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小聲詢問管篤,這次將領是怎麽發現的。


    結果被蔡成聽到,對著朱儁微微一笑,輕聲誦道: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蔡琰一旁聽到公子又吟一新詩,趕忙執筆記了下來。口中連稱“好詩”,還不斷向眾人炫耀著,好像是她自己作的一般。


    何山還在繼續宣布著命令。


    “在烏桓軍團並入征北軍團前,征北軍團的核心任務是:以團、師為單位,出邊關三百裏到五百裏,以團、師為單位,尋找鮮卑或北匈奴小股兵馬,進行實戰訓練。


    “實戰訓練,包括騎射訓練、衝陣訓練、行軍宿營訓練等所有科目。


    “切記:由於鮮卑與北匈奴皆為單馬鐙,故而衝陣亦為我騎兵的優勢之一。


    “在訓練過程中,認真學習在草原上如何辨別方向、如何尋找敵蹤探查敵情、如何聯絡各軍甚至布置圍殲等。


    “其中尤其注意長途行軍與宿營訓練,一定要循序漸進,由一日兩百裏,逐步增長到三百裏、五百裏,最後以千裏為限。


    “千萬莫忘隨時繪製輿圖。


    “另外,如遇到鮮卑或北匈奴的部落,一定要把人口及牲畜全部擄掠回來,交由並州刺史府處置。


    “其中,所俘獲的戰馬,交由並州養馬場調教,繼而補充未來的戰馬不足。


    “以上訓練計劃,限三日內擬定好,交兵部審核批準。


    “待烏桓軍團並入征北軍團後,經一段時間融合後,便可以執行王底之作戰計劃。”


    “征北軍團領命!”太史慈、張遼、王底三人齊聲怒吼。


    太史慈和張遼的聲音雖大,可此時已經的腸子都悔青了。


    要知道,無論是在青州,還是在並州,他們都是駐紮在山地的,並沒有在草原上長途行軍和宿營的經驗。


    而對於在草原上如何辨別方向、如何查尋敵蹤,征北軍團也極為欠缺。


    尤其是當前,征北軍團的軍官、參謀隊伍還不整齊。


    太史慈和張遼兩人,此時方知,自己浪費的一年時間,太可惜了。


    否則的話,現在哪怕不等烏桓精騎並入征北軍團,征北軍團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入草原作戰了。


    如果以當前征北軍團的情況,恐怕入草原千裏,就可能和前漢時飛將軍李廣一般,分不清東南西北、時常迷路了吧?


    好在總長宣布的命令是循序漸進,而且還要與烏桓精騎進行融合。


    這說明,大帥和兵部又給了他們半年以上的時間。


    王底在內心中則是暗自敬佩。


    很明顯,自己的戰略構想,與大帥的戰略相近,但自己並未想到先期以戰代練,並且在實戰訓練中俘獲戰馬,以補充戰馬的不足。


    王底不禁對大帥又多了幾分敬佩。


    不過,王底提出的精銳探馬,子讓總長卻沒提。


    就在王底想提議征北軍團自行培養精銳探馬時,就聽到何山宣布的軍令,直接就解決了精銳探馬的問題。


    誰知道,何山對征北軍團宣布的命令還沒完。


    “待烏桓軍團編入征北軍團後,任命樊北為征北軍團軍團長,張遼、莫力達為副軍團長,王底仍為征北軍團參謀長。毛童為副參謀長。


    “太史慈調入軍事學院任副院長,專職培養騎兵人才;張牛角調入東北軍團任軍區副司令。”


    這下子,太史慈傻了。


    不過,他馬上就反應過來,這是大帥對他不培養人才的懲罰。


    他剛想提出反對意見,蔡成卻站了起來,對太史慈說道:“你如果能在軍事學院能好好培養騎兵人才,過不了幾年,我便會讓你重回征北軍團,而且保證你會有封狼居胥和滅國之功。”


    太史慈苦著臉,委屈地看著蔡成。


    可他看到蔡成嚴肅的神情,無奈隻好領了軍令。


    看到太史慈領了軍令,樊北、張遼、莫力達和張牛角等人,也一齊行禮領了軍令。


    不過,太史慈事後才知道,大帥有多看重他。他也會率領征西軍團,一路西去,一路殺到漢洲的最西端。


    何山繼續宣布命令。


    “征東軍團!”


    “到!”高順、高覽兩人出列。


    “我會陪同你們返回青州,助你們配齊征東軍團的各級參謀、參謀長及軍官。準備攻伐徐州。


    “取徐州後,兩萬老兵退役改編為治安軍。一萬治安軍留在徐州,助徐州刺史府推行新農體係;另一萬治安軍入兗州,助兗州刺史府推行新農體係。


    “餘下三萬兵馬,留下一萬兵馬駐守徐州與揚州的大江防線。其餘兩萬兵馬,快速進入汝南郡,與三萬烏桓精騎一起,殲滅汝南的袁氏私軍。


    “所探查得知,汝南袁氏私軍,有十餘萬人。其首領袁成,曾任朝廷中郎將,頗懂軍事,萬不可掉以輕心。


    “滅袁氏私軍後,幫助豫州組建治安軍。然後進軍九江、廬江兩郡,消滅一切敢於反抗之敵,最後構築九江、廬江沿江防線。


    “如若九江、廬江兩郡私兵勢大,則於汝南的三萬烏桓精騎將與征東軍團共入九江、廬江。待肅清兩郡之私兵後,再前往雁門關。


    “切記,征東軍團暫不過江作戰。”


    “征東軍團領命!”


    “令:當前斥候總隊的五千斥候,兩千探馬(騎兵斥候)入征北軍團,一千探馬入征西軍團,五百探哨(步兵斥候)入征南軍團,五百探哨入征東軍團,五百探哨入西南軍團,餘下五百探哨入警察學院學習。


    “入各軍的斥候,在斥候訓練營至少都培訓了三年,無論在草原上,還是在陸上,均學習了辨別方向、發現敵蹤、探查敵情等。望各軍詳細了解斥候的情況,妥善使用。


    “各軍以這些斥候為班底,要注意培養更多的斥候。


    “解散原斥候總隊。原斥候總隊長呂中,攜原斥候訓練基地,全部並入正在籌建中的警察學院。呂中為首任院長,參與籌建。”


    “呂中領命!”


    王底這才知道,原來大帥早就開始培養精銳斥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