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也不能這麽說。
在汝南郡中,還有汝陽、新息兩縣還不能開始農耕。
護民軍並沒有攻打這兩個縣城,而是與袁、許、丁三族開始談判。
談判的條件很簡單:
一、朝廷已有詔令,因袁紹之罪和袁術反叛之罪,罰沒袁氏八成族產;
二、因丁宮、許栩二人謀反之罪,罰沒丁、許兩族八成族產;
三、因袁、丁、許三族以私兵脅迫汝南百姓遷徙江夏,且攻打安城,再罰沒袁氏一成半的族產;
四、按朝廷詔令,解散全部私軍,且私軍所有人不得離開汝南。
至於袁、丁、許三族,如果願意遷徙江夏,護民軍並不阻攔。
現在,汝陽城中隻有兩三萬兵馬,如果護民軍兩個軍團真要攻打,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護民軍不攻城的原因可不是擔心死傷。
一則城中有三州巨量錢糧和其他財物。如若攻打,三族狗急跳牆,一把火都燒了,汝南就沒有錢糧補貼農戶,以推行新農體係了。
現在,新收了大漢兗、徐、豫、司、涼北方五州,如果真的靠青冀兩州運糧來補貼,根本就不現實。
所以,隻能依靠這五州世家大族的錢糧,來保證新農體係的順利推行。
二則,護民軍盯上了新息縣的五萬袁氏聯軍。
現在已經查清楚了,這五萬聯軍,由袁隗之子袁胤統領。
由於新息渡口就在袁胤的掌控下,袁胤隨時都可以過淮水去江夏,然後再由襄隨穀地入南陽,投靠他的兄長袁術。
兩人合兵,就可使南陽兵馬暴增到十萬以上,而征南軍團隻有三萬兵馬,討伐袁術、攻取南陽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
所以,大帥在京都時,才向各路將領強調:自己戰區內的敵人,不能往其他戰區驅趕,要盡量自己消化掉。
如果袁、丁、許三族願意用錢糧換生路,汝南還可以得到數萬青壯勞力。
這可是毛童和王勉兩人湊在一起,才想出的策略。
兩人算定,錢糧財貨都在汝陽城中,哪怕袁胤不顧三族死活,可他也會舍不得如此巨量的錢糧。
所以,一旦汝南談判成功,新息縣那邊便可以不攻而下。
高順現在已經認命,自然不會反對。
可如果袁胤真的率領手下五萬兵馬,過淮水去與袁術匯合,征南軍團就真的頂不住嗎?
古代傳訊速度太慢。
王勉和毛童兩人還不知道,此時征南軍團先克魯陽,再據宛城,已經把袁術的兵馬趕入了襄隨穀地。
征南軍團進入南陽的時間,可是早於征東軍團進入汝南的時間。
在征東軍團剛剛把陳登軍團殲於騶縣之時,征南軍團已經攻克了魯陽。
可魯陽不是有紀靈的三萬兵馬嗎?
確實,紀靈率領三萬兵馬,提前好幾天抵達了魯陽。
征南軍團從京都洛陽出發,過了轘轅關後,看起來一馬平川,穿過穎川郡向西就是汝南。
從潁川入南陽,北有魯山,右有平頂山,中間唯一的通道就是魯陽。
而魯陽左依魯山、右踞滍水湖、背靠滍水,城高牆厚,還有寬闊的護城河,易守難攻。
紀靈還在魯陽準備了大量的守城物資,兵馬數量又多於張合率領的征南軍團。
征南軍團三萬多人,紀靈隻有三萬守軍,怎麽會比紀靈的兵馬少?
沒辦法,鮑信率領的器械軍由於有大量大型器械,行軍速度走不快。
何況洛陽到魯陽也沒有青州柏油路,張合根本等不及與器械軍同步行軍。
所以張合隻率領山地軍和弓弩軍兩萬多人,一路疾進。至於鮑信率領的器械軍和輜重就在後麵慢慢走好了。
張合幹嘛這麽急?
張合說了,這是為了不誤農耕。
南陽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帶,同樣是糧食的重要產地。
雖然蔡成沒有要求征南軍團在開始春耕前拿下南陽,可張合知道大帥最關注兩件事:
一是增加大漢人口;二是增加大漢糧食產量。
張合還知道,如果征南軍團春耕過了再拿下南陽,南陽今年的糧食產量,就會少收很多。
能少收多少?
起碼兩倍。
青州、冀州春耕有三大利器:曲轅犁、播種機和耕牛。
蔡成之所以在青州足足隱忍了三年多,所謂的積累底蘊,除積累錢糧之外,就是在積蓄除青州外農耕的五大利器:春耕必用的曲轅犁、播種機和耕牛,以及秋收必用的收割機和打穀機。
否則,就算是推行了新農體係,由於人均耕種麵積無法增長,糧食產量自然也無法增長。
兩大秋收利器倒是可以晚一點運入南陽,但春耕的三大利器,必須在春耕開始時運至南陽。
有了這三大利器,按農署官員的說法,至少可以多收三倍的糧食。
早在年節前,也就是蔡成還沒從漆垣出發前,蔡成就給青州傳信,讓青州把為兗州、徐州、豫州、司棣、涼州準備好的農耕五大利器,包括其他農具,全部運往青州與兗、徐的邊界地帶。
在徐州方向,準備的農具可不僅僅是隻滿足一個徐州,還包括了揚州在大江以西的廬江、九江兩郡。
在兗州方向,那準備得就更多了。
除兗州所用之外,還有司棣、豫州和涼州需要的農具,這裏麵自然包括荊州的南陽郡、南郡和江夏郡。
今年內,也就是公曆393年,護民軍要全取所有大江以北、以西的全部地域。
而青州用這幾年,已經給所有大江北方地域準備好了足夠的耕牛和農具。
當然,如果揚州、荊州、益州歸順新朝廷,那隻能是護民軍辛苦一些,也在今年內進軍到這三州內,雖然仍然推廣新農體係,但卻無法用上新農具。
如果他們不歸順,那護民軍收取三州的時間就推遲到明年和後年。
可為什麽沒提交州呢?
交州山巒疊嶂,地廣人稀,目前還有大量南蠻山民,在實施新農體係的同時,還要落實其他政策,也就是後世的“少數民族政策”,才能慢慢把交州發展起來。
隻不過,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這些新政策已經在交州的部分地區推廣一段時間了。
這是後話。
在汝南郡中,還有汝陽、新息兩縣還不能開始農耕。
護民軍並沒有攻打這兩個縣城,而是與袁、許、丁三族開始談判。
談判的條件很簡單:
一、朝廷已有詔令,因袁紹之罪和袁術反叛之罪,罰沒袁氏八成族產;
二、因丁宮、許栩二人謀反之罪,罰沒丁、許兩族八成族產;
三、因袁、丁、許三族以私兵脅迫汝南百姓遷徙江夏,且攻打安城,再罰沒袁氏一成半的族產;
四、按朝廷詔令,解散全部私軍,且私軍所有人不得離開汝南。
至於袁、丁、許三族,如果願意遷徙江夏,護民軍並不阻攔。
現在,汝陽城中隻有兩三萬兵馬,如果護民軍兩個軍團真要攻打,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護民軍不攻城的原因可不是擔心死傷。
一則城中有三州巨量錢糧和其他財物。如若攻打,三族狗急跳牆,一把火都燒了,汝南就沒有錢糧補貼農戶,以推行新農體係了。
現在,新收了大漢兗、徐、豫、司、涼北方五州,如果真的靠青冀兩州運糧來補貼,根本就不現實。
所以,隻能依靠這五州世家大族的錢糧,來保證新農體係的順利推行。
二則,護民軍盯上了新息縣的五萬袁氏聯軍。
現在已經查清楚了,這五萬聯軍,由袁隗之子袁胤統領。
由於新息渡口就在袁胤的掌控下,袁胤隨時都可以過淮水去江夏,然後再由襄隨穀地入南陽,投靠他的兄長袁術。
兩人合兵,就可使南陽兵馬暴增到十萬以上,而征南軍團隻有三萬兵馬,討伐袁術、攻取南陽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
所以,大帥在京都時,才向各路將領強調:自己戰區內的敵人,不能往其他戰區驅趕,要盡量自己消化掉。
如果袁、丁、許三族願意用錢糧換生路,汝南還可以得到數萬青壯勞力。
這可是毛童和王勉兩人湊在一起,才想出的策略。
兩人算定,錢糧財貨都在汝陽城中,哪怕袁胤不顧三族死活,可他也會舍不得如此巨量的錢糧。
所以,一旦汝南談判成功,新息縣那邊便可以不攻而下。
高順現在已經認命,自然不會反對。
可如果袁胤真的率領手下五萬兵馬,過淮水去與袁術匯合,征南軍團就真的頂不住嗎?
古代傳訊速度太慢。
王勉和毛童兩人還不知道,此時征南軍團先克魯陽,再據宛城,已經把袁術的兵馬趕入了襄隨穀地。
征南軍團進入南陽的時間,可是早於征東軍團進入汝南的時間。
在征東軍團剛剛把陳登軍團殲於騶縣之時,征南軍團已經攻克了魯陽。
可魯陽不是有紀靈的三萬兵馬嗎?
確實,紀靈率領三萬兵馬,提前好幾天抵達了魯陽。
征南軍團從京都洛陽出發,過了轘轅關後,看起來一馬平川,穿過穎川郡向西就是汝南。
從潁川入南陽,北有魯山,右有平頂山,中間唯一的通道就是魯陽。
而魯陽左依魯山、右踞滍水湖、背靠滍水,城高牆厚,還有寬闊的護城河,易守難攻。
紀靈還在魯陽準備了大量的守城物資,兵馬數量又多於張合率領的征南軍團。
征南軍團三萬多人,紀靈隻有三萬守軍,怎麽會比紀靈的兵馬少?
沒辦法,鮑信率領的器械軍由於有大量大型器械,行軍速度走不快。
何況洛陽到魯陽也沒有青州柏油路,張合根本等不及與器械軍同步行軍。
所以張合隻率領山地軍和弓弩軍兩萬多人,一路疾進。至於鮑信率領的器械軍和輜重就在後麵慢慢走好了。
張合幹嘛這麽急?
張合說了,這是為了不誤農耕。
南陽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帶,同樣是糧食的重要產地。
雖然蔡成沒有要求征南軍團在開始春耕前拿下南陽,可張合知道大帥最關注兩件事:
一是增加大漢人口;二是增加大漢糧食產量。
張合還知道,如果征南軍團春耕過了再拿下南陽,南陽今年的糧食產量,就會少收很多。
能少收多少?
起碼兩倍。
青州、冀州春耕有三大利器:曲轅犁、播種機和耕牛。
蔡成之所以在青州足足隱忍了三年多,所謂的積累底蘊,除積累錢糧之外,就是在積蓄除青州外農耕的五大利器:春耕必用的曲轅犁、播種機和耕牛,以及秋收必用的收割機和打穀機。
否則,就算是推行了新農體係,由於人均耕種麵積無法增長,糧食產量自然也無法增長。
兩大秋收利器倒是可以晚一點運入南陽,但春耕的三大利器,必須在春耕開始時運至南陽。
有了這三大利器,按農署官員的說法,至少可以多收三倍的糧食。
早在年節前,也就是蔡成還沒從漆垣出發前,蔡成就給青州傳信,讓青州把為兗州、徐州、豫州、司棣、涼州準備好的農耕五大利器,包括其他農具,全部運往青州與兗、徐的邊界地帶。
在徐州方向,準備的農具可不僅僅是隻滿足一個徐州,還包括了揚州在大江以西的廬江、九江兩郡。
在兗州方向,那準備得就更多了。
除兗州所用之外,還有司棣、豫州和涼州需要的農具,這裏麵自然包括荊州的南陽郡、南郡和江夏郡。
今年內,也就是公曆393年,護民軍要全取所有大江以北、以西的全部地域。
而青州用這幾年,已經給所有大江北方地域準備好了足夠的耕牛和農具。
當然,如果揚州、荊州、益州歸順新朝廷,那隻能是護民軍辛苦一些,也在今年內進軍到這三州內,雖然仍然推廣新農體係,但卻無法用上新農具。
如果他們不歸順,那護民軍收取三州的時間就推遲到明年和後年。
可為什麽沒提交州呢?
交州山巒疊嶂,地廣人稀,目前還有大量南蠻山民,在實施新農體係的同時,還要落實其他政策,也就是後世的“少數民族政策”,才能慢慢把交州發展起來。
隻不過,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這些新政策已經在交州的部分地區推廣一段時間了。
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