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很委婉。
但許攸也聽出來了,程昱這是在向他發出質問:
我們都是士族,也需要團結揚州士族來對抗江西護民軍。可你竟然還讓我們反士族?那我們的起兵的宗旨是什麽?那誰還能支持我們?
曹操倒是聽出點意思來,所以他沒有著急,仿佛一個路人甲一般,麵帶微笑,就那麽看著熱鬧。
許攸白了程昱一眼,麵露不屑。
在程昱看來,這是對自己之前不屑的報複。
“子遠,莫賣關子,有話直言。”
“敢問阿瞞,是士族人數多,還是普通百姓人數多?”
許攸又叫起了曹操的乳名。
曹操內心暗罵:老子現在是你的主公,你還敢叫我乳名?你就不怕我砍了你的腦袋?
當然,曹操表麵上依然若無其事,也不回答許攸的問題,就那麽笑看著許攸,靜聽他的下言。
許攸覺得自己有些無趣,借喝茶掩飾了一下,才繼續說道:
“起兵反的不是朝廷,而是青州成公子,皆因成公子挾持天子,禍亂朝綱。
“隻要百姓站在阿瞞這邊,何愁不能快速積累錢糧?何愁兵馬來源?而收繳士族的錢糧,既可保軍糧充裕,又可以獎賞給百姓,借此激勵百姓全力農耕。
“秋收後,護民軍有了錢糧支持,我揚州水師也已經訓練完畢?
“敢問,北方九州均無水師,護民軍如何能過大江?
“隻要憑借大江天塹,阻護民軍三年過不了江,不僅揚州可以兵強馬壯,成公子之‘洛水之誓’自然破產。
“那時,成公子的威望全無,民心皆在江東四州。孟德公隻要振臂一呼,北方九州盡皆響應,成公子哪裏還有立錐之地?
“君不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乎?
“我們哪裏需要士族的支持?成公子的青州告訴我們,得到百姓的支持,才是關鍵!”
“好計!”許攸話剛落地,夏侯惇便叫了起來。
曹仁、曹洪、夏侯淵等人,也是一片叫好聲。
就是程昱,也與曹操對了一下眼神,眼中都是欣賞之意。
不過,曹操哪裏會輕易放過許攸。
當然,曹操不會唱白臉,唱白臉的事情嘛,當然交給程昱去做。
程昱略作思忖,先是讚揚了許攸一句:“子遠高策!”
然後程昱站了起來,在地上來回踱了幾回,才沉重地開口說道:
“江東四郡,隻有三百多萬人口,按十人一丁計,可建十五萬大軍,其中十萬水師,五陸師。
“然,以三百餘萬人口養十五萬大軍,支持一年尚可。若是要長期對抗,則江東必然日漸凋敝,不可持久矣。
”一旦護民軍攻破荊州,從水陸兩道殺向揚州,揚州以一州之地,恐難抗拒。”
“嘿嘿嘿嘿……”許攸一陣怪笑。
“仲德與我初見,如何用此等小兒皆知的對策,來考校吾?”
“如何說是小兒之策?”程昱故作驚訝。
“如何不是小兒之策?可以肯定,子孝將軍在九江滅四千護民軍後,阿瞞必然已派使者前去襄陽和江夏了吧?甚至還包括益州,希望與之結盟。
“此策之根本考慮,便是:如果不能集整個江東四州之力,如何能抗拒護民軍之赫赫兵威?”
許攸再次不屑地看了程昱一眼,繼續說道:
“以吾妄度之,派往益州之使,必是遊說益州劉焉由漢中出兵,牽扯護民軍兵力,減輕荊、揚二州的壓力。
“如果出其不意的話,益州兵馬還有機會占據三輔之地,甚至是涼州。
“然後先守函穀關,再於華陰之地再建一關,三輔之地不僅無憂,且可以時時威脅京都洛陽。
“如此,江東四州無憂矣!”
許攸所說之策,便是正史中諸葛亮首次北伐之策。
如果益州兵馬突然從山中殺出,三輔之地還真是防不勝防。隻能屯積重兵,城城設防。
而關鍵卻是“華陰新建一關”。
函穀關雖險,可由洛陽前往三輔之地,可走崤山北道或崤山南道,也就是武關道,均可繞過函穀關。
可如果在華陰附近依地形地勢再建一險關,即便走崤山南北道,亦無法繞過,將成為長安與洛陽間的唯一通道。
這便是正史中曹操修建的潼關。
大家驚詫於許攸一口說出了曹操的應對之策時,誰知許攸卻悠悠地說道:“此乃下策爾!”
許攸的話一下子讓所有人都震得心神俱顫。
這是下策?
難道你還有上策?
曹操不失時機地開口說道:“願聞子遠之上策!”
曹操這“上策”兩字,算是把許攸架在火上烤了。
如果他說出的對策不高明,今日許攸基本就是永世不得翻身的下場。
許攸先看向曹仁等將領。“敢問諸將,護民軍可能從哪個方向入江東?”
在曹操的示意下,眾將沒敢再嘲笑。夏侯淵老老實實地回答:“一是從江上來,二是護民軍攻破荊州,再從陸上來。”
“那有沒有可能從交州方向來?或者是從益州方向再攻向荊州?”許攸接著問道。
夏侯惇眉毛緊蹙。“如果從交州方向來,就必須有海船先攻破交州。可現在護民軍連水師都沒有,又如何有海船?更何況交州地廣人稀,盡是高山密林,山中皆蠻,恐怕不易吧?”
“青州有沒有海船我不知道。但萬一青州有海船,又以青州特產誘惑交州,那交州會不會為護民軍讓路呢?”
許攸連續三問,直擊眾將心中最柔軟之處。
誰知道,許攸根本不等眾人從驚愕中反應過來,繼續看向程昱。
“就算護民軍無法從交州方向來,也難於攻下益州。可護民軍現已攻破襄隨穀地,很快便可進入江夏。入江夏後,一路過漢水、取襄陽,另一路據江夏、過大江,速占荊州江南四郡,再由荊州攻入江東,可行否?”
程昱鄭重地點了點頭。“可行。故我主願與劉表結盟,守望相助。”
“哈哈哈哈——”許攸狂笑不已。
“如果劉表願與曹公結盟,那他為何不與南陽袁術結盟?眼看著袁術全軍覆沒、逃往汝南?”
但許攸也聽出來了,程昱這是在向他發出質問:
我們都是士族,也需要團結揚州士族來對抗江西護民軍。可你竟然還讓我們反士族?那我們的起兵的宗旨是什麽?那誰還能支持我們?
曹操倒是聽出點意思來,所以他沒有著急,仿佛一個路人甲一般,麵帶微笑,就那麽看著熱鬧。
許攸白了程昱一眼,麵露不屑。
在程昱看來,這是對自己之前不屑的報複。
“子遠,莫賣關子,有話直言。”
“敢問阿瞞,是士族人數多,還是普通百姓人數多?”
許攸又叫起了曹操的乳名。
曹操內心暗罵:老子現在是你的主公,你還敢叫我乳名?你就不怕我砍了你的腦袋?
當然,曹操表麵上依然若無其事,也不回答許攸的問題,就那麽笑看著許攸,靜聽他的下言。
許攸覺得自己有些無趣,借喝茶掩飾了一下,才繼續說道:
“起兵反的不是朝廷,而是青州成公子,皆因成公子挾持天子,禍亂朝綱。
“隻要百姓站在阿瞞這邊,何愁不能快速積累錢糧?何愁兵馬來源?而收繳士族的錢糧,既可保軍糧充裕,又可以獎賞給百姓,借此激勵百姓全力農耕。
“秋收後,護民軍有了錢糧支持,我揚州水師也已經訓練完畢?
“敢問,北方九州均無水師,護民軍如何能過大江?
“隻要憑借大江天塹,阻護民軍三年過不了江,不僅揚州可以兵強馬壯,成公子之‘洛水之誓’自然破產。
“那時,成公子的威望全無,民心皆在江東四州。孟德公隻要振臂一呼,北方九州盡皆響應,成公子哪裏還有立錐之地?
“君不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乎?
“我們哪裏需要士族的支持?成公子的青州告訴我們,得到百姓的支持,才是關鍵!”
“好計!”許攸話剛落地,夏侯惇便叫了起來。
曹仁、曹洪、夏侯淵等人,也是一片叫好聲。
就是程昱,也與曹操對了一下眼神,眼中都是欣賞之意。
不過,曹操哪裏會輕易放過許攸。
當然,曹操不會唱白臉,唱白臉的事情嘛,當然交給程昱去做。
程昱略作思忖,先是讚揚了許攸一句:“子遠高策!”
然後程昱站了起來,在地上來回踱了幾回,才沉重地開口說道:
“江東四郡,隻有三百多萬人口,按十人一丁計,可建十五萬大軍,其中十萬水師,五陸師。
“然,以三百餘萬人口養十五萬大軍,支持一年尚可。若是要長期對抗,則江東必然日漸凋敝,不可持久矣。
”一旦護民軍攻破荊州,從水陸兩道殺向揚州,揚州以一州之地,恐難抗拒。”
“嘿嘿嘿嘿……”許攸一陣怪笑。
“仲德與我初見,如何用此等小兒皆知的對策,來考校吾?”
“如何說是小兒之策?”程昱故作驚訝。
“如何不是小兒之策?可以肯定,子孝將軍在九江滅四千護民軍後,阿瞞必然已派使者前去襄陽和江夏了吧?甚至還包括益州,希望與之結盟。
“此策之根本考慮,便是:如果不能集整個江東四州之力,如何能抗拒護民軍之赫赫兵威?”
許攸再次不屑地看了程昱一眼,繼續說道:
“以吾妄度之,派往益州之使,必是遊說益州劉焉由漢中出兵,牽扯護民軍兵力,減輕荊、揚二州的壓力。
“如果出其不意的話,益州兵馬還有機會占據三輔之地,甚至是涼州。
“然後先守函穀關,再於華陰之地再建一關,三輔之地不僅無憂,且可以時時威脅京都洛陽。
“如此,江東四州無憂矣!”
許攸所說之策,便是正史中諸葛亮首次北伐之策。
如果益州兵馬突然從山中殺出,三輔之地還真是防不勝防。隻能屯積重兵,城城設防。
而關鍵卻是“華陰新建一關”。
函穀關雖險,可由洛陽前往三輔之地,可走崤山北道或崤山南道,也就是武關道,均可繞過函穀關。
可如果在華陰附近依地形地勢再建一險關,即便走崤山南北道,亦無法繞過,將成為長安與洛陽間的唯一通道。
這便是正史中曹操修建的潼關。
大家驚詫於許攸一口說出了曹操的應對之策時,誰知許攸卻悠悠地說道:“此乃下策爾!”
許攸的話一下子讓所有人都震得心神俱顫。
這是下策?
難道你還有上策?
曹操不失時機地開口說道:“願聞子遠之上策!”
曹操這“上策”兩字,算是把許攸架在火上烤了。
如果他說出的對策不高明,今日許攸基本就是永世不得翻身的下場。
許攸先看向曹仁等將領。“敢問諸將,護民軍可能從哪個方向入江東?”
在曹操的示意下,眾將沒敢再嘲笑。夏侯淵老老實實地回答:“一是從江上來,二是護民軍攻破荊州,再從陸上來。”
“那有沒有可能從交州方向來?或者是從益州方向再攻向荊州?”許攸接著問道。
夏侯惇眉毛緊蹙。“如果從交州方向來,就必須有海船先攻破交州。可現在護民軍連水師都沒有,又如何有海船?更何況交州地廣人稀,盡是高山密林,山中皆蠻,恐怕不易吧?”
“青州有沒有海船我不知道。但萬一青州有海船,又以青州特產誘惑交州,那交州會不會為護民軍讓路呢?”
許攸連續三問,直擊眾將心中最柔軟之處。
誰知道,許攸根本不等眾人從驚愕中反應過來,繼續看向程昱。
“就算護民軍無法從交州方向來,也難於攻下益州。可護民軍現已攻破襄隨穀地,很快便可進入江夏。入江夏後,一路過漢水、取襄陽,另一路據江夏、過大江,速占荊州江南四郡,再由荊州攻入江東,可行否?”
程昱鄭重地點了點頭。“可行。故我主願與劉表結盟,守望相助。”
“哈哈哈哈——”許攸狂笑不已。
“如果劉表願與曹公結盟,那他為何不與南陽袁術結盟?眼看著袁術全軍覆沒、逃往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