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底有點懵。他不知大帥此問是何意。


    不過,他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蔡成的問題。


    “稟報大帥,尚缺精銳探馬。”


    王底看向蔡成,發現蔡成沒言語,馬上又解釋了一番。


    “草原作戰,須探馬探查的範圍極遠,亦極廣。


    “如果沒有經驗,且不熟悉草原,一是很容易在草原上迷路,二是發現敵情來不及回報,很容易導致大軍被鮮卑精騎圍殺。


    “另外,尚需眾多馭馬,以便於多帶糧草補給。”


    蔡成點了點頭,說道:“就按你的想法,假設所有短缺均已補足,三日內,做好三軍的作戰計劃。如何?”


    王底愣了一下,然後便是大喜,興奮地大聲回道:“保證完成任務!”


    這與郭嘉所說的“領大帥令”不同,“保證完成任務”才是護民軍的標準回答。


    王底知道,大帥必然會幫征北軍團解決所有不足。


    蔡成再把目光看向張合幾人。


    “征南軍團誰來說?”


    鮑信一把拉住躍躍欲試的鮑韜,然後把張合推了出去。


    這個時候,應該讓主將出彩。


    張合幹脆走到作戰沙盤的南麵,手持圖杖,指著沙盤說道:


    “入南陽敗袁術不難,最多兩月,便可進入襄隨穀地,奪取入江夏的入口。


    “難點在於由江夏入南郡。我軍沒有船隻,要渡漢水,便需征集民船。可一旦過漢水後,極可能民船盡散,征南軍團便無退路,斷補給,成孤軍。


    “故而取南郡下襄陽,還須多費時日,打造渡船。


    “如若在襄陽漢水北岸再置一軍,無須人多,兩師人便可。一旦襄陽戰事不利,這兩師便可接應征南軍團北渡漢水。


    “然,征南軍團隻有兩山地師,襄陽漢水北岸兩師兵馬,尚須大帥調撥。


    “如征南軍團襄陽之戰順利,調撥來的兩師便可一路向東,沿漢水入漢中,奪取陽平關,為大軍入益州打開通道。


    “征南軍團取南陽、江夏、南郡後,便需休整一番,並打造戰船,準備渡江取餘下荊州四郡。


    “交州地形狹長,所屬七郡一字排開。如隻用一支軍團攻取,維恐日久。


    “故我與諸將商議,待征東軍團取揚州後,征東軍團便可以與征南軍團分工,由征東軍團取南海、蒼梧、合浦三郡,由征南軍團取鬱林、交趾、九真、日南四郡。


    “如此,兩年內最多兩年半,可盡複大漢江南之域。”


    張合說完,期冀地望向蔡成。


    鮑信向他保證,兩年足夠了。可張合謹慎,還是加上了“最多兩年半”。


    之前他聽到大帥麾下還有海軍,可他也不知道海軍的力量如何,能否配合他取江南之地。


    蔡成不置可否,看向樊北。


    樊北會其意,馬上站了出來。


    “報告大帥,我認為當前烏桓軍團還不到並入征北軍團的時候。”


    從大帥給王底下達的任務來看,樊北估摸著烏桓軍團並入征北、征西兩軍團,已經是板上釘釘。


    何況,他自己也認為合並以充實征北、征西兩軍團,是最佳選擇。


    不過,在被合並之前,他還是想為烏桓軍團爭取更多戰功。


    “哦?為何?”蔡成又恢複他戲謔的麵容。


    不過,樊北在青州訓練營中,和蔡成足足混了三年多,可不在意蔡成對他的戲謔。


    樊北正色說道:


    “大帥,取徐州,如果一城一地爭奪,不僅費時甚久,而且戰損也會擴大很多。


    “徐州多為平原之地,雖有如淮水等眾多河水,但仍適合騎兵奔馳。


    “當征東軍團攻取徐州之時,徐州兵馬必集於東海郡以拒之。


    “如此,徐州腹地必然空虛,正是烏桓軍團輕騎突進之良機。


    “屆時,我率三萬烏桓精騎突入徐州腹地,斷其後路,奪其州治,徐州兵馬必如鳥獸散,徐州旬月可下。


    “尚餘一萬烏桓精騎,可由兗州直入豫州,劃歸征南軍團驅使,助征南軍團在豫州平原上野戰。


    “如此,方為最快取江北、江西之地的戰術。


    “而且,取徐州後,三萬烏桓精騎待征東軍團接管徐州後,便一路向東,直搗汝南郡。


    “吾聞汝南士族私兵極盛,且抗拒新農體係。豫州牧黃使君都拿汝南沒有辦法。


    “烏桓三萬精騎入汝南,可保汝南郡順利推行新農體係。


    “如此,我大漢又多一糧倉。


    “隨後,可再調兩萬烏桓精騎,配合征東軍團取江西九江、廬江兩郡,另兩萬精騎,配合征南軍團取南郡、下襄陽。


    “盡占江北、江西之地後,烏桓軍團便可北上、西進,與征西、征北軍團合並。”


    說完,樊北還對於禁做了個鬼臉,似乎對鎮北軍團無法參與中原大戰略有遺憾。


    蔡成點了點頭,評價了一句“很有大局觀”,便將目光看向征西軍團。


    管亥和張楊兩人,都笑著看向趙雲。


    趙雲可是他們二人向大帥推薦的征西軍團軍團長,自然要趙雲出麵。


    趙雲也從容不迫地站了出來,走到作戰沙盤前,持圖杖說道:


    “我征西軍團作戰任務不重,而重在防禦。


    “征西軍團出一師,兩月內便可征服西羌、氐羌。


    “便是西域,出一師半年可定。


    “然隴道狹長,西臨高原,有眾多流散西羌居於高原之上;東有大漠,須防北匈奴趁虛入侵。


    “以當前三師之力,可守而不可攻,很是被動。


    “且涼州地廣人稀,如若組建治安軍協助防禦,多占民力,對推行新農體係影響頗大。


    “故請大帥調烏桓四師充實征西軍團。”


    蔡成皺了一下眉,問道:“征西軍團就沒想著攻?向西南可攻益州,穿西域可繼續西攻?”


    趙雲被蔡成問得發愣。晃了晃腦袋,讓自己清醒一些,又稍作思索,才答道:


    “大帥,向西南,皆為山地,且越秦嶺後,氣候亦不不適於蒙古與西涼戰馬,故不不適宜征西軍團攻伐;


    “攻取西域後,西域四周皆為高原之地,亦不適宜騎兵繼續攻伐,當以守為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