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得冀州,荀諶至少占了一半的功勞。


    然而,官渡之戰後,荀諶就在史冊上失蹤了。


    荀彧接手青州牧時,荀諶就跑去投靠自己的哥哥。


    現在荀彧做了大漢的丞相,荀諶自然不用去投靠別人,便從潁川來到京都,在內閣中為吏。


    對,荀彧認為自己這個弟弟尚須曆練,目前隻能為吏,暫時還不能為官。


    但荀諶最大的優勢就是思維敏捷、口才頗佳。


    所以,這次給荊州送聖旨和詔令,荀彧就派荀諶來了。目的就是看看能否說動劉表,讓其能奉朝廷之令,從而不讓荊州避免戰火的荼毒。


    劉表先把劉備一行人請了過來。


    劉備剛剛坐下,蒯良就問道:“玄德,知你在青州任過職。你能否說說,青州到底有多富。”


    劉備苦笑。


    “吾等乃被青州驅逐之人,何敢置評青州?”


    “玄德賢侄,我已查過族譜,你確實是中山靖王之後。按族譜計,吾乃你皇叔。”


    劉表看劉備不願意說,便打起了感情牌。


    劉備馬上起身向劉表行禮。“小侄拜見皇叔!”


    這一聲“皇叔”可是把劉表抬得老高。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陛下的親骨肉,哪怕都是皇室宗親,別人也不能稱為皇叔的。


    可劉備就這麽叫了。


    反正大家都是皇室血脈,叫一聲皇叔怎麽的?


    劉備估計,劉表這一皇族血脈,和自己也差不了多少,都是距離嫡傳血脈很遠很遠……


    “賢侄莫要多禮。我看了陶景升和其他使君給我的信件,現已知陶景升反青州成公子事敗,且已被生擒。


    “既然你目前遠處可去,自可在荊州安身。皇叔必不會虧待你的。”


    劉表這感情牌打得越來越順。


    “皇叔在上!陶使君委托吾等幾人的事情,尚未辦好。待小侄去益州,將陶使君的信件交給君郎使君,那時小侄再返回荊州,在皇叔手下謀生。”


    劉表皺起眉頭,臉上露出一絲不快。


    年輕的向朗開口問道:“徐州已破,陶景升已被擒,你為陶景升使者的使命已經結束,為何還要去益州?”


    劉備再次起身,對著空中遙遙一拜。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吾等答應過陶使君,必完成他委托之事,故不敢因陶使君被擒而輕廢!”


    劉備一席話,馬上讓在座諸人刮目相看。


    說實在的,哪怕劉備做做過琅琊國相,可那是青州封的,不是朝廷封的。


    而且,據說劉備連孝廉都不是,而且還是因家道中落賣草鞋為生。


    加之還被青州驅逐……


    在座諸位本無人看得起劉備。否則,蒯良也不會在劉備剛剛落座,就直梆梆地詢問了。


    可劉備這一席話,倒是讓大家看到了劉備原來是忠義之人。


    劉表稍一思忖,便說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句話說得好!汝等盡管去益州,而且皇叔會為汝等準備百姓服裝,免得你過漢水走上庸道時,被對岸的護民軍所阻。”


    “多謝皇叔!”站起來又是一禮。


    劉表待劉備重新坐下後,才微笑著說道:“玄德,你也讀過《漢報》了吧?”


    看到劉備點頭,劉表繼續說道:


    “吾收到陛下聖旨和內閣的詔令,要我回京都述職。


    “可我對京都當前情況一無所知,想從青州的情況來做出判斷。


    “否則吾猝然入京,唯恐去得回不得。


    “故而想讓汝為吾等講述一下青州的情況。”


    劉表這話說的,不僅前因後果清清楚楚,而且還極為客氣。


    “皇叔問詢,小侄不敢不說。”劉備誠懇地說道。


    “吾在青州為官三年,縱觀麵言,有三個方麵極為突出。”


    “哦?是哪三個方麵?”黃承彥好奇地問道。


    黃祖一到襄陽,就拉著黃承彥,讓黃承彥把劉備口中的“蔡成不世八功”說了一遍。


    大家也都知道,劉備對青州是讚譽有加。


    沒想到,他又來了新鮮的。


    “第一個方麵:百姓富足……”


    原來,劉備說的是青州有錢、有糧、有戰力強悍的護民軍這三個方麵。


    整個青州,人人可以一日三餐、餐餐管飽,你就說糧食足不足?


    整個青州,任意一戶都有千錢以上的餘錢,你就說富不富?


    青州護民軍自中平二年組建以來,從無敗績,而且傷亡之數不到殲敵之數的半成,你就說強不強?


    “青州是如何對待士族的?”習禎問道。


    “我任琅琊相時,牧府有令:不得欺壓士族。故,琅琊國除率兵入北海破壞農田的蕭家之外,其他如琅琊王氏、諸葛氏等所有士族,不僅安然無恙,而且生活都比過去好上很多。”


    “好在何處?”


    “首先,青州所有人都是一日三餐、餐餐管飽。僅這一點,恐怕連士族都做不到;


    “其次,青州各士族每年收益的錢財,都要比過去多了一些;


    “再次,士族子弟也可以為官為吏,孩童亦可入大學堂蒙學,而且是免費的;


    “最後,如士族有研究學問的子弟,亦可入青州的稷下學宮。那裏聚集天下士子、諸子百家。”


    劉備這句話馬上讓習禎給抓住了漏洞。


    “玄德說稷下學宮中有諸子百家。這豈不是與我大漢‘獨尊儒術’相悖?”


    “成公子說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諸子百家相論相辯,亦可相互促進。至於朝廷選何種學說治國,皆可。但不能就此埋沒代表華夏文明的其他學說。”


    習禎聞之喜形於色。


    為何?


    因為他習家表麵也學儒學,暗地裏則是鑽研縱橫學說。


    所以,蔡成的話,算是說到他心裏去了。


    在座之人,除文聘外,皆為飽讀之士,內心中也讚同蔡成所言。


    可見,哪怕漢朝治國“獨尊儒術”,而民間,尤其是士族,私下裏也會鑽研其他學說。


    “那成公子入朝之後,提倡用何學說治國?”蒯越問道。


    “我於成公子入朝前便離開了青州,成公子入朝會以何種學說治國,備實不知。‘君主立憲製’備也是看了《漢報》方知。”


    劉備態度很誠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