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暮年罪己,千古有誰
典藏華夏:對話古今,我震驚全球 作者:一葉拾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未央宮中。
“陛下,匈奴這十餘年間已經恢複了生機,現在衛霍兩位大將軍已經去世,現在匈奴更不是連質子都不願意派遣入朝,看來他們已經準備徐徐圖之了。”一名大臣出列擔憂的道。
“既然不願意派質子前來大漢,那這匈奴的手又要伸向我們大漢了,到時候北邊將會再次民不聊生,著令趙破虜為浚稷將軍率兵前去抵抗匈奴。”劉徹看著殿下的一名男子道。
那名男子聞言出列道:“臣,必定不負陛下眾望。”
畫麵並未就此戛然而止,而是再次到了浚稷山之上,這一仗趙破虜全軍覆沒被俘。
老年的劉徹看著被俘的趙破虜道:“這一場戰爭是在李廣利與李陵的前兩年,也是下次出征匈奴以李廣利與李陵等人的直接原因。可惜,連續三年的對匈奴的戰爭,最終落得了一個失敗的下場。”
葉遲感慨了一聲道:“正因為如此,在曆朝曆代稱頌您的時候,都不會批判幾句,那就是窮兵黷武,如果沒有這連年的四方征戰,也不會有您後期的大漢起義不斷,甚至在征和三年的時候,貳師將軍李廣利再次討伐匈奴導致兵敗投降。”
漢朝居然敗了,在方才的畫麵中,不少觀眾們看的可是熱血沸騰,可是轉眼之間,就連著敗了兩名大將。
“這些人都是跟隨著衛青與霍去病征戰四方的人,趙破虜原本不過是匈奴的流浪子,跟隨大漢軍隊回來之後不久變成為了冠軍侯霍去病的驃騎司馬,斬匈奴速吸王、破車師,俘虜樓蘭王,因功受封浞野侯。”
“貳師將軍李廣利、因杅將軍公孫敖、強弩都尉路博德、騎都尉李陵、遊擊將軍韓說等,不少人都是跟著衛青與霍去病征戰沙場多年的將領,沒有這到了臨了,卻都讓匈奴給打的如此不堪。”劉徹又一次歎了一生氣道。
“窮兵黷武,耗費大量財力物力,使得陛下暮年民生凋敝,起義不斷。”葉遲接了話口,漢武帝的晚年時期實在是與早年難以相比。
“巫蠱之亂,太子身死,皇後自殺。”
“晚年得子劉弗陵,未防後宮幹政,殺趙婕妤。”
“求仙問鬼,多次被騙,求仙東萊,與始皇帝何異?”
……
葉遲一條條關於劉徹的暮年的事情說了出來,這些可大可小的事情,對於劉徹而言卻在晚年頒布罪己詔,這也不是哪一位帝皇能夠輕易做到的。
“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是重困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台。輪台西於車師千餘裏,前開陵侯擊車師時,危須、尉犁、樓蘭六國子弟在京師者皆先歸,發畜食迎漢軍,又自發兵,凡數萬人,王各自將,共圍車師,降其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複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
這是漢武帝劉徹晚年悔遣李廣利北伐、罷輪台屯田議而頒布的《輪台詔》,這樣擁有著魄力的帝皇,或許也隻有他能夠挑起大漢的大梁,讓漢朝再也不讓匈奴欺淩的原因吧。
“這是朕頒布的《輪台召》,大漢疲敝朕有過失,就不爭辯是非了。”劉徹似乎想的很開,對於《輪台召》他也沒有為自己辯護一些什麽,而是話語一轉道:“小友,罪己詔已發,朕自然是不會去否定這其中的一部分錯誤的決策,但是如果讓朕再重來一次的話,依然還會選擇去做,畢竟朕如若不做這一個窮兵黷武的天子,那麽後世是否能有人做到這一步呢?唉,不說也罷,不知小友可否說說,後世之中可有能與朕比肩的帝皇。”
後世帝皇?
彈幕上再次飄起了彈幕,如果說起這後世帝皇,他們就更有興趣了,雖然史書的殘缺,不能夠讓他們深挖曆朝曆代的帝皇啊!
“咱們現在也就清史保留的比較多一些,聽說那康熙大帝可為千古一帝。”
“不是叫做康乾盛世嗎?那麽乾隆應該也算吧!”
“漢唐盛世,漢唐盛世,自然少不了大唐的皇帝,比如被棒子國傳的有板有眼的被射瞎眼睛的那個皇帝,講啥來著,李世民是吧!”
“咱們曆史書上不是還有宋朝的一位皇帝,那個被稱作千古仁皇帝的宋仁宗。”
“成吉思汗算不算?”
“毛公!”
葉遲看向了劉徹,一眼略過了彈幕上的話語道:“始皇帝之外,能與陛下相提並論的卻是還有幾人,其一,後世所稱‘漢唐盛世’中的唐朝第二任帝皇唐太宗李世民,如果說陛下這個朝代是華夏民族的第一個黃金階段的話,那麽唐朝的貞觀之治可以說是華夏民族的第二個黃金階段,在貞觀之治時期,萬國朝賀,一時之間處於全球最為強大的國家。”
劉徹聞言眉頭一皺道:“朕北懾匈奴、征四方夷敵,為大漢開疆拓土,不知這李世民如何?”
葉遲笑了笑回道:“回陛下,在後世六百餘年,有一朝廷名為隋朝,承襲兩代而亡,皆是因為暴政所致,最終各處農民起義頻發,唐朝由此而起,李世民便是這個朝代的第二任帝皇。對內仁政治國,對外滅東突厥,懷柔西域各國,奠定東亞霸主地位,被西域諸國共奉為天可汗,後又有各國叛亂敵對,逐一平叛等等。”
劉徹聞言頷首道:“東亞地主地位?朕可是打到了你所說的中亞,那豈不是朕更高一籌?不過能被西域諸國1共奉天可汗,那倒是可以稱之為千古一帝了,不過應當比朕低一個檔次。”
“呃?”葉遲不說話了,這個若是有機會讓李世民來與這劉徹對噴吧,隨之改口又道:“除了李世民外,還有一人,可為千古一帝,在經曆了五胡亂華之後這次外族掌權之外,在距陛下此刻一千三百年左右有一人名為鐵木真,為後世蒙古人,他率領蒙古鐵騎建立了大蒙灬古國,隨後帶領軍隊占領東亞地區金朝的大片領土,並滅西夏、西遼及中亞的花剌子模,抵東歐的黑海海濱,雖然此時宋朝未滅,元朝未立,其除了軍事上以及在蒙古灬帝國的政治成就外,並未為華夏的進程做出多大的貢獻,但是僅在軍事之上,稱之為千古一帝也不無不可,為其子孫忽必烈建立大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讓他們成為了入主華夏的第一個大一統的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帝國。”
“陛下,匈奴這十餘年間已經恢複了生機,現在衛霍兩位大將軍已經去世,現在匈奴更不是連質子都不願意派遣入朝,看來他們已經準備徐徐圖之了。”一名大臣出列擔憂的道。
“既然不願意派質子前來大漢,那這匈奴的手又要伸向我們大漢了,到時候北邊將會再次民不聊生,著令趙破虜為浚稷將軍率兵前去抵抗匈奴。”劉徹看著殿下的一名男子道。
那名男子聞言出列道:“臣,必定不負陛下眾望。”
畫麵並未就此戛然而止,而是再次到了浚稷山之上,這一仗趙破虜全軍覆沒被俘。
老年的劉徹看著被俘的趙破虜道:“這一場戰爭是在李廣利與李陵的前兩年,也是下次出征匈奴以李廣利與李陵等人的直接原因。可惜,連續三年的對匈奴的戰爭,最終落得了一個失敗的下場。”
葉遲感慨了一聲道:“正因為如此,在曆朝曆代稱頌您的時候,都不會批判幾句,那就是窮兵黷武,如果沒有這連年的四方征戰,也不會有您後期的大漢起義不斷,甚至在征和三年的時候,貳師將軍李廣利再次討伐匈奴導致兵敗投降。”
漢朝居然敗了,在方才的畫麵中,不少觀眾們看的可是熱血沸騰,可是轉眼之間,就連著敗了兩名大將。
“這些人都是跟隨著衛青與霍去病征戰四方的人,趙破虜原本不過是匈奴的流浪子,跟隨大漢軍隊回來之後不久變成為了冠軍侯霍去病的驃騎司馬,斬匈奴速吸王、破車師,俘虜樓蘭王,因功受封浞野侯。”
“貳師將軍李廣利、因杅將軍公孫敖、強弩都尉路博德、騎都尉李陵、遊擊將軍韓說等,不少人都是跟著衛青與霍去病征戰沙場多年的將領,沒有這到了臨了,卻都讓匈奴給打的如此不堪。”劉徹又一次歎了一生氣道。
“窮兵黷武,耗費大量財力物力,使得陛下暮年民生凋敝,起義不斷。”葉遲接了話口,漢武帝的晚年時期實在是與早年難以相比。
“巫蠱之亂,太子身死,皇後自殺。”
“晚年得子劉弗陵,未防後宮幹政,殺趙婕妤。”
“求仙問鬼,多次被騙,求仙東萊,與始皇帝何異?”
……
葉遲一條條關於劉徹的暮年的事情說了出來,這些可大可小的事情,對於劉徹而言卻在晚年頒布罪己詔,這也不是哪一位帝皇能夠輕易做到的。
“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是重困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台。輪台西於車師千餘裏,前開陵侯擊車師時,危須、尉犁、樓蘭六國子弟在京師者皆先歸,發畜食迎漢軍,又自發兵,凡數萬人,王各自將,共圍車師,降其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複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
這是漢武帝劉徹晚年悔遣李廣利北伐、罷輪台屯田議而頒布的《輪台詔》,這樣擁有著魄力的帝皇,或許也隻有他能夠挑起大漢的大梁,讓漢朝再也不讓匈奴欺淩的原因吧。
“這是朕頒布的《輪台召》,大漢疲敝朕有過失,就不爭辯是非了。”劉徹似乎想的很開,對於《輪台召》他也沒有為自己辯護一些什麽,而是話語一轉道:“小友,罪己詔已發,朕自然是不會去否定這其中的一部分錯誤的決策,但是如果讓朕再重來一次的話,依然還會選擇去做,畢竟朕如若不做這一個窮兵黷武的天子,那麽後世是否能有人做到這一步呢?唉,不說也罷,不知小友可否說說,後世之中可有能與朕比肩的帝皇。”
後世帝皇?
彈幕上再次飄起了彈幕,如果說起這後世帝皇,他們就更有興趣了,雖然史書的殘缺,不能夠讓他們深挖曆朝曆代的帝皇啊!
“咱們現在也就清史保留的比較多一些,聽說那康熙大帝可為千古一帝。”
“不是叫做康乾盛世嗎?那麽乾隆應該也算吧!”
“漢唐盛世,漢唐盛世,自然少不了大唐的皇帝,比如被棒子國傳的有板有眼的被射瞎眼睛的那個皇帝,講啥來著,李世民是吧!”
“咱們曆史書上不是還有宋朝的一位皇帝,那個被稱作千古仁皇帝的宋仁宗。”
“成吉思汗算不算?”
“毛公!”
葉遲看向了劉徹,一眼略過了彈幕上的話語道:“始皇帝之外,能與陛下相提並論的卻是還有幾人,其一,後世所稱‘漢唐盛世’中的唐朝第二任帝皇唐太宗李世民,如果說陛下這個朝代是華夏民族的第一個黃金階段的話,那麽唐朝的貞觀之治可以說是華夏民族的第二個黃金階段,在貞觀之治時期,萬國朝賀,一時之間處於全球最為強大的國家。”
劉徹聞言眉頭一皺道:“朕北懾匈奴、征四方夷敵,為大漢開疆拓土,不知這李世民如何?”
葉遲笑了笑回道:“回陛下,在後世六百餘年,有一朝廷名為隋朝,承襲兩代而亡,皆是因為暴政所致,最終各處農民起義頻發,唐朝由此而起,李世民便是這個朝代的第二任帝皇。對內仁政治國,對外滅東突厥,懷柔西域各國,奠定東亞霸主地位,被西域諸國共奉為天可汗,後又有各國叛亂敵對,逐一平叛等等。”
劉徹聞言頷首道:“東亞地主地位?朕可是打到了你所說的中亞,那豈不是朕更高一籌?不過能被西域諸國1共奉天可汗,那倒是可以稱之為千古一帝了,不過應當比朕低一個檔次。”
“呃?”葉遲不說話了,這個若是有機會讓李世民來與這劉徹對噴吧,隨之改口又道:“除了李世民外,還有一人,可為千古一帝,在經曆了五胡亂華之後這次外族掌權之外,在距陛下此刻一千三百年左右有一人名為鐵木真,為後世蒙古人,他率領蒙古鐵騎建立了大蒙灬古國,隨後帶領軍隊占領東亞地區金朝的大片領土,並滅西夏、西遼及中亞的花剌子模,抵東歐的黑海海濱,雖然此時宋朝未滅,元朝未立,其除了軍事上以及在蒙古灬帝國的政治成就外,並未為華夏的進程做出多大的貢獻,但是僅在軍事之上,稱之為千古一帝也不無不可,為其子孫忽必烈建立大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讓他們成為了入主華夏的第一個大一統的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