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硬弓之下,繼續往山下衝絕對是找死。


    所以,退回到山頂是正確的選擇。


    可護民軍根本沒打算放過向山頂上撤退的人。


    他們竟然敢以二百人追殺一千五百人!


    曹仁、夏侯惇都覺得羞愧萬分。


    完美無缺的埋伏,結果打成了虎頭蛇尾,太丟人了。


    關鍵是曹軍的弓箭手,竟然連一箭都沒能發出,就已經死傷八成。


    不僅第三重打擊沒能實現,第四重打擊明顯也實現不了了。


    那第五重打擊呢?


    曹仁、夏侯惇向穀口方向望去,看到本來打算要出穀的護民軍,已經停了下來。


    前麵同樣有二百來人麵向穀口方向警戒,而後麵則開始在忙著救治傷兵了。


    另外,還有數十人朝著山穀深處跑去。


    山穀深處還有很多傷兵,隻是之前形勢緊急,他們沒辦法去收攏和救治傷兵,更沒辦法帶走所有的傷兵。


    現在不用帶走了,救護兵直接跑過去原地救治。


    曹仁和夏侯惇心已經涼透了。


    這第五重打擊,看來也失效了。


    而此時的程昱腦子裏,全部都是曹操給他講述的護民軍逆天戰績。


    不傷一人一馬,斬首遼西烏桓大王蘇仆延,逼降了五萬烏桓精騎;


    管子城下,一萬對五萬,卻全殲兩萬張純叛軍,嚇跑了三萬烏桓精騎;


    兩過大河和數條小河,由並州穿越險山惡水的涼州,入三輔,抵陳倉,抄了羌胡叛軍的後路,根本沒讓十餘萬羌胡叛軍跑出司棣,一路追殺,在岐山前全殲十餘萬羌胡叛軍;


    還有董卓麾下的數萬西涼悍卒,連泡都沒冒一個,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就在大河兩岸煙消雲散……


    程昱越想越害怕,身子已經開始抖動起來。


    猛然間,程昱終於從喉嚨中吐出幾個字:“撤……撤兵!”


    曹仁和夏侯惇吃驚地望著程昱。


    這就要撤兵?


    要知道,山穀口還埋伏著兩千精兵呢。


    現在不是應該通知穀口的伏兵衝入穀內,圍殺穀中殘兵嗎?


    而且,三人一共有六百親兵,他們也全都引弓待發。待撤山坡上的曹軍撤回山頂,就可以用弓箭來阻止護民軍靠近山頂了。


    這仗還沒輸呢,怎麽能撤軍?


    如果此時撤軍,他們日後在揚州還能抬起頭來嗎?


    可就在曹仁和夏侯惇想向程昱發出質疑時,山穀口方向,傳來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


    曹仁和夏侯惇放眼望去,山穀中的護民軍仍然沒有逼近穀口,穀口外的伏兵也沒有衝入山穀。


    這喊殺聲是哪裏來的?


    猛然,曹仁和夏侯惇心裏“咯噔”一下,護民軍的援軍到了!


    可這也不對呀。


    斥候早已打探清楚,進入全椒縣的護民軍,一共才五千餘人,而且全部出了全椒縣,進山來剿匪了。


    那護民軍的援兵是從哪兒來的?


    就算是駐紮在壽春的護民軍接到了求援,壽春距離全椒縣還有四百餘裏,此時的戰場距離全椒縣還有百裏。


    總共五百多裏,哪怕壽春的護民軍會飛,也無法趕到此處戰場呀。


    可如果不是護民軍的援軍到了,山穀口外又怎麽會傳來喊殺聲和廝殺聲呢?


    不管山穀口外發生了什麽,此時曹仁和夏侯惇也都意識到,這仗已經沒辦法再打下去了。


    沒有山穀外的兩千伏兵,自己剩下的這一千多人,肯定不是同樣隻有千人護民軍的對手。


    現在必須全部撤退,並希望護民軍不要追殺。


    否則山坡上還剩餘的一千殘兵,以及山穀口外的兩千伏兵,恐怕想撤都撤不走了。


    曹仁馬上讓親兵鳴金收兵。


    已經幹掉了近四千護民軍,戰果足夠,可以見好就收了。


    親兵剛剛鳴金,突然之間,十支箭矢從五十丈左右的距離,無聲無息地向他們飛來。


    一個親兵眼尖,大叫一聲“防箭”,然後便將手中的大盾立在程昱身前。


    其他親兵都聽到了叫聲,可他們有點懵。


    防箭?哪兒來的箭?從哪個方向射來的?


    可箭矢哪裏會給他們反應的時間?


    “噗!噗!噗!……”


    一連串的悶響,不僅有七個親兵中箭,就連曹仁和夏侯惇兩人,也都雙雙中箭。


    曹仁中箭位置在背部左麵的肩胛骨處,再往下三寸,就是曹仁的後背心。


    曹仁這算是撿了一條命嗎?


    夏侯惇中箭的位置很奇特。


    弩箭從他的眼前劃過,順便把他的左眼珠子給帶了出來。


    曆史真是倔強,沒有了呂布手下的曹性射瞎夏侯惇,他的眼珠還是沒有保住,並且和正史上一樣,都是左眼。


    此外,除射向程昱的弩箭被大盾擋住了之外,其他九箭都沒有落空。


    其中五個親兵被射中要害部位,瞬間倒地,沒了氣息。


    而另外中箭的兩個親兵,剛剛慘叫出聲。


    如果不是劇痛,他們根本都不知道自己中箭了。


    這也是因為在山巔之上,山風很大,而且山風的方向飄忽不定,弩箭受山風影響,稍稍有些偏移。


    又因為發箭的距離還足夠遠,剛剛進入有效射程,而且射向程昱、曹仁和夏侯惇三人的弩箭,還需要避開他們周邊的親兵。


    否則的話,三人一個都活不成。


    誰射的?


    還記得半山腰上有一個小隊的精銳斥候吧?


    當他們看到山洪咆哮而下,山上亂石飛舞,就知道山穀中的將士必然死傷慘重。


    他們救不了山穀中的袍澤,可不等於他們不報仇。


    也就是在一個刹那間,那個帶隊的小參謀就作出決定:摸向山頂,射殺敵軍首領,為山穀中死傷的袍澤報仇。


    他們身上穿的可是青州特製的迷彩服,從山坡上往山頂摸去,山頂根本就發現不了。


    隻是到了山頂,他們才發現,三個首領身邊的親兵太多了。


    多少?


    足足六百人。


    每人兩百親兵,可不就六百人嘛。


    六百親兵散布的範圍也不小,他們根本就無法摸得太近。


    無奈之下,他們隻能在五十丈外發射弩箭。


    弩箭?


    當然是弩箭。


    斥候大隊培養出來的精銳斥候,配備的全都是小型手持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