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前的這兩個中年男人氣宇軒昂,英姿俊爽,頭頂逍遙巾,身披素皂袍。


    盡管看起來尚未臣服,但孫堅仔細觀之,就能料到他們絕非泛泛之輩。


    【我滴親娘哎,他們居然是名士黃承彥和龐德公!這兩位的能力絕對不簡單,甚至能秒殺一堆文官。】


    【要是老孫能招攬他倆,絕對算是撿到大寶。】


    【隻不過他們兩位都是淡泊名利之人,終生都隱匿山林,一身經天緯地之才都浪費了。】


    【諸葛亮那可是頂級謀士,這兩位賢能都和他有關係,黃承彥是他老丈人,龐德公是他授業恩師,其才能自然不輸於臥龍。】


    祖烈眼前先是一亮,旋即又覺得招攬沒戲,再次恢複了之前的平靜。


    原來麵前兩位長者皆是當世智囊,那絕對不能錯過!


    孫堅開始變得積極,先前的不滿也頓時消散得無影無蹤。


    “兩位先生,如今天下大亂,這是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何不如跟隨我一同平定天下,給百姓太平盛世?”


    此時,孫堅眼神決然,根本沒有開玩笑。


    龐德公卻撫著長須,沉吟道:“我無心出仕,此番前來是被龐氏族長派來,專程向孫將軍道聲謝的。”


    之前孫堅贈送的黃金珠寶,在龐氏家族看來,禮輕情意重,完全是示好的象征。


    越是地位顯赫的家族,越懂得人情世故,所以專程派了族中的智者前來道謝。


    黃承彥站在一旁,附和道:“不錯,某和龐公的來意都一樣,是為道謝而來的,還請將軍今後坐穩荊州,能保黃、龐兩家安穩太平。”


    見麵前這兩人渾然沒有出仕之意,孫堅心中急切。


    像這種濟世大才,絕對不能白白錯過。


    就跟愛情一樣,隻有錯過,沒有過錯!


    “二位皆是賢者,天下正處亂世,為何不發揮其才能,為百姓謀利?”


    孫堅很是不解,直截了當地問道。


    黃承彥昂首說:“亂世之中,不逢明主,隻歎生不逢時啊!眼下我等隻願自保,身居山林苟活殘生。”


    【狗屁生不逢時,這是最亂的時代,也是建功立業最好的時代,如果把握不住機會,下輩子都休想出山了。】


    【隱士也分兩種,一個是可為官而不去,這樣的人都視功名如草芥,視朝廷如雀台。另外一種是不得已而隱,基本上是對亂局無法容忍。】


    【這倆都是自命清高,雖有大才,但心性太高,要想征服真的有點難度啊!】


    祖烈的心聲很快在孫堅耳邊響起,讓他頓時變得更加認真。


    不管他們有何要求,如果願意效命,基本上什麽條件都能滿足!


    此刻,黃龐二人背著手,都打算離開這裏。


    做官是不可能做官的,這輩子不可能做官的!


    眼見賢才要走,孫堅急忙叫住:“且慢!你們就算保全了自己,為何不試著去保全天下人呢?”


    聞此言,龐德公笑了:“鴻鵠喜歡在高處築巢,晚上有棲息之所,龜鱉常在深淵做穴,晚上才能歸宿。”


    “每個人的取舍與行徑都可算是巢穴,世間萬物僅僅是想得到各自棲宿的場地而已,所以天下也絕非我等一人之力就能保全得了。”


    深奧的話語總是充滿著哲學,許多人都似懂非懂,細細琢磨發現大有深意!


    孫堅卻很執著,打算從別的角度入手:“先生,你不願出山,難道你也不考慮家人嗎?一輩子都不出來做官,拿什麽留給自己的孩子?”


    讓家裏人跟著自己一起當個山野村民,一輩子都過著隱居的生活,說實在話,普通人都會覺得難以接受。


    貧窮能忍受,但這樣與其他正常家庭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就算自己無所謂,家人肯定也會產生怨言。


    龐德公沒有絲毫自責,反而應對自如:“人世間的凡俗隻為名利,可這樣會給後世兒孫帶來災害。”


    “我卻不一樣,能給子孫後代留下的是安居樂業的生活,隻能說留下的東西不同而已。”


    提到災禍二字,許多人都很不理解。


    功名利祿它不香嗎?


    誰不想著家裏有人能有權勢有財力,最好是含著金鑰匙長大,這樣才能一輩子無憂無慮。


    可龐德公的說法,與大家的觀念截然相反,一時間就引起了眾人的議論。


    “扯的吧,名利隻會帶來無盡好處,哪兒來的災禍?”


    “我看就是他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像這種迂腐之人,根本嚐不到功名帶來的好處。”


    “切!等到他親身體驗過功名,肯定會被感化的,現在純粹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對龐德公的說法大為反對。


    孫堅把手一抬,製止了大家的非議。


    緊接著,他特地詢問:“還請先生明示,名利為何在先生口中,卻成了災禍呢?”


    龐德公坦言道:“堯、舜算是明君了吧?他兩位把天下的土地賜給了自己的臣民,沒有絲毫的偏心,反而讓自己的孩子做普通人。所以堯、舜的後人丹朱、商均,都跟我一樣,都能在亂世中保全自己。”


    “而夏禹、商湯二人得到天下後,就將整個王朝交給自己的親人,結果呢?子孫夏桀敗退到南方,商紂的腦袋被懸掛在城樓之上,甚至連宗族親貴都被敵人繳獲。”


    “在我看來,夏禹與商湯的做法都比不過丹朱和商均,這其實就是處境危險的根本原因。”


    “就連周公這樣的偉人,在他身居高位的時候,都能把自己的哥哥給殺害了。要是之前讓周公和他的哥哥吃粗羹住茅屋,怎麽可能會有如此的危害?!”


    在場眾人怔怔地眨著眼,被這一連串的慷慨發言給打動了。


    該死,說的好有道理!


    一時間,大家夥兒突然都有點不想做官了。


    城市套路深,我想回農村!


    【呸呸呸!這都是什麽歪理啊,如果人人都像他這樣想,那天地下豈不都無一人做官了。】


    【還好小爺以前大學是辯論協會的一號辯手,要不然差點就被這些話給繞進去啦。】


    【做官者應當上報君王下恤百姓,而不是被名利所纏身,要是怕後世兒孫被利祿所害,大不了在其臨終之際就散盡家財,留給孩兒一畝良田就行。】


    【這年頭沒錢沒勢,也未必能過上好日子,難道活活被餓死的百姓,他們就不算是遭遇到災禍嗎?】


    原本還想放棄招攬的孫堅,聽了這番言論後,瞬間有了新的信心。


    說的真好啊!


    不愧是我家賢婿,一語道破真諦!


    就在所有人快被洗腦之際,孫堅突然站出來,辯論道:“先生所言差矣,要是按你所說的,有名有利會讓子孫生活艱難,但沒錢沒勢之人,難道子孫不會更慘嗎?”


    “路邊餓殍已經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樹皮野草都已吃盡,現在開始食人肉了!難道他們,都不算災禍嗎?!”


    這一聲質問,讓黃承彥和龐德公瞳孔微縮,驚得不知該如何爭論。


    仔細想來,確實與名利沒有多大的關係。


    時勢造英雄,亂世之中受影響最大的,其實是黎民蒼生啊!


    孫堅見兩人正在猶豫,於是趁熱打鐵,道:“你們有一身本領,不願解救萬民於水火,在我看來是何其自私。”


    “適才龐公說過,一人之力無法救天下,我現在告訴你,這話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龐德公啞然,抬著頭望向對方,一臉都是錯愕的表情。


    孫堅繼續道:“就算你救不了所有人,但能救一個算一個,咱們人多力量大,共同施手難道還救不了天下嗎?!”


    說到這裏,他還特地大手一揮,把主營裏的文武大臣全都掃視了一遍。


    黃承彥與龐德公兩人也緩緩回頭,看著無數張麵孔,心中驀地一沉,無比地震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被孫堅偷聽心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魚老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魚老蟹並收藏三國:開局被孫堅偷聽心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