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風騎著那匹名為\"風影\"的棗紅馬,沿著蜿蜒的山路緩緩前行。清晨的陽光穿過薄霧,為遠處的山巒鍍上一層金邊。風影的蹄聲在靜謐的山間格外清脆,偶爾驚起幾隻山鳥,撲棱著翅膀飛向天際。


    \"看那山勢,應該就是太山了。\"阿風勒住韁繩,從懷中掏出一張泛黃的地圖,上麵用朱砂標注了幾個重要地點。這張地圖是他從一個行商手中換來的,據說記載了太山一帶的隱秘路徑和奇異之處。


    太山並不算高,卻有著獨特的輪廓——主峰如刀削般陡峭,兩側山脊如展開的雙臂,將一片穀地環抱其中。最奇特的是山頂常年籠罩著一層淡紫色的雲霧,即使在晴日也揮之不去,為整座山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古籍上說,''太山多奇草異獸,水有靈性'',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阿風收起地圖,拍了拍風影的脖頸,\"走吧,夥計,我們去見識見識這太山的真麵目。\"


    隨著逐漸接近山腳,阿風感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草藥香氣,混合著濕潤的泥土氣息。山路兩側的植被也發生了變化——普通的鬆柏逐漸被一些他從未見過的植物取代。有的葉子呈星形,邊緣帶著細小的鋸齒;有的莖幹上纏繞著螺旋狀的藤蔓,開著藍色的小花。


    突然,風影不安地打了個響鼻,前蹄在地上刨了幾下。阿風警覺地環顧四周,右手不自覺地按在了腰間的劍柄上。就在這時,他注意到不遠處的岩縫中生長著一叢奇特的植物——葉子細長如荻草,卻開著鮮豔的紅色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梨草!\"阿風驚喜地翻身下馬,小心翼翼地靠近。他從包袱裏取出一本手抄的《百草集》,快速翻到某一頁,對照著書中的插圖與眼前的植物。\"葉子對生,邊緣有細密鋸齒,莖幹中空,頂端開五瓣紅花...沒錯,就是能治疽瘡的梨草!\"


    阿風蹲下身,從腰間取下一個小鏟子,正準備采集幾株樣本時,身後傳來一個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年輕人,采藥可不是這麽采的。\"


    阿風猛地回頭,隻見一位白發老者不知何時已站在他身後三步遠的地方。老者身著粗布短褐,背著一個竹編的藥簍,臉上皺紋縱橫卻目光炯炯,右手拄著一根虯結的藤杖。


    \"前輩恕罪,晚輩不知此處有人。\"阿風連忙起身行禮。


    老者擺擺手,走近那叢梨草:\"這梨草在太山也不算多見,你倒是有眼光。不過...\"他用藤杖輕輕點了點地麵,\"采藥講究天時地利,此時日頭正烈,梨草的藥性都藏在根部,這時候采,效力減半。\"


    阿風恍然大悟:\"多謝前輩指點!那何時采集最佳?\"


    \"寅時最佳,露水未幹之時。\"老者眯眼打量著阿風,\"看你裝扮,不是本地人吧?來太山做什麽?\"


    阿風恭敬地回答:\"晚輩阿風,喜好遊曆名山大川,聽聞太山多奇景異草,特來一探究竟。\"


    老者點點頭:\"老朽姓張,山中采藥人,在這太山轉了四十餘年了。\"他指了指梨草,\"這草能治疽病不假,但太山真正的寶貝可不止這個。\"


    阿風眼睛一亮:\"還請張伯指點。\"


    張伯捋了捋胡須:\"太山分陰陽兩麵,南有太水,北有承水,兩水同源卻異流,孕育的草藥也各有不同。南坡多溫性藥材,如梨草、朱砂根;北坡則多寒性靈藥,有冰心蓮、雪見草等。\"


    \"竟有如此神奇?\"阿風驚歎道。


    張伯神秘地笑了笑:\"更神奇的是,傳說太山深處有一座古祭壇,是上古時期山民祭祀山神之所。那裏生長著一種''還魂草'',能起死回生。\"


    阿風聽得入神,正想追問詳情,張伯卻突然神色一肅:\"不過年輕人,我勸你不要深入太山腹地。近來山中不太平,有猛獸出沒,已經傷了好幾個采藥人了。\"


    \"猛獸?\"


    \"嗯,一隻體型巨大的老虎,毛色金黃帶黑紋,比尋常老虎大上一圈,凶猛異常。\"張伯壓低聲音,\"有人說那不是普通野獸,而是太山的守護靈。\"


    阿風心中既驚又奇,但探險的渴望很快壓過了恐懼:\"多謝張伯提醒,我會小心的。\"


    張伯看出阿風的決心,歎了口氣:\"罷了,年輕人總是好奇。你若執意要探太山,記住三點:第一,不要單獨夜行;第二,遇到虎嘯立刻離開;第三...\"他從藥簍裏取出一個小布袋遞給阿風,\"這是雄黃粉,猛獸不喜這氣味,危急時或許能保命。\"


    阿風感激地接過:\"張伯大恩,晚輩銘記於心。\"


    張伯擺擺手,轉身欲走,又回頭道:\"對了,你若真想見識太山奇景,不妨先去南麓的太水看看。那裏的水...有些特別。\"說完,老人拄著藤杖,沿著山徑緩步離去,很快消失在鬱鬱蔥蔥的林木間。


    阿風將雄黃粉小心收好,決定按照張伯的建議,先去探訪太水。他牽著風影,沿著南坡的小徑下行。隨著海拔降低,周圍的植被越發茂密,空氣中水汽漸重,隱約能聽到流水聲。


    穿過一片竹林後,眼前豁然開朗——一條寬約丈餘的溪流從山間奔湧而下,水色清澈見底,在陽光照射下泛著金色的波光。溪床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一種淡紅色的岩石,使得整條溪流都呈現出淡淡的粉紅色調。


    \"這就是太水?果然奇特!\"阿風蹲在溪邊,伸手掬起一捧水。令他驚訝的是,溪水觸手微溫,不像一般山泉那樣冰涼。他小心地嚐了一口,水質甘甜,還帶著一絲難以名狀的礦物質味道,喝下後頓覺神清氣爽。


    阿風沿著溪流上行,想尋找源頭。走了約莫半個時辰,地勢漸陡,太水變成了一連串的小瀑布。最令人稱奇的是,在一處轉彎的岩壁下,溪水衝刷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池子,池底沉積著細碎的金色砂粒,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莫非是金砂?\"阿風好奇地撈起一把,細看之下發現那並非真正的金子,而是一種類似雲母的礦物,薄如蟬翼,折射出絢麗的光彩。


    正當他研究這些奇特的砂粒時,風影突然變得躁動不安,耳朵豎起,眼睛緊盯著上遊的密林。阿風立刻警覺起來,手按劍柄。密林中傳來枝葉摩擦的沙沙聲,似乎有什麽大型動物正在移動。


    阿風屏住呼吸,慢慢後退。突然,一隻山鹿驚慌失措地從林中竄出,躍過溪流消失在另一側。虛驚一場,阿風鬆了口氣,但風影仍然不安地刨著蹄子。


    \"看來這太水邊也不太平。\"阿風決定返回,改日再探。他記下這個位置,準備改道去北坡看看承水。


    繞到太山北麓,景象與南坡截然不同。這裏的樹木更加高大,樹冠遮天蔽日,光線頓時暗了下來。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涼的濕氣,隱約帶著一絲藥香。


    承水比太水窄了許多,水流也更為平緩,但水質卻異常清澈,幾乎看不出水的存在,隻有水底的石子和偶爾遊過的小魚證明這確實是一條溪流。阿風伸手試了試水溫,不由得打了個寒戰——承水冰冷刺骨,與太水的溫和形成鮮明對比。


    \"一山之水,陰陽兩別,真是造化神奇。\"阿風喃喃自語。他注意到承水岸邊生長著一些低矮的植物,葉子呈灰藍色,開著白色的小花。根據張伯的描述,這應該就是雪見草了。


    阿風小心地采集了幾株雪見草,準備帶回去研究。正當他專注於采藥時,一陣山風吹過,帶來了一股若有若無的腥臭味。風影立刻發出警告的嘶鳴,前蹄高高揚起。


    阿風心頭一緊,迅速起身環顧四周。北坡的密林深處,一雙泛著幽光的眼睛正透過樹叢注視著他...


    很高興繼續為您創作《太山奇遇》的後續部分!以下是故事的發展與結局,將展現阿風與靈虎的驚險對峙,以及他發現太山更深層秘密的精彩過程。


    ### 故事亮點


    - **生死對峙**:阿風與太山守護靈虎展開驚心動魄的較量,憑借智慧而非蠻力,利用火把與地形優勢周旋,最終通過展示尊重而非殺戮贏得生機。


    - **古老啟示**:山中祭壇的發現揭示了太山作為神聖之地的真相,壁畫記載的山神傳說與梨草的神奇功效相互印證,為故事增添神秘色彩。


    - **自然平衡**:阿風領悟到采藥與保護的平衡之道,隻取所需並回饋自然,體現了對山野靈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 **使命傳承**:經曆奇遇後的阿風決定將太山秘密和梨草知識傳播出去,同時保護這片神聖之地,完成了從冒險者到守護者的轉變。


    - **神秘告別**:張伯的真實身份在結尾處留下懸念,暗示他可能是山神化身或守護者,為故事增添餘韻悠長的神秘感。


    現在,請享受《太山奇遇》的精彩結局部分!


    ---


    《太山奇遇》(下)


    那雙幽綠的眼睛在昏暗的林間如兩盞鬼火,一瞬不瞬地盯著阿風。風影驚恐地嘶鳴著,不斷向後倒退,幾乎要將韁繩從阿風手中扯脫。


    阿風心跳如鼓,手心滲出冷汗,卻強迫自己保持鎮定。他緩緩抽出腰間寶劍,劍身在林間斑駁的光線下泛著寒光。與此同時,他左手悄悄摸向張伯給的雄黃粉。


    樹叢沙沙作響,一個龐大的身影緩步走出。那是一隻體型驚人的猛虎,金黃的毛皮上布滿漆黑條紋,在透過樹葉的陽光下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它的頭顱比尋常老虎大上一圈,額間的\"王\"字紋路格外清晰,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透著不屬於野獸的智慧光芒。


    \"這就是張伯說的守護靈...\"阿風咽了口唾沫,感到喉嚨幹澀。他從未見過如此威猛的生物,僅僅是站在那裏,就散發出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猛虎低吼一聲,聲音如同悶雷在山穀回蕩,震得阿風胸口發麻。它沒有立即撲上來,而是繞著阿風和風影緩緩踱步,似乎在評估眼前的入侵者。


    阿風想起張伯的警告,慢慢後退,試圖拉開距離。但猛虎突然加速,一個縱躍就擋在了他的退路上,距離不過三丈遠。風影受驚,猛地掙脫韁繩,朝山下狂奔而去。


    \"風影!\"阿風呼喊無果,現在他徹底孤身麵對這頭巨獸了。


    猛虎伏低身體,肌肉繃緊,尾巴如鋼鞭般甩動——這是攻擊的前兆。阿風知道逃跑無望,反而鎮定下來。他左手猛地揚起雄黃粉,黃色的粉末在空中形成一片雲霧。


    猛虎果然忌憚地後退兩步,打了個響鼻,但很快又逼上前來。阿風明白這隻能拖延時間,他必須想出更好的辦法。


    \"山神在上,\"阿風突然大聲說道,聲音在山穀中回蕩,\"晚輩阿風無意冒犯,隻為探尋山中奇景,絕無傷害太山生靈之意!\"


    說來也怪,猛虎聽到這番話,竟然停下了逼近的腳步,歪著頭打量阿風,眼中的凶光似乎減弱了幾分。


    阿風見狀,繼續道:\"若前輩是此山守護,晚輩願遵守山中規矩,隻取所需,絕不貪婪。\"


    猛虎發出一聲低沉的呼嚕聲,竟原地坐了下來,但眼睛仍緊盯著阿風的一舉一動。阿風不敢放鬆,慢慢後退到一塊巨石旁,確保背後安全。


    就在這時,他注意到猛虎身後的林間隱約有一條小徑,通向山上更深處。小徑兩側生長著比南坡所見更加茂盛的梨草,紅花開得正豔,在昏暗的林間格外醒目。


    \"那是...\"阿風眯起眼睛,隱約看到小徑盡頭似乎有石質建築的輪廓。他想起了張伯提到的古祭壇,心跳加速。


    猛虎似乎察覺到阿風的視線,轉頭看了看那條小徑,又轉回來盯著阿風,喉嚨裏發出警告般的低吼。


    阿風靈機一動,慢慢將寶劍插回鞘中,以示無害。\"前輩,晚輩隻想見識山中奇景,絕不動山中一草一木。若前輩允許,晚輩願以這袋雄黃粉作為交換。\"說著,他將張伯給的雄黃粉放在地上,推向猛虎。


    猛虎湊近嗅了嗅雄黃粉,突然抬頭,目光變得深邃。它轉身走向那條小徑,又回頭看了看阿風,似乎在示意他跟上。


    阿風猶豫片刻,決定冒險一探。他小心地跟上猛虎,沿著小徑向山上走去。隨著深入,周圍的梨草越發茂密,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藥香,令人神清氣爽。


    小徑盡頭豁然開朗——一片被參天古樹環繞的圓形空地中央,矗立著一座古老的石質祭壇。祭壇呈五邊形,每一邊都雕刻著不同的圖案: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以及人類祭祀的場景。


    最令人驚奇的是,祭壇中央生長著一株巨大的梨草,比尋常梨草高大數倍,莖幹粗如兒臂,頂端盛開著碗口大的紅花,花瓣上還帶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這就是...還魂草?\"阿風屏息走近,卻被猛虎攔住。猛虎用頭輕輕頂了頂他的手臂,示意他看祭壇基座上的壁畫。


    阿風蹲下身,拂去基座上的青苔和落葉,露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浮雕。這些浮雕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太山是山神的居所,山中生長著能治百病的靈藥。山神仁慈,允許山民采集藥草,但要求他們不得貪心,並要保護山中生靈。後來有貪婪者想獨占靈藥,激怒山神,山神化身為虎守護此山...


    阿風恍然大悟,看向猛虎:\"您就是山神化身?\"


    猛虎沒有回應,隻是走向祭壇,用爪子輕輕撥開中央大梨草周圍的泥土,露出幾顆紅色的果實。它用鼻子將一顆果實推向阿風。


    阿風小心地撿起果實,隻見它形如小棗,通體鮮紅,散發著誘人的甜香。他想起古籍中記載:\"梨草之實,色赤如丹,食之明目清心,可解百毒。\"


    \"這是給我的禮物?\"阿風難以置信地問。


    猛虎點點頭,隨後轉身走向祭壇後方。阿風跟上,發現那裏有一眼清泉,泉水從石縫中滲出,匯成一個小池。池水清澈見底,池底鋪滿了與太水中相似的金色砂粒,但更加純淨閃亮。


    猛虎低頭飲了幾口泉水,示意阿風也嚐嚐。阿風俯身捧水,驚訝地發現這泉水既不似太水般溫熱,也不像承水般冰冷,而是恰到好處的清涼,飲下後頓覺一股暖流從丹田升起,流遍全身,旅途的疲憊一掃而空。


    \"多謝山神賜福!\"阿風由衷地感激道。


    猛虎似乎滿意了,它走向祭壇邊緣,仰頭發出一聲長嘯,聲音在山穀間回蕩,驚起無數飛鳥。隨後,它深深看了阿風一眼,轉身消失在密林中。


    阿風在祭壇前靜立良久,感受著這神聖之地的寧靜與力量。他小心地采集了幾株普通梨草和兩顆紅色果實,又用隨身水囊裝了少許金色泉水,沒有動祭壇中央那株大梨草分毫。


    離開前,阿風按照壁畫所示,從懷中取出一塊隨身攜帶的幹糧,恭敬地放在祭壇上作為回禮。\"山神在上,晚輩阿風今日受教,定當將太山之秘用於正道,濟世助人。\"


    下山途中,阿風驚喜地發現風影正在山腳處吃草等待。棗紅馬見到主人,歡快地嘶鳴一聲,小跑過來用頭蹭阿風的臉。


    \"好夥計,你沒事真是太好了。\"阿風撫摸著風影的鬃毛,翻身上馬。


    就在他準備離開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看來你見到了山神。\"


    阿風轉頭,看到張伯拄著藤杖從一棵大樹後走出,臉上帶著神秘的微笑。


    \"張伯!您怎麽...\"


    \"我感覺到山中氣息變化,知道有人通過了考驗。\"張伯走近,打量著阿風,\"你身上有祭壇的氣息,還有...山神的禮物。\"


    阿風驚訝於老人的敏銳,從懷中取出紅色果實:\"您說的是這個嗎?\"


    張伯看到果實,眼中閃過一絲異彩:\"果然是山神青睞之人。這梨草實三十年一結果,能解百毒,強身健體,是難得的寶物。\"


    \"張伯,您到底是什麽人?為何對太山如此了解?\"阿風忍不住問道。


    老人笑而不答,隻是說:\"記住,太山之秘不可輕傳,梨草之用當為善事。你我有緣再見。\"說完,他轉身走入林中,身影漸漸模糊,竟似與山霧融為一體。


    阿風怔怔地望著張伯消失的方向,突然明白了什麽。他朝著山林深深一拜,隨後翻身上馬,踏上了歸途。


    夕陽西下,阿風的身影在蜿蜒的山路上漸行漸遠。太山籠罩在金色的餘暉中,山頂的紫霧繚繞,宛如仙境。山中隱約傳來一聲虎嘯,仿佛是在為這位有緣人送行。


    阿風知道,這段太山奇遇將永遠銘刻在他的記憶中。而他采集的梨草和果實,將會救治無數病患,成為他遊曆天下、濟世助人的新起點。


    至於太山的秘密,他隻會告訴那些真正尊重自然、心懷善念的人。因為有些神奇,需要保持敬畏;有些美麗,需要距離才能永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海經中山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福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福泰並收藏山海經中山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