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出幾瞬,兩百大盾兵已經被射殺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再也無法組成盾陣。


    你還別說,真有大盾兵把大盾放倒後,壓在自己身上。


    聰明,真是聰明。


    當了俘虜,大概率是不會死的,不是嗎?


    隘口前的匡漢軍狼奔豕突,山頂上的匡漢軍還在“看熱鬧”。


    他們不看熱鬧怎麽辦?


    進不了,退不了,也無法下山……


    然而,又是一陣鬼哭狼嚎傳入他們的耳中。


    “不好了,副將被射死了!”


    “快逃!護民軍的弓箭太厲害了!”


    “逃!快逃!回去找將軍!”


    ……


    數千人的鬼哭狼嚎,聲震山穀,清清楚楚傳到了幾百丈外的山頂處。


    辛毗將軍死了?


    不是有五千將士守護在他身邊嗎?


    他的親衛起碼持有二十麵大盾,而且辛毗命令,無論他在哪裏,大盾都要豎起,防護護民軍的冷箭……


    這樣的防護,辛毗將軍怎麽會死於箭下?


    兩側山頂上與護民軍對峙的兩個校尉都懵了。


    他們有好多問題想不通。


    首先便是伏兵是從哪兒來的。難道是之前被追殺入山的那一千護民軍?


    可這也不對呀。


    無論是樊稠將軍,還是辛毗將軍,都不會忘掉山裏還有一千護民軍。


    樊稠將軍返回母穀前,專門派了一千兵馬,爬上子穀兩側的山頂,從隘口前五百丈處,一直綿延到母穀穀口處,就是為了監視深山中的動靜。


    隻要護民軍露頭,必然會被他們發現。


    可至今為止,也沒有聽到響箭的聲音。


    那一千士卒,人人手裏可都備有響箭呀。


    可護民軍的伏兵就這樣出現了,悄無聲息地出現了。


    不僅出現了,還第一時間便射殺了辛毗將軍。


    沒有辛毗將軍坐鎮……


    左右兩側的校尉還沒想完,便聽到伏兵大叫了起來。


    “降者免死!逃者射殺!”


    “降者免死!逃者射殺!”


    這聲音傳到隘口處,隘口處的護民軍也同樣怒吼了起來。


    “降者免死!逃者射殺!”


    “隱者免死!逃者射殺!”


    喝令投降的聲音,反複在山穀中回蕩,估計母穀穀口都能夠聽得到。


    辛毗那邊的五千兵馬,可不管護民軍喝令的投降聲,他們在穀道中拚命地奔跑——隻要跑出二百丈,便可以逃出護民軍的弓身射程。


    而兩側山頂處的四千匡漢軍,以及已經被護民軍射殺近半的隘口處的匡漢軍,陷入了絕望的境地。


    匡漢軍的兵力是護民軍的幾倍之多,然而……護民軍前後夾擊,就算山頂上的四千匡漢軍下山,恐怕要衝過護民軍的箭雨防線,也要死傷大半吧?


    關鍵是兩個校尉都知道,護民軍專門射殺軍官。


    之前的那個校尉,包括他之下的都尉、曲長、屯長,基本就沒有逃出生天的。


    等母穀的兵馬來援嗎?


    子穀確實不大,也就十餘裏長。


    可在此情此景下,也是遠水救不了近渴呀。


    向深山裏逃如何?


    這倒不失一個好辦法。


    隻是自己這些兵馬的身上都沒帶幹糧,如果不能在一天內逃回母穀,恐怕一天後,麾下兵馬就都餓得跑不動了……


    左側山頂的校尉還在猶豫著,突然之間,他不遠處的一個屯長快速越過他的親衛,直接抽出刀來,一刀就切斷了這個校尉的脖子。


    然後那個曲長就大叫著:“此時不降,是想害死吾等嗎?”


    校尉的親衛還沒回過神來,周邊的士卒卻喧囂起來。


    “願降!願降!不降者,短刀砍死!”


    喧囂聲越來越大,“願降“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這時候,如果誰還敢說不降,恐怕真的會被亂刀分屍。


    很快,左側山頂上打起了白旗,用的自然是身上的白麻布衫。


    說是白旗已經不確切。


    每個人的貼身衣衫都是一塊又一塊的黃漬,勉強能看出原來是白色的。


    匡漢軍可沒有護民軍那麽好的待遇,除一日兩餐和兵器之外,目前連軍服都沒有發放過,說是過了夏天再發放。


    右側山頂處,倒是沒有出現砍殺校尉的事情發生。


    可他們卻看到了左側山頂處打出的白旗。


    校尉身邊的兩個都尉都出言勸校尉:


    “降了吧。我們隻有兩千兵馬,逃不出兩麵夾擊的。”


    “是呀。護民軍的弓箭太厲害,不僅射程遠,而且太精準了,幾乎都是一箭必殺。”


    校尉長歎一口氣,輕聲說道:“可我們如果歸降,我們如何與家族交待?”


    匡漢軍都尉及以上的軍官,都是各世家大族的子弟。


    “交待什麽?你以為我們的家族參與反叛還能夠保全嗎?”


    “是呀。我們降了,或許還能為家族保留一點血脈。”


    聽到兩個都尉的話語,校尉再次長歎一聲,沒有開口,隻是對兩個都尉輕輕地點了點頭。


    前來攻打隘口的匡漢軍,四成多投降,兩成死傷,剩下的三成多,都逃回了母穀。


    如果再加上之前消滅的近一千五百人,紫金衛目前已經殲滅了六千多匡漢軍,足足是紫金衛自身的三倍還出頭。


    這可是紫金衛出京後的第一戰,僅僅兩天便取得如此戰果,足以驚掉人的下巴了。


    隻是這樣,段榮還是不滿意。


    畢竟他放跑了三千多匡漢軍。


    在護民軍來看,沒能全殲,就是遺憾。


    其實,段榮早在天亮前,便已經率領紫金衛一支隊,抵達了伏擊地點附近的一個隱蔽處。


    叛軍會向山上派出警戒,也在段榮的預料之中。


    在紫金衛的眼中,樊稠在山頂處設置的警戒哨,根本就起不到作用。


    紫金衛的斥候都快摸到他們腳下了,他們還沒發現。


    直到紫金衛在十丈外對他們叫道:“放下兵器!誰動誰死!”他們才反應過來。


    不是沒有人反抗。


    下意識的反抗,總是有的。


    隻是凡是有異動之人,咽喉處都會馬上插上一支弩箭。


    當然,他們隻是清除了距離隘口六百丈到四百丈這一段的警戒哨,然後斥候們便快速換上警戒哨的衣服,幫著匡漢軍繼續警戒,隔壁的山頭上的匡漢軍警戒哨,根本就看不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