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雷霆掃穴,七國煙滅
開局召喚李儒,權臣全麻了! 作者:花逸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旭日東升,映照在徐達堅毅的麵龐上。他目光如炬,投向那片廣袤的土地,那裏,曾是七國聯盟的盤踞之地。
三日的休整,唐軍將士早已磨礪了兵鋒,養足了銳氣。
“大帥,弟兄們都等不及了!”裴元慶扛著他的巨闕刀,唾沫星子橫飛,“那幫龜孫子,上次沒打過癮,這次定要讓他們知道什麽叫爺爺!”
徐達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三日已到,傳我將令,大軍開拔,目標——七國!”
“遵命!”傳令兵飛馳而去,號角聲隨之響徹雲霄,雄渾激昂。
大軍如潮水般湧動,分作三股洪流,按照既定方略,向著不同的方向席卷而去。
……北路,徐達親率中軍主力,旌旗蔽日,鐵甲生寒。
首當其衝的就是所謂七國之首的青龍國,他們自恃城高池深,企圖負隅頑抗。
徐達立於大軍陣前,麵沉如水,手中令旗揮動,鼓聲如雷。唐軍將士如猛虎下山,攻城器械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箭矢如蝗,遮天蔽日。
城牆之上,青龍國守軍肝膽俱裂,不過半日,國都城破。
徐達並未停留,大軍稍作整頓,便馬不停蹄,繼續向北。
白虎國、赤蛇國知曉青龍覆滅之後,聞風喪膽,望風而降者不計其數,偶有拚死抵抗之徒,亦不過是螳臂當車,轉瞬間便被碾為齏粉。
徐達用兵,穩、準、狠,如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切割著敵人的要害,所過之處,摧枯拉朽。
不出十日,北方三國盡數歸於大唐版圖。
……西路,裴元慶如一頭出籠的猛虎,咆哮著衝向了玄武、青鯊兩國。他最是性急,也最是嗜血,攻城拔寨,大小戰事,無不身先士卒。
巨闕刀過處,血肉橫飛,殘肢斷臂四散。
玄武大將自詡勇武,欲與裴元慶陣前單挑,未及三合,便被裴元慶一刀連人帶馬劈成兩半,嚇得玄武國的大軍士氣全無,登時崩潰。
青鯊國試圖憑借水網密布的地形據守,裴元慶卻懶得與他們糾纏,直接率領精銳,繞開水澤,奔襲其國都。
城中守軍尚在調兵遣將,裴元慶已然破城而入,殺了個天翻地覆。
“痛快!痛快!”裴元慶渾身浴血,仰天長嘯,聲震四野,“還有誰!?”
西麵兩國,在他的鐵蹄之下,迅速土崩瓦解。
……東南路,韓世忠與花木蘭並肩作戰,姚廣孝則坐鎮中軍,時而出謀劃策。
朱雀、大燕兩國雖不如北方三國強大,但是亦非易與之輩。
韓世忠用兵老成穩重,步步為營,花木蘭則率領輕騎,負責穿插襲擾,斷敵糧道。
姚廣孝偶爾會於陣前宣一聲佛號,那佛號聲中似有奇異的力量,能讓唐軍將士心神安定,戰力倍增,也能讓敵軍心神不寧,不戰自潰。
有一次,大燕國布下迷魂大陣,企圖困住唐軍。
姚廣孝隻是撚著佛珠,閉目片刻,便指出了陣眼所在。
花木蘭一馬當先,長槍破陣,韓世忠大軍隨之掩殺,燕軍大敗而逃。
東南兩國,在韓世忠與花木蘭智勇雙全的配合下,亦是節節敗退,最終俯首稱臣。
……不足一月,七國聯軍,煙消雲散。
曾經不可一世的七個國家,如今都已成為大唐疆域圖上新的標記。
捷報如同雪片般,從各路大軍匯集到徐達的中軍大帳。
帥帳之內,徐達鋪開一張嶄新的地圖,上麵,七國的疆域已被抹去,盡數染上了代表大唐的顏色。
“啟稟大帥,七國已平,各地降表不日就會送達!”
一名親兵興奮地稟報。
徐達點了點頭,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好!傳令下去,各部清點戰果,安撫地方,嚴明軍紀,不得擾民。”
“是!”
裴元慶大馬金刀地坐在一旁,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汗漬與血痕,嘿嘿笑道:“總算是把這些不長眼的家夥給收拾幹淨了!大帥,這下咱們可以班師回朝,向陛下獻俘了吧?”
姚廣孝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七國覆滅,乃是天意,亦是陛下洪福齊天。”
徐達沉吟片刻,道:“七國雖平,但黑淵盟的威脅仍在。不過,此番大勝,也當盡快稟報陛下,以安天下之心。”
他喚過一名文書,親自口述捷報,洋洋灑灑數千言,將此番征戰的經過、戰果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一 一列明。
“派八百裏加急,將此捷報送往長安,呈於陛下麵前,不得有誤!”
徐達將封好的捷報鄭重的交給一名傳令校尉。
校尉單膝跪地,雙手接過:“末將遵命!定不辱使命!”
……夕陽再次染紅了天際,隻是這一次,不再是戰場的血色,而是勝利的輝煌。
徐達、姚廣孝、裴元慶三人再次並肩立於一座高崗之上,俯瞰著腳下臣服的土地。
“這下,這片天下才算是真正姓了李啊!”裴元慶感慨道,語氣中滿是自豪。
姚廣孝微微一笑:“萬裏江山,自此一統。善哉,善哉。”
徐達的目光望向遙遠的西方,那裏是長安的方向:“捷報已出,不知陛下收到後,會是何等欣慰。”
他深吸一口氣,胸中豪情萬丈。大唐的旗幟,已插遍七國故土,一個更加強盛的時代,已然拉開了序幕。
而他們,便是這時代最堅實的鑄造者與守護神,而且將來,會繼續擴大大唐疆域,這才是一個武將的最終歸宿。
三日的休整,唐軍將士早已磨礪了兵鋒,養足了銳氣。
“大帥,弟兄們都等不及了!”裴元慶扛著他的巨闕刀,唾沫星子橫飛,“那幫龜孫子,上次沒打過癮,這次定要讓他們知道什麽叫爺爺!”
徐達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三日已到,傳我將令,大軍開拔,目標——七國!”
“遵命!”傳令兵飛馳而去,號角聲隨之響徹雲霄,雄渾激昂。
大軍如潮水般湧動,分作三股洪流,按照既定方略,向著不同的方向席卷而去。
……北路,徐達親率中軍主力,旌旗蔽日,鐵甲生寒。
首當其衝的就是所謂七國之首的青龍國,他們自恃城高池深,企圖負隅頑抗。
徐達立於大軍陣前,麵沉如水,手中令旗揮動,鼓聲如雷。唐軍將士如猛虎下山,攻城器械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箭矢如蝗,遮天蔽日。
城牆之上,青龍國守軍肝膽俱裂,不過半日,國都城破。
徐達並未停留,大軍稍作整頓,便馬不停蹄,繼續向北。
白虎國、赤蛇國知曉青龍覆滅之後,聞風喪膽,望風而降者不計其數,偶有拚死抵抗之徒,亦不過是螳臂當車,轉瞬間便被碾為齏粉。
徐達用兵,穩、準、狠,如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切割著敵人的要害,所過之處,摧枯拉朽。
不出十日,北方三國盡數歸於大唐版圖。
……西路,裴元慶如一頭出籠的猛虎,咆哮著衝向了玄武、青鯊兩國。他最是性急,也最是嗜血,攻城拔寨,大小戰事,無不身先士卒。
巨闕刀過處,血肉橫飛,殘肢斷臂四散。
玄武大將自詡勇武,欲與裴元慶陣前單挑,未及三合,便被裴元慶一刀連人帶馬劈成兩半,嚇得玄武國的大軍士氣全無,登時崩潰。
青鯊國試圖憑借水網密布的地形據守,裴元慶卻懶得與他們糾纏,直接率領精銳,繞開水澤,奔襲其國都。
城中守軍尚在調兵遣將,裴元慶已然破城而入,殺了個天翻地覆。
“痛快!痛快!”裴元慶渾身浴血,仰天長嘯,聲震四野,“還有誰!?”
西麵兩國,在他的鐵蹄之下,迅速土崩瓦解。
……東南路,韓世忠與花木蘭並肩作戰,姚廣孝則坐鎮中軍,時而出謀劃策。
朱雀、大燕兩國雖不如北方三國強大,但是亦非易與之輩。
韓世忠用兵老成穩重,步步為營,花木蘭則率領輕騎,負責穿插襲擾,斷敵糧道。
姚廣孝偶爾會於陣前宣一聲佛號,那佛號聲中似有奇異的力量,能讓唐軍將士心神安定,戰力倍增,也能讓敵軍心神不寧,不戰自潰。
有一次,大燕國布下迷魂大陣,企圖困住唐軍。
姚廣孝隻是撚著佛珠,閉目片刻,便指出了陣眼所在。
花木蘭一馬當先,長槍破陣,韓世忠大軍隨之掩殺,燕軍大敗而逃。
東南兩國,在韓世忠與花木蘭智勇雙全的配合下,亦是節節敗退,最終俯首稱臣。
……不足一月,七國聯軍,煙消雲散。
曾經不可一世的七個國家,如今都已成為大唐疆域圖上新的標記。
捷報如同雪片般,從各路大軍匯集到徐達的中軍大帳。
帥帳之內,徐達鋪開一張嶄新的地圖,上麵,七國的疆域已被抹去,盡數染上了代表大唐的顏色。
“啟稟大帥,七國已平,各地降表不日就會送達!”
一名親兵興奮地稟報。
徐達點了點頭,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好!傳令下去,各部清點戰果,安撫地方,嚴明軍紀,不得擾民。”
“是!”
裴元慶大馬金刀地坐在一旁,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汗漬與血痕,嘿嘿笑道:“總算是把這些不長眼的家夥給收拾幹淨了!大帥,這下咱們可以班師回朝,向陛下獻俘了吧?”
姚廣孝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七國覆滅,乃是天意,亦是陛下洪福齊天。”
徐達沉吟片刻,道:“七國雖平,但黑淵盟的威脅仍在。不過,此番大勝,也當盡快稟報陛下,以安天下之心。”
他喚過一名文書,親自口述捷報,洋洋灑灑數千言,將此番征戰的經過、戰果以及對未來的展望一 一列明。
“派八百裏加急,將此捷報送往長安,呈於陛下麵前,不得有誤!”
徐達將封好的捷報鄭重的交給一名傳令校尉。
校尉單膝跪地,雙手接過:“末將遵命!定不辱使命!”
……夕陽再次染紅了天際,隻是這一次,不再是戰場的血色,而是勝利的輝煌。
徐達、姚廣孝、裴元慶三人再次並肩立於一座高崗之上,俯瞰著腳下臣服的土地。
“這下,這片天下才算是真正姓了李啊!”裴元慶感慨道,語氣中滿是自豪。
姚廣孝微微一笑:“萬裏江山,自此一統。善哉,善哉。”
徐達的目光望向遙遠的西方,那裏是長安的方向:“捷報已出,不知陛下收到後,會是何等欣慰。”
他深吸一口氣,胸中豪情萬丈。大唐的旗幟,已插遍七國故土,一個更加強盛的時代,已然拉開了序幕。
而他們,便是這時代最堅實的鑄造者與守護神,而且將來,會繼續擴大大唐疆域,這才是一個武將的最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