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桓佑能造曲轅犁、播種機等等,皆震驚萬分。
不過,桓階、桓纂、孫策都沒開口,還是蔡瑁在發問。
“你是要模仿青州?”
“我幹嘛模仿青州?我的新農體係叫‘減租減息’,田地還屬於世家大族。隻需要世家大族拿出一點利益,讓荊州百姓能夠活下去,還能活得很好便行了。
“另外,江南的物產與青州完全不同,卻比青州豐富得多。
“比如說,青州的糧食以麥為主,而我江南以稻為主;
“青州處於北方,一年隻有一季,荊州處於江南,一年可以兩季;
“青州常有旱、蝗等天災,而我江南天災極少,要有也隻是水災。
“可見,我荊州的條件比青州好上太多了。
“另外,凡是當前在荊州流行的青州特產,我都知道如何製造,甚至品種要比青州多得多。
“就好比青州隻有嶗山春芽和蒙頂碧綠,而我荊州起碼可以製出十餘種香茶,保證比青州茶好上很多很多。
“所以隻要兩年時間,我荊州便有了與北方相抗衡的能力;五年時間,我們就要考慮過江去征討賊子蔡成了。”
眾人皆是目瞪口呆,震驚於桓佑所說,就連他親生父親都不例外。
現場落針可聞,已經沒人能說得出話來了。
為什麽會如此震驚?
青州成公子能推出那麽多“青州特產”,那是因為他是仙人弟子。
可如今桓佑說,他也能做出這些物品……
這豈不是說,桓佑也是仙人弟子?
天哪!
老天哪!
大漢這是怎麽了?
怎麽在同一時期,便出現了兩個仙人弟子?
而且明擺著,這兩個仙人弟子還要對抗一番。
難道佑公子的師尊與成公子的師尊是敵人?
你們神仙要打架就在你們的天宮打好了,幹嘛非要打到民間來?
難道你們不知道神仙打架,俗民遭殃嗎?
不過,反過來想,仙人弟子卻不是仙人。
反正荊州也想割據一方,本來就要與北方對抗,現在荊州也有仙人弟子了,那對抗的勝算豈不是大了很多?至少也能打個平手吧?
激動了!
所有人都激動了!
蔡瑁猛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大聲詢問桓佑:“你也是仙人弟子?”
桓佑高深莫測地一笑。“總不能讓青州成公子專美於前吧?”
坐實了!
完全坐實了!
桓階激動得口水都流出來了,走到桓佑向前,雙手抓住桓佑的肩膀,哆哆嗦嗦地說道:
“你……你怎麽……怎麽不……不早點告訴為父?”
“這次父親帶我去襄陽,我也是剛剛出師。之前師尊不讓我告訴任何人。”
“好!我荊州也有仙人弟子了。那我荊州自然也可以如青州一樣富甲天下。佑公子,你說吧,我們該怎麽做?”蔡瑁激動得已經不能自已了。
桓佑扶著桓階,把桓階送回到座椅上。桓階太激動了,激動得都不會自己走路了。
桓階坐好後,桓佑才回過頭來,微笑看著蔡瑁說道:“隻有三點。”
張允迫不及待地問道:“哪三點?”
“第一點,馬上聯係襄陽劉使君,他可是劉氏血脈。如果他願意來臨湘,時機成熟時,便可把他扶上皇位。
”第二點,我已認孫策小將軍為主公,所以必須鏟除黃祖,為孫堅將軍報仇。
“第三點,以劉使君為我們的共主,為荊州牧;以孫策為兵馬大都督,管轄荊州陸水兩軍;以家父為農工商長史,建立‘農工商署’,負責全麵推行減租減息和建設各種工坊。
“其他任命,盡可由劉使君做主。”
“那佑公子你呢?”張允問道。
“我目前尚未及冠,暫時不擔任任何官職為好。而且,我可以給大家出謀劃策。”桓佑很是低調。
“佑兒,你的身體?”桓階擔憂地詢問。
大家頓時想起,桓佑自小的體弱多病。在襄陽也好,剛剛也好,他站著說話都站不了多一會,就得坐在椅子上。
“父親放心,我出師那天,師尊就把我的身體調理好了。隻是以前身體虧空太多,需要一段時間補回來。”桓佑自信滿滿。
大家這才明白,在襄陽和剛剛,為何看到佑公子精神還不錯,結果卻站不了多長時間。
“可你剛剛說曹操兵馬要來攻伐荊州呢?”孫策問道。
“不用管他,他鬧騰不出什麽來。他若敢入荊州,大都督率兵把他趕出荊州便是。明年秋收後,他不來犯荊州,大都督也要率軍把揚州收歸荊州。”桓佑成竹在胸。
“為何非要攻取揚州?與曹操聯盟不好嗎?”蔡瑁不解。
“因為荊州不臨海,沒辦法曬製海鹽。有了海鹽,就可以曬製雪花鹽了。而且,地盤越大,我們發展得越快。”桓佑解釋道。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雪花鹽是用海鹽製作出來的。
不過,桓佑的下一句話,卻是把大家給嚇了一跳,看他的眼神都帶有一些崇拜了。
桓佑說:“我們的領土臨海後,便可以打造海船、組建海軍了。日後征伐北方時,有了海軍,隨時可以進攻北方沿海的州郡。”
我想看官看到現在,也都全明白了。
這桓佑必然和蔡成一樣,也是穿越之人。
似乎是同一片空間無法容納兩個穿越之人,所以蔡成此時已經中毒身亡了,隻不過荊州目前還沒有收到消息而已。
半晌後,蔡瑁仿佛才醒過神來,忙不迭地說道:“那我馬上聯係襄陽劉使君。”
桓佑笑著說道:“不急。現在天都快亮了。我們需要在天亮後,馬上改編荊州水師。另外,大都督的兵馬,目前還在水師大營外和江麵上,也得進入水寨中。”
這句話說到孫策心裏去了。
趕快接收水軍才是正道。
不過,誰也沒有發現,雖然桓佑說他已經拜了孫策為主公,可真正在這裏發號施令的卻是桓佑自己,連孫策的大都督都是桓佑任命的。
反觀孫策,一不小心就成為荊州水陸兩軍的大都督,他好像還挺高興。
當然,如果桓佑知道收服蔡瑁、張允這麽順利,之前他大概率不會拜孫策為主公。
不過,桓階、桓纂、孫策都沒開口,還是蔡瑁在發問。
“你是要模仿青州?”
“我幹嘛模仿青州?我的新農體係叫‘減租減息’,田地還屬於世家大族。隻需要世家大族拿出一點利益,讓荊州百姓能夠活下去,還能活得很好便行了。
“另外,江南的物產與青州完全不同,卻比青州豐富得多。
“比如說,青州的糧食以麥為主,而我江南以稻為主;
“青州處於北方,一年隻有一季,荊州處於江南,一年可以兩季;
“青州常有旱、蝗等天災,而我江南天災極少,要有也隻是水災。
“可見,我荊州的條件比青州好上太多了。
“另外,凡是當前在荊州流行的青州特產,我都知道如何製造,甚至品種要比青州多得多。
“就好比青州隻有嶗山春芽和蒙頂碧綠,而我荊州起碼可以製出十餘種香茶,保證比青州茶好上很多很多。
“所以隻要兩年時間,我荊州便有了與北方相抗衡的能力;五年時間,我們就要考慮過江去征討賊子蔡成了。”
眾人皆是目瞪口呆,震驚於桓佑所說,就連他親生父親都不例外。
現場落針可聞,已經沒人能說得出話來了。
為什麽會如此震驚?
青州成公子能推出那麽多“青州特產”,那是因為他是仙人弟子。
可如今桓佑說,他也能做出這些物品……
這豈不是說,桓佑也是仙人弟子?
天哪!
老天哪!
大漢這是怎麽了?
怎麽在同一時期,便出現了兩個仙人弟子?
而且明擺著,這兩個仙人弟子還要對抗一番。
難道佑公子的師尊與成公子的師尊是敵人?
你們神仙要打架就在你們的天宮打好了,幹嘛非要打到民間來?
難道你們不知道神仙打架,俗民遭殃嗎?
不過,反過來想,仙人弟子卻不是仙人。
反正荊州也想割據一方,本來就要與北方對抗,現在荊州也有仙人弟子了,那對抗的勝算豈不是大了很多?至少也能打個平手吧?
激動了!
所有人都激動了!
蔡瑁猛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大聲詢問桓佑:“你也是仙人弟子?”
桓佑高深莫測地一笑。“總不能讓青州成公子專美於前吧?”
坐實了!
完全坐實了!
桓階激動得口水都流出來了,走到桓佑向前,雙手抓住桓佑的肩膀,哆哆嗦嗦地說道:
“你……你怎麽……怎麽不……不早點告訴為父?”
“這次父親帶我去襄陽,我也是剛剛出師。之前師尊不讓我告訴任何人。”
“好!我荊州也有仙人弟子了。那我荊州自然也可以如青州一樣富甲天下。佑公子,你說吧,我們該怎麽做?”蔡瑁激動得已經不能自已了。
桓佑扶著桓階,把桓階送回到座椅上。桓階太激動了,激動得都不會自己走路了。
桓階坐好後,桓佑才回過頭來,微笑看著蔡瑁說道:“隻有三點。”
張允迫不及待地問道:“哪三點?”
“第一點,馬上聯係襄陽劉使君,他可是劉氏血脈。如果他願意來臨湘,時機成熟時,便可把他扶上皇位。
”第二點,我已認孫策小將軍為主公,所以必須鏟除黃祖,為孫堅將軍報仇。
“第三點,以劉使君為我們的共主,為荊州牧;以孫策為兵馬大都督,管轄荊州陸水兩軍;以家父為農工商長史,建立‘農工商署’,負責全麵推行減租減息和建設各種工坊。
“其他任命,盡可由劉使君做主。”
“那佑公子你呢?”張允問道。
“我目前尚未及冠,暫時不擔任任何官職為好。而且,我可以給大家出謀劃策。”桓佑很是低調。
“佑兒,你的身體?”桓階擔憂地詢問。
大家頓時想起,桓佑自小的體弱多病。在襄陽也好,剛剛也好,他站著說話都站不了多一會,就得坐在椅子上。
“父親放心,我出師那天,師尊就把我的身體調理好了。隻是以前身體虧空太多,需要一段時間補回來。”桓佑自信滿滿。
大家這才明白,在襄陽和剛剛,為何看到佑公子精神還不錯,結果卻站不了多長時間。
“可你剛剛說曹操兵馬要來攻伐荊州呢?”孫策問道。
“不用管他,他鬧騰不出什麽來。他若敢入荊州,大都督率兵把他趕出荊州便是。明年秋收後,他不來犯荊州,大都督也要率軍把揚州收歸荊州。”桓佑成竹在胸。
“為何非要攻取揚州?與曹操聯盟不好嗎?”蔡瑁不解。
“因為荊州不臨海,沒辦法曬製海鹽。有了海鹽,就可以曬製雪花鹽了。而且,地盤越大,我們發展得越快。”桓佑解釋道。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雪花鹽是用海鹽製作出來的。
不過,桓佑的下一句話,卻是把大家給嚇了一跳,看他的眼神都帶有一些崇拜了。
桓佑說:“我們的領土臨海後,便可以打造海船、組建海軍了。日後征伐北方時,有了海軍,隨時可以進攻北方沿海的州郡。”
我想看官看到現在,也都全明白了。
這桓佑必然和蔡成一樣,也是穿越之人。
似乎是同一片空間無法容納兩個穿越之人,所以蔡成此時已經中毒身亡了,隻不過荊州目前還沒有收到消息而已。
半晌後,蔡瑁仿佛才醒過神來,忙不迭地說道:“那我馬上聯係襄陽劉使君。”
桓佑笑著說道:“不急。現在天都快亮了。我們需要在天亮後,馬上改編荊州水師。另外,大都督的兵馬,目前還在水師大營外和江麵上,也得進入水寨中。”
這句話說到孫策心裏去了。
趕快接收水軍才是正道。
不過,誰也沒有發現,雖然桓佑說他已經拜了孫策為主公,可真正在這裏發號施令的卻是桓佑自己,連孫策的大都督都是桓佑任命的。
反觀孫策,一不小心就成為荊州水陸兩軍的大都督,他好像還挺高興。
當然,如果桓佑知道收服蔡瑁、張允這麽順利,之前他大概率不會拜孫策為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