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第二次號音還未停,魯陽城頭隻聽到“嗡”的一聲,上空便出現了一片密集的烏雲。


    起碼有一千五百支箭,就在兩輛巨車左右百丈內,如飛蝗一般,黑壓壓地,朝著城頭蓋了過去。


    城上的守軍還在放肆地嘲笑著,可他們馬上便要後悔了。


    後悔他們為什麽不聽護民軍的喊話,反而還要嘲笑對方呢?


    紀靈內心詫異萬分。


    “這護民軍真敢浪費箭矢呀!可這又有什麽意義呢?”


    隨後,紀靈猛然打了個激靈。


    紀靈的箭術頗佳,他發現射來的箭雨角度不對。


    如果按此角度,是可以覆蓋整個城頭的。


    紀靈也隻是剛剛有所感覺的時候,連下達新的指令都來不及,箭雨已經在城頭落下。


    本來為了對付指揮車,城上的弓箭手都靠著城垛站立著,反而大盾兵都站在弓箭手的身後……。


    密不透風的箭雨,頃刻就覆蓋到了城頭之上,慘叫聲也隨之而起。


    “躲在城垛下麵!躲在城垛下麵!”


    一個胳膊上已經中箭的禆將在城頭上大聲嘶吼著,一邊吼著,自己先躲到了城垛下麵,沒有去管在第一波箭雨下死傷的士卒。


    因為誰敢管,誰就可能會死傷在護民軍的第二波箭雨下。


    城上已經聽到箭離弦的聲音了。


    可城垛下又能躲多少人呢?


    護民軍用的是拋射,隻有在城南下緊靠著城牆的人,才是安全的。


    距離城牆半丈以上,都在箭雨的覆蓋下。


    紀靈站在城樓頂上看得非常清楚。


    第二次軍號剛剛響起,馬車後麵扛著竹排的士卒就開始奔跑起來。


    他們距離護城河僅有三十丈距離,十幾個呼吸間,就已經跑到了護城河邊。


    然後他們把竹排立在地上,拖起竹排上綁好的繩索,就把竹排往護城河上放了下來。


    這樣鋪設浮橋,速度是最快的。


    紀靈還發現,他們放竹排時,竹排是緊挨著的,也就是護城河畔,直接豎起了一道竹牆。


    哪怕這時候城頭上有箭雨射下來,也傷不到他們分毫。


    何況現在城頭上一片混亂,都在躲第二波箭雨,根本就沒人往城下放箭。


    僅僅兩三個呼吸間,一架架竹排就一個緊挨一個,在護城河上鋪設好了。


    這時再看箭雨覆蓋的城頭,一片哀嚎震天動地、淒厲無比,完全沒有人敢在城上直起身來。


    護民軍的箭雨對八丈寬的城上,來了個完整的覆蓋,甚至有的箭矢已經射到城裏去了。


    “大盾兵!調一千盾兵上城!快把死傷者抬下城!再上一千刀槍兵!”紀靈用盡了全力嘶吼著。


    然而,根本來不及重新布置城上的防務了。


    一方麵,城下的箭雨根本就不停。


    三千弓箭手,施射兩輪箭雨後,馬上改變戰法。


    隻有一千弓箭手上前,隻負責覆蓋百丈距離的城頭,而且施射的位置,則是城垛的遠方。


    這百丈寬的城頭上,根本就留不住人,一直在被箭雨覆蓋著。


    那靠近城垛的位置,不就沒有箭矢了嗎?


    想得美!


    那兩輛指揮車上,各站了三四十人,人人手持神弩,開始對城上朝廷了精準射殺。


    誰敢從城垛處露頭,弩箭瞬間就到,根本就來不及躲避。


    紀靈這才知道這兩輛巨型車的作用。


    就是居高臨下,對城上守軍展開精準射殺。


    而且,紀靈還看得清楚,巨型車頂上根本不是什麽弓箭手。他們手裏拿都是弩!


    什麽時候弩能做得這麽小型,竟然可以拿在手上了?


    小型弩,可以手持的弩,不是應該射程很近嗎?


    可紀靈看得清楚,不僅不近,而且距離更遠。


    剛剛被箭矢覆蓋百丈距離內,都在手持弩的射程範圍內。


    不僅射程遠,竟然還精準無比。


    那一段百丈的城牆上,隻要有守軍露出身形,馬上就會被射殺。


    躱在城垛後麵的士卒,為了不被手持弩射殺,隻能在城牆上蠕動爬行。


    可這也躲不過去。


    你不站起來,手持弩自然不會找你。


    可此時城上還覆蓋著箭雨。


    隻要遠離城垛,就進入了箭矢覆蓋的範圍。


    這已經讓紀靈足夠驚心了,可他馬上又看到了讓他心膽俱寒的一幕。


    原來列陣在巨型馬車後麵的士卒,已經衝過了竹排浮橋。


    由於竹排是緊挨著鋪設的,而衝過護城河的士卒,都是跑在浮橋的中間。


    哪怕在浮橋上不小心滑倒,都不可能滾落到護城河中。


    難怪護民軍不需要大盾。


    城上連一箭都發不出來,他們自然不需要擋箭,自然可以大搖大擺快速跨越護城河。


    關鍵是他們跨過護城河後,急步跑到城牆下,然後從腰上解下一捆繩索。


    之後,紀靈就看到那些士卒把繩索掄圓,掄了幾圈後,便向城頭拋去。


    繩鉤!


    紀靈腦中馬上湧現出這個詞。


    繩鉤是蟻附攀城的重要工具。


    大漢與匈奴大戰了數百年,匈奴沒有攻城器械,就在繩索上結一鐵鉤。在城下往城上一甩,鐵鉤鉤住城垛,匈奴人就抓著繩索往上爬……


    這是紀靈在典籍中看到的,今日卻親眼看到了。


    果然,那些拋出繩鉤的士卒,試了一下繩索的牢固程度,就以極快的速度向城上攀去。


    “不好!”紀靈心中大叫,臉上浮現驚恐之色。


    這豈不是說護民軍十幾息之後就要上城了?


    飛快地,紀靈就想象到護民軍上城之後,百丈範圍內沒有可抵抗的守軍,先登之士就可以快速地在城上建立左右的防護,然後在這個登城點就會有源源不斷地上城。


    然後護民軍就會以登城點為中心,快速向兩邊推進。


    同時,城下那兩輛巨型馬車,也會一左一右,跟著護民軍推行的步伐不斷行駛,並以精準的手持弩掩護護民軍控製更長的城牆……


    也就是說,用不了一兩刻鍾,護民軍就能占據整個東麵城牆。


    占據之後,護民軍登城再無任何阻礙。


    不僅如此,隻要城下那兩輛巨型馬車繞著護城河走,護民軍最多隻需要一個時辰,就能控製全部城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