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的動作還不止如此。


    在桓佑的建議下,治所將遷往長沙郡的益陽,而且一旦護民軍要攻擊隨縣或襄陽,就會把包括南郡世家大族在內的所有人口,全部遷往長沙郡。


    現在馬上到了夏忙時節,故而現在不能遷移。


    南郡可是整個荊州排名第二的糧食產地(排名第一的是南陽),自然是能夠拖延到秋收後再遷移為好。


    當然,如果護民軍要入南郡,必須攻取兩個地方:隨縣和襄陽。


    直接攻襄陽,由於是背水之戰,而且襄陽城高牆厚,可能性不大。


    但如果護民軍先攻取隨縣進入江夏,要守襄陽就要先守數百裏長的漢水沿岸,這就很難守住了。


    所以,南郡的人口是否全部遷移到長沙郡,關鍵看能否守住隨縣。


    桓佑可沒有忘記江南四郡。


    他的策略是:奪取江夏,維持襄陽和隨縣,同時大力發展江南四郡。


    在江南四郡,一邊讓利於民,全力增加人口,一邊全力開荒,增加耕地。


    按桓佑的說法,五年內,要使長沙郡成為荊州糧食第一產地;十年內,人口數量至少增長一倍。


    不過,現在知道桓佑之名者,僅限於今日在刺史府中議事之人。


    桓佑要求把他作為秘密武器,暫時不能傳揚出去。


    如此,他才有機會給予狂傲的護民軍沉重打擊。


    不過,也隱藏不了多久。異軍突起的桓佑,就如當年東萊蔡成一樣,名聲很快就傳遍整個大漢。


    事情就是這樣奇妙。


    桓佑的一鳴驚人,是否會形成“四國”之勢呢?


    對,不是正史中的“三國”,而是四國。


    揚州曹操、荊州劉表、益州劉焉和青州蔡成,各成一國。


    而且,揚州、荊州、益州真的形成了統一戰線,或者說是“抗蔡聯盟”,聯起手來,共同抗拒以蔡成為核心的北方九州。


    那交州呢?


    嗬嗬,交州在大漢有存在感嗎?


    正史中,雖然因為士燮,交州沒有戰火,成為世外桃源,可還是改不了交州毫無存在感的現實。


    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劉表讓荀諶帶回的信件,蔡成沒有看到。


    如果蔡成看到這封信的話,或許能夠一眼看穿荊州的拖延之計,或許他根本不會給荊州、揚州、益州穩定發展的時間,更不會讓其形成同盟……


    然而,事實就是暫時蔡成看不到這封信。


    等他看到的時候,揚州、荊州、益州聯盟已經成氣候了。


    這麽重要的信,為何不送到蔡成手裏?


    唉——!這個回頭再說吧。


    年節過後,護民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僅僅兩個月不到,就完全控製了大漢北方九州。


    準確地說,目前還有揚州的九江郡、廬江郡和荊州江夏郡、南郡,以及西域尚未被護民軍控製,大江以北的其他大漢地域,全部掌控在護民軍手中。


    不,應該是掌控在大漢朝廷手中。


    就在護民軍一路摧枯拉朽、捷報頻傳之時,九江卻傳來了戰敗的消息。


    在九江阜陵,一萬征東軍團,死傷近半數。


    這是怎麽回事?


    在青州治安軍的配合下,趙謙率征東軍團殲滅了徐州十餘萬兵馬,烏桓軍團搶占徐州,年輕將領新星閃耀,讓高順和高覽兩人覺得顏麵盡失。


    尤其是高順,他竟然看走了眼,隻看重由治安軍招募的成年老兵,卻完全忽視了由訓練營調撥來的,一千多明顯尚未成年的娃娃兵。


    結果,圍殲呂布、臧霸、陳登三路兵馬,真正發揮關鍵作用的,竟然是那些娃娃兵。


    就連趙謙的指令,大多都出於那些娃娃兵的提議。


    高順一直認為,自己行伍多年,看兵的眼光,絕對高人一等。


    無論什麽兵,隻要看上幾眼,就能夠知其深淺。


    他從治安軍中選的兵,都是當年黃巾軍、黑山軍的人,在戰場上,個個都是敢打敢拚,凶悍異常。


    誰知道,護民軍作戰,首先想的卻是如何全殲對方,而且還要自己沒什麽傷亡。


    比如以拒馬、地刺帶等器械來包圍對手,而且是從四麵八方包圍,不留一絲縫隙的戰法……


    這完全違背了兵法上說的“圍三闕一”,他聞所未聞。


    問過趙謙,高順、高覽才知道,這是大帥一年前圍殲蘇仆延五萬精騎的戰法。


    這一戰法,在訓練營中,已經被那些他看不上的“娃娃兵”們,已經反複推演的滾瓜爛熟,而且變化多端。


    比如說,圍殲蘇仆延,是因為算準了蘇仆延的行進路線,而且利用蘇仆延晚上宿營時,才圍上去的。


    如果不能算準對手的行進路線,攜帶大量拒馬和地刺帶,不僅過於笨重,影響大軍的行進速度,而且還會占用大量車馬,提高大軍行進的成本。


    由此推斷出,在這樣的戰役中,斥候雖然也能發揮一些作用,但作用不大。


    等斥候打探敵人的信息,敵人已經離得很近了,往往無法從容地布置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起關鍵作用的,必然是像撒芝麻一樣,撒在對方活動區域的暗探,而且暗探打探的情報還要足夠準確、送情報的速度還要足夠及時。


    於是,訓練營中的娃娃兵推斷,大帥手上,必然有一支沒人知道的暗探隊伍,才能把蘇仆延的行進路線摸得如此清楚,並能及時送到大帥手上,大帥才能精準判斷埋伏的地點。


    要知道,平原國可是平原地形。哪怕是埋伏的地點偏差十裏,都有可能無法圍住敵人。


    一旦圍不住,即便騎兵軍團能與對方廝殺一場,擊敗、擊潰蘇仆延的五萬精騎,也絕對不可能全殲,甚至是不傷一兵一卒的全殲。


    搞不好,埋伏地點與距離偏差得大一些,還會存在烏桓精騎避開埋伏、衝入平原國的可能。


    於是,以圍殲蘇仆延的戰例為基礎,訓練營中的娃娃兵在各種不同的地勢地形下,推演了各種戰術戰法,而且目的還不隻是圍殲,還包括如何取勝,如何擊潰等。


    而加入征東軍團的那些娃娃兵,都是參與過推演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