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功夫指什麽?
一是力,二是速,三是眼神。
再無其他。
對方力氣比自己大,速度還那麽快,自己的眼神連對方的招式都看不清,這還怎麽打?
魏續聽到呂布的問話,頓感不解。
“將軍,你竟然連對戰人都沒看清嗎?”
“我隻盯著他的招式了,哪裏有時間去看他的臉?你沒見他的招式有多快嗎?而且招招奪命。”呂布沒好氣地說道。
魏續無語了。
不過,他還是沒去揭呂布的傷疤,隻是低沉地說道:“他是成公子,我們在漁陽都見到過的成公子。”
他?
成公子?
一個嘴上沒毛的黃口小兒?
呂布瞬間感到了極大的羞辱。
他竟然敗給了一個黃口小兒?而且不是自己的馬快,自己能否逃回來還真說不定。
這成公子年不及二十,力量比自己強,速度比自己快,自己在他麵前,竟然沒有絲毫優勢……
眼看著呂布就要陷入瘋狂狀態,魏續又悠悠地說了一句:“在漁陽時,我就聽護民軍士卒說,在護民軍內,沒人是成公子的對手。”
這倒是提醒了呂布。
魏續告訴過他,可他並沒當回事。
在他看來,成公子在護民軍,那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那是成公子沒見識過他呂布的勇猛。
在自己的戰戟之下,何時有過三合之敵?
魏續為了安慰他,又補上了一句:“成公子沒有追趕,估計是擔心你的箭術吧。”
呂布這才想起,成公子再厲害,恐怕也躲不過的箭術。
自己的箭術在大漢,絕對是出類拔萃的存在,誰敢追自己?
哪怕他已經注意到,成公子騎的也是絕世名馬,速度可能稍比赤兔慢一點,可也慢不到哪兒去。
呂布突然後悔了,極其後悔。
他當初怎麽就不願意追隨成公子呢?
人家可是奉旨節製四州兵馬,出征不及半年,還包括行軍的時間,反叛的烏桓煙消雲散,張舉被擒押往京都,張純授首,烏桓的四王,隻剩下一個投降的難樓……
敢問四百年大漢史上,有誰打出過如此輝煌的戰役?
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他當時眼瞎心也瞎。
一生都在尋找明主,結果明主到了眼前,自己卻錯過了。
呂布的腸子都快悔青了。
他們哪裏知道,蔡成根本就不會追殺他。
對於蔡成來說,與呂布對戰,要麽生擒,要麽打跑。
真要是把呂布斬於馬下,城中剩下的魏續、侯成等人,肯定要狗急跳牆了。
這可不是蔡成想要的。
呂布登上城頭,看著城下正在搭建攻城器械,準備攻城的護民軍,眉頭緊蹙。
“奉先,看護民軍的攻城器械,極為精良,你可要早拿主意呀。”
魏續與呂布是姻親,一直都是稱他“奉先”的。
呂布看到那些攻城器械,內心已經慌了。
攻城器械不止一種,有他認識的霹靂車(拋石車)、也有他不認識的箭樓和一堵牆。
可雖然不認識,他也能看出其作用。
箭樓車,就是陸地上的箭樓,立起來後,足有二十幾丈,比城牆上的城樓還高。
護民軍的弓箭手可以在箭樓車上,可以與城牆上對射。
不過箭樓車,要比城樓還高,對射時,護民軍居高臨下,占盡優勢。
至於那個牆車,呂布也看出了端倪。
它一旦靠近城牆,護民軍不僅可以立於牆車上,用弓箭掩護登城之人,還可以直接上城。遠比大漢的雲車方便。
古代沒有牆車,那是因為要耗費太多的鋼鐵。而且建造得太高,根本就無法移動。
而蔡成讓兵器工坊打製的牆車,則是配套鐵軌的。
牆車立在城牆前,那就是兩麵城牆上的人對射,就看誰的射程遠了。
呂布沒有看到衝車,也就是衝撞城門、城牆的器械。
這說明什麽?說明護民軍根本不會冒死衝撞城門。
可也有讓呂布及手下將領不解的器械。
護民軍把無數條鋼鐵製成的條形物,直接鋪設在地上。
而箭樓和牆車,都安置在這些鋼鐵條上,不知有何用。
最讓城上將領吃驚的是,他們看到護民軍在裝拚一種和吊橋相似的東西。
那東西吊起來時,可以阻擋城上的箭矢。一旦放下,恰好可以跨過護城河,在護城河上形成一道道浮橋。
突然宋憲好像明白了什麽,大聲叫道:“將軍,那牆車和箭樓可以在那條形鋼鐵上移動。
“如果他們在浮橋上也鋪上那條形鋼鐵,他們抵達城牆的速度會極快。
“如果他們所有攻城器械都可以在鋼鐵條上移動,他們的移動速度會極快,根本不會有什麽死傷,牆車、箭樓等,就可以過護城河,抵達城牆之下。”
宋憲與魏續、侯成三人,都是並州人氏,也是呂布老部下,更是呂布的親信將領。
宋憲如此一叫,其他將領也明白過來了。
在攻城時,什麽時候死傷最重?
一為衝到城牆下這段距離;
二為用雲梯甚至蟻附(在城牆上直接向上爬)向城上攀爬;
三為登城時,城上會有無數長槍刺向剛剛露頭的先登之士。
要衝到城牆下,不僅要越過護城河,還要頂著城上的箭雨。
以往都是令輔兵冒著城上的箭雨,用裝滿沙土的麻袋把護城河填平,一直填到可以讓雲車通過為止。
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有盾牌兵用盾牌為輔兵掩護,攻城一方也會死傷無數輔兵。
畢竟盾牌兵首先掩護的是自己,而不是輔兵。
輔兵要投擲麻包,總要從盾牌後麵露出身形。
城上的弓箭手也不傻,當然都是利用他們要投擲的那一刻,向他們發箭。
所以,古代攻城,填護城河,說是裝有沙土的麻袋,還不如說是用輔兵的屍體。
而攻城士卒在抵達城下後,向城牆上攀爬時,自然會受到城上沸水、滾木、擂石、火油……的攻擊。
尤其是為了穩住雲車等攻城器械,輔兵還要在城下扶著,以保證雲車不被城上用推叉等用具合力推倒。
一是力,二是速,三是眼神。
再無其他。
對方力氣比自己大,速度還那麽快,自己的眼神連對方的招式都看不清,這還怎麽打?
魏續聽到呂布的問話,頓感不解。
“將軍,你竟然連對戰人都沒看清嗎?”
“我隻盯著他的招式了,哪裏有時間去看他的臉?你沒見他的招式有多快嗎?而且招招奪命。”呂布沒好氣地說道。
魏續無語了。
不過,他還是沒去揭呂布的傷疤,隻是低沉地說道:“他是成公子,我們在漁陽都見到過的成公子。”
他?
成公子?
一個嘴上沒毛的黃口小兒?
呂布瞬間感到了極大的羞辱。
他竟然敗給了一個黃口小兒?而且不是自己的馬快,自己能否逃回來還真說不定。
這成公子年不及二十,力量比自己強,速度比自己快,自己在他麵前,竟然沒有絲毫優勢……
眼看著呂布就要陷入瘋狂狀態,魏續又悠悠地說了一句:“在漁陽時,我就聽護民軍士卒說,在護民軍內,沒人是成公子的對手。”
這倒是提醒了呂布。
魏續告訴過他,可他並沒當回事。
在他看來,成公子在護民軍,那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那是成公子沒見識過他呂布的勇猛。
在自己的戰戟之下,何時有過三合之敵?
魏續為了安慰他,又補上了一句:“成公子沒有追趕,估計是擔心你的箭術吧。”
呂布這才想起,成公子再厲害,恐怕也躲不過的箭術。
自己的箭術在大漢,絕對是出類拔萃的存在,誰敢追自己?
哪怕他已經注意到,成公子騎的也是絕世名馬,速度可能稍比赤兔慢一點,可也慢不到哪兒去。
呂布突然後悔了,極其後悔。
他當初怎麽就不願意追隨成公子呢?
人家可是奉旨節製四州兵馬,出征不及半年,還包括行軍的時間,反叛的烏桓煙消雲散,張舉被擒押往京都,張純授首,烏桓的四王,隻剩下一個投降的難樓……
敢問四百年大漢史上,有誰打出過如此輝煌的戰役?
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他當時眼瞎心也瞎。
一生都在尋找明主,結果明主到了眼前,自己卻錯過了。
呂布的腸子都快悔青了。
他們哪裏知道,蔡成根本就不會追殺他。
對於蔡成來說,與呂布對戰,要麽生擒,要麽打跑。
真要是把呂布斬於馬下,城中剩下的魏續、侯成等人,肯定要狗急跳牆了。
這可不是蔡成想要的。
呂布登上城頭,看著城下正在搭建攻城器械,準備攻城的護民軍,眉頭緊蹙。
“奉先,看護民軍的攻城器械,極為精良,你可要早拿主意呀。”
魏續與呂布是姻親,一直都是稱他“奉先”的。
呂布看到那些攻城器械,內心已經慌了。
攻城器械不止一種,有他認識的霹靂車(拋石車)、也有他不認識的箭樓和一堵牆。
可雖然不認識,他也能看出其作用。
箭樓車,就是陸地上的箭樓,立起來後,足有二十幾丈,比城牆上的城樓還高。
護民軍的弓箭手可以在箭樓車上,可以與城牆上對射。
不過箭樓車,要比城樓還高,對射時,護民軍居高臨下,占盡優勢。
至於那個牆車,呂布也看出了端倪。
它一旦靠近城牆,護民軍不僅可以立於牆車上,用弓箭掩護登城之人,還可以直接上城。遠比大漢的雲車方便。
古代沒有牆車,那是因為要耗費太多的鋼鐵。而且建造得太高,根本就無法移動。
而蔡成讓兵器工坊打製的牆車,則是配套鐵軌的。
牆車立在城牆前,那就是兩麵城牆上的人對射,就看誰的射程遠了。
呂布沒有看到衝車,也就是衝撞城門、城牆的器械。
這說明什麽?說明護民軍根本不會冒死衝撞城門。
可也有讓呂布及手下將領不解的器械。
護民軍把無數條鋼鐵製成的條形物,直接鋪設在地上。
而箭樓和牆車,都安置在這些鋼鐵條上,不知有何用。
最讓城上將領吃驚的是,他們看到護民軍在裝拚一種和吊橋相似的東西。
那東西吊起來時,可以阻擋城上的箭矢。一旦放下,恰好可以跨過護城河,在護城河上形成一道道浮橋。
突然宋憲好像明白了什麽,大聲叫道:“將軍,那牆車和箭樓可以在那條形鋼鐵上移動。
“如果他們在浮橋上也鋪上那條形鋼鐵,他們抵達城牆的速度會極快。
“如果他們所有攻城器械都可以在鋼鐵條上移動,他們的移動速度會極快,根本不會有什麽死傷,牆車、箭樓等,就可以過護城河,抵達城牆之下。”
宋憲與魏續、侯成三人,都是並州人氏,也是呂布老部下,更是呂布的親信將領。
宋憲如此一叫,其他將領也明白過來了。
在攻城時,什麽時候死傷最重?
一為衝到城牆下這段距離;
二為用雲梯甚至蟻附(在城牆上直接向上爬)向城上攀爬;
三為登城時,城上會有無數長槍刺向剛剛露頭的先登之士。
要衝到城牆下,不僅要越過護城河,還要頂著城上的箭雨。
以往都是令輔兵冒著城上的箭雨,用裝滿沙土的麻袋把護城河填平,一直填到可以讓雲車通過為止。
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有盾牌兵用盾牌為輔兵掩護,攻城一方也會死傷無數輔兵。
畢竟盾牌兵首先掩護的是自己,而不是輔兵。
輔兵要投擲麻包,總要從盾牌後麵露出身形。
城上的弓箭手也不傻,當然都是利用他們要投擲的那一刻,向他們發箭。
所以,古代攻城,填護城河,說是裝有沙土的麻袋,還不如說是用輔兵的屍體。
而攻城士卒在抵達城下後,向城牆上攀爬時,自然會受到城上沸水、滾木、擂石、火油……的攻擊。
尤其是為了穩住雲車等攻城器械,輔兵還要在城下扶著,以保證雲車不被城上用推叉等用具合力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