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陛下賜小道平身!”


    “大膽,如何敢在陛下麵前……”


    李景隆的話還沒說完,朱允文卻向他擺擺手,對王東道:“起來吧。”


    王東站起身子對朱允文和李景隆各抱了一下拳,突然指著遠處一個方向對朱允文道:“陛下看那枝綠八仙開的好生美豔,小道這便為陛下摘來。”


    朱允文和李景隆舉目望去,就見王東指著的是遠處小院院牆上探出的一朵綠色繡球,那堵牆離他們所在的位置怎麽也有幾百步的距離。


    朱允文不禁皺眉,他所在的地方雖然是行宮,但周圍也是各種護衛齊備,沒有自己的命令,根本沒有人能在這裏胡亂走動,這樣一個道士打扮的人怎麽可能跑過幾個院子去到摘那朵花?


    朱允文還沒說話,王東已經一抱拳,然後突然回身向院牆方向跑去,在朱允文和李景隆驚訝的目光中,王東短短的衝刺後便悄無聲息的兩步攀上了院牆,接著一個縱躍通過院牆跳上了院子外一棵古樹,然後便像猿猴一般蕩著樹枝向前飛去。


    王東一番操作,居然沒有引起任何護衛的注意,很快便跑的沒影了。


    大概十個呼吸之後,朱允文和李景隆驚訝的看到剛才王東所指的那處小院牆上露出的繡球花動了一下,似乎是被人牽到了圍牆之後。


    又是十個呼吸,隻聽一聲十分細微的落地聲,王東背著手從另一個方向走到朱允文身前,王東躬身拱手,雙手將一枝新鮮的綠色繡球八仙花陳到了建文帝麵前。


    李景隆和朱允文兩人都驚得張大了嘴巴。


    接著朱允文突然臉色潮紅,一拍巴掌道:“好!好身手!想不到你竟有如此武藝!”


    朱允文才二十多歲年紀,平時也聽過一些戰場上武藝高手的故事,也曾心向往之,可是朱允文長在深宮,卻從沒有真的見過有人展露武藝給他看,見到王東這麽好的身手,自然開心。


    如果放到一個明代朝代中後期,武官已經形成穩定的階層,依賴軍中升拔選任,外界人才根本無法染指。那時王東即使展露武藝,最多也就是會被上位者賞識收為身邊的親隨護衛,根本不可能得到進入軍隊的機會。


    而明初這樣的王朝初年,身居高位者還不排斥從民間吸納願意投靠的人才,比如紀綱就是朱棣在打德州的時候,主動跑來投靠的,朱棣見他騎射能力高強,就直接把他收為了親兵,後來紀綱一路升上去,最後做到了永樂朝的錦衣衛指揮使。


    所以朱允文看到王東展示武藝之後決定把他接納為自己手下的人才也不算什麽奇事,而且朱允文幾乎有些感動,朱棣起兵造反已經快四年了,淨聽說他那裏收羅了多少奇人異事,說的跟評話似的,而他朱允文坐在京師,根本沒一個人來投靠他。看到王東出現時,朱允文不禁樂顛顛,三年了,總算也輪到奇人異士來投靠我一次了!


    朱允文立刻就想到了那些自己偷偷看的評話故事裏的橋段,將手一背,忍住興奮對王東道:“很好,你有如此身手,正該想著報效國家。”


    他看了一眼王東手上的繡球花,不禁微笑道:“這朵花便賜予你吧。”


    王東暴汗,但也隻能連忙謝恩。


    朱允文又笑著誇獎了李景隆一番,讓他不能把今天王東展露武藝的事透露出去,並且讓他照顧好王東,自己會再召見他,這才放兩人離開。


    李景隆悄悄擦去額頭的汗水,偷偷看了王東一眼,心想今天帶這王道士來見聖上的過程實在有點太刺激了,想不到居然真讓這個王東巴結上了皇帝,自己接下來可得好好伺候著他。


    王東也是鬆了一口氣,他今天巴結上了朱允文,如果以後能一直留在朱允文身邊,直接等到南京城破,看到朱允聞的結局,他的主線任務就能夠完成了。


    回到曹國公府,沒住兩天,朱允文就再次召見王東。這次王東早有準備,整理了一大堆後來明代錦衣衛的職權和行事方法,對朱允文好好的匯報了一次。


    這些本來就是後來曆史上明代統治者對錦衣衛多次改革之後磨合出來的結果,朱允文自然聽的十分認同。


    曆史上朱允文倒台朱棣登基後很快就恢複了錦衣衛,還設了東廠。


    雖然廠衛製度這種東西講起來有些陰間,但客觀上來說確實也是明王朝這套體係催生出來的。


    麵對明代龐大的清流士大夫階層,不是哪個皇帝都有朱元璋那樣的能力,可以隨隨便便就壓的滿朝沒有人敢說話,後來的繼任者哪怕強勢如朱棣,也必須依靠特務機構才能維持對時局的統治,如果沒有廠衛帶來的恐怖氛圍,在滿朝清流士大夫的吵嚷聲中,明代皇帝還真的就很難做事。


    對於這種掣肘,朱允文的體會遠比王東更深,所以當看到王東拿出的基於明代廠衛製度的建議時,朱允文簡直越看越覺得心動。


    幾次召對之後,朱允文對王東的印象也是大好。


    他有時簡直不知道那些陰間的辦法這個王道士是怎麽想出來的,而且為什麽這些辦法明明那麽陰間,那麽不正人君子,卻讓自己聽得那麽爽呢?


    幾次交談後在朱允文心中王東已經儼然成為了執掌特務機關幹髒活的絕佳人才,簡直是天生的朝廷鷹犬、江湖敗類呀,哦呦,好喜歡。


    不過在幾次交談之後,王東卻對朱允文的印象沒有那麽好。


    朱允文的性格在王東看來最簡單的形容就是暗弱。


    朱允文的品性並不算好也不算壞,但是他有一個極大的缺點就是不敢違背輿論。


    朱允文是敢做事的,比如建文初期大撤藩王,明明是違反朱元璋遺訓的事情,但因為朝中輿論支持,所以朱允文一咬牙也就做了。但對於朝中輿論不支持的事情,朱允文卻根本沒有膽子去冒天下之大不韙,而一意推行。


    比如王東跟他說錦衣衛的事時朱允文愛聽的很,時常幻想自己真的掌握著這樣一隻天子親軍可以怎麽樣,但也隻是聽著自嗨一下,真的要他去做朱允文就打退堂鼓了。


    王東在之前的穿越任務裏也接觸過劉邦、項羽這樣的人物,心裏把他們和朱允文一比,王東也不禁感歎,朱允文確實不是一個做帝王的好材料。靖難之役他輸得不冤。


    甚至朱允文連想要設立錦衣衛的這個想法都不敢對外透露,隻敢和王東悄悄的講。


    這甚至導致現在外麵人依舊隻把王東當成是一個遊方道士。


    朱允文多次召見王東這事是瞞不住人的,對於朱允文如此親近這樣的僧道人物,現在已經引起了朝中許多儒家士大夫出身的清流官員的不滿,這幾天紛紛上書建言要朱允文不能沉迷神道,要把心思放回正事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穿越者隻想選最低難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聲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聲穀並收藏這個穿越者隻想選最低難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