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劉焉已經快七十歲,也沒幾年活頭了,真不知道他為何如此執著自立。


    他倒是有資格自立,可等他死了,自立之地又交給誰呢?交給劉瑁嗎?


    要知道,劉瑁和他一樣,並不受益州的歡迎。


    等他撒手仙去,劉瑁敢接他的班嗎?


    誰也想不到,劉備解讀新農體係的精要,結果卻變相打消了劉焉馬上便要自己的念頭。


    如果靈帝劉宏還在,劉焉是不會起這樣心思的。


    然而,短短一年間,朝廷經曆了十常侍謀害大將軍何進、袁紹率兵屠戮皇宮、少帝上位半年便被廢、董卓禍亂京都、各方諸侯起兵伐董……


    雖然東漢末年的劉焉還稱不上是政治家,可也相差不多。


    他自然能從這些事情中看出,東漢已經大亂,而且是從最頂層開始亂的。


    頂層一亂,必然無力節製各州郡,否則就不會有各州郡自行起兵了。


    “國恒以弱滅,唯漢以強亡”道出了漢亡之本質。


    魏蜀吳三分大漢時,大漢還是很強的,至少周邊的鮮卑、匈奴、羌、氐、羯、烏桓等草原民族,沒哪個敢正視大漢。


    北麵的、西麵的,都被曹操打得老老實實;南麵的被孫權製服;西南的,自然有諸葛亮應對……


    然而,頂層一亂,自然失去對各州郡的節製。各州郡諸侯林立,相互征伐,直至形成三國分漢。


    劉焉想割據一方,並非他想謀反。


    畢竟他是劉氏血脈,益州天高皇帝遠,又有險山惡水之屏障,先自立以保自身,同時觀望天下局勢變化,不失為一個韜光養晦的好策略。


    自己雖然年紀大了,可自己四個兒子都不錯,如能把在京都的三個兒子接來益州,擇優而傳之,便可效仿漢武帝複興漢室之大業。


    這才是劉焉的真實想法。


    可他要自保後再讓自己的兒子行複興大業,不僅要益州內部安定,還需要富庶一方、兵強馬壯才行。


    劉備對新農體係的解讀,可比在青州時成公子給他們解讀得深入多了。


    這讓他意識到,成公子設計的新農體係,其實是個連環策略,也就是把其他體係與新農體係相互聯係起來,缺少任何一個體係,都對新農體係的成效有極大的負麵影響。


    這一體係掌控在誰的手中,誰就可以牢牢地掌控各州郡。


    此時的劉焉,才從內心中驚歎青州成公子的厲害。


    任何一個州郡想割據,你首先就得有精兵強將,來抵擋護民軍的攻伐。


    這當然就需要大量的錢糧,要有足夠的錢糧,且不說你能像青州那樣富甲天下,至少也得富甲一方吧?


    可哪怕你要富甲一方,除了推行新農體係外,竟然再找不到更好的策略。


    畢竟,誰都知道,青州僅僅用了三年,糧食產量便是未實行新農體係的五倍以上。


    今日聽劉備說到的滄海商號,竟然每年能有百億錢的收益。


    要知道,自光武帝以來,按最高戶數,即一百零六萬戶計,每戶每年繳納的賦稅約折合兩千錢,大漢一年賦稅收入也就是二十二億錢。


    如此來看,青州一年的收益,遠超於朝廷一年的賦稅收益,說青州富可敵國,一點都不誇張。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從成公子把新農體係、滄海商號、部分工坊都無償交給朝廷來看,成公子確實是不想取漢而代之。


    別人可能還未必想得到,劉焉卻想到,這哪裏是單一的新農體係?這是新商體係、新工體係、新軍體係……的融合體。


    當然,這其中還包括君主立憲製等政治體係。


    這些體係掌控在朝廷手中,就是朝廷節製,不,不能說節製,而是完全的掌控,“大漢新政”就是朝廷掌控各州郡的無解利器,各州郡根本無能抗拒。


    這一個瞬間,劉焉想割據益州、觀望天下的念頭,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憑什麽自立?


    就憑他在青州看到的富甲天下,他就無力對抗青州,更何況《漢報》上登載的護民軍那些逆天戰績……


    既知無法抗拒,那為何還要抗拒?


    反正從“大漢新政”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成公子是真心在維護大漢、昌盛大漢,並不想取漢而代之。


    沒有了割據的理由,那就隻能歸順。


    現在除了劉備喝酒、吃茶的聲音,再無其他聲音了。


    包括簡雍和孫乾在內,都在震驚中琢磨和消化著這些體係融合起來的“大漢新政”……


    沉重的腳步聲傳了進來。


    就不能讓人好好思考一會嗎?


    進來的是關羽、張飛二人,哦,還有跟在後麵的吳懿,隻不過吳懿的臉色不是很好看。


    剛一進門,關羽就對劉焉一禮道:“稟過使君。我與三弟察看了東州軍。請恕雲長直言,東州軍太弱了。如若率此軍出戰,必然傷亡慘重。”


    劉焉愣了一下,又看了看吳懿。


    吳懿苦笑著說道:“雲長與翼德兩位壯士,認為東州軍無論是兵器、戰陣、甲胄、弓箭,包括士氣在內,都太弱了。”


    劉焉不解地看著關張二人。“兩位壯士認為,如何才算強兵?”


    張飛說道:“至少要達到護民軍一半的程度吧?”


    “護民軍一半的程度是什麽程度?”吳懿的臉上陰沉得都快滴出水來了。


    “士氣上,必須有‘有我無敵、每戰必勝’的信念!


    “弓箭上,至少每人要能用兩石弓;


    “戰陣上,無論是攻城、陷陣還是防禦,至少要有兩套以上嫻熟的陣法;


    “甲胄上,盡管不能如青州護民軍一樣人人鐵甲,至少也要每人雙層皮甲。


    “能如此,才能達到護民軍一半的戰力。”


    眾人目瞪口呆。


    護民軍那麽強的嗎?


    以關羽所說,不要說大漢了,整個天下都不會有能與護民軍相抗衡的強兵了吧?


    劉備馬上給自己這耿直的兩位弟弟解圍。


    “好教使君得知,我二弟、三弟於護民軍中操練三年餘,皆是一日三餐、餐餐有肉。故護民軍臂力極強,用的都是兩石半以上的弓;


    “護民軍都是十六歲入訓練營,訓練三年,方可入軍。所以,他們的戰陣變化多端,且極為嫻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