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突然想到,鎮南軍團在高都,為何行知公子卻來漆垣?


    荀彧想了一下,輕聲問道:“公子是否需要移駐高都?”


    荀彧沒有直接問蔡成為何駐軍漆垣,而是問蔡成是否要前往高都,想以此來探聽蔡成駐紮漆垣的原由。


    蔡成隻問了一句:“若董卓挾持新帝,該往何處去?”


    荀彧恍然大悟。


    他完全明白了,大將軍召董卓進京,如果他老老實實地返回長安便好。如若他有什麽舉動,鎮南軍團就會直撲京都勤王,而蔡成與特戰隊則會掐斷董卓的退路。


    還真別說,董卓廢帝,必遭天下鄙棄,甚至會引起天下征討。


    以董卓一軍之力,屆時隻能挾持獻帝西逃長安。


    而成公子已經把董卓的退路截斷。鎮南軍團再出京都追擊,兩麵夾擊,救皇駕,誅逆賊。董卓賊子插翅難逃。


    原來成公子是真的心向大漢!


    原來成公子“保皇室血脈”真不是違心之言!


    荀彧又一次躬身大禮。“彧願追隨公子,任勞任怨,重振大漢。”


    這是明確地表態了,他不會再背叛蔡成。


    當然,荀彧也是話裏有話,說明必須要“重振大漢”方可。


    “天下之局迷亂,四方均不安穩。唯有青州一地,成尚可保全。


    “成有一事相托,請文若接任青州牧一職,統領冀、幽、並三州之民治,可否?


    “因兗豫諸州皆不安全,文若也可修書一封,使家中妻妾遷移青州。”


    接任青州牧?


    州牧不是隻有皇帝陛下才能任命嗎?


    統領冀、幽、並三州?難道賈琮、劉虞、劉岱早已臣服成公子了?


    荀彧不敢問,隻能以蔡立為擋箭牌。“蔡州牧本位列九卿之大司農,才能出眾,德譽漢疆。彧全知全能,敢接任青州牧一職?”


    “你盡管接任便是,而且我相信你能做得比家父更好。”蔡成表達了對荀彧最大的信任。


    青州,蔡成之大本營。


    如今卻讓其父退位,反而由荀彧來擔當大任。這給予的信任也是沒邊了。


    荀彧內心感激涕零,躬身致禮。“彧必憚心竭慮,不負公子之托。”


    荀彧也想開了,隻要蔡成不想自立代漢,他必為其嘔心瀝血。


    至於蔡成建議荀彧修書家室,遷移青州,荀彧卻有不願。


    可蔡成隻一句話,便讓荀彧打開了心結。


    “文若盡管將妻妾遷於青州臨淄。隻要夫人上孝下慈、賢惠持家,何慮外麵洪水滔天?”


    蔡成心中暗笑。“如此,你之長子便可於明年出生了吧?”


    蔡成可是知道,荀彧七個子女,可都是驚才絕豔之輩,日後在大漢均將大放異彩。


    就在此時,門外又有童子軍報傳:“稟報主公,河套大捷。”


    其實,現在最讓蔡成掛心的就是管亥率領的征西軍團了。


    管亥雖然勇武,在謀略方麵卻有欠缺。


    如此,蔡成才把趙雲、張楊都派去他身邊輔佐於他。


    現在突傳捷報,而且還是大捷,頓時讓蔡成喜不自勝。


    這封捷報可沒用速寫符號和拚音,而是正常文字。


    一通讀完,蔡成還不過癮,還想多讀幾遍。可看到荀彧那幽怨的神色,還是把捷報遞給了荀彧。


    征西軍團在年節前大河(黃河)剛剛封凍,就於西口渡過河了。


    在北方過大河有個講究,要麽冬季利用大河封凍過河,要麽就得等初夏或深秋之季。


    為什麽呢?


    黃河在初春開始解凍後,河麵上會有大量的冰淩。


    上遊飄來的堅硬冰淩,對河中船隻傷害很大,甚至能夠刺穿渡船的船底,故而不宜擺渡。


    到了夏季,實則也是雨季,河水湍急,過河的風險較大。


    直到深秋,水麵下降,水流趨緩,方可渡河。


    尤其在大河下遊,也就是如今河南、山東等地,春季是兩岸隔絕之時。河上滿是冰淩,根本無法過河。


    管亥軍過河後,並沒有盲目行動,而向河套之南部,派出大量探馬。


    而他自己則率領征西軍團,悄然進至高奴(令延安),潛伏了下來。


    為何如此謹慎?


    要知道,涼州之叛亂,就是起於涼州北地郡的先零羌(羌人的一個分支)。


    而河套平原,就在並州上郡和涼州北地郡的正北方。


    如果管亥直接從高奴往北進攻,收複河套,必然擔心來自涼州北地郡的羌人抄自己的後路。


    所以,當初管亥、張楊和蔡成一起商議的戰術是,先取北地郡,再一路向西,直接把涼州叛軍打殘,以消除後顧之憂。


    之後,再兵分左右兩路,從上郡的東西兩側,向北進軍,全取河套。


    要知道,北地郡泥陽縣的正南,就是有著“八百裏秦川”之稱的關中平原。


    所以,打殘羌胡叛軍,也利於蔡成掌控關中平原這一糧倉。


    而且,八百裏秦川之三輔之地,還是大漢皇家陵園所在,需要盡早掌握在蔡成手上,以此來交好新帝,免得新帝下旨廢除新農體係。


    蔡成借先帝旨意,本來就是打算一鼓作氣,先平烏桓,再平羌胡。從此,保大漢西、北兩個方向的安寧。


    這也是蔡成急於開設“鄉長、莊主特訓班”,同時還動員了青、冀、幽、並四州的所有寒門子弟進入特訓班。


    不過,當前官吏過於短缺,蔡成也想好了,在涼州暫時不推行新農體係,以免畫虎不成反類犬,反而傷了涼州民眾的信任。


    開春後,深入涼州的探馬回報,當前涼州內的叛軍,包括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羌人首領韓遂,都奉一個叫王國的漢陽人為首領,糾集十餘萬兵馬,正要圍攻陳倉(今寶雞市)。


    所以,目前整個涼州的叛軍,都集於陳倉城下,其他地方並無兵馬。


    管亥大喜。


    他直接向蔡成請求,征西軍團單兵疾進,進衝到陳倉城下,一舉打殘叛軍。


    這時,正是趙雲來到蔡成身邊的時候。


    蔡成讓趙雲帶著自己的百騎白馬義從,前去與管亥匯合,並擔任征西軍團副軍團長,並告知管亥,突進到陳倉城下,最好是一明一暗兩路並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