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談判
這個穿越者隻想選最低難度 作者:葉聲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王東發現頭天晚上祭祀上他顯露的那一手果然有點效果,申政良和範強兩人看見他時居然不再當麵鄙夷,而是有說有笑的,等他背過臉去時才敢嘰嘰喳喳。王東聽了一耳朵,發現他倆依舊在吐槽他,但語氣裏多了不少畏懼,似乎是把他的定位從幸進小人改成妖道了。
慶成郡主那邊則和王東的關係好了不少,老太太經過昨晚王東的幫忙後明顯很喜歡他,路上還叫王東到她的車裏去坐。
這自然更引起申政良和範強的不滿,這道士居然在蠱惑聖上之後把慶成郡主也糊弄住了,簡直該死。
一路前行,一整天下來,係統居然沒有閃出任何選項,這反而讓王東有些緊張。
在他的使用方法裏,係統的功能相當於加點器和危機預報器,之前在慶成郡主那裏時王東明明還獲得了兩個有等級選項的任務,這說明危險就在他身邊,可是現在無論什麽事都沒發生,王東知道這不一定代表著好事,說不定係統就突然給他來個大的,到時候王東可是遭不住。
又走了一天,隊伍在鎮江換上小船。
這時朱棣還沒有渡江,長江仍然掌握在中央手裏,長江上的水師已經是中央軍最後的依仗了。
隊伍乘船渡江,在中午時到達了朱棣的駐地。
雖然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誰也不能打包票什麽都不會發生。所以當船臨近岸邊時所有人都很緊張,連老太太都跑到船頭上張望。
隨著船隊離岸越來越近,眾人終於看到岸上站著一大群人,慶成郡主看到眾人簇擁中的一個人時,臉色不禁嚴肅起來。
王東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隻見那是一個器宇軒昂的華服中年,瞬間反應過來,朱棣居然親自來接他們渡江了。
慶成郡主剛剛下船,朱棣已經帶人靠近過來。
等到他一路騎馬走近,王東這才看清朱棣身後居然跟著一大隊空轎子。
很快,朱棣來到慶成郡主麵前,利落的翻身下馬,握著郡主的手用鳳陽話道:“大姊姊,好些日子沒見,我好想你啊!”
慶成郡主是朱家這一輩的大姐,朱棣他們都是她看著長起來的,本來感情就挺深,聽到朱棣的問候,慶成郡主瞬間也動容了,握著朱棣的手不願鬆開。
兩人寒暄幾句,朱棣又吩咐手下道:“愣著做甚?還不快讓各位大人上轎!”
他身後的眾軍士聞言連忙放下轎子,掀起轎簾讓王東他們坐進去。
王東見狀不禁感歎,朱棣這待人接物的段位比朱允文那貨確實高太多了,朱允文輸的不冤。
眾人和朱棣一起進入鎮江,來到朱棣的居所,大家直接進了正廳。各自坐下後朱棣問道:“周王、齊王如今還好嗎?”
王東心裏暗暗道一句:來了。
就見慶成郡主和申政良等人瞬間臉色尷尬。
周王、齊王都是朱元璋定下的戍邊九王之一,他們在朱棣之前就被朱允文先拿下了,現在兩個人一個被貶為庶人發配雲南,一個在南京吃牢飯。朱棣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他之所以這樣問,顯然就是在駁慶成郡主的麵子。
慶成郡主也不知怎麽說,她是代朱允文來勸降的,可是朱允文連周王齊王都不願忍,能忍下朱棣?這換誰看了都是個空頭支票而已。
她也隻能勸朱棣道:“我們都是一家人,總有些骨肉親情,何必苦苦相逼。”
朱棣點頭,“是啊,當今聖上在捉拿我們弟兄時實在逼的太緊了,一點骨肉親情都不顧。”
朱棣說道:“建文元年,先削周王,一家廢為庶人流放雲南,又廢齊王、代王。再告湘王謀反,湘王老十二,性子最是暴烈,百口莫辯,闔家自焚於荊州。然後代王,被拿到京師,拷問罪責,再是岷王老十八,廢為庶人,遠徙漳州,如今也是生死未卜。我們弟兄這麽多人,如今,哎……皇帝身邊有壞人啊!”
朱棣一邊說一邊掰手指頭,神情憤慨,到最後居然哭了出來。
慶成郡主毫無辦法,朱允文留下的話柄實在太多了,她勸都不好勸。
王東和在場眾人這時都明白了,沒戲,朱棣演技飆的高興,其實根本不可能接受城下之盟。
朱允文現在的兵力不如朱棣,那是靠李景隆這個人才一通狂送把中央軍一百多萬兵力丟掉後才會出現的場麵。其實中央控製的地盤遠比燕軍大,如果給朱允文幾年時間休養生息,他完全可能再暴一波兵把朱棣推了。
所以朱棣才會孤軍南下,直插京師,這就是朱棣集團的拚死一搏。
現在朱棣都打到鎮江了,還想讓他回去,搞笑呢。
慶成郡主也明白了朱棣的態度,但無奈職責所在,隻能說出了朱允文的條件:向朱棣割地求和。
朱棣直接大義凜然的表示:他這次來就是為了清君側,把君側清幹淨了他就回去當燕王,割什麽地?不用不用。
至於君側要怎麽清才算幹淨,那就是他一句話了。
慶成郡主無奈,隻能退一步請求朱棣暫緩過江。
朱棣表示:這都是奸臣的毒計,如果自己渡江慢了就趕不上清君側了,奸臣把皇帝劫跑了怎麽辦?
老太太完全無法回複。
到此大家已經明白這次談判啥也談不成了。而王東心裏隻想吐槽,這談判計劃到底是哪個大聰明想出來的?叛軍都打到首都底下了,這時候朝廷還想讓點利就把朱棣訌走,這簡直是把朱棣當成三歲小孩在騙,怎麽可能成功。
下午,使團隊伍就默默離開了朱棣的軍營,既然談無可談,慶成郡主也不想在燕軍這裏多留,她如果早點回去匯報消息也能讓朱允文有個準備。
當晚他們在水師大營住了一夜,次日啟程,因為知道談判破滅的消息,整個隊伍的氣氛都很差。很差的氣氛中,王東和升雲觀眾人卻依然和範強與申政良的隨從拉開了十幾米的距離。
大家默默趕路時,一個申政良的隨從卻臉色發白,他悄悄看著王東方向,走一陣,又回頭看一眼。
他的名字隊伍裏沒多少人記得住,因為他就是個抄抄寫寫的書記員而已,六部裏這樣跑官想要成為清流官員幕僚的人很多,這些跑官的人沒有功名,隻是主修一些為吏的技巧,或是能寫一筆好字,或是熟悉公文往來,或是學習刑名和錢穀,他們在京中交遊清流,等到這些官員被外放時,就會試圖依附上去,成為他們的師爺或者幕僚。
而這個文書就是被人塞入申政良的隊伍裏的,甚至申政良也不太記得他的名字,隻記得他一路上都沉默寡言,毫無存在感。
想要提前巴結申政良的落第文人不少,但這位的表現顯然讓申政良覺得他這錢是白花了,大概回京之後兩人也不會再見麵。
而此時,這個小文書的手確在抖。他看著王東,一次次想著怎麽能接近他,然後把他殺了。
沒錯,他以文書身份混入隊伍,並不是想要當申政良的幕僚,而是為了完成任務的。而且他的任務並不是由朱棣或朱允文兩方中的人布置,他是個被另外一夥暗中勢力派來的死士。
小文書從出發時就開始準備,他一直牢記來之前主子的指示,他假扮的目標是殺死一個重要的使團成員,並且盡量把事情鬧大,最終使得朱棣和朱允文間的議和徹底失去可能,而且斬殺來使的黑鍋被丟到朱棣頭上後朱棣必然百口莫辯,朝中眾臣就將更加徹底的和朱棣劃清界限,便能更強力的斷絕他們投靠朱棣的可能。
慶成郡主是皇親國戚,是主子說過一定不能殺的人,所以小文書原本的目標是申政良,但一路上範強把申政良保護很好,他發現自己毫無機會,原本他已經打算放棄了,但這時王東的出現卻讓他看到了轉機。
因為害怕朝中非議和錦衣衛係統的責怪,所以申政良和範強一路上都有意遠離的王東,錦衣衛也沒有把王東和他那一群道士放在重要的保護對象中。
這個王東如今聲名鵲起,如果他死了,想必比殺死申政良更能造成輿論震動。
小文書想著,裝作係鞋帶蹲下身子,直到王東騎馬走過他的身邊。
小文書見王東完全沒有在意他,悄悄點頭:
“這王東隻是一個瘦弱年輕道人,他的身邊也隻有一群隻知道念經打坐手無縛雞之力的道士保護他。自己這一刀下去,任務必將完成!”
一瞬間小文書已經把計劃想好了,並且自信萬無一失,於是他悄悄摸向了自己腰間藏著的匕首……
慶成郡主那邊則和王東的關係好了不少,老太太經過昨晚王東的幫忙後明顯很喜歡他,路上還叫王東到她的車裏去坐。
這自然更引起申政良和範強的不滿,這道士居然在蠱惑聖上之後把慶成郡主也糊弄住了,簡直該死。
一路前行,一整天下來,係統居然沒有閃出任何選項,這反而讓王東有些緊張。
在他的使用方法裏,係統的功能相當於加點器和危機預報器,之前在慶成郡主那裏時王東明明還獲得了兩個有等級選項的任務,這說明危險就在他身邊,可是現在無論什麽事都沒發生,王東知道這不一定代表著好事,說不定係統就突然給他來個大的,到時候王東可是遭不住。
又走了一天,隊伍在鎮江換上小船。
這時朱棣還沒有渡江,長江仍然掌握在中央手裏,長江上的水師已經是中央軍最後的依仗了。
隊伍乘船渡江,在中午時到達了朱棣的駐地。
雖然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誰也不能打包票什麽都不會發生。所以當船臨近岸邊時所有人都很緊張,連老太太都跑到船頭上張望。
隨著船隊離岸越來越近,眾人終於看到岸上站著一大群人,慶成郡主看到眾人簇擁中的一個人時,臉色不禁嚴肅起來。
王東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隻見那是一個器宇軒昂的華服中年,瞬間反應過來,朱棣居然親自來接他們渡江了。
慶成郡主剛剛下船,朱棣已經帶人靠近過來。
等到他一路騎馬走近,王東這才看清朱棣身後居然跟著一大隊空轎子。
很快,朱棣來到慶成郡主麵前,利落的翻身下馬,握著郡主的手用鳳陽話道:“大姊姊,好些日子沒見,我好想你啊!”
慶成郡主是朱家這一輩的大姐,朱棣他們都是她看著長起來的,本來感情就挺深,聽到朱棣的問候,慶成郡主瞬間也動容了,握著朱棣的手不願鬆開。
兩人寒暄幾句,朱棣又吩咐手下道:“愣著做甚?還不快讓各位大人上轎!”
他身後的眾軍士聞言連忙放下轎子,掀起轎簾讓王東他們坐進去。
王東見狀不禁感歎,朱棣這待人接物的段位比朱允文那貨確實高太多了,朱允文輸的不冤。
眾人和朱棣一起進入鎮江,來到朱棣的居所,大家直接進了正廳。各自坐下後朱棣問道:“周王、齊王如今還好嗎?”
王東心裏暗暗道一句:來了。
就見慶成郡主和申政良等人瞬間臉色尷尬。
周王、齊王都是朱元璋定下的戍邊九王之一,他們在朱棣之前就被朱允文先拿下了,現在兩個人一個被貶為庶人發配雲南,一個在南京吃牢飯。朱棣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他之所以這樣問,顯然就是在駁慶成郡主的麵子。
慶成郡主也不知怎麽說,她是代朱允文來勸降的,可是朱允文連周王齊王都不願忍,能忍下朱棣?這換誰看了都是個空頭支票而已。
她也隻能勸朱棣道:“我們都是一家人,總有些骨肉親情,何必苦苦相逼。”
朱棣點頭,“是啊,當今聖上在捉拿我們弟兄時實在逼的太緊了,一點骨肉親情都不顧。”
朱棣說道:“建文元年,先削周王,一家廢為庶人流放雲南,又廢齊王、代王。再告湘王謀反,湘王老十二,性子最是暴烈,百口莫辯,闔家自焚於荊州。然後代王,被拿到京師,拷問罪責,再是岷王老十八,廢為庶人,遠徙漳州,如今也是生死未卜。我們弟兄這麽多人,如今,哎……皇帝身邊有壞人啊!”
朱棣一邊說一邊掰手指頭,神情憤慨,到最後居然哭了出來。
慶成郡主毫無辦法,朱允文留下的話柄實在太多了,她勸都不好勸。
王東和在場眾人這時都明白了,沒戲,朱棣演技飆的高興,其實根本不可能接受城下之盟。
朱允文現在的兵力不如朱棣,那是靠李景隆這個人才一通狂送把中央軍一百多萬兵力丟掉後才會出現的場麵。其實中央控製的地盤遠比燕軍大,如果給朱允文幾年時間休養生息,他完全可能再暴一波兵把朱棣推了。
所以朱棣才會孤軍南下,直插京師,這就是朱棣集團的拚死一搏。
現在朱棣都打到鎮江了,還想讓他回去,搞笑呢。
慶成郡主也明白了朱棣的態度,但無奈職責所在,隻能說出了朱允文的條件:向朱棣割地求和。
朱棣直接大義凜然的表示:他這次來就是為了清君側,把君側清幹淨了他就回去當燕王,割什麽地?不用不用。
至於君側要怎麽清才算幹淨,那就是他一句話了。
慶成郡主無奈,隻能退一步請求朱棣暫緩過江。
朱棣表示:這都是奸臣的毒計,如果自己渡江慢了就趕不上清君側了,奸臣把皇帝劫跑了怎麽辦?
老太太完全無法回複。
到此大家已經明白這次談判啥也談不成了。而王東心裏隻想吐槽,這談判計劃到底是哪個大聰明想出來的?叛軍都打到首都底下了,這時候朝廷還想讓點利就把朱棣訌走,這簡直是把朱棣當成三歲小孩在騙,怎麽可能成功。
下午,使團隊伍就默默離開了朱棣的軍營,既然談無可談,慶成郡主也不想在燕軍這裏多留,她如果早點回去匯報消息也能讓朱允文有個準備。
當晚他們在水師大營住了一夜,次日啟程,因為知道談判破滅的消息,整個隊伍的氣氛都很差。很差的氣氛中,王東和升雲觀眾人卻依然和範強與申政良的隨從拉開了十幾米的距離。
大家默默趕路時,一個申政良的隨從卻臉色發白,他悄悄看著王東方向,走一陣,又回頭看一眼。
他的名字隊伍裏沒多少人記得住,因為他就是個抄抄寫寫的書記員而已,六部裏這樣跑官想要成為清流官員幕僚的人很多,這些跑官的人沒有功名,隻是主修一些為吏的技巧,或是能寫一筆好字,或是熟悉公文往來,或是學習刑名和錢穀,他們在京中交遊清流,等到這些官員被外放時,就會試圖依附上去,成為他們的師爺或者幕僚。
而這個文書就是被人塞入申政良的隊伍裏的,甚至申政良也不太記得他的名字,隻記得他一路上都沉默寡言,毫無存在感。
想要提前巴結申政良的落第文人不少,但這位的表現顯然讓申政良覺得他這錢是白花了,大概回京之後兩人也不會再見麵。
而此時,這個小文書的手確在抖。他看著王東,一次次想著怎麽能接近他,然後把他殺了。
沒錯,他以文書身份混入隊伍,並不是想要當申政良的幕僚,而是為了完成任務的。而且他的任務並不是由朱棣或朱允文兩方中的人布置,他是個被另外一夥暗中勢力派來的死士。
小文書從出發時就開始準備,他一直牢記來之前主子的指示,他假扮的目標是殺死一個重要的使團成員,並且盡量把事情鬧大,最終使得朱棣和朱允文間的議和徹底失去可能,而且斬殺來使的黑鍋被丟到朱棣頭上後朱棣必然百口莫辯,朝中眾臣就將更加徹底的和朱棣劃清界限,便能更強力的斷絕他們投靠朱棣的可能。
慶成郡主是皇親國戚,是主子說過一定不能殺的人,所以小文書原本的目標是申政良,但一路上範強把申政良保護很好,他發現自己毫無機會,原本他已經打算放棄了,但這時王東的出現卻讓他看到了轉機。
因為害怕朝中非議和錦衣衛係統的責怪,所以申政良和範強一路上都有意遠離的王東,錦衣衛也沒有把王東和他那一群道士放在重要的保護對象中。
這個王東如今聲名鵲起,如果他死了,想必比殺死申政良更能造成輿論震動。
小文書想著,裝作係鞋帶蹲下身子,直到王東騎馬走過他的身邊。
小文書見王東完全沒有在意他,悄悄點頭:
“這王東隻是一個瘦弱年輕道人,他的身邊也隻有一群隻知道念經打坐手無縛雞之力的道士保護他。自己這一刀下去,任務必將完成!”
一瞬間小文書已經把計劃想好了,並且自信萬無一失,於是他悄悄摸向了自己腰間藏著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