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沒有見過葉遲的現代禮節,雖然驚訝,卻也能夠知道這其中的意思。


    “這都是我司馬遷的宿命,也是我的職責所在,為的就是能夠讓曆朝曆代把這些古老的傳承延續下去,作為參照。”


    葉遲笑著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先生的所傳《史記》不但是史,還是銅亦是人,不止一麵,而是無數麵,從而讓我們知道什麽叫做‘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便是先生留與我們的傳承精神。”


    “生死之間,不過一念,昔日任安求我說情,便做了這《報任安書》,我以李陵將軍以及自己的遭遇作以解說,以此來答複任安,”司馬遷聽聞葉遲口中的話,對此倒也沒有繼續深說下去,但是對於前半句話卻是極為震驚:“小友,這‘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此語出自何處,我怎麽未曾耳聞呢?”


    葉遲回道:“此為後世《舊唐書·魏征傳》中的句子,魏征是後世大唐的一朝之相,曾經負責編撰《隋書》共計八十五卷,采用的敘述方式便是太史公所開創的紀傳體。”


    “哦!”司馬遷聞言驚訝道:“這後世史書真的均以我所著之法進行編撰?”


    “是的!”葉遲引向一旁道:“太史公,請看這邊。”


    出現在兩人眼前的是一名老者,他看著自己年輕的兒子說道:“司馬遷所記作《史記》,崇黃老而薄五經、輕仁義而羞貧窮、賤守節而貴俗功等,這是一個大的缺點,不過其敘事善述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野,文質相稱,是一個很好的史學大家。固兒,你要明白這其中的道理,評論不為心,落筆不偏倚,便是最好的教導,《漢書》以後就要交給你完成了。”


    年輕男子聞言說道:“父親,您放心,我必定好生修史,不枉你的教導。”


    一旁的一個女孩也在一旁聽的仔細,俏皮的說道:“父親,兄長,昭兒也可以修著史書嗎?”


    老者摸著班昭的腦袋道:“可以,可以,不過你要先好好學習,以後說不定有機會的。”


    此話說完,日月穿梭,老者去世,青年執筆,遠赴西域,不曾停筆著書,老年歸來,書籍未成,已入中年的女孩接下了父兄的刀筆,完成了最後的篇章。


    “《漢書》?”司馬遷沒有想到後世居然有人如此評價自己的書籍,但是卻並未動怒,而是看向了這《漢書》二字,隨後看向了葉遲道:“此三人為何人?”


    “老者為班彪,位漢末王莽篡位至東漢初年人,他博學多才,學富五車,因為太史公作《史記》從上古炎黃時期到漢孝武帝時期,其後褚少孫、劉向、劉歆、馮商、揚雄等人進行補續,但是文筆粗俗,難登大雅之堂,所以班彪認為不配為太史公的續作,於是采集前朝之事,重新修訂。”葉遲說到此處看向了司馬遷。


    司馬遷笑了笑道:“原來如此,不過史家各有所長,他批評的也對,都是為華夏曆史傳承出力,便是天下事,那另外兩位便是者班彪的子嗣了吧!”


    “正是班彪子嗣。”葉遲梳理了下語言道:“自漢朝太史公後百年左右,外戚王莽篡漢,改號為新,後被漢室後裔劉秀打敗,重歸漢室正統,而班家便是橫跨兩漢之人,以王莽篡漢為分界點,前者我西漢,後者為東漢。而繼承班彪刀筆之人便是班超,此人乃是華夏曆史上有名的軍事家以及教育家,在建立西域都護府執政多年,暮年歸來,續作《漢書》,然筆鋒未落便去世,其後便是其妹班昭續寫,整理《漢書》、完成八表、傳播漢書,在《漢書》的傳播方麵,更是親自以女子之身傳授後世大儒馬融通讀《漢書》,可稱為華夏奇女子。”


    “這史書居然會有女子完成,當真?”


    “千真萬確,為能夠順利完成史書工作,當朝皇帝漢和帝並允許其查閱皇家藏書,助其完成《漢書》的編撰工作。”


    一問一答,一驚一訝。


    司馬遷的不敢相信,就是葉遲也不敢相信,在二十四史之中,居然其中一部史由女子完成的,尤其是在那個時期,這簡直就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


    “女子修史雖然少見,但史書能成,便是華夏史家之一,當真史奇女子啊!”司馬遷看著眼前挑燈夜讀翻閱史料的女子,由衷的敬佩。


    彈幕中此刻的評論也如同眼前的兩人一樣,古代女子著書,這簡直就是天下奇聞,尤其還是漢朝時期,連呂雉禍亂都沒有這麽誇張。


    “這不會又是編的吧!”


    “應該不會吧!”


    “那個時候的女子又不是全部沒學問,你們不要這麽看不起女人!”


    “就是,羋月厲害吧!”


    “就是,還有,羋八子。”


    “呃,你們掰扯小說中的人物幹嘛?”


    “打擾一下,那個叫做秦宣太後,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稱作太後的女人,當然牛掰了,不過我相信班昭肯定也是這麽牛,畢竟華夏修史第一女傑,我站她這邊。”


    葉遲對這彈幕已經免疫了,但是遭不住他總是想要看屏幕,他看向司馬遷道:“《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曆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間完成,完成之後又有班固弟子馬續增編天文誌篇,此書在後世與太史公所著《史記》、範曄所著《後漢書》、陳壽所著《三國誌》並稱為‘前四史’。”


    “原來漢朝也經曆了這諸多波折,猶如周朝一般,天道不正,民不聊生,這前四史可稱之為史家之鏡,那後世史家又如何呢?”司馬遷心中明白,這是曆朝曆代的宿命所在。


    “前四史之後又有《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共計二十部,加上前四部共計二十四部,諸部之首為《史記》。”


    葉遲右手一揮,一幅幅畫麵出現在了兩人麵前,那畫麵中都是曆朝曆代史家著書的畫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典藏華夏:對話古今,我震驚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葉拾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葉拾遺並收藏典藏華夏:對話古今,我震驚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