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恭喜宿主完成第八場直播,獎勵直播延長一小時。”


    “叮:恭喜宿主直播中表現良好,重溫史之絕唱千古一篇,經係統考核為甲上,直播獎勵為紀傳體書寫技巧、《戰國策》、《新舊唐書》、曆史沙龍八人場、浚稽山副本,望宿主再接再厲。”


    葉遲下了直播之後,看著眼前的一幕,忽然一怔,這次居然也有副本獎勵了,不過這次不再是養馬的劇本了,而是一場事關漢匈戰爭的副本。


    這樣就有點意思了。


    他此刻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嚐試一下這個副本,不過現在時間也不早了,副本體驗之前還得做好功課才是。


    這一晚,葉遲睡了一個安穩覺,到了第二天早上,葉遲就接到了曆史研究院的電話,大周末的去曆史研究院,這還是節假日的頭一遭。


    本想睡個回籠覺的他洗漱完之後,和院子裏的小兩口打了一聲招呼之後就離開了。


    到了曆史研究院之後,會議不久便開始召開了。


    一名老教授看著葉遲道:“小葉,我們這些老古董們真的很喜歡你的節目,親民而又能夠普及曆史,但是你在節目最後說要把我們好不容易的得到古籍,分享出去,這未免也太唐突了吧!”


    隨之又一名老教授道:“對,我也這麽認為,我們自己都還沒有通讀竹簡上的文字,這樣若是放出去,那不是讓百姓笑話嗎?”


    曾經被葉遲受贈《呂氏春秋》的秦雨澤道:“葉老弟,這件事情,太過於唐突了,這竹簡上的斷句還要考究,若是鬧了笑話,那且不是被那些外夷笑掉大牙,就算我們有殘篇作為校隊,但是依然難以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達到要求啊!”


    盛中夏也看向了葉遲道:“小葉,雖然我也讚同盡快把我們的曆史傳播開來,但是現在是真的涉及許多斷句的問題,這可事關這部經典,不得莽撞啊!不過你既然提出來這個要求,那想必你已經有了計劃,不妨把你你的想法說出來,我看看可行不可行。”


    葉遲一怔,他沒有想到今天居然會因為自己的一句話,惹得這些老古董們對自己有了別樣的看法,不過這也沒有辦法,他們的考慮也是對的。


    盲目而又快速的對一部經典作解,這顯然是一種莽撞的行為。


    “院長,我這裏有《史記·本紀篇》注解,是我這段時間根據拓本注解的,還請各位老師點評一二。”


    葉遲說的已經很委婉了,這段時間以他的打字速度,已經完成了本紀篇與表篇,今天隻不過是獻出了本紀篇而已。


    盛中夏聞言,嗬嗬笑道:“想不到小葉,你對此還有研究,那就更好不過了,來,小葉連到投影上,我們一起看看小葉你的注解。”


    眾人聞言,心中一驚,這是讓眾人萬萬沒有想到的,雖然葉遲在節目中有一定的注譯能力,但是這《史記》可不是一般的書籍,不是說注譯就那麽簡單的。


    但是連盛中夏這個堂堂曆史研究院的院長都這麽說了,那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小子已經被盛中夏當作下一代的領頭人來培養了。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這是《史記》中的開篇《五帝本紀》中的第一句,咱們看看這注譯,黃帝是少典部族的後裔,姓公孫名軒轅。他生下來就很有靈性,年齡很小就善於言辭,幼年時聰明機敏,長大後敦厚敏捷,成年以後聰慧明審。注譯的不錯,中規中矩。”


    “是啊,這下麵還有一些注解,諸如這少典部族的位置,都有詳細的記載,尤其是後麵的‘帝顓頊生子曰窮蟬。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之句,其中關於顓頊與高辛的事情都有一定秒速,讓人在讀懂《史記》的時候,也能夠讓人知道這其中出現的人物的梗概,是個好法子啊。”


    “你看,這後麵還有一段關於五帝本紀的書首的介紹《五帝本紀讚》,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係姓》,儒者或不傳。餘嚐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這大概意思是說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遇到了兩個困難,一個是史料缺乏,二個是真偽難辨……也難為了太史公了。”


    就這樣,他們從卷首到卷尾,整篇讀下來,結合葉遲的所提供的注譯文字,注譯之後的文字最後與各位鑽研《史記》的老師們對校之後,大同小異,不過在部分斷句的處理上,眾人開始產生了分歧。


    此刻的會議室已經不是議論要不要全國傳播的問題了,而是開始針對這斷句進行起來了辯論。


    葉遲對於斷句這塊,實在是無法與這群精通古文的老先生們爭辯,因為自己的本領有限,而自己翻譯和摘抄的注譯都是按照後世的所作,所以簡單辯駁了幾句之後,就看這些人互相爭執起來,反而自己成了被晾在了一旁的人。


    “別吵吵了,一個個都是老家夥了,在後輩麵前,一點正行都沒有,簡直就是有損咱們這些老古董的顏麵啊!”


    史長興的聲音響起,同時進來的還有門口的老大爺周老。


    “對對對,您看看你們吵吵的,掉不掉價,以後還怎麽吸引人來咱們曆史研究院,這斷句之法我們可以綜合曆代先賢注譯的文字對比再做決斷。”


    兩位老前輩出馬,瞬間安靜了下來,這兩位可是曆史界的頂級泰鬥,最有話語權的兩個人。


    於是眾人開始向兩位老人討教,希望能夠有個正確的答複。


    就這樣,一番共同的商討下,部分注譯的文字,全場通過,後麵的文字陸續進行校對。


    一個上午下來,在兩位泰鬥的商討下,在上報通過後公開首卷譯本《史記·本紀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典藏華夏:對話古今,我震驚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葉拾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葉拾遺並收藏典藏華夏:對話古今,我震驚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