上山頂,發現在那兒居然還有一夥敵人正在堅守。
此時山頂上,一個看起來不過三十歲的青壯年男性正拿著一柄長槍衝突往還,嘴中不斷呼喝,他的槍法頗為不錯,這一會兒的是功夫他的槍下已然放倒了四個人。
這時王東手下也抓到了不少的俘虜,一番詢問之後王東才知道這些是奴刺羌的部落,這次本來也是要和慕容吉會盟的,隻是路上耽擱來的晚了,所以這時他們這支一百多人的小隊才剛剛趕到青海湖邊,這時才知道慕容吉居然已經被抓了,而這位奴刺的年輕首領血氣方剛,似乎還和慕容吉有些親戚關係,所以一激動之下就直接決定帶人伏擊唐軍,想著救出慕容吉。
王東看到這位首領功夫著實不錯,在那兒大喊大叫的,現在唐軍都圍著他不敢攻擊,而黨項人則被打出了火氣,一個個的拿著刀往上衝,好像非要和他白刃見紅才甘心一般,結果不一會兒的功夫又是兩人被捅傷。
王東知道這種困獸猶鬥的情況,和他去近身對打隻是平白消耗將士的性命,自然不會如此選擇,他連忙道:“快拿弩箭……”
可那把他射死的幾個字還沒說完,王東就聽腦中係統叮咚一聲。
雖然那天在夜裏王東殺那個娘若氏的貴公子時,拓跋懋見識過這位漢人軍官詭異的刀法,知道了王東的身手非常恐怖,但是指揮作戰畢竟和單打獨鬥是不同的,拓跋懋還不知道王東的指揮水平如何,心裏也有幾分好奇。
幾人領著總共兩百多兵馬,來到敵人埋伏的山腳下。王東叫過拓跋懋和曹正,這次他沒有打算藏私,於是蹲在地上,就手在沙地上畫出了附近的地貌,然後指著這幅地圖對兩邊人開始分析局勢,並且告訴他們要如何執行任務。
當王東開始畫圖時,拓跋懋心裏還頗不以為然,覺得漢人就是麻煩,打個仗還要說這麽多,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又怎麽是一張圖可以講得清楚。
可是當王東真正開始為他們兩人講解起來時,拓跋懋卻是越聽越驚訝。
王東先是告訴了拓跋懋和曹正要怎麽分派人手,接著用不同顏色的石子分作他們的人馬和敵人的人馬,在地圖上隨手擺布著,同時說著兩邊開戰之後各種不同的情況,以及麵對不同的戰場局勢自己這邊該如何應對。
在王東的講解之下,拓跋懋和曹政很快驚訝地發現,王東剛才隨口分出的那些兵,其實已經包括了正麵強攻,側麵佯攻,還有預備隊等等編製,而王東同時早已經把各種情形都考慮好了,在他的安排之下,他們發現無論敵人怎麽動作,隻要依照王東所說的方法他們的軍力都可以很輕鬆的在小範圍內對敵人形成以少打多的局麵,而同時因為王東充分利用了地形和兵力合理配備的優勢,被包圍的敵人想要對他們反包圍,甚至隻是集中兵力回過頭來攻擊他們也是非常困難的。
戰鬥規模的決策在此時的指揮中雖然也有,但絕對沒有王東所用的後世現代戰鬥決心圖形式來的這麽直觀和有效率,到了曹政這種小隊級別的軍官或者是拓跋懋這種基本上接觸不到什麽正規軍事理論的少數民族將領,就從沒有聽過像王東此時所說的這般清楚的戰鬥部署。
而當王東對他們把如何作戰這件事情說完之後,兩人驚訝的發現自己心裏居然都已經有了對這場戰鬥該如何進行的大致輪廓,而且思想一番,他們很快發覺,無論敵人怎麽逃跑行動,他們都可以很快按照王東所說的給出對應布置。
兩人聽完不禁都有些敬佩的看向王東。曹政心中對王東的想法自然是:原來王長史比自己想的還要厲害,而拓跋懋則是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他從來沒有想過仗可以這麽打,看著王東,良久,突然有一種非常羨慕的感覺,以前聽那些漢人的故事裏頭說的什麽諸葛亮之類機智百出的謀士對於戰爭非常重要,那時他還沒什麽感受,但此刻才真真正正的感覺到,如果自己的部落中能有王東這麽一個謀士的話,對於他部落的發展,簡直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
這一刻,原本投降大唐隻為掙個身份的拓跋懋,突然真心有點想和大唐多親近親近了,拓跋懋此時以為王東的這些本領都是自然都是大唐教的,那麽自己當了大唐的官兒之後,能不能也派人去大唐學學這種東西?如果能從自己的部落裏送幾個年輕才俊去大唐學習這些軍事理論的話,那麽對於自己部落的未來的意義將是不可估量的。
而王東在說完自己的作戰計劃後,心裏也有點佩服自己。
係統的基礎能力屬性並沒有冷兵器戰鬥指揮這麽一個獨立的選項,所以王東剛開始準備指揮這場作戰時,自己心裏也是沒底的,但仔細一想,他卻發覺自己對於這些方麵的知識儲備居然還頗為不錯,想想也就明白了,雖然係統的基礎能力裏沒有戰鬥指揮,但是有很多能力都是與作戰指揮相關的,比如軍事技能點,領導力技能點等等,而在這些技能點上,王東的水平無一例外的都比普通人高出了一兩倍,相應的腦中也儲備了很多這類雜七雜八的知識,比如他往地上一蹲,自然就按照後世的軍事理論開始構思戰鬥決心圖。這種指揮方式可是比此時大唐將領們用馬鞭一指說:“你往這兒打,你往這兒打,如果敵人出來了,預備隊就跟著我衝……”這樣潦草含糊的指揮來的要詳細可靠的多。
在安排好作戰計劃之後,拓跋茂和曹正都信心滿滿地將自己的隊伍帶往預設地點,同時將王東的命令又一級級傳達下去,精確到每一個十人的小隊,都明白了自己在這場作戰中該幹什麽,聽到了什麽樣的口令,該往哪兒跑為止。
等大家差不多都安排好之後,就聽王東所在的山南一聲鑼響,所有人立刻運動起來。
這一次作戰王東這邊的主力是裝備了短兵器和弓弩的輕步兵,作戰目的是把在山上準備伏擊的敵人打散,最好抓到首領。
但實際作戰開始之後,事情卻進展得比王東的想象還要好的多,在山上伏擊的那些草原部落根本沒想到自己自認為巧妙的伏擊會被發現,而且也沒有想好到底被發現之後要怎麽撤退,當他們看見唐軍和黨項人攻上來時直接就亂了陣腳,有人回頭和敵人廝殺,有人馬上逃跑,還有人則想著整隊之後跟大家一起逃,整個山頂上瞬間亂成一鍋粥。
於是當唐軍和黨項人打了一陣之後,他們發現王東剛才的周妙計劃隻執行了前半部分,後半部分完全就不需要了,因為整場戰鬥直接變成了一場抓俘虜的遊戲。
山頂上的伏軍開始飛快的潰散,王東親眼看著有些人慌不擇路的向山下跑,一著急居然翻過了山脊線,直接沿著山腹在那瞎轉悠,王東都無語了,也許是因為山腹看起來更開闊,所以好跑一點吧,可是這隻是他們自己在山腹上從下往上看的錯覺,這是戈壁灘,所謂的山丘也沒有什麽植被,他們這樣跑什麽遮掩都沒有,在站在山脊上的唐軍看起來簡直就是活靶子。
不過唐軍們也懶得趕盡殺絕,畢竟箭矢也是很值錢的,他們開心的就放兩箭,不開心的索性就看著他們逃跑,反正這些人已經散亂一團,想要跑也跑不了多遠,一會兒還得乖乖回來找大隊,不然自己跑到隔壁攤上隨時就被餓死了。
王東看了一會兒之後便和眾人走上山頂,發現在那兒居然還有一夥敵人正在堅守。
此時山頂上,一個看起來不過三十歲的青壯年男性正拿著一柄長槍衝突往還,嘴中不斷呼喝,他的槍法頗為不錯,這一會兒的是功夫他的槍下已然放倒了四個人。
這時王東手下也抓到了不少的俘虜,一番詢問之後王東才知道這些是奴刺羌的部落,這次本來也是要和慕容吉會盟的,隻是路上耽擱來的晚了,所以這時他們這支一百多人的小隊才剛剛趕到青海湖邊,這時才知道慕容吉居然已經被抓了,而這位奴刺的年輕首領血氣方剛,似乎還和慕容吉有些親戚關係,所以一激動之下就直接決定帶人伏擊唐軍,想著救出慕容吉。
王東看到這位首領功夫著實不錯,在那兒大喊大叫的,現在唐軍都圍著他不敢攻擊,而黨項人則被打出了火氣,一個個的拿著刀往上衝,好像非要和他白刃見紅才甘心一般,結果不一會兒的功夫又是兩人被捅傷。
王東知道這種困獸猶鬥的情況,和他去近身對打隻是平白消耗將士的性命,自然不會如此選擇,他連忙道:“快拿弩箭……”
可那把他射死的幾個字還沒說完,王東就聽腦中係統叮咚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