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金這小子,從前年開始,他帶著特戰隊的娃娃兵,取得了護民軍中最大、最多的戰績。
“這小子帶娃娃兵大概是上癮了,這次帶來的是紫金衛和龍鱗衛,共五千五百人。”
“啊?他把龍鱗衛和紫金衛帶出京了?那陛下的防護怎麽辦?”於禁大驚。
“嘿嘿,文則這是怎麽了?自然是陛下出京巡遊,申金帶著龍鱗衛和紫金衛隨身保護呀。”
“對呀!”於禁拍了一下大腿。“看我這腦子,你才誇我一句,就把我誇遲鈍了。”
其實,這是於禁給管亥麵子。
正史中的於禁,從來都是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你誇我一句,我一定要想辦法誇回來。
在蔡成麾下,又經曆青州軍事學堂的洗禮,估計也不會再有打敗仗而投降的機會了。
不過,陛下出巡消息,還是不散播出去為好。
“先不管申金那邊了。”管亥很快地岔開話題。
“憑申金手下的五千五百兵馬,再有熊耳山的地形地勢,圍殲熊耳山中的幾萬藏軍,肯定不會有什麽問題。”
管亥對自己這個小老弟,那是絕對信任。
“對。”於禁馬上對管亥的觀點表示讚同。“現在的關鍵是,如何不讓雍州亂起來。或者是有一些小亂子,也要限製在雍州境內。”
管亥不解。“你是要瞞著內閣?”
“當然不能瞞著內閣。可此時在大漢北方,不僅新接收了涼州、雍州、司棣、兗州和豫州,而且還新設立了東北的箕州和吉州,你說內閣的壓力大不大?”
“那是夠大的。”管亥點頭。
“今年從開春以來,隻下了一場如小孩撒尿一般的春雨,然後便是幾個月沒雨,今年大旱已成定局,地裏的莊稼大概率是顆粒無收。
“內閣還要忙著雍州和涼州救災、賑災之事,哪裏還有精力管雍州出現兵亂之事?還是得兵部一肩承之。
“可兵部要調兵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還不如你我二人攜起手來,再聯係征西軍團,還有申金五千五百兵馬,雍凉兩州無論出多大的事情解決不了?”
管亥這才明白了於禁的意思。
不過管亥馬上眉頭緊蹙,疑惑地問道:“你是說涼州也會亂?”
“雍州世家大族敢起兵叛亂,必然是看到雍州有函穀、武關、大散關之險,但畢竟還有涼州征西軍團剿滅韓遂反叛之鹹懾。如果涼州不起兵,就沒人拖住征西軍團了。”
管亥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過,他又突然之間露出一絲怪異的神色。
“有征西軍團和西南軍團震懾,那些世家大族真的敢起兵嗎?”
“他們肯定不敢!”
隨著聲音,謝堅走了進來。
雙方見過禮後,謝堅神色有些沉重的說道:
“我在馮翊郡巡視時,發現有大量青壯前往河東郡,我便派出了斥候一路跟蹤。結果發現這些青壯都進入了東垣縣的王屋山。
“我已經派出了精銳斥候深入到王屋山打探,估計最多十天,就會有消息傳回來。”
“王屋山?”
於禁馬上走到輿圖前,仔細地看起了輿圖。
一邊看,還一邊念叨著:“熊耳山、王屋山,函穀關的一左一右,這明顯是衝著京城……”
謝堅和管亥也走到了輿圖前。
“不,他們沒膽量出函穀關攻打京都。畢竟京都城高牆厚,還有兩萬青州禦林軍。”於禁皺眉說道。
“我判斷,他們隻是要奪取函穀關、武關和陸渾關。”謝堅語氣堅定。
“對!奪取了這三關,就關閉了通往中原的大門。隻是……”於禁陷入思索狀。
“隻是他們這樣,便能夠應對駐紮在雍凉兩州的征西軍團和西南軍團了?何況現在小金子還把龍鱗衛和紫金衛帶入了雍州。”管亥把於禁未說完的話說完了。
“所以我說他們不敢叛亂。”
“那他們為何要在山中藏軍?”管亥又不明白了。
“如果我們沒有發現山中藏軍,他們便會一邊在山裏訓練新兵,一邊等待征西軍團前往西域、西南軍團前往漢中。”
“對呀!看我這腦子!征西軍團的主要目標是西域,西南軍團的主要目標是益州,這可是《漢報》上登載過的。”管亥照著自己的腦袋上拍了一巴掌。
不過,他剛剛拍完,又想到一個問題。
“可現在山中的藏軍已經被我們發現了,那他們……”
於禁猛然抬頭,瞪著眼睛看向謝堅。“你是說……”
謝堅“嘿嘿”一笑,然後與於禁對視一眼,然後於禁和謝堅兩人便一臉怪笑地看向管亥。
“你們看我……”管亥話未出口,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管亥雖然不適合獨領一軍,可他畢竟曾任過青州黃巾軍大渠帥,腦子可一點都不笨。
隻是他性格純樸,很多事情不願意往複雜了去想。
可此時在謝堅、於禁的不斷提醒下,他也想到了謝堅和於禁兩人想幹什麽了。
“哈哈哈哈——”管亥大笑,然後指著謝堅和於禁兩人。“你們太陰險了!”
於禁和謝堅異口同聲。“你也一樣!”
三人便開懷大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管亥看向謝堅。
“涼州會有多少兵馬?”管亥問謝堅。
“涼州民風彪悍,不知道有多少人與羌胡有聯係。所以,一旦雍州發生叛亂,沒理由不聯係涼州,更沒有理由不聯係羌胡。”謝堅答道。
“可羌胡叛軍才被殲沒多久呀,數萬俘虜都押送去了並州勞改營,他們哪裏還有青壯成軍?”於禁還是有一些疑慮。
“跟隨南宮伯玉和韓遂反叛的羌胡,少部分來自涼州的北地郡、安定郡和武威郡,大部分來自大河以北、陰山腳下的後套。
“但這次涼州參與判斷的羌胡,則是西羌八族。
“據大帥之前的估計,涼州西麵的西羌八族,至少有百萬人口。雖然這些年來,我大漢一直在打擊羌胡八族,可私下裏,世家大族與羌胡八族一直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謝堅如此一說,於禁和管亥才覺得事態可能要比他們兩人估計得還要嚴重。
“這小子帶娃娃兵大概是上癮了,這次帶來的是紫金衛和龍鱗衛,共五千五百人。”
“啊?他把龍鱗衛和紫金衛帶出京了?那陛下的防護怎麽辦?”於禁大驚。
“嘿嘿,文則這是怎麽了?自然是陛下出京巡遊,申金帶著龍鱗衛和紫金衛隨身保護呀。”
“對呀!”於禁拍了一下大腿。“看我這腦子,你才誇我一句,就把我誇遲鈍了。”
其實,這是於禁給管亥麵子。
正史中的於禁,從來都是你敬我一尺,我便敬你一丈。你誇我一句,我一定要想辦法誇回來。
在蔡成麾下,又經曆青州軍事學堂的洗禮,估計也不會再有打敗仗而投降的機會了。
不過,陛下出巡消息,還是不散播出去為好。
“先不管申金那邊了。”管亥很快地岔開話題。
“憑申金手下的五千五百兵馬,再有熊耳山的地形地勢,圍殲熊耳山中的幾萬藏軍,肯定不會有什麽問題。”
管亥對自己這個小老弟,那是絕對信任。
“對。”於禁馬上對管亥的觀點表示讚同。“現在的關鍵是,如何不讓雍州亂起來。或者是有一些小亂子,也要限製在雍州境內。”
管亥不解。“你是要瞞著內閣?”
“當然不能瞞著內閣。可此時在大漢北方,不僅新接收了涼州、雍州、司棣、兗州和豫州,而且還新設立了東北的箕州和吉州,你說內閣的壓力大不大?”
“那是夠大的。”管亥點頭。
“今年從開春以來,隻下了一場如小孩撒尿一般的春雨,然後便是幾個月沒雨,今年大旱已成定局,地裏的莊稼大概率是顆粒無收。
“內閣還要忙著雍州和涼州救災、賑災之事,哪裏還有精力管雍州出現兵亂之事?還是得兵部一肩承之。
“可兵部要調兵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還不如你我二人攜起手來,再聯係征西軍團,還有申金五千五百兵馬,雍凉兩州無論出多大的事情解決不了?”
管亥這才明白了於禁的意思。
不過管亥馬上眉頭緊蹙,疑惑地問道:“你是說涼州也會亂?”
“雍州世家大族敢起兵叛亂,必然是看到雍州有函穀、武關、大散關之險,但畢竟還有涼州征西軍團剿滅韓遂反叛之鹹懾。如果涼州不起兵,就沒人拖住征西軍團了。”
管亥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過,他又突然之間露出一絲怪異的神色。
“有征西軍團和西南軍團震懾,那些世家大族真的敢起兵嗎?”
“他們肯定不敢!”
隨著聲音,謝堅走了進來。
雙方見過禮後,謝堅神色有些沉重的說道:
“我在馮翊郡巡視時,發現有大量青壯前往河東郡,我便派出了斥候一路跟蹤。結果發現這些青壯都進入了東垣縣的王屋山。
“我已經派出了精銳斥候深入到王屋山打探,估計最多十天,就會有消息傳回來。”
“王屋山?”
於禁馬上走到輿圖前,仔細地看起了輿圖。
一邊看,還一邊念叨著:“熊耳山、王屋山,函穀關的一左一右,這明顯是衝著京城……”
謝堅和管亥也走到了輿圖前。
“不,他們沒膽量出函穀關攻打京都。畢竟京都城高牆厚,還有兩萬青州禦林軍。”於禁皺眉說道。
“我判斷,他們隻是要奪取函穀關、武關和陸渾關。”謝堅語氣堅定。
“對!奪取了這三關,就關閉了通往中原的大門。隻是……”於禁陷入思索狀。
“隻是他們這樣,便能夠應對駐紮在雍凉兩州的征西軍團和西南軍團了?何況現在小金子還把龍鱗衛和紫金衛帶入了雍州。”管亥把於禁未說完的話說完了。
“所以我說他們不敢叛亂。”
“那他們為何要在山中藏軍?”管亥又不明白了。
“如果我們沒有發現山中藏軍,他們便會一邊在山裏訓練新兵,一邊等待征西軍團前往西域、西南軍團前往漢中。”
“對呀!看我這腦子!征西軍團的主要目標是西域,西南軍團的主要目標是益州,這可是《漢報》上登載過的。”管亥照著自己的腦袋上拍了一巴掌。
不過,他剛剛拍完,又想到一個問題。
“可現在山中的藏軍已經被我們發現了,那他們……”
於禁猛然抬頭,瞪著眼睛看向謝堅。“你是說……”
謝堅“嘿嘿”一笑,然後與於禁對視一眼,然後於禁和謝堅兩人便一臉怪笑地看向管亥。
“你們看我……”管亥話未出口,眼睛突然亮了起來。
管亥雖然不適合獨領一軍,可他畢竟曾任過青州黃巾軍大渠帥,腦子可一點都不笨。
隻是他性格純樸,很多事情不願意往複雜了去想。
可此時在謝堅、於禁的不斷提醒下,他也想到了謝堅和於禁兩人想幹什麽了。
“哈哈哈哈——”管亥大笑,然後指著謝堅和於禁兩人。“你們太陰險了!”
於禁和謝堅異口同聲。“你也一樣!”
三人便開懷大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管亥看向謝堅。
“涼州會有多少兵馬?”管亥問謝堅。
“涼州民風彪悍,不知道有多少人與羌胡有聯係。所以,一旦雍州發生叛亂,沒理由不聯係涼州,更沒有理由不聯係羌胡。”謝堅答道。
“可羌胡叛軍才被殲沒多久呀,數萬俘虜都押送去了並州勞改營,他們哪裏還有青壯成軍?”於禁還是有一些疑慮。
“跟隨南宮伯玉和韓遂反叛的羌胡,少部分來自涼州的北地郡、安定郡和武威郡,大部分來自大河以北、陰山腳下的後套。
“但這次涼州參與判斷的羌胡,則是西羌八族。
“據大帥之前的估計,涼州西麵的西羌八族,至少有百萬人口。雖然這些年來,我大漢一直在打擊羌胡八族,可私下裏,世家大族與羌胡八族一直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謝堅如此一說,於禁和管亥才覺得事態可能要比他們兩人估計得還要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