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童笑嗬嗬地說道:“這肉羹是用豬肉幹所製。”


    說著,他還從自己的軍服的口袋裏,掏出了一些肉幹。


    “豬肉本來就香,再加上大帥發明的調味包,泡上幹餅,絕對是人間第一美味。在我們軍中,稱其為‘公子糧’。”


    簡簡單單地說明,卻讓張紘如雲裏霧裏。


    首先就是豬肉。


    豬肉不是極為腥臊嗎?怎麽會變成豬肉“本來就香”了?


    然後是調味包。這是個什麽東西?


    再然後是大帥。大帥又是誰?


    最後,這“公子糧”中的“公子”指的又是哪位?


    張紘用木勺又舀了一塊幹餅送入口中,肉香、麥香,加上一股說不出的特殊香氣,直衝他的腦門。


    這餅雖然是幹餅,可泡開後,原本糧食的味道一點都沒被破壞。


    張紘此生吃過不少美味,可沒有任何一樣,能比得上這肉羹煮幹餅。


    香,太香了!


    張紘也顧不上自己一肚子的疑問了,此時隻恨不得把自己的舌頭都吞下去。


    不一刻,一碗肉羹煮幹餅就已經下肚。


    毛童還在旁邊詢問:“不知先生可吃夠?若不夠,我再讓軍士去做一碗。”


    張紘此時額頭都在冒汗。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意猶未盡地說道:“足矣!足矣!此美味一碗已是造化。”


    都上升的“造化”的程度,那肯定是沒吃夠呀。


    他如此文縐縐的,就是想看毛童能否聽得懂他的話。


    嘴上說“足矣”,內心卻在大叫“再來一碗”。


    誰知毛童卻稍稍想了一下,然後說道:“先生雖然沒吃夠,可我還是建議先生暫時不要再吃。


    “你在牢中多日,必是每日忍饑受凍。出來後的第一餐,還是不要吃太多。


    “不過,晚餐時,小可會親自下廚,為先生做幾道美味佳肴,再喝上兩盞百果釀,算是恭賀先生脫離苦難,從此大展胸中抱負。”


    得,毛童也開始文縐縐的了。


    聽到毛童的話,張紘頓時對毛童重視了起來。


    這人雖是軍漢,且年紀也就在二十左右,可那從容不迫的神情,似乎不比任何一個士子差。


    如果再配上他那堅毅的麵龐,無論是氣質,還是風度,都遠超一般的士子了。


    “樸質也是讀書人?”張紘問道。


    這時,衛士已經把泡好的茶端了上來。


    烏桓軍團還隨身帶著蓬萊仙和嶗山春芽嗎?


    當然不會。


    隨軍佩帶的茶葉,可都是成公子發明的“磚茶”。


    磚茶怎麽能拿給這位當世著名的士子喝呢?這可大帥點名要找到並且善待之人。


    毛童有辦法的。


    這是哪裏?


    這是徐州刺史府。


    這裏麵可什麽都不缺。


    這些年,徐州士族也好,刺史府也罷,也沒少采購青州特產。


    “我哪裏算得上是讀書人?”毛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識一些字,讀一些書,都是因為我們大帥的要求。


    “他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所以,他要求每個護民軍將士,都必須識字讀書。


    “至今為止,我讀過的書,也不超過三十冊,還算不上讀書人。”


    三十冊?


    遍觀整個大漢,一生能讀三十冊聖賢書的,恐怕都不會超過千人之數吧?


    結果這位年輕的軍漢,竟然說他“算不上讀書人”。


    “那要讀多少冊才能算讀書人?”


    張紘內心想著,卻因為吃驚,直接問出聲來。


    “我家大帥說了,起碼千冊以上。”


    張紘無語了。


    誰家能有千冊以上藏書?


    據說陳留蔡邕族中倒是有三千藏書,大概也是整個大漢的獨一份了吧?


    張紘覺得自己倍受打擊。


    按此說法,自己也不算讀書人了。


    不過,張紘極富智慧,從毛衣毛褲,到“公子糧”,再到毛童說的“我家大帥”,以及之前在監牢中說過的“護民軍”這位公子是誰,已經呼之欲出了。


    張紘一下子跳了起來。“你們是青州成公子的麾下?”


    哪支軍隊名為“護民”,唯有青州成公子手下的軍隊。


    當初“兗徐犯青州”,就是“青州護民軍”打退的,從此“護民軍”的名聲就響徹了大漢十三州。


    隻不過,兗徐犯青州後,就再無護民軍的消息了。


    張紘當時還想去青州遊曆一番,隻因新農體係與士族勢不兩立,而自家張氏一族亦是士族,便一拖再拖,最後因不應征辟而陶謙下獄。


    “對呀。成公子就是我們的大帥。如果不是成公子,像我這樣的孤兒,就算最後沒餓死,也得凍死。


    “是大帥救了我們,也救了青州百姓。就連我的字,都是大帥親賜的。


    “大帥要求我們護民軍不能懈怠,要解救天下的百姓,要打造一個萬世永昌的大漢。”


    毛童此時的眼中,放出奪目的光芒。


    他的神情告訴張紘,他們一定能做到大帥對他們的要求。


    “打造一個萬世永昌的大漢?”張紘低喃。


    “那你們為何如此對我?”張紘問出了他心中最大的疑問。


    “先生是飽學之士,且頗有治世之能。大帥要求我們,進入徐州後,第一件事是迅速掌控徐州,第二件事就是尋找如先生這般飽學之士了。”


    “成公子知我?”張紘不敢置信。


    “先生,包括與先生並名‘二張’的張昭張子布先生,還有下邳國的魯肅先生等諸多名士,皆為我家大帥找尋之人。


    “我家大帥說了,眾位先生皆有大抱負,亦可助朝廷治理好大漢,使得我大漢萬世永昌。”毛童順勢送上一記馬屁。


    聽到毛童張嘴大漢,閉嘴大漢的,張紘起了逗弄之心。


    “那朝廷會封我何官職?”張紘眼中帶著一絲戲謔。


    “所有找到的名士,憑自願入大漢學堂的‘官吏修習半’。在修習半年的大漢新政後,再由內閣根據修習情況任命官職。”毛童根本沒看出張紘眼神中的戲謔,還是一本正經地回答道。


    “既然我等是飽學之士,為何還要入什麽‘修習班’?”張紘這真是不解了。


    要知道,陶謙征辟他的,可是徐州刺史府的長史,在大漢也算是高官之列了。


    結果在成公子眼中,他們竟然還足以為官,還要入大漢學堂“修習”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