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少年,世界很大
這個穿越者隻想選最低難度 作者:葉聲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允文的眼神裏閃過一絲希望的火光,但很快,那光就熄滅了。
王東剛才的話就像巴掌一樣打在他的臉上,朱允文終於也承認了自己一直不願麵對的失敗。
王東說的對,他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君典範,他沒有那些能力,離開了皇帝寶座後的他什麽也不是。
朱允文坐在地上,剛才激動的情緒慢慢消散,他突然無所謂的笑了起來:“王東,朕知道你別有用心,也許你想做郭子儀,也許你想做董卓,但朕不會再出麵了。”
“朱棣贏了,他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萬物生靈都是他的了。朕沒那麽傻,朕知道,哪怕天雨粟,地湧金,朕也沒有那個財力人力去和朱棣拚。朕輸了天下,就這樣吧。”
王東一愣,不容易啊,小朱同學居然學會自我反思了。
王東猜在原曆史中朱允文大概也就是因為認清了這些才會最終選擇逃遁山林,一直隱姓埋名,到最後也沒被朱棣找到。
但既然他來了,小朱同學恐怕就沒有這樣的福氣了。
王東突然大笑起來。
“普天之下都是朱棣的?你的口氣倒還真大。”
朱允文看向他,葉希賢和朱文圭也是一臉疑惑。
“你們知道天下有多大嗎?”
王東一句話讓三人麵麵相覷。
朱允文也知道天下很大,元代的蒙古人西征一直打到馬紮爾人的地盤上,其間走過的地方遠不止大明這點國土,但那又有什麽意義?要他去外邦借兵複國?朱允文還沒那麽不著調,他知道大明的強盛,周邊哪有國家能和煌煌大明相提並論,借兵打敗大明軍隊複國這種事情隻是個笑話罷了。
王東笑道:“跟我來。”
雖然對王東的提議已經沒什麽期待,但朱允文還是有點好奇王東到底能說出什麽,於是無所謂的跟著王東一起走。
王東走進大路邊一處破廟,三人也跟著走進,這座廟早就荒廢,殿宇破落,眾人一進去,瞬間驚跑了一群耗子。
三人想看看王東究竟能說出什麽東西,就見王東來到幾乎歪倒的供桌前,掃了一下桌上的泥土,然後從道袍裏拿出了一大張紙。
朱允文驚奇的看著那張紙,隻見那紙和普通的宣紙皮紙都不一樣,極富光澤的樣子,看著就十分高級。而紙上畫著一個巨大的橢圓圓圈,圈中紅紅綠綠印著十分精細的圖案,而且還有各種線條和符號標記,朱允文看了半天,反應過來,這似乎是某種地圖。
但他又想不通那種地圖會是這樣畫的,看了良久,他不禁問王東道:“這是哪裏的地圖?”
王東笑著指著地圖上中心偏左的一小點地方,對朱允文道:“我們在這裏。”
三人順他手指看去,發現他指的地方標注了一個小小的點,旁邊果然寫著兩個字“南京”。
葉希賢看見那個點,不禁驚訝,忍不住道:“這麽小?”
他沒驚訝於為什麽京師被寫成了南京第一時間,而是驚於南京在圖上的大小,隻是一個小小的點而已,而且整幅圖上,和南京一樣用紅圈標記的點放眼望去,少說有十幾個。難道這些點都代表這和京師一樣大的城市?那麽世上該有多少如此大的城?
朱允文這時忍不住問:“這些紅圈的城市都和京師一樣大嗎?”
這時朱允文也同樣反應過來,他看著圖上一個個被紅圈圈起來的大城市,心想原來世上有如此多的大國,那麽自己借兵複國或許也不是不可能了。
聽到朱允文的話,王東不禁露出一個鄙視的眼神,放著這麽大的世界在眼前,卻隻想著借兵複國,格局小了啊兄弟。
而且這幅曆史地圖裏紅圈的大城市隻是當時各國的首都和陪都而已,比如同樣被紅圈起來的巴黎,這時人口最多也就三十萬,和南京差了一個數量級。可以說放眼這時整個世界,能和大明比拚賬麵實力的國家,幾乎就是沒有。
王東直接用指頭在地圖上的中國範圍裏圈了一下,“這大概就是大明了。”
三人這時才注意到圖上標記的大明國界,不禁全都驚住。偌大的大明居然這麽小,隻是一塊大陸東邊的一部分而已。
這時王東指著北美洲道:“這塊大陸上約莫有一千萬人口。”
朱允文點點頭,此時大明的人口數字也就差不多六千萬的規模,一千萬人口在他看來也算是個大國了。
但接著王東說出的一句話直接讓朱允文眼前一亮:“這些人大多數語言不通,沒有文字,更沒有國家,不過是一群遊牧的部落而已。”
朱允文做皇帝不行,那是和朱棣相比,但論起殺伐果斷,上位就削藩的小朱同學顯然不是個多麽有道德潔癖的人。聽到王東的話,他瞬間就心裏一動。
朱允文試探著問道:“若是如此,這地方多半是莽荒草草,無法活人,所以才會如此不開化罷?”
“不,他們隻是與世隔絕缺少交流,所以才會這樣。”王東手指過美國中部大平原,“這裏河網密布,植被繁茂,這裏土地肥沃呈黑色,握之成團,落地即散,平原一望無際,若是開荒起來,就是養活整個大明朝的人口也不成問題。”
看見朱允文瞪大了眼睛,王東心裏一笑。開玩笑,美國中部大平原,世界三大黑土地分布區之一,這地方一度把美國捧成全世界最大糧食生產國,直到中國後來居上才被超過。但和中國高投入高產出的種植模式相比,美國中部大平原天生適宜機械化大規模種植,各種優渥的地理條件,能把同緯度中國的農業工作者眼饞死,好不容易穿越一趟,在這個曆史維度裏這地方就讓朱允文笑納了吧。
朱允文和葉希賢聽到王東的話,瞬間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接著王東又指向南邊的印加帝國,“這裏有個國家,人口大約千萬吧,但他們沒有馬,沒有鐵器,甚至沒有輪子。最好的兵士也隻裝備了青銅兵器和布甲。”
朱允文再次眼前一亮,接著王東手指南美的波脫西銀礦,“這裏有個銀礦,若開采起來,年產銀大概相當於大明所有銀子的總和吧。”
葉希賢大驚,大明雖然才剛剛有銀本位經濟的苗頭,但已經十分缺銀了,擁有這樣一個銀礦的意義可想而知。
他不禁道:“相當於大明所有銀礦的總和?怎麽可能?”
王東看著葉希賢,笑著搖頭道:“不是所有銀礦的總和,是所有銀子的總和。我說的是從三皇五帝時期到現在的所有銀子。”
三人同時看向王東,全都不敢相信。
接著王東手指南北美洲的廣袤土地,解釋著上麵的一連串標記道:“這是金礦,這是銀礦,這是水銀,這是林場,這片潘帕斯草原雖然麵積小,但他的牧區麵積比整個戈壁以南的蒙古草原還要大,若是放牧,足以讓幾千萬人每人每年吃上幾十斤肉……”
一番話說完,連僅僅八歲的朱文圭都呆滯了。
王東剛才的話就像巴掌一樣打在他的臉上,朱允文終於也承認了自己一直不願麵對的失敗。
王東說的對,他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君典範,他沒有那些能力,離開了皇帝寶座後的他什麽也不是。
朱允文坐在地上,剛才激動的情緒慢慢消散,他突然無所謂的笑了起來:“王東,朕知道你別有用心,也許你想做郭子儀,也許你想做董卓,但朕不會再出麵了。”
“朱棣贏了,他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萬物生靈都是他的了。朕沒那麽傻,朕知道,哪怕天雨粟,地湧金,朕也沒有那個財力人力去和朱棣拚。朕輸了天下,就這樣吧。”
王東一愣,不容易啊,小朱同學居然學會自我反思了。
王東猜在原曆史中朱允文大概也就是因為認清了這些才會最終選擇逃遁山林,一直隱姓埋名,到最後也沒被朱棣找到。
但既然他來了,小朱同學恐怕就沒有這樣的福氣了。
王東突然大笑起來。
“普天之下都是朱棣的?你的口氣倒還真大。”
朱允文看向他,葉希賢和朱文圭也是一臉疑惑。
“你們知道天下有多大嗎?”
王東一句話讓三人麵麵相覷。
朱允文也知道天下很大,元代的蒙古人西征一直打到馬紮爾人的地盤上,其間走過的地方遠不止大明這點國土,但那又有什麽意義?要他去外邦借兵複國?朱允文還沒那麽不著調,他知道大明的強盛,周邊哪有國家能和煌煌大明相提並論,借兵打敗大明軍隊複國這種事情隻是個笑話罷了。
王東笑道:“跟我來。”
雖然對王東的提議已經沒什麽期待,但朱允文還是有點好奇王東到底能說出什麽,於是無所謂的跟著王東一起走。
王東走進大路邊一處破廟,三人也跟著走進,這座廟早就荒廢,殿宇破落,眾人一進去,瞬間驚跑了一群耗子。
三人想看看王東究竟能說出什麽東西,就見王東來到幾乎歪倒的供桌前,掃了一下桌上的泥土,然後從道袍裏拿出了一大張紙。
朱允文驚奇的看著那張紙,隻見那紙和普通的宣紙皮紙都不一樣,極富光澤的樣子,看著就十分高級。而紙上畫著一個巨大的橢圓圓圈,圈中紅紅綠綠印著十分精細的圖案,而且還有各種線條和符號標記,朱允文看了半天,反應過來,這似乎是某種地圖。
但他又想不通那種地圖會是這樣畫的,看了良久,他不禁問王東道:“這是哪裏的地圖?”
王東笑著指著地圖上中心偏左的一小點地方,對朱允文道:“我們在這裏。”
三人順他手指看去,發現他指的地方標注了一個小小的點,旁邊果然寫著兩個字“南京”。
葉希賢看見那個點,不禁驚訝,忍不住道:“這麽小?”
他沒驚訝於為什麽京師被寫成了南京第一時間,而是驚於南京在圖上的大小,隻是一個小小的點而已,而且整幅圖上,和南京一樣用紅圈標記的點放眼望去,少說有十幾個。難道這些點都代表這和京師一樣大的城市?那麽世上該有多少如此大的城?
朱允文這時忍不住問:“這些紅圈的城市都和京師一樣大嗎?”
這時朱允文也同樣反應過來,他看著圖上一個個被紅圈圈起來的大城市,心想原來世上有如此多的大國,那麽自己借兵複國或許也不是不可能了。
聽到朱允文的話,王東不禁露出一個鄙視的眼神,放著這麽大的世界在眼前,卻隻想著借兵複國,格局小了啊兄弟。
而且這幅曆史地圖裏紅圈的大城市隻是當時各國的首都和陪都而已,比如同樣被紅圈起來的巴黎,這時人口最多也就三十萬,和南京差了一個數量級。可以說放眼這時整個世界,能和大明比拚賬麵實力的國家,幾乎就是沒有。
王東直接用指頭在地圖上的中國範圍裏圈了一下,“這大概就是大明了。”
三人這時才注意到圖上標記的大明國界,不禁全都驚住。偌大的大明居然這麽小,隻是一塊大陸東邊的一部分而已。
這時王東指著北美洲道:“這塊大陸上約莫有一千萬人口。”
朱允文點點頭,此時大明的人口數字也就差不多六千萬的規模,一千萬人口在他看來也算是個大國了。
但接著王東說出的一句話直接讓朱允文眼前一亮:“這些人大多數語言不通,沒有文字,更沒有國家,不過是一群遊牧的部落而已。”
朱允文做皇帝不行,那是和朱棣相比,但論起殺伐果斷,上位就削藩的小朱同學顯然不是個多麽有道德潔癖的人。聽到王東的話,他瞬間就心裏一動。
朱允文試探著問道:“若是如此,這地方多半是莽荒草草,無法活人,所以才會如此不開化罷?”
“不,他們隻是與世隔絕缺少交流,所以才會這樣。”王東手指過美國中部大平原,“這裏河網密布,植被繁茂,這裏土地肥沃呈黑色,握之成團,落地即散,平原一望無際,若是開荒起來,就是養活整個大明朝的人口也不成問題。”
看見朱允文瞪大了眼睛,王東心裏一笑。開玩笑,美國中部大平原,世界三大黑土地分布區之一,這地方一度把美國捧成全世界最大糧食生產國,直到中國後來居上才被超過。但和中國高投入高產出的種植模式相比,美國中部大平原天生適宜機械化大規模種植,各種優渥的地理條件,能把同緯度中國的農業工作者眼饞死,好不容易穿越一趟,在這個曆史維度裏這地方就讓朱允文笑納了吧。
朱允文和葉希賢聽到王東的話,瞬間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接著王東又指向南邊的印加帝國,“這裏有個國家,人口大約千萬吧,但他們沒有馬,沒有鐵器,甚至沒有輪子。最好的兵士也隻裝備了青銅兵器和布甲。”
朱允文再次眼前一亮,接著王東手指南美的波脫西銀礦,“這裏有個銀礦,若開采起來,年產銀大概相當於大明所有銀子的總和吧。”
葉希賢大驚,大明雖然才剛剛有銀本位經濟的苗頭,但已經十分缺銀了,擁有這樣一個銀礦的意義可想而知。
他不禁道:“相當於大明所有銀礦的總和?怎麽可能?”
王東看著葉希賢,笑著搖頭道:“不是所有銀礦的總和,是所有銀子的總和。我說的是從三皇五帝時期到現在的所有銀子。”
三人同時看向王東,全都不敢相信。
接著王東手指南北美洲的廣袤土地,解釋著上麵的一連串標記道:“這是金礦,這是銀礦,這是水銀,這是林場,這片潘帕斯草原雖然麵積小,但他的牧區麵積比整個戈壁以南的蒙古草原還要大,若是放牧,足以讓幾千萬人每人每年吃上幾十斤肉……”
一番話說完,連僅僅八歲的朱文圭都呆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