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妥當後,李衍道回到三生水界珠內,將剩餘的五階養魂木放在身旁滋養,而後取來一滴玄冥重水,開始閉關修煉《三生水界訣》。
眼下他突破元嬰大圓滿,想突破化神,必須讓靈力打磨圓滿純淨,同時盡可能的提升自己神魂,讓神魂凝實,為後續蛻變為元神做準備。
另一邊,禦龜島,李國昌的洞府內。
一座由玄玉打造的陣盤懸浮在半空,四周散落著數十枚刻滿符文的陣旗,每一枚陣旗上都纏繞著淡淡的靈光。
李國昌盤坐在蒲團上,雙目微閉,指尖不斷勾勒出一道道靈紋,打入陣盤之中。
“養魂木的新株培育,需以精魂為引……”
他低聲自語,腦海中不斷推演著陣法的構造。
靈界昆侖穀李家的傳承中,確實記載過類似的陣法,名為鎖魂養靈陣,但此陣需以活物精魂為祭,方能催動養魂木生根。
“精魂的來源倒是不難,東海妖族四階以上的妖獸精魄,家族庫藏中就有不少……”
他袖袍一揮,數枚封印著妖獸精魄的玉瓶飛出,瓶身透明,隱約可見其中蜷縮的獸影。
這些都是李家這些年獵殺的高階妖獸所留,原本是用於煉製法寶或傀儡,如今正好派上用場。
“不過,單純以妖獸精魄為引,養魂木的成活率恐怕不高。”
李國昌沉吟片刻,忽然想起什麽,從儲物戒中取出一枚血色玉簡——《血煉飼靈術》。
這是他從靈界帶下來的秘術之一,原本是用於培育靈植的邪道法門,需以修士或妖獸精血喂養靈植,使其快速生長。
若稍加改動,或許能配合鎖魂養靈陣使用。
“以精血為基,精魂為引,雙重滋養,應當能讓養魂木的新株順利存活!”
他眼中精光一閃,立刻開始調整陣法結構。
一個月後,洞府中央,一座丈許大小的陣法已然成型。
陣盤呈圓形,表麵刻滿繁複的符文,四周插著十二杆漆黑陣旗,每一杆陣旗頂端都懸浮著一枚妖獸精魄,散發出幽幽的光芒。
而在陣法最中央,一截養魂木的枝條被安置在特製的靈土中,周圍環繞著一圈血色紋路。
正是改良後的血煉飼靈術的陣紋。
“起!”
李國昌低喝一聲,雙手掐訣,陣法頓時亮起刺目的血光。
十二枚妖獸精魄發出無聲的嘶吼,精純的魂力被陣法抽取,化作一縷縷幽光,纏繞在養魂木的枝條上。
同時,地麵上的血紋也開始蠕動,一滴四階妖獸的精血從玉瓶中飛出,緩緩滲入靈土之中。
“滋滋——”
養魂木的枝條微微顫動,原本烏黑的表皮逐漸泛起一層淡淡的靈光,枝條頂端,竟有一絲嫩芽緩緩抽出!
“成功了!”
李國昌眼中精光一閃。
他低聲自語:“不過,這隻是邁出了第一步。若要實現大規模培育,還需進一步優化陣法結構,設法降低精魂和精血的消耗量......”
但轉念一想,他又搖了搖頭。
養魂木這等十大神木,其成長本就需吞噬大量精魄滋養。
以李家目前的底蘊和實力,能夠成功培育出幾株已是難能可貴,暫時確實沒有必要繼續耗費心力去追求完美。
“循序漸進方為上策。”他喃喃道,目光漸漸堅定起來。
收拾心情後,李國昌開始著手第二座陣法的煉製。
這座陣法非同尋常,乃是專門配合家族鎮族功法《太一養魂訣》的配套法陣。
此陣名為“太一養魂陣”,其核心奧妙在於巧妙運用養魂木的木心與靈木為基,輔以特殊符文鐫刻。
雖然構思精妙,但對他這位在靈界便已達到五階陣法大師境界的修士而言,煉製起來卻是遊刃有餘。
隻見他指尖靈光閃動,一道道玄奧的陣紋在虛空中流轉。
不過短短半月時光,這座足以讓尋常陣法師耗費數年之功的養魂大陣,便在他手中完美成型。
一刻鍾後,三生水界珠內,李衍道專門規劃的高階靈植培育島嶼上。
李衍道接過李國昌遞來的陣法玉簡,神識一掃,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錯,這鎖魂養靈陣的構造頗為精妙,應當能讓養魂木順利生根。”
他抬手一揮,陣法材料淩空飛出,迅速在靈土上布置成型。
十二杆陣旗插於四周,中央安置著一截養魂木枝條。
當精魂和精血全部放入陣法內後,養魂木枝條微微震顫,表皮泛起靈光,嫩芽緩緩抽出,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著。
李衍道嘴角微揚:“成了。照此速度,不出幾天,便能得到一株新的養魂木。”
李國昌此刻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怔怔地望著島上那些以驚人速度生長的靈植,眉頭不自覺地微微蹙起。
李衍道將他對方神情盡收眼底,輕笑道:“國昌,可是發現了這空間內的玄機?”
李國昌猛然回神,連忙拱手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惶恐:
“老祖明鑒,晚輩可以立下心魔大誓,絕不會將今日所見泄露半分。”
李衍道擺了擺手,神色溫和:“無妨。既然帶你進來,本就是要與你說明此珠的奧秘。
如你所見,這處空間具有十倍於外界的靈植生長速度,對妖獸同樣有效,唯獨對修士無用。”
這番話在李國昌心中炸響,他隻覺得背脊一陣發涼,聲音都不自覺地有些發顫:
“老祖,此等驚天機密,實在不必告知弟子......”
李衍道目光深邃:
“國昌,我告訴你自有深意。你來自靈界,對飛升之事比旁人更為了解。
若我日後帶著部分族人飛升靈界,此珠可會被天道察覺?”
李國昌聞言,神色頓時肅穆起來:“絕無可能!
靈界昆侖穀身為合體期大能坐鎮的勢力,都不曾聽聞有十倍加速的空間法寶。
老祖這件異寶,至少是仙器級別,甚至可能更高。此等至寶,天道根本無從察覺。”
聽到這番回答,李衍道微微頷首,繼續問道:“那你覺得,我帶著部分族人飛升靈界的計劃是否可行?”
眼下他突破元嬰大圓滿,想突破化神,必須讓靈力打磨圓滿純淨,同時盡可能的提升自己神魂,讓神魂凝實,為後續蛻變為元神做準備。
另一邊,禦龜島,李國昌的洞府內。
一座由玄玉打造的陣盤懸浮在半空,四周散落著數十枚刻滿符文的陣旗,每一枚陣旗上都纏繞著淡淡的靈光。
李國昌盤坐在蒲團上,雙目微閉,指尖不斷勾勒出一道道靈紋,打入陣盤之中。
“養魂木的新株培育,需以精魂為引……”
他低聲自語,腦海中不斷推演著陣法的構造。
靈界昆侖穀李家的傳承中,確實記載過類似的陣法,名為鎖魂養靈陣,但此陣需以活物精魂為祭,方能催動養魂木生根。
“精魂的來源倒是不難,東海妖族四階以上的妖獸精魄,家族庫藏中就有不少……”
他袖袍一揮,數枚封印著妖獸精魄的玉瓶飛出,瓶身透明,隱約可見其中蜷縮的獸影。
這些都是李家這些年獵殺的高階妖獸所留,原本是用於煉製法寶或傀儡,如今正好派上用場。
“不過,單純以妖獸精魄為引,養魂木的成活率恐怕不高。”
李國昌沉吟片刻,忽然想起什麽,從儲物戒中取出一枚血色玉簡——《血煉飼靈術》。
這是他從靈界帶下來的秘術之一,原本是用於培育靈植的邪道法門,需以修士或妖獸精血喂養靈植,使其快速生長。
若稍加改動,或許能配合鎖魂養靈陣使用。
“以精血為基,精魂為引,雙重滋養,應當能讓養魂木的新株順利存活!”
他眼中精光一閃,立刻開始調整陣法結構。
一個月後,洞府中央,一座丈許大小的陣法已然成型。
陣盤呈圓形,表麵刻滿繁複的符文,四周插著十二杆漆黑陣旗,每一杆陣旗頂端都懸浮著一枚妖獸精魄,散發出幽幽的光芒。
而在陣法最中央,一截養魂木的枝條被安置在特製的靈土中,周圍環繞著一圈血色紋路。
正是改良後的血煉飼靈術的陣紋。
“起!”
李國昌低喝一聲,雙手掐訣,陣法頓時亮起刺目的血光。
十二枚妖獸精魄發出無聲的嘶吼,精純的魂力被陣法抽取,化作一縷縷幽光,纏繞在養魂木的枝條上。
同時,地麵上的血紋也開始蠕動,一滴四階妖獸的精血從玉瓶中飛出,緩緩滲入靈土之中。
“滋滋——”
養魂木的枝條微微顫動,原本烏黑的表皮逐漸泛起一層淡淡的靈光,枝條頂端,竟有一絲嫩芽緩緩抽出!
“成功了!”
李國昌眼中精光一閃。
他低聲自語:“不過,這隻是邁出了第一步。若要實現大規模培育,還需進一步優化陣法結構,設法降低精魂和精血的消耗量......”
但轉念一想,他又搖了搖頭。
養魂木這等十大神木,其成長本就需吞噬大量精魄滋養。
以李家目前的底蘊和實力,能夠成功培育出幾株已是難能可貴,暫時確實沒有必要繼續耗費心力去追求完美。
“循序漸進方為上策。”他喃喃道,目光漸漸堅定起來。
收拾心情後,李國昌開始著手第二座陣法的煉製。
這座陣法非同尋常,乃是專門配合家族鎮族功法《太一養魂訣》的配套法陣。
此陣名為“太一養魂陣”,其核心奧妙在於巧妙運用養魂木的木心與靈木為基,輔以特殊符文鐫刻。
雖然構思精妙,但對他這位在靈界便已達到五階陣法大師境界的修士而言,煉製起來卻是遊刃有餘。
隻見他指尖靈光閃動,一道道玄奧的陣紋在虛空中流轉。
不過短短半月時光,這座足以讓尋常陣法師耗費數年之功的養魂大陣,便在他手中完美成型。
一刻鍾後,三生水界珠內,李衍道專門規劃的高階靈植培育島嶼上。
李衍道接過李國昌遞來的陣法玉簡,神識一掃,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錯,這鎖魂養靈陣的構造頗為精妙,應當能讓養魂木順利生根。”
他抬手一揮,陣法材料淩空飛出,迅速在靈土上布置成型。
十二杆陣旗插於四周,中央安置著一截養魂木枝條。
當精魂和精血全部放入陣法內後,養魂木枝條微微震顫,表皮泛起靈光,嫩芽緩緩抽出,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著。
李衍道嘴角微揚:“成了。照此速度,不出幾天,便能得到一株新的養魂木。”
李國昌此刻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他怔怔地望著島上那些以驚人速度生長的靈植,眉頭不自覺地微微蹙起。
李衍道將他對方神情盡收眼底,輕笑道:“國昌,可是發現了這空間內的玄機?”
李國昌猛然回神,連忙拱手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惶恐:
“老祖明鑒,晚輩可以立下心魔大誓,絕不會將今日所見泄露半分。”
李衍道擺了擺手,神色溫和:“無妨。既然帶你進來,本就是要與你說明此珠的奧秘。
如你所見,這處空間具有十倍於外界的靈植生長速度,對妖獸同樣有效,唯獨對修士無用。”
這番話在李國昌心中炸響,他隻覺得背脊一陣發涼,聲音都不自覺地有些發顫:
“老祖,此等驚天機密,實在不必告知弟子......”
李衍道目光深邃:
“國昌,我告訴你自有深意。你來自靈界,對飛升之事比旁人更為了解。
若我日後帶著部分族人飛升靈界,此珠可會被天道察覺?”
李國昌聞言,神色頓時肅穆起來:“絕無可能!
靈界昆侖穀身為合體期大能坐鎮的勢力,都不曾聽聞有十倍加速的空間法寶。
老祖這件異寶,至少是仙器級別,甚至可能更高。此等至寶,天道根本無從察覺。”
聽到這番回答,李衍道微微頷首,繼續問道:“那你覺得,我帶著部分族人飛升靈界的計劃是否可行?”