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恬的大哥沒在農村娶妻,早些年級別不夠,妻子不能隨軍,他娶了人家就是把人扔家裏守活寡,舒家人覺得不合適。等他努力升了上去,級別差不多夠了,大家又覺得給他娶個農村姑娘不太合適了,夫妻倆如果差太多,婚姻恐怕就很難牢固。
所以,舒爸舒媽跟他談了談,讓他自己在部隊裏解決個人問題,家裏人就不管他了。
每個月,舒大哥給父母寄10塊錢,就當是他不能在身邊盡孝的補償。這筆錢不是舒爸舒媽要的,是他主動給的。
舒爸舒媽到現在都還是很能幹,不需要孩子們養。他們打算幹到自己實在不能動了再跟孩子們說養老的事。
在他們眼裏,這個養老也主要是兩個兒子的事。大兒子不在身邊,他們也不會去部隊給他添麻煩,就跟小兒子一起過,那個時候就是大兒子出錢、小兒子出力。
兩個女兒抽空回來看看就行。
他們給出嫁女的助力不多,但同樣的,要求也不多。
轉眼,小寶寶滿月了,盛青雲依舊給他起了上輩子的名字:盛懷周。
乳名就叫周周。
他早就已經褪去了黃疸,變成了一個白白嫩嫩的小可愛,麵型長得像母親,五官又很像父親,十分好看,人見人愛。
舒恬坐月子期間,收到了盛爸盛媽寄來的錢票和營養品,還有一封寫給她的信,無非就是說她辛苦了,讓她保重身體,盛媽很抱歉不能來伺候月子,讓她有事盡管指揮盛青雲去幹。
老兩口還給盛青雲寫了一封信,讓他盡到為人父、為人夫的責任。
他們倆完全沒想到小兒子一到鄉下就娶了媳婦,心情複雜難言。
盛家遇到了一點問題,就把小兒子送去了鄉下,原本想著,等家裏的事情解決了,就把他接回來。沒想到小兒子在鄉下結了婚,娶了個貧下中農出身的姑娘,這倒是一種絕對的政治正確。因為他這門親事,他們家的處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但是,他這麽匆忙地做決定,未免是對自己和那位舒恬同誌的不負責任。他們倆很怕他以後會後悔。
他們甚至連他後悔了以後,他們做父母的該怎麽懲罰他、該怎麽彌補舒恬同誌都想了一遍。
當然,最好就是,他不要後悔。
在寫給盛青雲的這封信中,老兩口措辭嚴厲,告訴他“既然做了決定,就要責任為先”。
盛青雲又給他們回信,連連保證自己會盡到責任,除非舒恬不想跟他過了。
舒恬也給盛家父母寫了一封信,感謝他們的關心,同時說盛青雲表現很好,寶寶也很好。
盛爸又給盛青雲寫信:“舒恬同誌要是不想跟你過了,那一定是你沒表現好。你要反思自己。”
盛媽給舒恬回了一封,讓舒恬有事盡管寫信給她。
寶寶兩個月大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1973年5月,天氣暖暖的,盛青雲和舒恬抽空帶著寶寶去了趟縣城,給他拍了張照片,一家三口還拍了張全家福,兩張照片都洗兩份,一份他們自己留著,另一份寄回去給盛爸盛媽看。
和他們一起來縣城拍照的還有舒悅一家。
照片拍完,拿好憑證,隔一周再過來取。
然後,大家一起去了趟縣醫院。
舒悅懷了二胎,季文衡信不過小姨子的半吊子醫術,堅持帶妻子到縣醫院做個檢查。
別說他了,盛青雲都不太信得過妻子的醫術。原主懷孕初期也到縣醫院做過一次檢查。其實也就是量量血壓、聽聽心跳之類的。縣醫院也沒有b超機,這時候想照b超得去省裏。
總體來講,聊勝於無。
檢查完,一切正常。醫生跟季文衡說:讓孕婦注意休息,加強營養。
“哎。”
季文衡連連答應。
當場就問醫生借了紙筆給自己爹媽寫信,說他媳婦懷了二胎,需要補充營養,請爹媽支援點錢票。隨信還附上了醫生簽名的醫囑。
大人們都不說話,隻有小小的季禾嘰嘰喳喳:“要奶票,喝奶。”
“好。”
“要糖票,吃糖。”
“好。”
“要肉票,吃肉。”
“好。爸爸都給你要,但是你爺爺奶奶給不給爸爸就不能保證了。”
最近,他能要到的東西越來越少了。
季禾點著小腦袋,“要!”
醫生:“……”
舒恬給季禾出主意,“要不到就給你爺爺奶奶單位寫信,說你快餓死了,求他們支援點。”
醫生看了看這個養的相當不錯的小孩,對這位睜眼說瞎話的大人十分無語。
舒悅說她:“你消停點,你是個大人了,怎麽跟著孩子一起胡鬧呢。”
盛青雲也扯了扯她的袖子,讓她不要亂來。
舒恬沒再說什麽。
他姐夫季文衡,父母雙職工,他自己本來是有工作的,輪不到他下鄉,該下鄉的是他妹妹季文敏。但是他媽說了,他妹長得太好看,擔心她下了鄉會遇到不好的事情,所以就讓他這個做大哥的犧牲一下,替妹妹下鄉。季文衡雖然長得也挺好看,但到底是個男的,危險性沒有那麽高。
老兩口聲淚俱下的求他,季文衡隻好答應了。
但是,真下了鄉以後,他又覺得心裏十分不平衡,憑什麽呢?
所以,季文衡經常寫信訴苦,說鄉下日子不好過,讓父母給他寄錢寄票。一開始,季家父母每個月還能給他10塊錢,再加上一點票,後來就不按時給了,開始反向訴苦,什麽妹妹大了,該說親了,該給她準備嫁妝了,小弟也大了,街道辦也在催著他下鄉,家裏事情一大堆。最小的妹妹在上學,也需要花錢。
不過小花妖讓滾滾查了一下,季文衡的弟弟季文禮沒有下鄉。季文敏帶著工作嫁了個不錯的人家,季文禮接了母親的班,正在說親。
整個季家,隻有季文衡受傷害的成就達成。而且,季家父母大概也是覺得有點理虧,所以沒有跟季文衡說他弟弟沒下鄉,還接了母親班的事。
舒恬眼珠子一轉,問季文衡:“姐夫,你弟在哪裏插隊呢?你要不要寫信問問你爸媽,要個地址,跟你弟弟聯絡一下感情啊?親兄弟嘛!”
盛青雲看了這位“百世善人”一眼,總覺得她和他所理解的百世善人不太一樣。這家夥是在煽風點火吧?是吧?
季文衡很高興地采納了她的建議,在紙上又追加了兩句,要季文禮的通信地址,甚至還說:
“如果他在城裏找到了工作,做大哥的為他高興,請把他單位地址告訴我,我要親自給他寫信祝賀。還有,最近日子越發窮苦,全要仰賴父母幫助。父母工資是不能按時發了嗎?要不要兒子寫信給廠領導催一催?”
所以,舒爸舒媽跟他談了談,讓他自己在部隊裏解決個人問題,家裏人就不管他了。
每個月,舒大哥給父母寄10塊錢,就當是他不能在身邊盡孝的補償。這筆錢不是舒爸舒媽要的,是他主動給的。
舒爸舒媽到現在都還是很能幹,不需要孩子們養。他們打算幹到自己實在不能動了再跟孩子們說養老的事。
在他們眼裏,這個養老也主要是兩個兒子的事。大兒子不在身邊,他們也不會去部隊給他添麻煩,就跟小兒子一起過,那個時候就是大兒子出錢、小兒子出力。
兩個女兒抽空回來看看就行。
他們給出嫁女的助力不多,但同樣的,要求也不多。
轉眼,小寶寶滿月了,盛青雲依舊給他起了上輩子的名字:盛懷周。
乳名就叫周周。
他早就已經褪去了黃疸,變成了一個白白嫩嫩的小可愛,麵型長得像母親,五官又很像父親,十分好看,人見人愛。
舒恬坐月子期間,收到了盛爸盛媽寄來的錢票和營養品,還有一封寫給她的信,無非就是說她辛苦了,讓她保重身體,盛媽很抱歉不能來伺候月子,讓她有事盡管指揮盛青雲去幹。
老兩口還給盛青雲寫了一封信,讓他盡到為人父、為人夫的責任。
他們倆完全沒想到小兒子一到鄉下就娶了媳婦,心情複雜難言。
盛家遇到了一點問題,就把小兒子送去了鄉下,原本想著,等家裏的事情解決了,就把他接回來。沒想到小兒子在鄉下結了婚,娶了個貧下中農出身的姑娘,這倒是一種絕對的政治正確。因為他這門親事,他們家的處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但是,他這麽匆忙地做決定,未免是對自己和那位舒恬同誌的不負責任。他們倆很怕他以後會後悔。
他們甚至連他後悔了以後,他們做父母的該怎麽懲罰他、該怎麽彌補舒恬同誌都想了一遍。
當然,最好就是,他不要後悔。
在寫給盛青雲的這封信中,老兩口措辭嚴厲,告訴他“既然做了決定,就要責任為先”。
盛青雲又給他們回信,連連保證自己會盡到責任,除非舒恬不想跟他過了。
舒恬也給盛家父母寫了一封信,感謝他們的關心,同時說盛青雲表現很好,寶寶也很好。
盛爸又給盛青雲寫信:“舒恬同誌要是不想跟你過了,那一定是你沒表現好。你要反思自己。”
盛媽給舒恬回了一封,讓舒恬有事盡管寫信給她。
寶寶兩個月大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1973年5月,天氣暖暖的,盛青雲和舒恬抽空帶著寶寶去了趟縣城,給他拍了張照片,一家三口還拍了張全家福,兩張照片都洗兩份,一份他們自己留著,另一份寄回去給盛爸盛媽看。
和他們一起來縣城拍照的還有舒悅一家。
照片拍完,拿好憑證,隔一周再過來取。
然後,大家一起去了趟縣醫院。
舒悅懷了二胎,季文衡信不過小姨子的半吊子醫術,堅持帶妻子到縣醫院做個檢查。
別說他了,盛青雲都不太信得過妻子的醫術。原主懷孕初期也到縣醫院做過一次檢查。其實也就是量量血壓、聽聽心跳之類的。縣醫院也沒有b超機,這時候想照b超得去省裏。
總體來講,聊勝於無。
檢查完,一切正常。醫生跟季文衡說:讓孕婦注意休息,加強營養。
“哎。”
季文衡連連答應。
當場就問醫生借了紙筆給自己爹媽寫信,說他媳婦懷了二胎,需要補充營養,請爹媽支援點錢票。隨信還附上了醫生簽名的醫囑。
大人們都不說話,隻有小小的季禾嘰嘰喳喳:“要奶票,喝奶。”
“好。”
“要糖票,吃糖。”
“好。”
“要肉票,吃肉。”
“好。爸爸都給你要,但是你爺爺奶奶給不給爸爸就不能保證了。”
最近,他能要到的東西越來越少了。
季禾點著小腦袋,“要!”
醫生:“……”
舒恬給季禾出主意,“要不到就給你爺爺奶奶單位寫信,說你快餓死了,求他們支援點。”
醫生看了看這個養的相當不錯的小孩,對這位睜眼說瞎話的大人十分無語。
舒悅說她:“你消停點,你是個大人了,怎麽跟著孩子一起胡鬧呢。”
盛青雲也扯了扯她的袖子,讓她不要亂來。
舒恬沒再說什麽。
他姐夫季文衡,父母雙職工,他自己本來是有工作的,輪不到他下鄉,該下鄉的是他妹妹季文敏。但是他媽說了,他妹長得太好看,擔心她下了鄉會遇到不好的事情,所以就讓他這個做大哥的犧牲一下,替妹妹下鄉。季文衡雖然長得也挺好看,但到底是個男的,危險性沒有那麽高。
老兩口聲淚俱下的求他,季文衡隻好答應了。
但是,真下了鄉以後,他又覺得心裏十分不平衡,憑什麽呢?
所以,季文衡經常寫信訴苦,說鄉下日子不好過,讓父母給他寄錢寄票。一開始,季家父母每個月還能給他10塊錢,再加上一點票,後來就不按時給了,開始反向訴苦,什麽妹妹大了,該說親了,該給她準備嫁妝了,小弟也大了,街道辦也在催著他下鄉,家裏事情一大堆。最小的妹妹在上學,也需要花錢。
不過小花妖讓滾滾查了一下,季文衡的弟弟季文禮沒有下鄉。季文敏帶著工作嫁了個不錯的人家,季文禮接了母親的班,正在說親。
整個季家,隻有季文衡受傷害的成就達成。而且,季家父母大概也是覺得有點理虧,所以沒有跟季文衡說他弟弟沒下鄉,還接了母親班的事。
舒恬眼珠子一轉,問季文衡:“姐夫,你弟在哪裏插隊呢?你要不要寫信問問你爸媽,要個地址,跟你弟弟聯絡一下感情啊?親兄弟嘛!”
盛青雲看了這位“百世善人”一眼,總覺得她和他所理解的百世善人不太一樣。這家夥是在煽風點火吧?是吧?
季文衡很高興地采納了她的建議,在紙上又追加了兩句,要季文禮的通信地址,甚至還說:
“如果他在城裏找到了工作,做大哥的為他高興,請把他單位地址告訴我,我要親自給他寫信祝賀。還有,最近日子越發窮苦,全要仰賴父母幫助。父母工資是不能按時發了嗎?要不要兒子寫信給廠領導催一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