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正思忖著,王允開口了。
“公子,什麽叫‘技術人員’?”
蔡成這才發現,這些閣老已經開始商議了起來。
蔡成馬上給大家解釋,無論是農耕、工坊、植物種植、動物養殖、鋪路架橋、開山打洞……,都需要一些將作,這些將作,就被稱為“技術人員”。
技術人員分為學徒、技工、技師、工藝員、工藝師、工程師、研究員、研究師等。
而這些類別,除學徒外,還要分為八級。
工部尚書楚實手中完整的新工體係中,就有技術人員的級別體係。
不僅楚實手上有完整的新工體係,蔡正手上有完整的新農體係,蔡必手上有完整的新商體係……
這都是數年間,蔡成每晚挑燈夜戰的成果。
閣老們這才知道,蔡成這些年為大漢積累了多少東西。
既然蔡成已經說完了,剩下的就沒蔡成什麽事兒了。
於是,閣老們都出聲讓蔡成和蔡琰回去睡覺。
可蔡琰不走。
她說,內閣商議事情,沒有記錄不行。
而現在會速記的隻有她一個人,所以,要等明早諸葛亮、郭淮兩人醒來後,她才能去睡覺。
蔡成沒辦法陪著她,蔡成的事情太多了。
蔡成走前,還叮囑下人,一定要服侍好這些閣老。
第二天一早,三公九卿就來找蔡成,並拿給他一封信。
當然是寫給陶謙的勸降信。
他們拿給蔡成看,就是想告訴蔡成,他們已向蔡成低頭了。
蔡成笑著表示,諸公寫給陶謙的信件,若是私事,別人無權看;若是公事,則交與相府討論。
所以,他是不會看的。
不過,他反倒是叮囑三公九卿,抓緊時間確定是否陪陛下出巡。
如此,他好統計人數,確定隨行車馬、補給、廚師等的數量。
誰知道,眾人表示,全部都要去,而且是隻身前往,不帶下人的那種。
說白了,就是我們把自己都交到你手上了,看我們的態度多好。
轉眼上元節就到了。
在正月十四那天,京都的街麵上,就掛滿了紅燈籠。
這是京都居民過得最舒心的一個年節。
沒別的原因,隻因為這個年節,每家每戶不僅都吃了肉餡餃子,還吃上了紅糖芝麻餡的元宵。
當然,元宵很少,要等明天才能吃。
不過,想到明天晚上在皇宮門前的廣場上,可以看花燈、猜燈謎,還有各種現做的小食,京都之人,都已經充滿了期待。
怎麽還會有現做的小食?
這可是紫金衛的傑作。
他們在廣場上設置了上百個攤點,有小麵、麵疙瘩、餛飩、烤肉餅、肉羹湯、果汁水、烤鹹魚、烤山藥、烤豬肉串、烤羊肉串……
而且賣得也非常便宜,全部都是一錢一份。
可以說,他們把蔡成教給他們的野炊本事,全都拿了出來。
或許上元節一過,估計京都的吃食就會花樣百出,五彩繽紛。
不知有多少人家,會來軍營請紫金衛去家中,教他們做各種小食。
貧民百姓或許不會,可京都官吏家中可都有廚子,自然要好好學上一番。
不過,紫金衛上元節後,不是要準備護著陛下出巡嗎?哪裏會有時間教百姓做各種小食?
蔡成早給紫金衛出了主意。
明晚擺攤的紫金衛會告訴所有來逛燈會的百姓,就在正月,青州的一品天下就會在京都設置分樓。
然後,隻要自帶食材,洛陽七十二坊,每坊都可以派三五代表,輪流去一品天下學習廚藝。
沒有鐵鍋的人家,還可以在京都的農家樂購買鐵鍋;買不起的人家,可以賒賬。
而且在今年的秋收後,一品天下還會舉行大漢首次“廚藝大賽”,大賽的前三名,都會由大漢商署授予稱號。
就在整個京都歡天喜地等待明天吃元宵、看燈會之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城門處慢慢傳入城中。
馬上之人一邊策馬,還一邊大叫:
“六百裏加急,行人避讓!”
“六百裏加急,行人避讓!”
其實,策馬進城後,馬上的騎士已經把速度放慢了下來。
畢竟今天街上的人特別多,而且還有小孩子在玩耍打鬧,絕對不縱馬撞人。
街上有好事者大聲詢問:“是何好事?”
這也是京都的慣例。
誰都知道,如果是好事,通常都不會用六百裏加急,可如果你想問,就必須這麽問。
你總不能問“有什麽壞事”吧?
策馬的騎士大聲回答:“徐州刺史陶謙反了,現正率領聯軍向琅琊國進軍。”
按朝廷規定,無論是好事壞事,六百裏加急,也不能事先告知大眾。
可今天這個騎士也不知是不懂,還是其他什麽原因,真就在大街上喊了出來。
待騎士到丞相府前,荀彧及其他閣老,包括三公九卿,均已經等在議事堂。
騎士快步衝入,還沒等他開口,荀彧卻大喝一聲:“你好大的狗膽,竟然敢在大街上透露六百裏加急的內容!”
那騎士愣了一下,然後馬上下跪告罪。
“小人乃青州治安軍,受青州刺史之命,六百裏加急來京都送信,並不知不能對百姓透露。”
荀彧沒好氣地說道:“不知不罪,罪在青州刺史田奇。你回青州後告知田奇,罰他半年俸祿。你且暫時退下,持相府令牌,禦林軍會帶你入住郡邸。待內閣商議出對策之後,再讓你帶信回青州。”
現在,內閣成員擔心的是,徐州反,京都震蕩,影響明日百姓過個快樂的上元節。
荀彧稍加思索,說道:“明日一早,便派禦林軍張貼告示,並於七十坊宣揚,朝廷已派出護民軍平叛,徐州叛賊,指日可定。諸公以為如何?”
眾人皆點頭。
唯用此法,可安京都百姓之心。
同時,三公九卿們還在內心中暗自琢磨,按日子算,各諸侯聯軍數日前便已抵達徐州,自己這些人的《勸降信》也已抵達徐州。
有了三公九卿的《勸降信》,徐州為何還會公開舉兵?
正想著,蔡成已經走入議事堂。
“聽說有六百裏加急,特來看看。”蔡成滿臉笑意。
看著蔡成滿臉堆笑,壓都壓不住的那種,眾人頓時恍然大悟:
這六百裏加急,是成公子讓騎士泄露給京都百姓的。
“公子,什麽叫‘技術人員’?”
蔡成這才發現,這些閣老已經開始商議了起來。
蔡成馬上給大家解釋,無論是農耕、工坊、植物種植、動物養殖、鋪路架橋、開山打洞……,都需要一些將作,這些將作,就被稱為“技術人員”。
技術人員分為學徒、技工、技師、工藝員、工藝師、工程師、研究員、研究師等。
而這些類別,除學徒外,還要分為八級。
工部尚書楚實手中完整的新工體係中,就有技術人員的級別體係。
不僅楚實手上有完整的新工體係,蔡正手上有完整的新農體係,蔡必手上有完整的新商體係……
這都是數年間,蔡成每晚挑燈夜戰的成果。
閣老們這才知道,蔡成這些年為大漢積累了多少東西。
既然蔡成已經說完了,剩下的就沒蔡成什麽事兒了。
於是,閣老們都出聲讓蔡成和蔡琰回去睡覺。
可蔡琰不走。
她說,內閣商議事情,沒有記錄不行。
而現在會速記的隻有她一個人,所以,要等明早諸葛亮、郭淮兩人醒來後,她才能去睡覺。
蔡成沒辦法陪著她,蔡成的事情太多了。
蔡成走前,還叮囑下人,一定要服侍好這些閣老。
第二天一早,三公九卿就來找蔡成,並拿給他一封信。
當然是寫給陶謙的勸降信。
他們拿給蔡成看,就是想告訴蔡成,他們已向蔡成低頭了。
蔡成笑著表示,諸公寫給陶謙的信件,若是私事,別人無權看;若是公事,則交與相府討論。
所以,他是不會看的。
不過,他反倒是叮囑三公九卿,抓緊時間確定是否陪陛下出巡。
如此,他好統計人數,確定隨行車馬、補給、廚師等的數量。
誰知道,眾人表示,全部都要去,而且是隻身前往,不帶下人的那種。
說白了,就是我們把自己都交到你手上了,看我們的態度多好。
轉眼上元節就到了。
在正月十四那天,京都的街麵上,就掛滿了紅燈籠。
這是京都居民過得最舒心的一個年節。
沒別的原因,隻因為這個年節,每家每戶不僅都吃了肉餡餃子,還吃上了紅糖芝麻餡的元宵。
當然,元宵很少,要等明天才能吃。
不過,想到明天晚上在皇宮門前的廣場上,可以看花燈、猜燈謎,還有各種現做的小食,京都之人,都已經充滿了期待。
怎麽還會有現做的小食?
這可是紫金衛的傑作。
他們在廣場上設置了上百個攤點,有小麵、麵疙瘩、餛飩、烤肉餅、肉羹湯、果汁水、烤鹹魚、烤山藥、烤豬肉串、烤羊肉串……
而且賣得也非常便宜,全部都是一錢一份。
可以說,他們把蔡成教給他們的野炊本事,全都拿了出來。
或許上元節一過,估計京都的吃食就會花樣百出,五彩繽紛。
不知有多少人家,會來軍營請紫金衛去家中,教他們做各種小食。
貧民百姓或許不會,可京都官吏家中可都有廚子,自然要好好學上一番。
不過,紫金衛上元節後,不是要準備護著陛下出巡嗎?哪裏會有時間教百姓做各種小食?
蔡成早給紫金衛出了主意。
明晚擺攤的紫金衛會告訴所有來逛燈會的百姓,就在正月,青州的一品天下就會在京都設置分樓。
然後,隻要自帶食材,洛陽七十二坊,每坊都可以派三五代表,輪流去一品天下學習廚藝。
沒有鐵鍋的人家,還可以在京都的農家樂購買鐵鍋;買不起的人家,可以賒賬。
而且在今年的秋收後,一品天下還會舉行大漢首次“廚藝大賽”,大賽的前三名,都會由大漢商署授予稱號。
就在整個京都歡天喜地等待明天吃元宵、看燈會之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城門處慢慢傳入城中。
馬上之人一邊策馬,還一邊大叫:
“六百裏加急,行人避讓!”
“六百裏加急,行人避讓!”
其實,策馬進城後,馬上的騎士已經把速度放慢了下來。
畢竟今天街上的人特別多,而且還有小孩子在玩耍打鬧,絕對不縱馬撞人。
街上有好事者大聲詢問:“是何好事?”
這也是京都的慣例。
誰都知道,如果是好事,通常都不會用六百裏加急,可如果你想問,就必須這麽問。
你總不能問“有什麽壞事”吧?
策馬的騎士大聲回答:“徐州刺史陶謙反了,現正率領聯軍向琅琊國進軍。”
按朝廷規定,無論是好事壞事,六百裏加急,也不能事先告知大眾。
可今天這個騎士也不知是不懂,還是其他什麽原因,真就在大街上喊了出來。
待騎士到丞相府前,荀彧及其他閣老,包括三公九卿,均已經等在議事堂。
騎士快步衝入,還沒等他開口,荀彧卻大喝一聲:“你好大的狗膽,竟然敢在大街上透露六百裏加急的內容!”
那騎士愣了一下,然後馬上下跪告罪。
“小人乃青州治安軍,受青州刺史之命,六百裏加急來京都送信,並不知不能對百姓透露。”
荀彧沒好氣地說道:“不知不罪,罪在青州刺史田奇。你回青州後告知田奇,罰他半年俸祿。你且暫時退下,持相府令牌,禦林軍會帶你入住郡邸。待內閣商議出對策之後,再讓你帶信回青州。”
現在,內閣成員擔心的是,徐州反,京都震蕩,影響明日百姓過個快樂的上元節。
荀彧稍加思索,說道:“明日一早,便派禦林軍張貼告示,並於七十坊宣揚,朝廷已派出護民軍平叛,徐州叛賊,指日可定。諸公以為如何?”
眾人皆點頭。
唯用此法,可安京都百姓之心。
同時,三公九卿們還在內心中暗自琢磨,按日子算,各諸侯聯軍數日前便已抵達徐州,自己這些人的《勸降信》也已抵達徐州。
有了三公九卿的《勸降信》,徐州為何還會公開舉兵?
正想著,蔡成已經走入議事堂。
“聽說有六百裏加急,特來看看。”蔡成滿臉笑意。
看著蔡成滿臉堆笑,壓都壓不住的那種,眾人頓時恍然大悟:
這六百裏加急,是成公子讓騎士泄露給京都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