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自問:
難道自己在護民軍中,真的就那麽遜?真的就不能有所作為了嗎?
這些娃娃兵為何如此厲害?
不過,高順瞬間調整了情緒,大聲說道:“就這麽辦。我馬上寫信給烏桓軍團,讓他們配合掃蕩賊軍的散兵遊勇。然後我與參謀長共率兩軍,奔襲安城。”
“報告軍團長,給烏桓軍團的信件,我已經寫好了,請軍團長審核。”一個軍團部的參謀一邊說著,一邊遞給高順一張紙。
高順接過來後,傻了。
怎麽回事?
他看不懂。
上麵任何一個符號,他都不認識。
黃水在一旁看了一眼,問道:“這就是我護民軍的密碼信?”
王勉咧嘴一笑。“正是。”
何山告訴過高順,護民軍之間的信件往來必須用密碼信,而且讓他抽空學一下,而且還把《密碼本》給了他。
隻不過這一年中,他隻顧練兵,竟然把這事兒忘得幹幹淨淨。那冊《密碼本》好像被他放在青州的軍營中,竟然沒有帶在身上。
如今,自己根本看不懂密碼信,太打臉了,臉打得像是紫透了的茄子。
王勉看到高順的冏像,猜到他沒有帶《密碼本》,就從身上掏出《密碼本》,當眾翻譯了起來。
這密碼信寫的,果然和王勉說的一樣,希望烏桓軍團兵分數路路,剿滅沿途的賊軍和可能前往各縣的小股兵馬。
最重要的是,信上還主動加上了要派兵監視汝陽縣和新息縣的守軍動向,免得被賊軍打個措手不及。
高順突然覺得渾身都不自在了。
他在護民軍中,雖然貴為軍團長,可竟然連個做參謀的娃娃都不如。
不過,尷尬多了,也就不尷尬了。
剛剛還覺得有些割臉的倒春寒的小風,此時刮到臉上,好像也沒那麽疼了。
高順壓住自己的尷尬,剛想下令出發,遠處卻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一騎烏桓人正急速奔來,然後把一封信交給了高順。
高順根本就沒打開,直接交給了王勉。
他知道,他打開也沒用,裏麵肯定是密碼信。
王勉把信件翻譯出來後,高順再次被打臉了。
因為烏桓軍團展開的戰術,與王勉所說的一樣,還分出五千精騎前往安城,去救援周氏一族。
而且,信上還說,征東軍團乃步卒,不適於長途奔襲。
信中說,由烏桓軍團負責掃蕩汝陽到新息的沿途賊軍,並順便掃蕩汝南東南麵各縣的小股賊軍。
而希望征東軍團以城父縣為起點,負責掃蕩汝南西、北兩個方向的賊軍兵馬。
戰術核心就是兩句話:先掃蕩外圍各縣,再困賊軍於汝陽。
有了烏桓軍團的五千精騎,速度遠比征東軍團快,自然不需要征東軍團的步卒長途奔襲。
而且,烏桓軍團提議的分工也更為合理。
這次王勉沒有搶先開口,而是看向高順、黃水和鄭義三人。
高順咧嘴一笑,說道:“就按烏桓軍團的戰術打!”
盡管高順內心中震驚萬分,可他此時已經把情緒深深地埋入心底最深處。
他想不到,烏桓軍團竟然提出了與王勉這些娃娃兵相同的戰法,而且戰術安排要比王勉他們還要更優。
用騎兵去求援安城,當然要比用步卒快很多,也更容易取勝。
畢竟,攻擊安城的三族聯軍也是步卒。
如果以突襲戰術,打三族聯軍一個猝不及防,以五千精騎的戰力,衝散一萬步卒都不是什麽大問題。
一旦步卒不能結陣對抗騎兵,那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騎兵可以盡情屠殺。
探馬來報,賊首確實往各縣派了兵馬。隻是派得不多,每縣最多兩千左右。
高順下令:征東軍團也把兵馬分為兩千一股,直接由近及遠,奔赴汝南西北各縣,力爭全殲各縣的賊軍,並逐步向汝陽壓縮。
王勉補充:一定要先勸降。畢竟汝南需要賊軍這些青壯。
這次,高順聽了王勉的補充,內心已經波瀾不驚了。
周氏族人和安城的百姓,站在城上,看著城下一萬兵馬,內心中皆是惶恐不安。
城下兵馬打的是“許”字旗號。
周氏族人不用猜都知道來的人叫許禇,字仲康。
這個許禇在汝南可是極為有名的。
他天生神力,曾倒拖牛尾行百步。
黃巾之亂時,就是他率領民眾抵禦,力保豫州治所譙縣不失,從而一戰成名。
汝南許氏急召其返回汝南,認祖歸宗後,便成為袁許兩族聯軍的首領。
如果不是蔡成來到東漢末年,再過七年多,許禇便要率領手下兵馬投靠曹操,他也將和典韋一起,成為曹操最為忠誠的貼身衛士,並多次救曹操於危難之中。
隻不過,許禇和典韋一樣,雖然勇猛異常,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卻隻是猛將,對兵法知之甚少。
所以,正史中,許禇和典韋在曹操手下,一直擔任曹操的宿衛將軍,哪怕曹操去世,他仍然擔任曹丕的禁衛將軍,還被曹丕封為萬歲亭侯,卻從來沒有過單獨領軍的經曆。
如今在安城下,也證實了許禇確實勇猛,卻不懂兵法。
他一到來,看到安城四門緊閉,周氏族人已經率百姓上城,想守住安城。
他直接一聲怒吼,哪裏管什麽攻城戰陣,直接領兵攻城。
他翻身下馬,扛起一架梯子就往城牆腳下衝。
而他身後的士卒一看首領如此勇猛,也都“嗷嗷”叫著,朝著安城衝來。
沒有結陣,沒有戰術,也沒有東漢時期慣用的在開打之前,兩邊對話幾句,磨嘰一下。
在許禇眼中,隻有一個念頭:攀梯登城,然後滅掉周氏全族。
許禇一邊衝,還一邊大叫著:“殺上城去!血洗全城!”
周氏族人看到許禇如此打法,也是目瞪口呆,心中更是惶恐。
這完全不是不講理的打法。
就仗著你們人多?
就仗著你們都經過訓練的士卒?
城上的百姓更為惶恐。
想想看,這都沒經過訓練,更沒經過戰陣的百姓啊。
看到一萬人就這麽扛著無數長梯,“烏央央”地衝了過來,不慌張、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難道自己在護民軍中,真的就那麽遜?真的就不能有所作為了嗎?
這些娃娃兵為何如此厲害?
不過,高順瞬間調整了情緒,大聲說道:“就這麽辦。我馬上寫信給烏桓軍團,讓他們配合掃蕩賊軍的散兵遊勇。然後我與參謀長共率兩軍,奔襲安城。”
“報告軍團長,給烏桓軍團的信件,我已經寫好了,請軍團長審核。”一個軍團部的參謀一邊說著,一邊遞給高順一張紙。
高順接過來後,傻了。
怎麽回事?
他看不懂。
上麵任何一個符號,他都不認識。
黃水在一旁看了一眼,問道:“這就是我護民軍的密碼信?”
王勉咧嘴一笑。“正是。”
何山告訴過高順,護民軍之間的信件往來必須用密碼信,而且讓他抽空學一下,而且還把《密碼本》給了他。
隻不過這一年中,他隻顧練兵,竟然把這事兒忘得幹幹淨淨。那冊《密碼本》好像被他放在青州的軍營中,竟然沒有帶在身上。
如今,自己根本看不懂密碼信,太打臉了,臉打得像是紫透了的茄子。
王勉看到高順的冏像,猜到他沒有帶《密碼本》,就從身上掏出《密碼本》,當眾翻譯了起來。
這密碼信寫的,果然和王勉說的一樣,希望烏桓軍團兵分數路路,剿滅沿途的賊軍和可能前往各縣的小股兵馬。
最重要的是,信上還主動加上了要派兵監視汝陽縣和新息縣的守軍動向,免得被賊軍打個措手不及。
高順突然覺得渾身都不自在了。
他在護民軍中,雖然貴為軍團長,可竟然連個做參謀的娃娃都不如。
不過,尷尬多了,也就不尷尬了。
剛剛還覺得有些割臉的倒春寒的小風,此時刮到臉上,好像也沒那麽疼了。
高順壓住自己的尷尬,剛想下令出發,遠處卻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一騎烏桓人正急速奔來,然後把一封信交給了高順。
高順根本就沒打開,直接交給了王勉。
他知道,他打開也沒用,裏麵肯定是密碼信。
王勉把信件翻譯出來後,高順再次被打臉了。
因為烏桓軍團展開的戰術,與王勉所說的一樣,還分出五千精騎前往安城,去救援周氏一族。
而且,信上還說,征東軍團乃步卒,不適於長途奔襲。
信中說,由烏桓軍團負責掃蕩汝陽到新息的沿途賊軍,並順便掃蕩汝南東南麵各縣的小股賊軍。
而希望征東軍團以城父縣為起點,負責掃蕩汝南西、北兩個方向的賊軍兵馬。
戰術核心就是兩句話:先掃蕩外圍各縣,再困賊軍於汝陽。
有了烏桓軍團的五千精騎,速度遠比征東軍團快,自然不需要征東軍團的步卒長途奔襲。
而且,烏桓軍團提議的分工也更為合理。
這次王勉沒有搶先開口,而是看向高順、黃水和鄭義三人。
高順咧嘴一笑,說道:“就按烏桓軍團的戰術打!”
盡管高順內心中震驚萬分,可他此時已經把情緒深深地埋入心底最深處。
他想不到,烏桓軍團竟然提出了與王勉這些娃娃兵相同的戰法,而且戰術安排要比王勉他們還要更優。
用騎兵去求援安城,當然要比用步卒快很多,也更容易取勝。
畢竟,攻擊安城的三族聯軍也是步卒。
如果以突襲戰術,打三族聯軍一個猝不及防,以五千精騎的戰力,衝散一萬步卒都不是什麽大問題。
一旦步卒不能結陣對抗騎兵,那就成了砧板上的魚肉,騎兵可以盡情屠殺。
探馬來報,賊首確實往各縣派了兵馬。隻是派得不多,每縣最多兩千左右。
高順下令:征東軍團也把兵馬分為兩千一股,直接由近及遠,奔赴汝南西北各縣,力爭全殲各縣的賊軍,並逐步向汝陽壓縮。
王勉補充:一定要先勸降。畢竟汝南需要賊軍這些青壯。
這次,高順聽了王勉的補充,內心已經波瀾不驚了。
周氏族人和安城的百姓,站在城上,看著城下一萬兵馬,內心中皆是惶恐不安。
城下兵馬打的是“許”字旗號。
周氏族人不用猜都知道來的人叫許禇,字仲康。
這個許禇在汝南可是極為有名的。
他天生神力,曾倒拖牛尾行百步。
黃巾之亂時,就是他率領民眾抵禦,力保豫州治所譙縣不失,從而一戰成名。
汝南許氏急召其返回汝南,認祖歸宗後,便成為袁許兩族聯軍的首領。
如果不是蔡成來到東漢末年,再過七年多,許禇便要率領手下兵馬投靠曹操,他也將和典韋一起,成為曹操最為忠誠的貼身衛士,並多次救曹操於危難之中。
隻不過,許禇和典韋一樣,雖然勇猛異常,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卻隻是猛將,對兵法知之甚少。
所以,正史中,許禇和典韋在曹操手下,一直擔任曹操的宿衛將軍,哪怕曹操去世,他仍然擔任曹丕的禁衛將軍,還被曹丕封為萬歲亭侯,卻從來沒有過單獨領軍的經曆。
如今在安城下,也證實了許禇確實勇猛,卻不懂兵法。
他一到來,看到安城四門緊閉,周氏族人已經率百姓上城,想守住安城。
他直接一聲怒吼,哪裏管什麽攻城戰陣,直接領兵攻城。
他翻身下馬,扛起一架梯子就往城牆腳下衝。
而他身後的士卒一看首領如此勇猛,也都“嗷嗷”叫著,朝著安城衝來。
沒有結陣,沒有戰術,也沒有東漢時期慣用的在開打之前,兩邊對話幾句,磨嘰一下。
在許禇眼中,隻有一個念頭:攀梯登城,然後滅掉周氏全族。
許禇一邊衝,還一邊大叫著:“殺上城去!血洗全城!”
周氏族人看到許禇如此打法,也是目瞪口呆,心中更是惶恐。
這完全不是不講理的打法。
就仗著你們人多?
就仗著你們都經過訓練的士卒?
城上的百姓更為惶恐。
想想看,這都沒經過訓練,更沒經過戰陣的百姓啊。
看到一萬人就這麽扛著無數長梯,“烏央央”地衝了過來,不慌張、不害怕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