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貞觀元年,盛世亂中起
典藏華夏:對話古今,我震驚全球 作者:一葉拾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渭水之畔,大唐軍隊與突厥頡利可汗對峙。
程咬金手持長槊看向了李世民,怒瞪著渭水對岸道:“陛下,給俺一萬兵馬,俺給你把頡利可汗的腦袋給提回來?”
李世民沒有理會程咬金而是看向了一旁的房玄齡:“房卿,事情是否已經安排的妥當?”
房玄齡在馬上看著渭水對岸的突厥大軍:“回陛下,疑兵之計已經妥當,隻是大軍前來還需要一些時日,還是需要穩住頡利可汗。”
程咬金長槊一揮,戰馬嘶鳴,很是不滿的看著房玄齡道:“老房,你咋就這慫包樣,信不信我這就給你提那頡利可汗的腦袋回來?這立功的機會,你可不能就這樣給俺搶了去啊!”
房玄齡把臉扭到了一邊去,讓一旁的程咬金愣是沒有半點辦法,隨後李世民這才看向了程咬金:“你這程妖精,你看朕現在是有一萬大軍給你的樣子嗎?別就知道殺殺殺,偶爾的時候,也要動動腦筋。”
程咬金見李世民開口了,不由嘿嘿一笑:“陛下息怒,陛下息怒,俺老程就是為了緩解下這緊張的氣氛,等大軍來了之後再調俺大軍,定當踏平這突厥大軍。不過到時候一定要俺當這前鋒,這群家夥,俺早就看的不順眼了。”
渭水對岸,頡利可汗看到了手持長槊的程咬金也是心中一驚:“敢問可是大唐秦王殿下?”
程咬金聞言,長槊一揮道:“頡利,你這個龜兒子,給俺老程看好嘍,這是俺大唐的天子,睜大你們的狗眼看看。”
李世民也拍馬向前看著那頡利可汗道:“頡利可汗來的倒是挺快,想不到你的消息得到倒是快的很啊!不過讓你失望了,想要踏入大唐,白日做夢!朕乃大唐天子,你突厥背棄盟約,私自進入我大唐境地,派遣執失思力恐嚇於朕,當朕是三歲兒童不成,程咬金聽令,命你率領本部十萬大軍,渡渭河,踏平突厥,尉遲恭從旁協助。”
程咬金愣住了,房玄齡在旁一拍他的馬屁股,戰馬隨之上前,程咬金趕緊拉住了韁繩:“末將領命,頡利,可還認得俺程咬金嗎?”
頡利可汗知道程咬金乃是大唐福將,也知道此人的勇猛,加上執失思力被俘,立刻變臉道:“嗬嗬,自然認得,隻是本可汗不想與大唐交惡,隻需要些許禮物便可,另外釋放執失思力。”
程咬金長槊一抖:“不行,俺要拿你的腦袋邀功!尉遲那老東西已經在涇陽斬殺你們突厥千餘人首級,俺到現在一點功勞都沒有,可不能被他比下去。”
不過此刻關注這場渭水之盟的人並不多,反而是關注這個叫做程咬金的人很多,在民間傳說中可是有著不少根據程咬金的傳說改編的古裝劇,尤其是那比較牛氣衝天的斧頭。
“咱們電視劇上不是看到的那程咬金是用板斧的嗎?怎麽這裏用的是長槍?”
“對哦,這傳言中的三板斧,這丫的挺著一杆長槍是什麽意思?”
“難道我們傳說是假的不成?”
“那門神貼的雙鞭和雙鐧是真的假的?”
“那兔兒老婆在不在?求普及?”
“呃,對不起,屬於知識範圍之外,不好意思啊!”
葉遲看到這一幕不由一笑道:“陛下,在我們後世,雖然曆史傳承斷了,但是在還有著一些傳說流傳在民間,其中就有這開國名將因功封為宿國公程咬金,在民間傳聞中此人可是大唐福將,擅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怕是許多人都不敢相信程將軍其實擅使的居然是長槊。”
李世民聞言,看向了葉遲道:“程咬金、秦瓊與尉遲恭這三人擅使長槊,衝鋒陷陣也自是以長槊為主,至於民間傳言的板斧,可能是民間傳聞所致吧!不過這家夥倒是朕之大唐的福將,這倒是不假,這次經過這家夥幾嗓子,再加上朕的大軍威儀所在,這頡利可汗不得不再次與朕大唐修好,也給了大唐休養生息的機會。”
隨著次年的到來,改元的鍾聲敲起,葉遲看著正月一日的黎明,再次開口道:“公元626年八月三十日,陛下與突厥可汗頡利在渭河殺白馬盟誓,史稱“渭河之盟”。九月,頡利可汗獻馬三千匹,羊一萬隻,陛下不接受並命令頡利可汗歸還俘虜的大唐人口,同時在禁軍訓練方麵,以突厥與大唐的差距進行了分析,希望將士們能夠刻苦訓練。次年公元627年,也是“貞觀之治”的第一年,沒有盛世,反而更多的是天災人禍。”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道:“朕想做一個明君,但無奈這天公不作美啊!”
宮殿之中,李世民怒不可揭。
此刻李世民看著手中的奏折,怒意更是多了起來:“羅藝反叛,山東大旱,短短不到一年,居然發生了這麽多事情,現在關東、河南、隴右沿邊疆各州又遭遇霜降危害到了莊稼,有的地方已經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你們這所謂的奏折上怎麽不寫?”
眾臣紛紛跪在地上:“臣有罪!”
李世民冷哼一聲:“有罪,有罪,有罪有什麽用?都給朕起來,從現在開始,各州府拿出儲備的糧食,調撥到災區救濟百姓,另外你們是不是也要給朕捐獻些銀子。皇後現在都開始養蠶了,你們也不要給朕丟臉,有錢的出錢,沒錢的給朕糧食,不要一個個哭窮,都明白了嗎?”
眾臣聞言,也呼出了一口濁氣:“臣等領命!”
李世民又看向了眾臣中的一人:“杜淹,你身為禦史大夫,這件事情就由你代朕出麵,皇後已經打點了宮中金銀器物,屆時兌換些錢財,贖回那些被賣掉的孩子歸還給他們的父母,你是否能夠辦得好?”
杜淹出列對著李世民一拜:“臣必定完成陛下使命!”
退朝後,龍椅上的李世民不禁扶額,一代雄主也遇到了每一個皇帝都要遇到的問題,民生大事。
李世民看著年輕的自己,想起了貞觀元年發生的事情,臉上凝重的道:“這一年不但李藝造反,各地災荒,就是到了年底,除了殺了梁師都的梁洛仁降順朝廷這一喜事外,其他的都是憂心事啊!不久後,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衛將軍劉德裕謀反,處處都是暗流湧動,這大唐初立,想要安穩,又豈是那麽簡單。”
程咬金手持長槊看向了李世民,怒瞪著渭水對岸道:“陛下,給俺一萬兵馬,俺給你把頡利可汗的腦袋給提回來?”
李世民沒有理會程咬金而是看向了一旁的房玄齡:“房卿,事情是否已經安排的妥當?”
房玄齡在馬上看著渭水對岸的突厥大軍:“回陛下,疑兵之計已經妥當,隻是大軍前來還需要一些時日,還是需要穩住頡利可汗。”
程咬金長槊一揮,戰馬嘶鳴,很是不滿的看著房玄齡道:“老房,你咋就這慫包樣,信不信我這就給你提那頡利可汗的腦袋回來?這立功的機會,你可不能就這樣給俺搶了去啊!”
房玄齡把臉扭到了一邊去,讓一旁的程咬金愣是沒有半點辦法,隨後李世民這才看向了程咬金:“你這程妖精,你看朕現在是有一萬大軍給你的樣子嗎?別就知道殺殺殺,偶爾的時候,也要動動腦筋。”
程咬金見李世民開口了,不由嘿嘿一笑:“陛下息怒,陛下息怒,俺老程就是為了緩解下這緊張的氣氛,等大軍來了之後再調俺大軍,定當踏平這突厥大軍。不過到時候一定要俺當這前鋒,這群家夥,俺早就看的不順眼了。”
渭水對岸,頡利可汗看到了手持長槊的程咬金也是心中一驚:“敢問可是大唐秦王殿下?”
程咬金聞言,長槊一揮道:“頡利,你這個龜兒子,給俺老程看好嘍,這是俺大唐的天子,睜大你們的狗眼看看。”
李世民也拍馬向前看著那頡利可汗道:“頡利可汗來的倒是挺快,想不到你的消息得到倒是快的很啊!不過讓你失望了,想要踏入大唐,白日做夢!朕乃大唐天子,你突厥背棄盟約,私自進入我大唐境地,派遣執失思力恐嚇於朕,當朕是三歲兒童不成,程咬金聽令,命你率領本部十萬大軍,渡渭河,踏平突厥,尉遲恭從旁協助。”
程咬金愣住了,房玄齡在旁一拍他的馬屁股,戰馬隨之上前,程咬金趕緊拉住了韁繩:“末將領命,頡利,可還認得俺程咬金嗎?”
頡利可汗知道程咬金乃是大唐福將,也知道此人的勇猛,加上執失思力被俘,立刻變臉道:“嗬嗬,自然認得,隻是本可汗不想與大唐交惡,隻需要些許禮物便可,另外釋放執失思力。”
程咬金長槊一抖:“不行,俺要拿你的腦袋邀功!尉遲那老東西已經在涇陽斬殺你們突厥千餘人首級,俺到現在一點功勞都沒有,可不能被他比下去。”
不過此刻關注這場渭水之盟的人並不多,反而是關注這個叫做程咬金的人很多,在民間傳說中可是有著不少根據程咬金的傳說改編的古裝劇,尤其是那比較牛氣衝天的斧頭。
“咱們電視劇上不是看到的那程咬金是用板斧的嗎?怎麽這裏用的是長槍?”
“對哦,這傳言中的三板斧,這丫的挺著一杆長槍是什麽意思?”
“難道我們傳說是假的不成?”
“那門神貼的雙鞭和雙鐧是真的假的?”
“那兔兒老婆在不在?求普及?”
“呃,對不起,屬於知識範圍之外,不好意思啊!”
葉遲看到這一幕不由一笑道:“陛下,在我們後世,雖然曆史傳承斷了,但是在還有著一些傳說流傳在民間,其中就有這開國名將因功封為宿國公程咬金,在民間傳聞中此人可是大唐福將,擅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怕是許多人都不敢相信程將軍其實擅使的居然是長槊。”
李世民聞言,看向了葉遲道:“程咬金、秦瓊與尉遲恭這三人擅使長槊,衝鋒陷陣也自是以長槊為主,至於民間傳言的板斧,可能是民間傳聞所致吧!不過這家夥倒是朕之大唐的福將,這倒是不假,這次經過這家夥幾嗓子,再加上朕的大軍威儀所在,這頡利可汗不得不再次與朕大唐修好,也給了大唐休養生息的機會。”
隨著次年的到來,改元的鍾聲敲起,葉遲看著正月一日的黎明,再次開口道:“公元626年八月三十日,陛下與突厥可汗頡利在渭河殺白馬盟誓,史稱“渭河之盟”。九月,頡利可汗獻馬三千匹,羊一萬隻,陛下不接受並命令頡利可汗歸還俘虜的大唐人口,同時在禁軍訓練方麵,以突厥與大唐的差距進行了分析,希望將士們能夠刻苦訓練。次年公元627年,也是“貞觀之治”的第一年,沒有盛世,反而更多的是天災人禍。”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道:“朕想做一個明君,但無奈這天公不作美啊!”
宮殿之中,李世民怒不可揭。
此刻李世民看著手中的奏折,怒意更是多了起來:“羅藝反叛,山東大旱,短短不到一年,居然發生了這麽多事情,現在關東、河南、隴右沿邊疆各州又遭遇霜降危害到了莊稼,有的地方已經到了賣兒賣女的地步,你們這所謂的奏折上怎麽不寫?”
眾臣紛紛跪在地上:“臣有罪!”
李世民冷哼一聲:“有罪,有罪,有罪有什麽用?都給朕起來,從現在開始,各州府拿出儲備的糧食,調撥到災區救濟百姓,另外你們是不是也要給朕捐獻些銀子。皇後現在都開始養蠶了,你們也不要給朕丟臉,有錢的出錢,沒錢的給朕糧食,不要一個個哭窮,都明白了嗎?”
眾臣聞言,也呼出了一口濁氣:“臣等領命!”
李世民又看向了眾臣中的一人:“杜淹,你身為禦史大夫,這件事情就由你代朕出麵,皇後已經打點了宮中金銀器物,屆時兌換些錢財,贖回那些被賣掉的孩子歸還給他們的父母,你是否能夠辦得好?”
杜淹出列對著李世民一拜:“臣必定完成陛下使命!”
退朝後,龍椅上的李世民不禁扶額,一代雄主也遇到了每一個皇帝都要遇到的問題,民生大事。
李世民看著年輕的自己,想起了貞觀元年發生的事情,臉上凝重的道:“這一年不但李藝造反,各地災荒,就是到了年底,除了殺了梁師都的梁洛仁降順朝廷這一喜事外,其他的都是憂心事啊!不久後,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衛將軍劉德裕謀反,處處都是暗流湧動,這大唐初立,想要安穩,又豈是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