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有想到,王允的一句戲言,卻給京都官吏帶來如此福利。


    可以肯定,從此京都內的所有官吏,沒有人再吃早餐,都等著吃中午那頓有肉管飽的午餐呢。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從今日起,京都官吏會大幅度減少。


    這兩天各朝府還隻是在查賬和查閱各種文書。


    過兩天,開始查庫時,一旦賬、物不符,就不知道有多少官吏將會被罷免了。


    當前的大漢,雖然疆域很大,可人口極少,總共才五千萬左右,所以按蔡成的估算,根本不需要那麽多的官員。


    至於吏,同樣也有很多屍位素餐者。


    所以,從京都查賬開始,整個大漢北方,都要精減官吏了。


    而能夠留下的官吏,也有考成法年年考成,別說想由吏而官了,就是想做好吏都不容易。


    三公九卿此時自然想不到這些。


    此時他們正陷於糾結之中呢。


    一日一頓免費午餐,而且有肉食,這樣的福利,當然要想辦法讓自家子弟為官為吏。


    可昨晚在楊彪府上商議的事情,是所有士族全部辭官、辭吏,讓把控朝廷的成公子無人可用。


    如果想要為官為吏,就違背了盟約。


    算了,不就是一頓飯嗎?成公子的官吏,不做也罷。


    如果不鏟除成公子,整個士族都將暗淡無光,此時不是糾結這一頓飯這點小恩小惠的時候。


    不過,倒是可以讓族中旁支子弟,進入官吏隊伍。


    京都官吏中,不能沒有士族的暗探吧?


    這些三公九卿,誰沒讀過幾本兵書,,自然知道“用間”的重大作用。


    此時,這些人都已經知道,護民軍能救出陛下,全靠成公子在數年前,就在京都內安置了人手。


    可見,成公子也是極為看重用間的。


    荀彧當然不知道這些三公九卿的心理活動。


    對於他來說,剛剛開府,事務極多,都需要他一項項落實。


    至於與三公九卿商議,那是給三公九卿麵子。


    當然,也是有意用“商議”各項事務來拖住這些朝堂重臣,以此來給查賬、查庫的時間。


    這些朝堂重臣可是京都官吏的主心骨。


    荀彧把京都輿圖交給幾個小吏,要求他們規劃好四個公共食堂的位置,並再次調查東南西北四個區域官吏的數量,然後規劃廚工數量、每日耗費的糧菜肉數量,以及食堂的占地麵積等。


    並要求,破五過後,初六就要開始建設公共食堂。


    如果有現成的宅子,就直接買下來。


    如果宅子小了,就打通幾個宅子。


    總之,公共食堂一定要辦好才行。


    幾個小吏出去後,荀彧才回身對這些朝堂重臣拱手為禮。


    “讓諸公久候了。”


    這些重臣當然不能失了禮節,紛紛拱手還禮,口中連稱不敢。


    “聽說前日京都西門外,諸公在迎陛下返京之時,都公開表態,要與成公子一起,扶持陛下、共擔大漢江山。可見,諸公皆大漢股肱之臣,讓彧敬佩萬分。請諸公受彧一拜!”


    說著,荀彧便向諸公深深一躬。


    這些三公九卿,表麵上忙不迭地還禮,實則內心都在破口大罵。


    “我們‘公開表態’?難道你不知那是被成公子逼的嗎?”


    “當著京都萬千百姓的麵,我們能說不願與成公子共同扶持陛下、共同擔負大漢江山嗎?”


    “這成公子極為惡毒,竟然讓我們不得不公開表態。可這與‘討蔡盟約’背道而馳,該如何是好?”


    除盧植、王允兩人之外,其他三公九卿,都發現自己已經陷入進退兩難之境了。


    看來,今天晚上他們又得好好商議一番了。


    荀彧致禮之後,繼續開口說道:


    “既然諸公願意與成公子一起,擔負起大漢江山,使我大漢更加強大、更加富庶,那便與彧是同路之人,更是彧與之共商國是之人。


    “今日是丞相開府後的第一議。千頭萬緒中,我大概理出了幾個事項。諸公皆為大漢重臣,勞苦功高,更是治理大漢多年。今日便要諸公請教各項事務。”


    荀彧把三公九卿捧得很高。


    “文若公,不須如此多禮。還是先說出有哪些事項,然後我等與丞相共議之。”盧植開口。


    其實,盧植此時並無朝中官職。


    不過,盧植可是當代有名的大儒,素有聲望。而且,他本來也是九卿之位,參與丞相開府第一次府議,並沒有違和感。


    也正由於他沒有官職,所以他沒有稱荀彧為丞相,而是稱“文若公”。


    荀彧如今年不到三十,便被人稱“公”,委實有些不很適應,嘴裏忙不迭地說道:“在諸公麵前,彧不敢稱‘公’。”


    可當年,劉備同樣不到三十,被蔡成稱為“玄德公”,劉備答應得那叫一個痛快。


    可見當年劉備想上位之心情。


    “據說董卓立新帝後,還沒有來得及給陛下定下年號,就被呂布生擒。


    “明日便是年節,故而,年號事宜為一項大事,今日要請教諸公。


    “第二件事情,就是朝府的構成。


    “我觀當前朝廷各朝府的分工,已不適於新農體係的推行,更不適於下一步大漢的發展,需要進行調整。


    “成公子已經設計好了一全新構架,要我與諸公共同探討。


    “第三項事情,就是關於徐、揚、荊、交、益及西域,說是屬於大漢,實則大漢已對這五州一域,失去了實際控製權。


    “如何針對這五州一域,須與諸公共議。”


    諸公這才想起,迎陛下回京時,成公子曾有“洛水之誓”,說是要五年內,盡收大漢疆域。


    看來,這是真的要動手了。


    可荀彧要與他們商議,這不是與虎謀皮嗎?


    他們之中,除王允、盧植之外,可都是指望著這五州一域來對抗成公子呢。


    好吧,既然你要與我等商議,那就商議吧,反正我們是不會真正出主意的。


    盧植的注意力,卻被荀彧說的第二項吸引了。


    “文若公,為何要改變朝廷構架?”盧植眉頭輕蹙。


    他不理解,當前的朝堂格局怎麽就不適合大漢發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