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那個二十左右的年輕人大笑起來。“告訴你們,烏桓現已歸服於我護民軍,他們是我們的烏桓兄弟!”


    正說著,一個二十左右的年輕人跑進刺史府。


    “報告參謀長,四個城門皆已留下五百人守護,未關城門。七千精騎圍住了聯軍兵營,可卻有一魁梧軍漢,率領千人堵在兵營門口,寧死不降。軍長讓我來問,是否攻打兵營。”


    被稱為參謀長的名為毛童,字樸質,乃是原來張牛角麾下飛虎騎的副師長,被樊北征召,入了烏桓軍團任軍團副參謀長。


    率領烏桓軍團第一軍一萬精騎,突襲徐州,擒獲“反蔡聯盟”的所有諸侯,便是他的傑作。


    毛童聽聞下邳兵營裏的守軍不降,馬上說:“帶上這些賊首,隨我去軍營。”


    數十烏桓士卒根本就沒給陶謙、孔伷等人上綁,直接套上幾輛馬車,把他們往車上一丟,就跟著毛童,往兵營而去。


    這些人腿都是軟的,讓他們跑,他們都跑不了。


    如果他們還能走路,哪裏還會讓他們乘坐馬車?


    兵營門前,巨大的拒馬已經架好,營牆之上,都是張弓搭箭的徐州聯軍。


    而兵營門前,一極為魁梧軍漢,正帶著一千士卒堵在兵營門口,還大叫著:


    “我等絕不向烏桓人投降!”


    毛童剛剛走過來,一個年輕人陪著一個烏桓大漢,就走過來。


    “報告,賊兵不降。我要率兵衝營,可小苗子攔住我,說是副參謀長可以勸降。”


    此人是烏桓軍團第一軍軍長,叫烏木奇,也是當年蘇仆延麾下的萬夫長之一。


    他口中的小苗子,便是第一軍參謀長於苗於之勇。


    半年前,樊北從飛虎騎中調過來千餘人,不是基層軍事主官,各軍、師、團的參謀和參謀長。


    毛童笑著對烏木奇說了聲:“小苗子做得對。我大漢人口本就不足,能勸降自是不能殺戮。”


    烏木奇點了點頭。


    這一年多,他們在護民軍的影響下,內心殺戮的戾氣已經越來越少了。


    而且,哪怕他們烏桓人做錯了什麽,漢人都會耐心地給他們講道理,也讓他們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殺戮能夠解決的。


    毛童上前,身後跟著數十個漢人參謀。


    毛童要親自勸降,而這些參謀就是為了轉述喊話的。


    走到距離兵營門口近八十丈的地方,毛童便大聲說道:


    “我是護民軍烏桓軍團的軍師毛童毛樸質。如今,徐州聯軍所有首領皆已被擒,爾等為何不降?”


    毛童生怕對麵之人聽不懂副參謀長到底是何職,所以便以“軍師”自稱。


    其實他說得也沒錯。


    他在烏桓軍團中,可不就是軍師一職的存在。


    毛童身後的數十參謀,馬上高聲將毛童的話複核了一遍。


    聽了毛童的話,那魁梧軍漢仰天長笑。


    看他身上隻著皮甲,便可猜他是大概是一軍中曲長。


    “我堂堂大漢子民,如何能降烏桓蠻人?”


    隨之,他又厲聲喝道:“汝也是漢人,為何屈膝做了烏桓蠻人的軍師,害我漢人?有朝一日,汝若落於吾漢人手中,必食爾肉、啖爾血!”


    聞此壯漢之言,毛童也“哈哈”大笑起來。


    毛童大聲問道:“如果我未猜錯,汝可是陳留壯士典韋?”


    那大漢頓時震驚。


    愣了一會後才反問道:“汝如何知我?”


    要知道,典韋可是大帥名單上專門強調的一員武將。


    以大帥的說法,典韋身材極為魁梧,可生擒猛虎,且熱血忠誠,萬夫不當。


    知被生擒的各諸侯中有陳留太守張邈,又見典韋雖然手持一大盾,可其身後卻交叉背兩支短戟,便大著膽子猜了一下。


    結果還真被毛童猜中了。


    毛童內心極為歡喜,大聲對典韋說道:


    “我不僅知你,還知你陳留人。是張邈的司馬趙寵手下親兵曲長。陳留太守張邈起兵討伐董賊,你便應召入伍,分至趙寵手下。趙寵見你身材魁梧,便讓你做了個曲長。你使雙短戟,擅長步戰。”


    “汝乃何人?為何知吾如此之深?又為何投靠烏桓蠻人?”典韋的臉部肌肉都有些扭曲。


    “我先前是青州護民軍飛虎師第四師副師長。這個副師長,相當於大漢的偏將軍。


    “護民軍奉聖旨剿滅烏桓叛亂後,我家大帥收服遼東、遼西、右北平和上穀四支烏桓,並以烏桓人組建了護民軍烏桓軍團,我亦被調到烏桓軍團任軍師。


    “如今四支烏桓全部歸我大漢。且一年多來,在我大漢的教化下,再非蠻人,而是我漢人的烏桓兄弟。”


    毛童耐心地給典韋解釋著。


    “烏桓蠻人數次歸順,數次反叛,毫無信義可言!”典韋大叫。


    “非也。自我家大帥組建烏桓軍團後,烏桓人接受教化,也開始知善惡、識禮儀。而且還為我大漢立下大功。”


    “他們如何為大漢立下大功?”典韋根本不信。


    “哈哈哈哈,你既然不信,我便要你相信。”


    毛童說完,回頭望向那些被擒拿的諸侯。


    “孟卓使君,可願出來為營中將士誦讀《漢報》?”說著,毛童便從懷中取出一份《漢報》。


    典韋也看到了張邈,更期望他能站出來說上幾句。


    至少要知道營中一萬多兵馬是抵抗還是投降吧?


    營牆上的將士,也看到了領他們“討蔡”的各諸侯。


    陶謙、孔伷、張邈、張超、孔融、王匡……竟然一個不缺。


    看到這些首領皆已被擒,軍營中便開始嘈雜起來。


    之前他們隻聽烏桓軍團說所有諸侯皆被生擒,每個人內心中還抱著一絲不切實際的期望。


    如今看到真人了,士氣自然瞬間煙消雲散。


    不過,要讓他們堂堂漢人向烏桓蠻人投降,那不可能,決不可能!


    大不了殺上一場便是,不就是一死嗎?


    死得其所,死又如何?


    張邈鐵青著臉,憤怒地瞪著毛童。


    “使君不願?”毛童戲謔地問了一句,然後便轉身典韋。


    “你營中可有識字之人?陳留太守張邈不願為爾等讀報。”毛童向典韋喊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